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甜蜜糖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史的总结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3-6-5 20:3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6-17 11:28:21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7-27 16:32:5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很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7-27 21:04:59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7-28 15:08: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7-28 15:40:13 | 只看该作者
战后看到刘德斌,估计是太快了。。所以没有太多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7-29 19:18: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7-30 12:47:1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总结好啊!可以参考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11-20 17:53:56 | 只看该作者
我来续写一下吧
第五个时期1980-1989年,从卡特主义出台到东欧剧变。这一时期特点是:美苏即对抗又对话,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美苏对抗和对话中有了显著的发展。
1.1980年卡特主义出台,主要针对苏联入侵阿富汗,卡特主义提出:任何外来力量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偿试都将遭到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的回击,卡特主义提出标志着美国对苏联的政策由缓和转向了强硬。1981年卡特政府上台,提出了重振国威的口号,调整了对苏联的战略,加强了对苏联的遏制和对抗,力图恢复和扩大美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提出了最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利用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利用自己经济实力和空间技术上的优势同苏联在太空领域进行一场新的争夺,以打破双方在核力量上的均势。外交上,美国遏制苏联在亚非拉地区的扩展和影响,意识形态上,向亚非拉国家推广西方的民主制。
2.80年代苏联的国内形势严峻,它的经济放缓,由此带来外交上对外扩张的势头减弱,但在80年代早期,苏联仍然与美国在各方面进行了比较激烈的争夺,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这种形势才有所改观。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苏联国内经济困难的加剧,国内政治社会民族矛盾尖锐,苏联在对外政策上开始实行战略收缩,1987年12月美苏签订了《中导条约》标志着双方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这一时期,美苏是即对抗又对话的,苏联试图利用这种缓和的局势加速自己的发展战略,保持自己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力。但这一时期,苏联面对各种形势来看,它已无法改变美攻苏守的态势。
3.欧共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欧共体实力不断增强,开始反对美国的控制,与美国在金融、贸易和高科技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外交上欧共体企图用一个声音说话,即各国在欧共体内部先形成一个一致的意见,然后再由一个统一的意见拿到国际舞台上说话,这样就增强了欧共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欧美同盟中,欧共体要求扩大自身的权益,同时也希望得到自己的自主意识和政治地位,争取在美苏争霸的格局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回旋余地,使自己成为更加强大的独立的政治力量。
4.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和科技实力也迅速提高,日本也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同美国开始在亚太地区争夺地区的主导权,并且努力想发挥一个全球性的作用。日本开始希望向正常国家转化。
5.进入80年代以后,整个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实力的衰退,战略收缩等原因,对东欧的控制力逐渐减弱,此时东欧国家长期以来受苏联模式的影响,经济形式恶化日益突出,东欧国家内部开始出现了经济形式恶化、通货膨胀、物价失控、社会动荡等等这样一些严峻的社会政治问题,西方国家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了和平攻势,对东欧国家进行了渗透和干预,取得了一些效果,同时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行了外交政策上的新思维,加剧了整个东欧局势的动荡,1989年东欧国家相继发生的剧变。
6.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整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南北对话陷入了僵持状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合作没有太大的起色,发展中国家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自力更生,加强发展中国家内部的集体合作,实现了南南合作,第三世界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使南南合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11-21 08:3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6:56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