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batigolzdy00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待国际问题需要冷静

 关闭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10-5 15:57:53 | 只看该作者
[quote=robbincai,2005-02-22 21:01]<br>不错,难道中国的解放战争也是为了打破这种格局吗?<br>[/quote]<br>难道你不认为解放战争改变了旧有的政治面貌? 至少逐步根除了地主和资产阶级,并建立公有制经济。
22#
发表于 2005-10-5 16:15:11 | 只看该作者
<br>
<br>
<br>
<br>[quote=batigolzdy007,2005-04-15 15:48]
<br>我们的实力弱,只能靠发展速度快赶超,所以总是说合作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话是这样说,大二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10年也好20年也罢,中美的差距是在拉大的……\r<br>[/quote]
<br>
<br>
<br>真想知道  你是如何做出计算的。<!--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昌明 在 2005-10-05 16:15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23#
发表于 2005-10-5 16:18:10 | 只看该作者
[quote=batigolzdy007,2005-04-12 18:59]<br>楼上的话接着说就是较弱国家只是暂时会忍受这样的结果,不同的利益只能暂时妥协,所有的冲突只能勉强解决,因此跨国合作不会长久,冲突随时可能再现。<br>[/quote]<br>在日本经济一度飞跃,甚至有可能取代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之时,\r<br>以石原慎太朗为首的日本头面企业家和政客写就了一本《日本可以对美国说不》
24#
发表于 2005-10-5 16:34:09 | 只看该作者
农本经济遭受商品经济冲击,中国政府有度把握经济转型。\r<br>尤其在第2产业,主要在轻工业以及建筑业方面,接纳了脱离农本经济的农村劳动力。但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就业压力,迫使中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必须将大部分的农民束缚在他们的土地上,以免给已经困难的社会就业局面带来危机。 减轻农业税,以及通过国家宏观调空保证农产品价格,而不损害农民的利益。
<br>解决中国巨大的人口就业压力除了需要在国内建设企业和营造岗位之外。还需要在未来考虑对外较有规模的输送劳动力,以及对周边一些地区移民(俄罗斯远东地区)。而相应的,为了保障未来华人海外的利益,中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软硬实力。\r<br>
<br>
25#
发表于 2005-10-5 22:10:25 | 只看该作者
农民问题还是因为农民政权引起的,如果没有农民政权也就无所谓农民问题。
26#
发表于 2005-10-5 22:17:35 | 只看该作者
[quote=昌明,2005-10-05 15:57]<br>难道你不认为解放战争改变了旧有的政治面貌? 至少逐步根除了地主和资产阶级,并建立公有制经济。<br>[/quote]<br>不同意。应该这么说,推翻了一个封建政权,又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政权;根除了地主和资产阶级,又建立一种名义上的“公有”制经济,但实质上是官僚经济,按现在的表现叫权贵资本主义经济或许更准确一些。
27#
发表于 2005-10-6 11:11:21 | 只看该作者
[quote=ghostbird,2005-10-05 22:10]<br>农民问题还是因为农民政权引起的,如果没有农民政权也就无所谓农民问题。<br>[/quote]<br><br><br><br>[quote=ghostbird,2005-10-05 22:17]<br>不同意。应该这么说,推翻了一个封建政权,又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政权;根除了地主和资产阶级,又建立一种名义上的“公有”制经济,但实质上是官僚经济,按现在的表现叫权贵资本主义经济或许更准确一些。<br>[/quote]<br>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直到改革开放期间。\r<br>中国的社会生产关系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而政治方面出现了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分掉了统治者一部分权力。(此为解放战争带来的旧有面貌的改变)\r<br>而改革开放期间,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宏观调空的市场经济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而与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相较之,中国具有自己的特色,大型的资本集团为国家控股,在政策上逐步放宽对中小型私有企业的限制,吸纳国外资本与先进生产技术。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相较之具有较低的风险性,共产党会逐步转型为代表未来资产阶级的统治阶级。\r<br>中国特殊的国情--人口规模庞大,即使让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帮过来,也可能依然难以解决大规模的农村人口问题,必然存在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和无业者。所谓存在农民政权就存在农民问题的说法不够全面。
28#
发表于 2005-10-6 22:58:23 | 只看该作者
我说农民政权引起农民问题是因为这个政权走了与以往的农民政权一样的老路:依靠农民夺取政权然后剥削农民。这就造成了广大农村的经济凋敝、人口素质低下,所以才会有今天的农民问题。\r<br>
<br>我觉得,庞大的农村人口不是问题,贫穷的、低素质的、庞大的农村人口才是问题。如果建国以来没有过分地剥夺农民、没有过分地束缚农民、没有过分地偏向城市的话,那么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富裕起来的、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庞大的农村人口不但不会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动力。试想一下,数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可以提供多么大的购买力,还用得着政府去胡乱投资来拉动内需吗,还用得着千方百计去推动出口吗?如果五十多年来政府没有过分地偏向城市教育、高等教育,那么广大农村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多少高素质的劳动力?
