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李振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中国外交史的一些整理

 关闭 [复制链接]
Nesta 该用户已被删除
31#
发表于 2005-9-19 20:49: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2#
发表于 2005-9-25 18:42:51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太好了 辛苦辛苦
33#
发表于 2005-9-27 10:36: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哥
34#
发表于 2005-9-27 10:59:17 | 只看该作者
<p>敢问楼主打算考外交的研么?</p><p>是哪个学校的阿?</p><p>请教中&hellip;&hellip;</p>
35#
发表于 2005-9-27 13:51:08 | 只看该作者
<p>叩谢!</p><p>好贴啊,加精啊!!</p>
36#
发表于 2005-9-27 23:56:24 | 只看该作者
<!--quote-李振唐+2005-08-21 11:25--><div class='quotetop'>引用:(李振唐 @ 2005-08-21 11:25)</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其他问题:\r<br>日内瓦会议(1954年):\r<br>  1954年4月26日到7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r<br>  会议有两个议题:一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二是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周恩来外长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会议。\r<br>  4月26日——6月15日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中国对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曾多次提出建议,朝、中、苏三国曾提出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举行全朝鲜自由选举等方案。但是这些建议和方案由于受到美国等侵略国家的反对而无法进行讨论,并由这些国家发表所谓“共同宣言”,片面宣布结束会议。\r<br>  5月8日——7月21日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期间法军主力全军覆没,于是在FaGuo承认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达成了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主要内容:与会国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它们的内政;上述三国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容许外国在这些国家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FaGuo从印度支那撤军等。美国没有在宣言上签字,但声明不使用威胁和武力妨碍协议的实施。\r<br>(意义)1、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促成停战协议,推迟了美国武装对越南的干涉,缓和了南部边疆,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外部环境。\r<br>2、会议是新中国打破美国遏制和孤立政策的重要步骤。\r<br>3、会议的成功促使中国领导人大规模调整外交政策,坚定了中国领导人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信心,促使中国领导人打开国门。\r<br>双重国籍问题:\r<br>  双重国籍问题由于历史上一些华侨所在国同中国的国籍法遵循不同的立法原则,中国采用血统主义的原则,而他们采用出生地主义的原则,这就造成了华侨双重国籍问题。\r<br>   中国政府处理双重国籍问题的基本原则是:\r<br>①        坚持一人一个国籍,不承认双重国籍;
<br>②        尊重当事人本人的意愿;\r<br>③        选择了中国国籍的华侨,应当遵守所在国的法律、风俗习惯,同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不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但它们的正当权益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r<br> 中国政府按照这种原则,根据各国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方式,同一些邻国解决了华侨的双重国籍的问题。\r<br>中印边界问题:\r<br>  中印两国边界长达2000公里,存在着传统的习惯分界线,但是两国的边界从未正式划定。在东段,印度方面在独立以后,特别在50年中国西藏解放前后,把它的实际控制范围从传统习惯线逐步向北推到过去帝国主义企图强加在中国身上,而历届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过的所谓麦克马洪线附近;占领我国领土9万平方公里;在中段和西段,除个别地点外,中印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基本符合传统习惯线。\r<br>  大量文件表明,中印边界从未划定,中国一贯尊重现状,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但自1962年7月,不断发生印军侵入我国领土,并攻击我边防哨所的事件,终于导致了1962年10月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军粉碎了印度的入侵,保卫了中国的领土。以后我国一再申明立场: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r<br>中印自卫反击战:
<br>  指的是1962年10月至11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挑起大规模武装冲突时,中国边防部队的自卫反击。\r<br>  1959年3月22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写信给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在中印边界总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以后中印边界不断发生武器冲突,为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多次建议进行谈判而不附加先决条件,但遭到拒绝。1962年10月20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的东段和西段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在被迫情况下进行自卫还击,打退了印军的进攻。中国政府与11月21日发表声明,宣布从翌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主动停火,并自12月1日起从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先后撤20公里。中国政府还主动把缴获的军用物资全部交还给印方,释放和遣返全部印军人员。\r<br>这次反击战,不仅粉碎了印度的入侵,保卫了中国的领土,而且也使两国的边境地区在此后较长时期内基本保持平静。