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渤海边的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潘多拉战争启示录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11:38 | 只看该作者
卡梅隆在《阿凡达》中展现了近未来中一种充满了蒸汽朋克和金属摇滚风格的军事力量。这一点可以从异型中蕾普利中尉(演员和阿凡达中的植物学家格蕾丝是一个人,卡梅隆很念旧。)使用的机器看出端倪。这种军事力量在现实军队中多少都能找到原型。就像影片中的AMP一样,真实的外骨骼系统现在已经广泛在美军中得以应用。外骨骼和机器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外骨骼必须能精确模仿或等比延伸人的行为,实现人的力量无法达到的目的。

从2000年开始,五角大楼拨款5000万美元开始从事“增强人体机能的外骨骼”(EHPA)项目的研究,计划研制一种机器骨骼,提高人的军事作战方面的能力,计划在2005年开始进行样品试验。

外骨骼的研制是个超级任务:

构造材料:外骨骼必须用坚韧、轻质且有弹性的复合材料制成。该材料自身还必须能够抵御敌方火力,以保护穿用者。

能量源:补给能量之前,外骨骼具有的能量必须足以支持24小时。此外,产生能量的装置必须便于背挎。对于外骨骼研制者而言,创造出零噪音机器可能是最困难的一项任务。这种机器将由某种发动机驱动,那么他们将如何防止发动机发出噪音呢?因而又衍生出了动力源和燃料问题。

控制:机器的控制必须是无缝的。使用者在穿上该设备后必须能够正常活动,同时配备传感器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

促动:设计者必须使机器能够顺畅移动,以便穿用者不会太笨拙。与发动机一样,促动器也必须安静而高效。

生物机械学:机器能够像人一样移动吗?外骨骼必须能够左右和前后移动,就像人在战场中那样行进。如果它没有这种能力,则穿用该套装的士兵就可能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开发者设计的结构必须像人体一样带有可弯曲的关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12:09 | 只看该作者
AMP系统手部细节设计

在五角大楼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下,从事外骨骼机器人研制项目的单位主要有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机器人和人体工程实验室、OakRidge国家实验室、盐湖城人体机能研究所、“千年喷气机”公司、SARCOS公司等。

1960年,通用电气公司研制了一种名为“哈迪曼1”的可佩戴单兵装备,但只能替代人的一只手。麻省理工学院也从1978年就开始,从事外骨骼机器人项目的研究,但至今尚未研制成功。目前,在五角大楼“增强人体机能的外骨骼”计划框架内,在完全(包括腿和手)的、可帮助举重若轻、健步如飞、可携载更多弹药和更重武器装备的军用外骨骼机器人研制方面,进展比较缓慢,

不过,伯克利大学机器人和人体工程实验室负责的美军“伯克利下肢末端外骨骼”(BerkeleyLowerExtremityExoskeleton,BLEX)项目已经成熟。这种装置由背包式外架、金属腿及相应动力设备组成,使用背包中的液压传动系统和箱式微型空速传感仪作为液压泵的能量来源,以全面增强人体机能。这种外骨骼机器人能保障士兵在平面或斜面上行走,伯克利大学工程师表示,很快将教会BLEEX奔跑和跳跃。但是,BLEEX毕竟只是两条可控制的机械腿,距离五角大楼要求的、由双手和双脚组成的完全的外骨骼机器人还有相当的距离。看来,美国军人在短期前景内装备完全的外骨骼机器人的可能性并不太大,或许,美国将求助于在各种机器人研制方面经验丰富的日本了。

日本筑波大学Cybernics实验室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商业外骨骼机器人(HybridAssistiveLeg,HAL),准确地说,是自动化机器人腿:“混合辅助腿”。这种装置能帮助残疾人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行走,毫不费力地爬楼梯,HAL机器腿的运动完全由使用者通过自动控制器来控制,不需要任何操纵台或外部控制设备。HAL由背囊、内装电脑和电池的一组感应控制设备、4个电传装置(对应分布在髋关节和膝关节两侧)组成。这种帮助人行走的外骨骼动力辅助系统,配备较多的感测器,如角辨向器、肌电感测器、地面感测器等,所有动力驱动、测量系统、电脑、无线网路和动力供应设备都装在背包中,电池挂在腰部,是一个可佩戴的混合控制系统,根据生理反馈和前馈原理研制的动力辅助控制器可以调整人的姿态,使其感到舒适。

