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林の声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考研试题!!!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10:59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文学院考研复试试题(文学类)

<STRONG><FONT size=2>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文学院考研复试试题(文学类)<BR><BR></FONT></STRONG>华中师大2003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试题(复试) <BR>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BR>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时间:2003-5-28<BR>选题要求:<BR>  根据下列原则从4题中选做3题:报现代文学方向的考生,须做两个现代一个当代的题;报当代方向的考生须做两个当代、一个现代的题。<BR>答题要求:<BR>1、审题确切,例证充分,思路清晰;<BR>2、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合理;<BR>3、层次清楚,表述准确,行文流畅。<BR>评分原则:<BR>  根据考生选报专业方向志愿,专业方向题占全部分数的三分之二;非专业方向题占全部分数的三分之一。<BR>论述题:(根据选题要求4题选3)<BR>(一)现代文学部分:<BR>1、试论五四新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及其艺术规范。<BR>2、选择一你最喜欢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或作家,谈谈你个人的独特体验或秒年见解。<BR>(二)当代文学部分:<BR>1、所谓”红色经典“是文学史家对20世纪50~70年代某些作品的概称,请先梳理”红色‘的形态特征,并对其文学成就与不足作出评析。<BR>2、请以不少于五位作家、八个作品为例,联系现实主义的当代流变,深入具体地论析新写实小说思想艺术的“创新”表现。<BR><BR>华中师大2003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试题(复试) <BR>招生专业:文艺学<BR>考试科目:文艺学  考试时间:2003-5-28 <BR>一、谈谈你对结构主义批评的看法(40分)<BR>二、试用印象批评或新批评的方法分析你所熟悉的一部作品(60分)<BR><BR>华中师大2003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试题(复试)<BR>招生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BR>考试科目: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时间:2003-5-28<BR>一、回答以下问题(40分):<BR>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身上具有多方面的特<BR>征,请结合作品重点分析他作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特征。<BR>二、报考比较文学的考生回答第1题,报考世界文学的考生回答第2题(60分):<BR>1、论一位中国作家所受到的外国作家的影响。<BR>2、雪莱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仔细阅读所附诗歌,予以分析论述(要求<BR>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一个论题展开论述)。<BR>(注:遗憾的是所附何诗,竟未印了下来。。)<BR><BR>华中师大2003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试题(复试) <BR>招生专业:民俗学<BR>考试科目:中国民间文学  考试时间:2003-5-28 <BR>一、在你读过的民间文学理论著作和大型民间文学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大意,并对其加以评述。<BR>二、以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为例,谈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关系。<BR>三、一个多世纪以来民间文艺学出现过多种流派与方法,取得过许多成果,试举出你较为熟悉的一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并举例对其方法特点进行述评。<BR><BR>华中师大2003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试题(复试) <BR>招生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BR>考试科目:中国古典文献学  考试时间:2003-5-28 <BR>一、将下列一段古文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BR>。。(注:由于打印原因该段文字变成有类于俄文又或拉丁文模样的乱码,谨此声明。)<BR>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BR>1、谈谈你对“善本”概念的理解,并简述读书治学为什么要选择版本。<BR>2、以唐代或宋代为例,简述总集与别集的文献价值及其关系,试说明如果要收集唐代诗人杜甫的资料,可通过哪些文献检索的途径或方式。(20分)<BR>三、论述题(40分)<BR>1、论《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在目录学和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意义。<BR><BR>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复试)<BR>招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BR>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时间:2003-5-28<BR>(一) 论“永明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学史的地位(50分)<BR>(二) 论《窦娥冤》中窦娥的艺术形象(50分)<BR><BR>