29#
发表于 2005-10-7 09:11:02 | 只看该作者
[quote=ghostbird,2005-10-06 22:58]<br>我说农民政权引起农民问题是因为这个政权走了与以往的农民政权一样的老路:依靠农民夺取政权然后剥削农民。这就造成了广大农村的经济凋敝、人口素质低下,所以才会有今天的农民问题。<br>我觉得,庞大的农村人口不是问题,贫穷的、低素质的、庞大的农村人口才是问题。如果建国以来没有过分地剥夺农民、没有过分地束缚农民、没有过分地偏向城市的话,那么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富裕起来的、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庞大的农村人口不但不会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动力。试想一下,数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可以提供多么大的购买力,还用得着政府去胡乱投资来拉动内需吗,还用得着千方百计去推动出口吗?如果五十多年来政府没有过分地偏向城市教育、高等教育,那么广大农村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多少高素质的劳动力?<br>[/quote]<br>承认农民遭受剥削的事实。实施土改以后,农民就承当着比城镇居民更高的赋税,而随着城镇居民总体财富的积聚且明显高于农民群体所拥有的财富,并且差距是在不段的拉大,但是农民依然要承受高于城镇居民的赋税。通过不平衡的征税方式,来保障城镇居民的优先发展,所谓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首先建立在剥削掉一部分人利益的基础上。而后来为农民减轻赋税等措施是为了减轻城市农村劳动力过剩给城市管理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中国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r<br>中国的社会发展格局是农村围绕城市,城市周边的农村是首先为城市发展服务的,换一句好听的话说就是城市发展来带动农村经济。通过逐步在中国发展点状经济,最终以点带面,实现共同稳步和同速的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r<br>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即使我们为中国农村投入再多的资金和教育,我们也要面临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局面,哪怕你扫大街的是本科生也依然很多专科生在等待就业(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人口基数庞大是不可改变的现状,不是你认为通过教育就能解决的内部问题。这样的局面要维持很长时间,并且要在未来逐步对外输送过剩的劳动力。
30#
发表于 2005-10-7 18:48:51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我们在很多地方有共识。关于人口问题,现在也有很多观点,国家也一直在研究。也许过几十年再看才能看得出来。\r<br>
<br>你认为人口是一个难题,大概主要是从就业方面考虑的吧。而我认为,当前劳动力过剩的就业问题主要不是由于人口数量过大引起的,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起的。如果经济能协调发展,在农村就有充分的发展机会,那么农村的人口不会有那么大规模的流动。现在我们国家虽然已经改革了二十多年,但一些深层次的内容还没有涉及到,农民的权利没有保障,在权利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只从经济层面进行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改革措施是无法改变农民(或者叫农村人口更准确)的生活与城市居民的差距的。现在的农民仍然被各种有形无形的锁链束缚着,所以他们在农村无法发展,你见过富裕的奴隶吗?城乡差距不消除,农民必然要涌向城市,这是人的天然追求。\r<br>
<br>农村地区并不会因为其大而成为国家投入的无底洞,我不认为保障农村的发展需要多少钱。只要有相同的机会,取消限制,农村的经济活力就会迸发出来。\r<br>
<br>上面这些是泛泛而谈,要解决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认为当前比较紧迫也比较可行的就是解决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让政府不能再任意地以低价拿走土地,而是让农民个人或农民自治组织与开发商通过谈判来得到理想的价格,仅仅这一个方面就能把农民的收入提高一大截。\r<br>
<br>说了半天,越说越灰心。中国当前的问题根子在政府方面,既得利益者不会放手的。政府之手不放松,问题就必然会出现,也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3:0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