今天的外骨骼系统研究,民用项目走在了军用项目的前面。尽管至今尚未见到有士兵佩戴机械腿行走,但军用外骨骼机器人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当然,由于一些技术参数,如工作延续性、尺寸、重量、反应速度等,还远远达不到“万能士兵”的要求,要想使外骨骼机器人真正用于行军打仗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19:31 | 只看该作者
大放异彩的单兵武器

感谢詹姆斯·卡梅隆将电影的剧情设定为离今天不远的150年以后。卡梅隆设定这个年代是因为他自己也不想在电影的战争场面拍摄过程中出现太多难以解释的地方。在这场离今天并不遥远的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武器充满了带有金属摇滚与蒸汽朋克的各种武器,与今日战场风格有诸多神似之处。在介绍了前面林林总总的武器后,我们将视线集中在最火爆的单兵武器上:

MG62通用机枪及其枪体基础



杰克萨利使用带单边侧弹鼓的M62机枪,前方可清楚看到两脚架及花洒状散热套筒。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单兵武器当属MG62通用机枪了。这种机枪是利用美军现役的M60通用机枪改造了二战德军MG34/42的散热管外加大容量单鼓而成并配备给地球雇佣军的。M60机枪也是卡梅隆在影片中唯一肯定的枪械原型。该枪根据不同任务,发展出了从7.62毫米-12.7毫米多种口径的庞大枪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并没有像样的班用通用机枪(既能当重机枪也能当轻机枪)。因此美国人对于德军的通用机枪概念很欣赏。1944年,美国春田兵工厂的工程师对缴获的MG42通用机枪进行仔细研究,并根据MG42设计了美国的第一挺通用机枪的原型——T44,随后T44改进为T52。然后,春田兵工厂又把改进后的MG42的弹链式供弹机构结合上改进的德国FG42伞兵步枪的导气系统,组成了一支新的通用机枪,命名为T161,在T161上已经显现出后来的M60通用机枪的显著特征了。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后,美军在1957年决定以T161E3替换M1917/M1919系列勃朗宁机枪,与同口径的T44-E4(即越战中著名的M14步枪,以精度著称,但是价格昂贵,后多用于狙击,在《黑鹰坠落》电影中有精彩表现)一起装备部队。T161-E3在1958年开始小规模装备美军,在1959年正式定型为M60,并全面投产。虽然M60是由春田兵工厂设计的,但美军装备的M60只有一个生产商,是缅因州的萨科防务公司,另外美国政府还指定岩岛兵工厂为M60的零配件供应商。除美国军队外,澳大利亚是第二个装备M60的国家,另外还有30多个国家军队也采用了一定数量的M60,至今M60约生产了有25万挺以上。

M60的导气装置改进自FG42,当活塞向后移动时,会关闭侧壁上的导气孔,自动截断火药气体的流入,这种自动调节导气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不需气体调节器,但缺点是不能调节射速。弹链式供弹装置改进自MG42,借助枪机滚轮带动拨弹杆左右运动,再通过杠杆使拨弹滑板上的拨弹齿拨弹,单程输弹。枪机头有两个闭锁卡笋。

M60采用固定式的片状准星,U形缺口照门(这一照门在电影中被取消)安装在立框式表尺上,照门可以调整高低和风偏。供弹机盖上方可安装一个瞄准镜座,瞄准具座上有美国陆军标准的燕尾接口和偏心锁紧机构,以便安装白光/夜视瞄准具、激光指示器等附件。