2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12:51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1998-2001年心理学考研试题

<P>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普通心理学<BR>一、名词解释(5’×6,共30分)<BR>1. 意识与自我意识 2. 视敏度与视角<BR>3. 视觉后象与似动知觉 4. 互补律与间色律<BR>5.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6. 比例智商与离差智商<BR>二、简答(8’×5,共40分)<BR>1. 简述现代心理学关于颜色视觉的理论。<BR>2. 为什么说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BR>3. 遗忘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遗忘理论)。<BR>4. 人的需要、认识评价及人的情绪的关系。<BR>5. 物质高低级形式的关系及其在心理学中的意义。<BR>三、论述(15’×2,共30分)<BR>1. 试说明心理活动(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与性格)的相互关系。<BR>2. 概述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做出评价。<BR><BR>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史<BR>一、名词解释(2’×10,共20分)<BR>1. 形式图 2. 身心平行论 3. 纯粹直观形式<BR>4. 二重心理学 5. 简约原则(pr&auml;gnang) 6. 双盲控制法<BR>7. 辨别力指数 8. 节省法 9. 布伦斯维克比率<BR>10. 随机区组设计<BR>二、简答(10’×3,共30分)<BR>1. 简论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BR>2. 无意识概念的由来。<BR>3. 心理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关系。<BR>三、论述(20’分)<BR>1. 荣格人格类型说评价四、实验设计题(15’×2,共30分)<BR>1. 设计一个实验,考察年龄与反应时的关系。(要求指出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及控制方法,统计方法等)<BR><BR>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社会心理学<BR>一、名词释义(5’×6,共30分)<BR>1. 发展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2. 挫折与冲突<BR>3. 模仿与暗示 4. 群众与群体<BR>5. 管理与领导<BR>二、简答(8’×5,共40分)<BR>1. 简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内容。<BR>2. 简述S. E. Asch关于从众研究的过程和结果。<BR>3. 态度的测量有哪些可用的方法。<BR>4. 简述社会知觉中的种种偏见及其原因。<BR>5. 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BR>三、论述(15’×2,共30分)<BR>1. 论述中国本土化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综述有关观点,给出自己的看法)<BR>2. 如果要你研究“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点”这一课题,你将如何进行研究?请阐述你的研究设计。<BR>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普通心理学<BR>一、解释下列术语(3’×10,共30分)<BR>1. 自主神经系统(导论94页) 2. 布洛卡区 3. j. n. d.<BR>4. 后像 5. 三色论 6. 功能固着<BR>7. 比例智商 8. G因素与S因素 9. 自陈量表<BR>10. 自我效能<BR>二、简答(8’×5,共40分)<BR>1. 选择性交配实验及其结果解释。(导论136页)<BR>2. 关于遗忘原因的心理学解释。<BR>3. 关于成绩动机的主要理论。<BR>4. “测慌器”工作原理。(测慌是指专门技术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测慌仪器设备 记录测慌对象在回答其所设置的问题的过程中某些生理参量的变化,并通过分析测慌仪器设备所记录的图谱,对被测慌对象在回答有关问题时是否说谎作出判断的活动。测慌技术产生的基本前提是:(1)说谎与清晰的情绪反应之间有直接而牢固的联系;(2)情绪反应与生理反应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作用。也就是说,人在说谎时的心理变化必然引起一些生理变化(如皮肤电、脉搏、血压、呼吸等的变化),这些变化一般只受植物神经系统的支配而不受大脑意识的控制,通过分析测慌仪记录的这些生理参量的变化,就可以观察受测慌人的心理变化,从而判断他所讲的是真话还是谎言。由于测慌技术是建立在说谎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一定的情绪反应引起某些生理变化的原理之上的,所以,凡是可能对该情绪反应及生理变化发生干扰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测慌结果的准确性。)<BR>5. Yerkes-Dodson定律(叶克斯-多德森定律)。<BR>二、论述(15’×2,共30分)<BR>1. 分析影响知觉的主客观原因并谈谈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BR>2. 你如何看待智力发展问题上的天赋与教养之争。<BR><BR>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实验心理学<BR>一、名词解释(5’×6,共30分)<BR>1. 平均误差法 2. 等距量表 3. 感受性<BR>4. 信号检测论 5. 泛魔识别模型 6. 