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Shau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反日情绪--庸民的对日哲学

 关闭 [复制链接]
小强 该用户已被删除
21#
发表于 2005-4-22 18:37: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2#
发表于 2005-4-27 00:05:45 | 只看该作者
看后体会:有水平。
23#
发表于 2005-4-27 17:01:49 | 只看该作者
反日情绪可以有……而且可以让日本人知道……日本不可能对中国做什么,就像中国不会对日本做什么一样……\r<br>只是反日行为最好不要有……
24#
发表于 2005-4-28 13:52:4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反日活动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属于恰到好处。<br><br>国家一方面利用民意的反日(我个人认为反日问题,大一点说就是民族主义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有意这样引导的)达到至少一下两个目的:1,国内民意强大,日本入常并非我政府对联合国改革开倒车,道义舆论上无可厚非;2,中国人权状况早已大大改善,美国不要总抓住这个不放;3,引起日本反思,争取改变日本一向强硬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加大日本入常的筹码(其实入常并非一次否决就可以阻挡的,美国要是真有诚心帮日本,完全可以“曲线救国”;另外上次杨伯江讲座之前我就认为中国实际的政策选择是建立类似舒曼计划一样的体系拴住日本,退而求其次也是要把可能的台海战争的中立地位作为筹码)<br><br>另一方面:国家压制反日运动的进一步膨胀,以防……<br><br>我的题外想法:这是新一届政府灵活运用中庸之道的结果,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世人总认为中庸之道是中国衰落的重要因素,我以为是大家误解了中庸之道的真正含义,特别是总以为不偏不倚是核心而背离了恰到好处这一关键!同样真正的外交政策都不是单一性质的,既不属于现实主义也不属于自由主义,而是两者的整合,至于谁多些就要具问具析了,标准很简单——恰到好处。虽然这很难办到,但是处理国际政治好坏的评判就从来不是谁更成功而是谁犯的错误更少。
25#
发表于 2005-4-28 14:45:4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觉得现在的行为恰到好处……砸了别人私家的日本车,日本又没有损失,受害的是咱们自己人……
26#
发表于 2005-4-28 17:47:5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小事避免不了的,做事就不能如此斤斤计较!
27#
发表于 2005-4-30 16:11:26 | 只看该作者
但如今是触及两国关系,不可不仔细想想……
28#
发表于 2005-4-30 16:47:1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现在觉得影响了多少呢?<br><br>实际上这种影响很容易修复的,这几天的事态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9#
发表于 2005-5-2 12:23:29 | 只看该作者
我赞成007兄,成大事不拘小节。\r<br>一将成名万骨枯,国际政治更是如此吧。\r<br>只要结果,过程是次要的。
N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30#
发表于 2005-5-13 09:06: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15: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