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张逸人1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年考研英语大作文黄金预测范文

[复制链接]
741#
发表于 2007-12-13 23:41: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谢谢!
742#
发表于 2007-12-14 00:06:49 | 只看该作者
hao  hao
743#
发表于 2007-12-14 09:51:47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dddd
744#
发表于 2007-12-14 10:43:51 | 只看该作者
EWERWER
745#
发表于 2007-12-14 10:59:00 | 只看该作者

考研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有以下几个具体要求和做法:

考研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有以下几个具体要求和做法:

  一、如果句子扭曲原文意思,该句得分最多不超过0.5分。

  这个标准看似简单,事实上很容易设置命题陷阱。例如这个句子: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cannot be overestimated. 很多同学可能会大笔一挥,翻译成:“英语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不能被过高估计”。其实,这个英语句子本身就是一个歧义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方式,同时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这个句子应当标准英语的重要性,所以必须翻译成:“英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怎么高估也不过分。”所以,翻译不能扭曲原意,是考研翻译的基本标准。

  二、必须达到足够的信息覆盖率,所以为了理顺上下文,常常采取只加不减原则。

  翻译中为了忠于原文,绝对不能减损意思的表达。例如1994年真题中有这样一个词组“great man of genius”,许多同学翻译成了“天才”或者“伟人”,都被酌情扣分,必须翻译成“天才(的)伟人”才算忠于原文。又如2001年真题中出现的“doll”,不能翻译成“玩具”,而必须翻成“玩具娃娃”才能得分。所以,在考研翻译中,不妨奉行“只加不减原则”,当然也不要加得太多份,把一句简单的“I can''t sleep.” 翻译成“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就太过分了。但是,如果在文中遇到了省略句,那就必须“只加不减”。例如1998年真题出现的这个句子:“It''s the farthest that the scientists can see into the past.”就必须翻译成:“这是科学家看到的最远的过去(的景象)。”所以,为了在保证信息覆盖率的基础上,使翻译的语言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般都采用了“只加不减”原则。

  三、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句子直译、词组意译。

  直译还是意译?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翻译思想史上经久不衰的热门问题。考研翻译比较折中地要求我们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具体来说,就是句子直译、词组意译。按照经典的语言学翻译理论,每一种语法结构都有着相对应的翻译模式。所谓句子直译,指的就是严格按照语言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行翻译,英语中的定语、主语、谓语时态和语态等,都有着严谨的对应法则,要求同学们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翻译,这就是句子的直译。但是,词语词组的翻译则应当以适应上下文为主要标准,例如“work”,在考研翻译中往往不能翻译成“工作”,而要翻译成“研究工作”;作为名词,也不能翻译成“作品”,而应当翻译成“研究成果”。这都是考研翻译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得分点之所在。
746#
发表于 2007-12-14 10:59:31 | 只看该作者

考研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有以下几个具体要求和做法:

考研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有以下几个具体要求和做法:

  一、如果句子扭曲原文意思,该句得分最多不超过0.5分。

  这个标准看似简单,事实上很容易设置命题陷阱。例如这个句子: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cannot be overestimated. 很多同学可能会大笔一挥,翻译成:“英语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不能被过高估计”。其实,这个英语句子本身就是一个歧义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方式,同时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这个句子应当标准英语的重要性,所以必须翻译成:“英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怎么高估也不过分。”所以,翻译不能扭曲原意,是考研翻译的基本标准。

  二、必须达到足够的信息覆盖率,所以为了理顺上下文,常常采取只加不减原则。

  翻译中为了忠于原文,绝对不能减损意思的表达。例如1994年真题中有这样一个词组“great man of genius”,许多同学翻译成了“天才”或者“伟人”,都被酌情扣分,必须翻译成“天才(的)伟人”才算忠于原文。又如2001年真题中出现的“doll”,不能翻译成“玩具”,而必须翻成“玩具娃娃”才能得分。所以,在考研翻译中,不妨奉行“只加不减原则”,当然也不要加得太多份,把一句简单的“I can''t sleep.” 翻译成“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就太过分了。但是,如果在文中遇到了省略句,那就必须“只加不减”。例如1998年真题出现的这个句子:“It''s the farthest that the scientists can see into the past.”就必须翻译成:“这是科学家看到的最远的过去(的景象)。”所以,为了在保证信息覆盖率的基础上,使翻译的语言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般都采用了“只加不减”原则。

  三、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句子直译、词组意译。

  直译还是意译?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翻译思想史上经久不衰的热门问题。考研翻译比较折中地要求我们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具体来说,就是句子直译、词组意译。按照经典的语言学翻译理论,每一种语法结构都有着相对应的翻译模式。所谓句子直译,指的就是严格按照语言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行翻译,英语中的定语、主语、谓语时态和语态等,都有着严谨的对应法则,要求同学们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翻译,这就是句子的直译。但是,词语词组的翻译则应当以适应上下文为主要标准,例如“work”,在考研翻译中往往不能翻译成“工作”,而要翻译成“研究工作”;作为名词,也不能翻译成“作品”,而应当翻译成“研究成果”。这都是考研翻译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得分点之所在。
747#
发表于 2007-12-14 11:41:26 | 只看该作者

fdg

dsfghsdfghsdfg
748#
发表于 2007-12-14 14:33:53 | 只看该作者
l,liklikoltgurfyhuj
749#
发表于 2007-12-14 15:04:21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
750#
发表于 2007-12-14 16:00:44 | 只看该作者
hao  h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4 23:4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