系列位置效应<BR>二、简答(10’×5,共50分)<BR>1. 一个两因素的实验设计能否分解成两个单因素的实验设计,为什么?<BR>2. 有人想测量不同颜色的选择反应时,他研制了一种仪器,该仪器并排呈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灯,反应时都是一个键,且用优势手食指反应。请问该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之处?如 有,请指出。<BR>3. 在部分报告法中,为什么可根据被试对一行字母的报告成绩推算出整个识记成绩?<BR>4. 有一个研究想知道照明强度与阅读效果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较强和较弱的光照条件,结果发现,阅读成绩与光照强度无关。你同意该结论吗?为什么?<BR>5. Muller-lyer错觉量与箭头的夹角有关。有人选择了4种夹角水平,即30度、60度、90度、120度,16个被试均接受这4个水平的实验。被试实验的顺序是先做30度,在做60度,再做90度,最后做120度。请问该实验应该用什么统计方法?该实验设计有无问题,如有,请指出。<BR>三、论述(20分)<BR>选一个你熟悉的可以用实验法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实验解决之。要求指出自变量、因变量的操作方法,指出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被试的选择与分配,统计方法。<BR><BR>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BR>一、名词解释(3’×8,共24分)<BR>1. 纵向研究 2. 前运算阶段 3. 具体运算思维<BR>4. 年龄特征 5. 概念同化 6. 负强化<BR>7. 成就动机 8. 品德<BR>二、简答(6’×8,共48分)<BR>1. 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性质?<BR>2. 幼儿期的记忆有何特点?<BR>3. 儿童的依恋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哪些典型行为表现?<BR>4. 柯尔伯格(L. Kohlberg)是如何划分儿童性别角色发展阶段的?<BR>5. 列举对学习的不同分类(三种以上的分类)。<BR>6. 影响有意义学习的保持与机械学习的保持的主要条件(因素)各有哪些?<BR>7. 简述价值观、性格各自与品德的关系。<BR>8. 你对桑代克的共同因素说有何看法?<BR>三、论述(14’×2,共28分)<BR>1.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BR>2. 试述道德实践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BR></P>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研究方向: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BR>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BR>一、名词解释(3’×10,共30分)<BR>1. 神经元 2. 诱因 3. 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BR>4. j. n. d. 5. 三色论 6. phi现象<BR>7. 应激 8.G因素与S因素 9. 功能固着<BR>10. 自我效能<BR>二、简答(8’×5,共40分)<BR>1. 选择性繁殖实验及其结果解释。<BR>2. 双耳分听实验及其理论模型。<BR>3. 如何用重学法(节省法)来测量保持量?<BR>4. 根据斯坦福-比纳量表,如何求智商(IQ)?<BR>5. Yerkes-Dodson定律(图示及文字说明)<BR>三、论述(10 + 20 = 30分)<BR>1. 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理论及其评价。(10分)(导论485负)<BR>2. 以一个研究例证(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他人已做的)来说明心理学是如何进行的,以及你所理解的心理学的学科特点。(20分)<BR><BR>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 研究方向: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BR>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BR>一、名词解释(5’×5,共25分)<BR>1. 多因素实验设计 2. 实验设计中的霍桑效应<BR>3. 实验的外部效度 4. 自变量<BR>5. 反应时<BR>二、简答(15’×,共30分)<BR>1. 心理学实验方法相对于其它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它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BR>2. 信号检测论能否取代传统的心理物理法?为什么?<BR>三、分析、设计题(15’×,共45分)<BR>1. 有人为了研究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张角多大合适,设计了一个实验:随机取三组被试,甲组用0°,乙组用10°,丙组用15°,将实验结果用独立样本T检验。请问该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合不合理?如有更好的设计,如何设计?<BR>2. 某工作需要视力在1.0水平以上,有些视力差的人企图用熟记视力表的方法通过视力检查。问应如何用实验方法来区别检查结果是视敏度还是再现?<BR>3. 试从下列实验事件中指出有哪些地方没有进行控制,并说明应如何改正。“有人提出假设:文化程度高者针刺麻醉的效果不好。通过200例分析,针刺麻醉效果好的文化程度低者有120人,而文化程度高者只有8人,结果正式证实了假设”。<BR><BR>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 研究方向: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BR>考试科目:发展心理学<BR>一、名词解释(4’×5,共20分)<BR>1. 个案研究 2. 守恒<BR>3. 先天语言能力说 4. 好孩子定向<BR>5. 自我同一性<BR>二、简答(6’×6,共36分)<BR>1. 