\r<br>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r>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而且是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r<br>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外长致电联合国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应该取消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力,并派张闻天为出席联合国的首席代表,在联合国内还有苏联等国提出应该由新中国的代表代替蒋集团代表在联合国的席位,但由于美国政府操纵联合国的表决机器,直到1971年10月25日,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才得到正式恢复。\r<br>  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的策略,可以分为5个阶段:①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前,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中国为所谓“侵略国”,以阻止中国恢复合法席位;②从1954到1960年,则以“时机不宜”为理由,阻止将此列为议程。③从1961年起,又以所谓“重要问题”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数始可通过为借口。④1970年起,提出了所谓“双重代表提案”⑤在1971年美日两国提出“两个中国”都具有联合国会员资格,但安理会席位属于北京的主张,但遭到了失败。中国以乔冠华为首的代表团于1971年11月25日正式出席了联合国全体会议。\r<br>朝鲜战争:\r<br>(牛军的观点)\r<br>  ①涉及中国国家的基本利益。中国出兵是对美国在中国周边国家干涉的基本反映。美国干涉范围太大,对中国构成威胁,中美冲突不可避免。②是对美国封锁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的强烈反映。因为台湾问题涉及中国革命能不能最终完成;国家能不能最终统一和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③涉及中国新政府的威望问题:中国是个大国,历史文化的传统是中国领导人不能容忍在家门口看到美国侵略朝鲜;还涉及中国在周边国家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威望。\r<br>  ①鼓舞了中国人民爱国热情,形成了一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建设的精神力量。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③巩固了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为经济建设,改革提供了和平条件。④对国防现代化的影响。\r<br>**八大外交方针
<br>(提出的背景)1、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威望急剧上升,中苏关系紧密发展,包括①在一些国际事务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②苏联向中国提供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向中国派出大量专家并吸收大量中国留学生;③两国政府处理了两国间历史遗留的问题。\r<br>2、中国在亚非国家关系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通过亚非会议,引发了第二次建交高潮。\r<br>3、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有所缓和。\r<br>(主要内容)1、关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世界的局势趋于缓和,战争危 险依然存在,但具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性。\r<br>       2、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坚决执行和平政策,主张一切国家和平共处。\r<br>      3、处理国际事务的方针:①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兄弟友好关系;②发展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特别是近邻;③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r<br>      4、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或用武力相威胁。\r<br>5、        支持世界人民的和平运动,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关系。\r<br>极左外交的特征:
<br>1、在时代问题上做出了错误的估计:认为当时是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走向死亡,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走向胜利的时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应该输出革命。否定“缓和”的存在和它的意义,也不承认世界存在一个较长的和平时期。\r<br>2、“中国革命中心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过高估计,把中国的国际政治的地位与影响估计过高:认为毛**思想具有世界意义;中国是世界革命的根据地。\r<br>3、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忽视民族性与阶级性。\r<br>4、在具体政策上主张“四面出击”和“两个拳头打人”。\r<br>《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br>  在2002年11月4日举行的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在金边发表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r<br>  宣言确认了中国与东盟致力于加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求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r<br>  这一宣言是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对维护我国主权权益,保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进中国与东盟互信有重要的积极意义。<!--quote2--></div><!--quote3-->
<br>hhh
37#
发表于 2005-10-3 17:03:4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世界好人真多,谢谢你了,辛苦了
38#
发表于 2005-10-16 17:09:4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好心人真是多啊!
39#
发表于 2005-10-17 11:05:20 | 只看该作者
xinku !!
40#
发表于 2005-10-17 19:26:4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了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3 17:0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