由于M60的枪机自由行程较长,而缓冲器也吸收了大部分后坐能量,因此射速较低,大约每分钟550发左右,射击时容易控制枪身,经过训练的射手能够控制出单发或短点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1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20:01 | 只看该作者
M60主要发射7.62×51毫米北约标准弹,美军装备的M60主要使用M61穿甲弹、M62曳光弹、M80普通弹、M63教练弹、M82空包弹等类型的弹药。M60配用的弹链在美国政府命名为M13弹链,但是许多人只称其为M60弹链。

M60通用机枪是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弹链式供弹、枪机回转式闭锁的自动武器,通常发射7.62毫米北约标准弹,枪管可以快速更换,主要作为通用的支援武器使用。作轻机枪用途时使用自带的折叠两脚架,作重机枪用途时则安装在可折叠的M122三脚架上,或使用M4、M6等车载射架安装在车辆上。由于M60射速低,加上采用直枪托,因此射击精度很好,使用两脚架时的有效射程为1,000毫米,使用三脚架是是1,800毫米。

M60也有一些缺点,主要问题是枪管升温快、更换枪管困难、活动部件不耐用等等,而且M60作为班用支援武器来说显得太重,一般安装在三脚架或车辆上使用,但作为重机枪而言M60的射速又太低。

其中枪管升温过快和更换枪管困难是M60最主要的麻烦。由于枪管升温快,射手在速射200发弹后就需要更换枪管。在持续射击时,M60枪管表面温度可达到华氏500度。由于M60的两脚架和活塞筒是固定在枪管上,而提把安装在机匣上,因此更换枪管时,通常是由1号射手一手抱枪托一手握提把,把武器指向安全方向,而2号射手则戴上隔热的石绵手套,扳开枪管定位杆然后拉出整个枪管组杆,接着再装上新的枪管。然后由于M60的准星也是固定在枪管上的,而且准星不能进行调整,因此1号射手不得不在重新射击时再次进行归零校正以配合新枪管。两脚架、活塞筒固定在枪管上不光给更换枪管带来麻烦,对于2号射手来说也是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澳大利亚的M60与美国的稍有不同,根据丛林战的经验进行了一些改进(根据影片环境,卡梅隆很有可能选用澳大利亚版的M60)。当巡逻队在接敌时机枪手立即进行火力压制,掩护其他士兵进入最近的掩护物建立射击阵地。因此最初澳大利亚的射手在部队行进时是使用只有约15或20发的短弹链,这样的短弹链对于第一次开火射击是足够的,因为当部队在穿越丛林时拖着一条完整的100发弹链会很麻烦。后来澳大利亚人又设计了一种可装28-40发的“预备反应弹匣”(这一弹匣和MG42的弹鼓糅合在一起出现在影片中),实际上是一个铝制的小弹链盒,弹盒可以方便地挂在机枪的左侧,其容量足够最初接敌的交互火力,在进入掩体后,再装上一条完整的弹链射击。

M60系列有多个型号,主要有M60、M60D、M60E3等等,时移世易,现在M60在许多方面都已经显得落后了,尽管有新的改进型出来,但由于一些固定的缺点难以改进,因此美军装备的M60系列正逐步被M240系列(FNMAG58)所取代,并与M249机枪(CS游戏中的B-51)搭配形成轻重搭档。但在美军特种部队和直升机上,M60系列仍作为轻机枪或航空机枪而使用,这也是卡梅隆将M60选为“参孙”运输机舱门标配机枪的的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21:16 | 只看该作者

卡梅隆用M60机枪示范“参孙”式运输机的舱门MG62机枪的使用,注意机枪与人的比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21:3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镜头中,雇佣军在操作三联装MG62机枪,请注意加装散热罩的机枪和上图导演操作的M60机枪原型的对比。他背后的士兵在操作一只PDW武器,很有可能是飞机上的机械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21:53 | 只看该作者

杰克控制3米高的阿凡达,MG62在阿凡达手中成了步枪一样的玩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22:29 | 只看该作者

MG62的弹鼓来源——MG42机枪



纳威人领袖苏泰使用带MG34/42风格的弹鼓式M62机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18: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