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各有哪些优缺点?<BR>2. 儿童记忆的发展有何特点?<BR>3. 儿童的依恋有哪些类型?<BR>4. 儿童的动作发展有哪些规律?<BR>5. 皮亚杰怎样解释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BR>6. 信息加工心理学如何理解心理发展?<BR>三、论述(10’×2,共20分)<BR>1. 幼儿面前放有两个同样大的橡皮泥球,当面将其中一个压扁,幼儿 会认为这两团橡皮泥不一样大了。试以发展心理学原理分析这一现象。<BR>2. 简述西格勒(Siegler)的“平衡称”实验,并分析其原理。<BR>四、论述(12分)<BR>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述评五、研究设计(12分)<BR>设计一个研究,考察1-6年级小学生打架、骂人等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变化<BR><BR>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 研究方向: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BR>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BR>一、名词解释(4’×10,共40分)<BR>1. 最近发展区 2. 学习曲线 3. 认知结构模型<BR>4. 成就动机 5. 道德信念 6. 替代强化<BR>7. 习得性失助感 8. 认知风格 9. 概念形成<BR>10. 总括学习<BR>二、简答(6’×6,共36分)<BR>1. 举例说明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BR>2.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哪些区别?<BR>3. 简评早期的迁移理论“形成/式训练说”。<BR>4. 教材直观的三种类型各有哪些优缺点?<BR>5. 造成学习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的原因有哪些?<BR>6. 知识学习与社会道德规范学习的规律有什么不同?<BR>三、论述(12’×2,共24分)<BR>1. 联系实际说明学习的迁移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BR>2. 试论成功是最好的激励。<BR><BR>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BR>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BR>一、解释下列术语(3’×10,共30分)<BR>1. 感应性 2. 不应期 (Welford(1952)通过实验证明,当相继快速呈现两个信号,而且被试必须对两个信号都作快速反应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依赖于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差,即刺激呈现差异,简称SOA。同长SOA相比,当SOA非常短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要慢。Welford将这种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心理不应期。)3. 诱因<BR>4. 感觉的适应性 5. 定势 6. 知觉的恒常性<BR>7. 近因效应 8. 发散性思维 9. 功能固着<BR>10. 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BR>二、简要说明下列问题(7’×6,共42分)<BR>1.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结果。<BR>2. 色光混合的主要规律。<BR>3. 几种主要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BR>4. 如何用实验法来检验两种学习之间是否存在前摄抑制或后摄抑制?<BR>5. 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理论。<BR>6. Sternberg的智力三维理论(导论612页)。<BR>三、论述题(14’×2,共28分)<BR>1. 结合心理学的研究谈压力(应激)与健康的关系。<BR>2. 从影响性格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论人的性格形成。<BR><BR>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BR>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BR>一、名词解释(5’×4,共20分)<BR>1. 实验的内部效度 2. 75%差别阈限<BR>3. Donders减数法 4. 速度-准确性权衡<BR>二、简述题(10’×3,共30分)<BR>1. 试将心理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变量加以归纳和解释。<BR>2. 心理科学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等。你认为实验法、问卷法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并说明实验法由此而采用了哪些手段?<BR>3. 举例说明并解释实验者效应,如何在实验研究中避免由于该效应而可能产生的错误结论?<BR>三、分析说明题(共50分)<BR>1. 现有100g和108g外观和体积相同的重要物若干,以前者作噪音,后者作信号,采用信号检测实验的有无法,在同一先验概率下,多次测量不同被试的辨别率d’和判断标准β。现在假定在同样条件下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这一群被试的重量辨别差别阈限DL。请从理论上分析:<BR>(1)d’、β、DL三者两两之间在统计学上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存在何种关系,请作出定性解释。<BR>(2)恒定刺激法和信号检测法之间有何区别,解释说明之。(本题10分)<BR>2. 解释一个2×3×4的完全随机因素实验设计(要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每个自变量的水平、可检验几个交互作用等)。