|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三大企业利润过千亿,名列全球十大赚钱企业,闪亮业绩却一直未见上缴利润数额。国资委发布政策,结束国企13年不缴红利时代,但上缴比例最高却只有10%。(《中国新闻网》4月16日)
国有企业,其资产、资金、技术甚至一些优惠的政策都是由国家投入和保障的,其经营出现亏损一般由国家承担,那么其获取的利润理所当然必须上缴国库,由国家统一分配和使用,这才能说得上的真正意义的“国有企业”。
但现实的状况是:被称为“最赚钱的企业”(大部分是国家垄断性企业)所获取的高额利润却只向国家上交利润的10%,那么留下的90%又干什么用了?是继续扩大再生产了?技改了?还是用于资本投资了?还是用于国企内部搞福利了?这些民众都无从得知,难免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猜测。
我们的一些国企,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授权对特定行业进行“行政管理”,国企的管理者等同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因为具有垄断性和排他性,就不存在同行间的竞争。如烟草、电力、通讯、能源之类。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由国家(全民)作为股东的企业分红,凭什么只得10%?就也许就是导致目前行业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原因,特别是近年来某些国企高管的年薪高得离谱,与普通劳动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剧,都是很不正常的现象。有人形象地说,现在当上一年国企老总,光是合法的年薪就够吃三代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分配体制的思考。
现在当务之急是完善国企的利润分配体制,如果国企的巨额利润只肥了少数人的话,就有失公平了。
因此,有论者指出:国企的红利是国有资本的收益,应该惠及全国人民,应把国企的红利平均分给百姓,这一观点值得商榷,但至少能解决众多的民生问题。 (责任编辑:牟修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