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渤海边的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潘多拉战争启示录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0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05:05 | 只看该作者
AMP和士兵们正在登上C-21“龙”式战舰的运输机舱

C-21“龙”式突击舰( Dragon Assault Ship)

纳威人称这种巨舰为Kunsip apxa。作为地球RDA雇佣军指挥官考奇上校在大战中的旗舰,“龙”式战舰是四涡轮机桨的重型武装炮艇机,在今天的地球上,它的作用和AC-130一样,但也理所当然地更为强大。这种四涡轮垂直起降的巨大舰体长41.5米,宽31.7米,高9.22米,满载最大航距为1100公里,可为地面作战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并可以协调空中攻击以及空中防御,可以将AMP和陆面部队直接投入战场。它的武器系统由中央射击台统一控制,武器会根据成像仪及惯性制导系统自行瞄准目标开火,而不是依靠驾驶员的视野。

它和“参孙”运输机、蝎式战机一样可以垂直起降,也是唯一确定配备惯性导航系统的空中力量。它装备了更多武器,有两门203毫米滑膛加农炮、4门30毫米航炮、1门105毫米高压速射炮、12具榴弹发射器、16个挂架共96个挂点,可挂载448枚不同用途的导弹或火箭发射巢。它还拥有MG62重机枪位36个,自卫火力就像刺猬一样,堪称武装到了牙齿。C-21的装甲厚重,机背可以抵御一发203毫米穿甲弹的攻击,(这主要是因为潘多拉殖民地经常有一些喙爪坚硬的飞行猛兽。)机腹可以抵抗AMP30毫米贫铀穿甲弹4000发的攻击。整个机舱采用隔舱设计,驾驶舱、运载舱和自卫武器舱均有相隔。抗击毁和生存性能极佳。

当“龙”式突击舰作为运输机时,它也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它的机舱内可以运载组装完毕、弹药齐全的AMP动力外骨骼系统12台。这种战舰是RDA公司雇来专门用来开发殖民地之用。虽然无法和使用湮灭反物质系统为动力,利用高能激光做武器的联邦军战舰一决高下,但是对付那些上窜下跳的纳威人蓝猴子是绰绰有余的。不过飞龙战机也有其显著的缺点,由于体形巨大,它的机动性都要比“参孙”式运输机和“毒蝎”式战机逊色很多。和前两种飞机一样,C-21龙式的每个螺旋浆可以朝不同方向倾向以提高机动性,但为了提高稳定性,其离轴度为28度,小于前两者,因此速度也仅达105节。但是这种机动性的薄弱也要视对手而定,从最后一战击落女飞行员的“参孙”来看,还是很有优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0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06:11 | 只看该作者
孤注一掷的“瓦尔基里”与炸弹之母

插图设计师雷恩查克(Ryan Church)勾勒的瓦尔基里航天飞机,最独特的地方在于矛头状的机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06:23 | 只看该作者
“瓦尔基里”航天飞机的正式名称是:SSTO-TAV-37B-class shuttle craft “Valkyrie”。虽然不如创业之星来的宏大,但它仍是人类航天史上的杰作。人类用它来将“创业之星”上的乘客送往潘多拉星上人类基地“地狱之门”。它的外形非常像我们21世纪早起建造的航天飞机,不过体积更大速度也更快。“瓦尔基莉”有垂直起降功能,能够平稳的在潘多拉上着陆。作为“创业之星”与潘多拉之间的唯一运输工具,它最重要的用途就是把开采加工后的精矿Unobtanium运上“创业之星”。

“瓦尔基里”并不是一架作战用途的轰炸机,但是强大的反物质引擎使他不需要助推火箭就可以在大气层内和外层空间中自由飞行。这也是为什么影片最后将其当做轰炸机的原因之一。轰炸灵魂树这块木头要使用这么多炸药,照常规战斗思路让人很难想象。但考奇上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惊人的爆炸震撼纳威人,而将“瓦尔基里”作为轰炸机的另一个原因,应该是能造成这种爆炸效果的“燃料空气炸药”受成分限制而无法压缩体积通过“参孙”运输机投放。

2003年3月11日,美国空军首次试爆了美军武器库中最庞大的常规炸弹——“燃料空气炸弹”,根据美国军方提供的数据,这种采用GPS制导的炸弹重21000磅(9450公斤),比在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使用的15000磅炸弹“雏菊剪”(Daisy Cutters)还要重将近一半,为此,美空军给其赋予了另一个称呼——Mother Of All Bombs——“炸弹之母”。