假如同一实验条件(即一个实验单元)需要6名被试,那么完成该实验需要多少名被试?(本题10分)<BR>3. 有人想探讨反应时间是否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以及较高的教育水平是否缓解由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增加这一过程。请你设计实验解决这一问题,并建立方差分析表,给出变异源及每个变异源相应的自由度(注:教育水平可界定为从事工作前在学校受教育年限)。(本题15分)<BR>4. 有一个研究者调查了大学四年不同年级学生对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的态度,即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哪个更重要,被调查者的回答当时分三种:(1)课业学习更重要;(2)两者同样更重要;(3)社会人际交往更重要。该研究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调查60名学生(共240名),每个年级男女各半,统计结果如下表: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BR>回答项目 (n=60) (n=60) (n=60) (n=60) <BR>课业学习更重要(%) 60% 47% 37% 37%<BR>两者同样更重要(%) 20% 27% 33% 30%<BR>人际交往更重要(%) 20% 26% 30% 33%根据上述回答项目的百分比变化,该研究者得出一结论:随着年级增加,大学生逐渐重视社会人际交往。你认为该研究者根据百分比变化就得出这一结论是否充分?是否有更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请分析说明。(本题15分)<BR><BR>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BR>考试科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BR>一、名词解释(3’×10,共30分)<BR>1. 横断研究 2. 习惯化 3. 先天语言能力说<BR>4. 视崖 5. 依恋 6. 广义的知识论<BR>7.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 8. 认知结构特征<BR>9. 有意义学习 10. 价值观念<BR>二、简答(5’×8,共40分)<BR>1. 如何理解个体发展中的稳定性和可变性?<BR>2. 什么是守恒?儿童早期缺乏守恒概念的原因是什么?<BR>3. 信息加工心理学对儿童发展的理解有何特点?<BR>4. 皮亚杰如何看待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BR>5. 简述关于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BR>6. 认知学习与动作技能学习中保持与遗忘的过程与条件有什么不同?<BR>7. 谈谈认知领域学习中有效练习的条件。<BR>8. 比较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利弊。<BR>三、论述(15’×2,共30分)<BR>1. 谈谈你对心理素质及其培养问题的看法。<BR>2. 设计一项研究描述小学高、中、低年级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 <BR>
<P> </P>
2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13:43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植物生理学考研试题

<STRONG><FONT size=2>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植物生理学考研试题<BR><BR></FONT></STRONG>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BR><BR>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25分)<BR>1.渗透作用   2.离子对抗  3.爱默生效应   4.能荷      5.植物激素<BR>6.临界日长   7.p-蛋白   8.感性运动    9.富营养化现象  10.交叉适应<BR>二、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BR>1.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当它处在初始质壁分离时,该细胞的压力势等于   ,细胞水势等于   。<BR>2.某种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要消耗500克,其蒸腾系数为   ,蒸腾效率为   。<BR>3.淀粉磷酸化酶在pH降低时催化    转变为    。<BR>4.植物缺Mg和Fe的共同症状是     ,不同点是      。<BR>5.缺少   矿质元素时,细胞***不能正常进行,缺少   矿质元素时,影响受精作用。<BR>6.   和   两类研究成果为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载体学说提供了实验证据。<BR>7.RUBP羧化酶在   条件下起羧化酶的作用,在   条件下起加氧酶的作用。<BR>8.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的   和   用以CO2固定。<BR>9.高等植物光合反应的最终电子供体是   ,最终电子受体是   。<BR>10.荧光现象产生于    过程中,磷光现象产生于   过程中。<BR>11.CAM植物的含酸量是白天比夜间    ,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是白天比夜间   。<BR>12.在植物呼吸过程中以   酶作为终端氧化酶时,不产生水而产生   。<BR>13.在制绿荣时要立即杀专是为了防止    ,避免    产生。<BR>14.无氧呼吸的特征是   ,底物氧化降解    。<BR>15.当    多时有利于磷酸己糖途径的进行,当    多时有利于糖酵解途径的进行。<BR>16.在呼吸作用的呼吸链中,部位3的抑制物质是    ,此途径称为       。<BR>17.细胞间有机物运输主要通过    和   两条途径运输。<BR>18.生长素的氧化有    和    两种方式。<BR>19.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器官分化有一定影响,当IAA/CTK比值较高时,有利于   分化,反之有利于   分化。<BR>20.广州大豆在北京种植时,花期    ,生育期    。<BR>21.暗期闪光间断可使    不开花,而使    开花。<BR>22.长日条件促进长日植物多开     ,短日植物多开    。<BR>23.春化作用感受部位是    ,而光周期感受部位是    。<BR>24.在光照下,低温引起水稻幼苗叶绿体中的    活性下降,而膜脂过氧化产物    的含量增加。<BR>25.脯氨酸在抗逆中的作用有   和   。<BR>三、判断解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解正,每题1分,共10分)<BR>1.所有高等植物的气孔都是白天张开,夜间关闭。(  )<BR>2.在剧烈蒸腾时,细胞的压力势会呈正值。(  )<BR>3.氮是矿质元素。(  )<BR>4.所有的叶绿素a都是作用中心色素。(  )<BR>5.植物在光下不存在暗反应。(  )<BR>6.叶绿素成绿色是因为对绿光的吸收最多。(  )<BR>7.植物体内发生羧化作用的呼吸商增大。(  )<BR>8.黄瓜田里熏烟可促进雄花发育。(  )<BR>9.将Ψp=0的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其体积变大。(  )<BR>10.当植物缺水时,叶片内ABA含量急剧下降。(  )<BR>四、回答题(每题8分,共40分)<BR>1.在夏季的一天内,一株植物蒸腾与吸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BR>表 植物蒸腾作用和吸水的关系<BR>时间 4h内吸水(g) 4h内蒸腾失水(g) 叶片水分含量* 相对光照强度(%)<BR>04:00 6 1 7.2 0<BR>08:00 6 8 6.0 70<BR>12:00 14 20 5.5 100<BR>16:00 22 29 3.0 100<BR>20:00 13 10 3.8 10<BR>24:00 8 3 7.5 0<BR>﹡水分为叶片干重的倍数。<BR>从上表数据可以说明哪些问题?<BR>2.用图解说明硝酸盐还原与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BR>3.下图表示光合强度与某种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指出这种因素(横坐标所示)是什么?并说明A.B两点及OC线段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虚线和实线各表示什么?<BR><BR>4.在无氧条件下,单独把丙酮酸加入绿豆提取液中,结果只有少量的乙醇形成,但是在相同条件下加入大量的葡萄糖,则生成大量的乙醇,这是什么原因?<BR>5.作物适应干旱条件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是什么? <BR>
2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15:32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二00四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二00四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招生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有方向 <BR>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9分) <BR>1.广义知识 <BR>2.习得性失助 <BR>3.学习定势 <BR>4。认知结构特征 <BR>5.内部反馈 <BR>6..归因维度 <BR>7.有潜在意义的材料 <BR>8。形式训练说 <BR>9.具体运算阶段 <BR>10.同化 <BR>11.他律道德阶段 <BR>12.习惯化 <BR>13.系列交叉研究 ’ <BR>二、简答(每小题6分,共60分) <BR>1。简述价值观、态度、品德及其相互关系。 <BR>2.简述学习、成熟、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BR>3.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BR>4。以一个概念(或规则)的教学为例,用3种不同方法设计测验项目,来检验学生对概念(或规则)的掌握水平。 <BR>5.儿童的体格发展有哪些规律? <BR>6。儿童的知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BR>7。气质对儿童发展有何影响? <BR>8。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 <BR>9.哪些措施有利于控制儿童的攻击性? <BR>10。柯尔伯格如何解释个体道德的发展? <BR>三、论述题(共30分) <BR>1.试分析态度、品德、价值观等领域学习与认知领域学习的学习规律的异同点。 (12分). <BR>2。联系教学实际说明,如何从恰当选择教材内容与改进教材编排顺序上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10分) <BR>3.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述评。(8分) <BR>四、案例分析:(8分) <BR>试举一个你所知道的“追星”案例,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偶像崇拜现象并提出你的建议。 <BR>五、研究设计:(13分) <BR>有人认为,品行不良的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更多地受同伴的影响,而品行端 <BR>正的青少年则更多地受到父母的影响。请设计一项研究检验这一观点. <BR>(要求说明研究的基本思路、被试、研究工具或材料、研究步骤、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BR>
2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16:29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99-2002年专门史部分试题