所谓燃料空气炸弹,是由低点火能量的高能燃料装填的特种常规炸弹,使用时,将装有挥发性碳氢化合物的液体燃料弹丸发射或投掷到目标上空,在预定的时间内爆破容器、释放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气溶胶云雾。再经第二次引爆,可产生2500℃左右的高温火球,并随之产生区域爆轰冲击波,起到摧毁目标和杀伤人员的作用。目前,新型燃料空气炸弹已经可以将两个过程合在一次爆炸中完成了,因此,爆炸时可以形成强大的超压和猛烈的冲击波,比如一枚15000磅的BLU—82航弹爆炸时,所产生的峰值超压在距爆炸中心100米处可达13.5公斤/平方厘米(在核爆炸条件下,当超压为0.36公斤/平方厘米时即可称为“剧烈冲击波”),超压冲击波以每秒数千米的速度传播,爆炸还能产生1000℃—2000℃的高温,持续时间要比常规炸药高5—8倍。同时它会迅速将周围空间的“氧气”吃掉,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爆炸现场的氧气含量仅为正常含量的1/3,而一氧化碳浓度却大大超过允许值,造成局部严重缺氧、空气剧毒。在实战中,燃料空气弹本身所造成的杀伤,其威胁远远小于给对方士兵带来的空前恐惧。如果在电影中,该炸药被投放下去,纳威人将充分见识到人类的破坏力,军心将全面崩溃。

由于这种炸弹爆炸时的特点,它也被称之为“气浪弹”或者“云爆弹”。燃料空气炸药中的燃料常用的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甲烷、丁烷、乙烯和乙炔、丙炔-丙二烯混合物、过氧化乙酰、二硼烷、无水偏二甲肼、硝基甲烷和硝酸丙酯等。这些化学原料威力巨大,但是有固有的缺点,就是很难小型化。目前只能用运输机运送投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06:45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世界上最先研制和使用燃料空气炸弹的国家,美国20世纪60年代就针对越南战场研制了燃料空气炸弹,1975年4月21日,美军在越南春禄地区用5架C-130一次投放120枚CBU-55B型燃料空气炸弹(主装药是环氧乙烷液体),作用面积达500多万平方米,其爆炸当量相当于1枚1000吨级TNT当量的小型原*子DAN,给越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很多人因窒息而死,挣扎的惨状令人目不忍睹。至今,位于越南胡志明市的战争罪行展览馆的标志物,还是一枚未爆的BLU-82炸弹。

自越南战争之后,美军燃料空气炸弹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以GBU-55B为代表,该弹为子母弹,是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使用的云爆弹中数量最多的一种,重750公斤,内装3枚子弹药,每枚子弹药通过一个减速伞控制下降,由引信发火起爆,可使半径20-30米范围内的人员遭到严重杀伤,并会使半径20-25米范围内的地雷被引爆;美军第二代燃料空气弹主要有GBU-72云爆弹,也是一种子母弹,重1吨,内装3枚子弹药,采用了新的引爆系统,其中包括一个近炸引信和一个起爆器,其威力相当于第一代云爆弹的4-5倍,第三代云爆弹的设计特点是将老式云爆弹的二次起爆机制改为一次起爆,从而简化武器结构,提高武器性能,拓宽应用范围,增强自身生存能力和降低费效比,冲击波速度更快、作用距离更远、破坏力更大,威力可达到相同重量TNT炸药的9-11倍。

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不仅使用了15000磅的BLU-82燃料空气炸弹(装药为硝酸铵和硝酸铝混合物),还在地面战斗中多次使用云爆弹,由于燃料空气炸弹的气态云雾比重比空气大,能向低洼处流动,因此它对杀伤隐蔽在堑壕、掩体和密闭不严的地下工事、坑道中的人员非常有效,而这与阿富汗抵抗力量复杂的地形正好对路,使得对方蒙受了巨大损失,并给塔利班以极大的精神震撼,象BLU-82炸弹在接近地面引爆后,可以将方圆500多米的地面有生力量全部死亡,数公里之外亦能感到爆炸。

有很多影迷质疑,在护航飞机已经被全部击落的情况下,上校还要“孤注一掷”(电影台词)地扔下炸药而不尽速返航的原因。那么从燃料空气炸药的威力来看,考奇上校的确有理由相信,扔下炸药后一定能摧毁爆炸范围内所有的纳威骑兵和暴动生物,他的判断是有战术依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06:59 | 只看该作者
美军C-130在阿富汗投放重达15000磅的BLU-82炸弹。该炸弹由硝酸铵和硝酸铝的液态混合物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制成,据称这种炸弹爆炸时可以将300000平方米的土地全部碳化,冲击破能抵达20公里外。美军在91年的伊拉克和后来的阿富汗中均使用“滚雷”,其蘑菇云两次使英国盟军以为美军投放了战术核弹,并给C-130带来了巨大冲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0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0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4 11:5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