99年经济史 <BR>1、以汉唐或者宋元的食盐专卖制度为例,说明中国古代转卖制度的“全部专卖法”与“局部专卖法”在内容、作用等方面的区别; <BR>2、请说明唐代赋役制度由租庸调制演变为两税法的社会经济原因; <BR>3、请分析比较宋元市镇发展与明清市镇发展的不同特点 <BR>4、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因有何异同? <BR>99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BR>一、名词解释 <BR>1、牛李党争 2、容闳 3、靖难之役 <BR>4、“投下” 5、改土归流 6、《 胜之书》 <BR>二、论述题 <BR>1、试述明朝嘉靖时期政治的腐败与张居正整顿政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BR>2、试述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 <BR>3、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BR>4、简论“九品中正制”<BR>99年中国古代史-通史 <BR>一、名词解释 <BR>1、敬天保命 2、文景之治 3、屯田客 <BR>4、鉴真 5、行省 6、摊丁入亩 <BR>二、论述题 <BR>1、试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及其意义; <BR>2、试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BR>2000年经济史 <BR>1、请比较说明汉代口赋制度、魏晋户调制、唐租庸调制、唐两税法等四项赋役制度之间的变化; <BR>2、简述宋元明清官私对外贸易及官方政策的演变; <BR>3、请结合史实,阐述中国近代机器工业产生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意义。 <BR>2000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BR>一、名词解释 <BR>1、卿大夫 2、约法三章 3、厂、卫 <BR>4、乾嘉学派 5、《瀛寰志略》 6、《筹办夷务始末》 <BR>二、论述题 <BR>1、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 <BR>2、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BR>3、试析张居正改革 <BR>4、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 <BR>2000年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BR>一、名词解释 <BR>1、二里头文化 2、郑国渠 3、田租户调令 <BR>4、周世宗改革 5、郭守敬 <BR>二、论述题 <BR>1、试析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 <BR>2、试析唐宋明清四朝中央行政运作体制的主要变化. <BR>01年经济专门史 <BR>1、试论汉唐之间货币流通制度的主要变化与商品经济兴衰的关系; <BR>2、略论宋明间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BR>3、试析明清时期农业经营方式及其变化; <BR>4、试析中国近代买办的产生及其作用。 <BR>01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BR>一、名词解释 <BR>1、长平之战 2、党锢之祸 3、魏晋玄学 <BR>4、《元和郡县图表》 5、张格尔 6、五族共和 <BR>二、论述题 <BR>1、试述宋代商业的发展;(经济史必答题) <BR>2、简述清代(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的活动; <BR>3、试述北宋中期(庆历--熙宁)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 <BR>4、简述康熙帝。 <BR>01年古代史-中国通史 <BR>一、名词解释 <BR>1、周公东征 2、黄老无为政治 3、三省六部制 <BR>4、《梦溪笔谈》 5、土木之变 <BR>二、论述题 <BR>1、试析二里头文化对于研究夏史的意义; <BR>2、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BR>3、试析清前期的主要经济政策。<BR>02年专门史 <BR>1、(文化史)评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R>2、(经济史)试析隋时期赋役制度的演变; <BR>3、(经济史)试析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 <BR>4、(文化史)试析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BR>5、(必答题)试析洋务运动。 <BR>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BR>一、名词解释 <BR>1、百家争鸣 2、《通典》 3、五均六管(莞) <BR>4、葵丘之盟 5、萨尔浒战役 6、《天朝田亩制度》 <BR>二、论述题 <BR>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BR>2、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BR>3、试析元代兴衰的历史教训; <BR>4、简评清末新政。 <BR>
2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17:38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3年区域经济学复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3年区域经济学复试试题1<BR>一、简答题(共两题,每题15分)<BR>(一)如何理解温Jiabao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目标和施政纲领中的“城乡协调、东西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构想。<BR>(二)有人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优化生存空间的艺术”,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为什么?<BR>二、综合思考题(共三题,每题20分)<BR>(一)1895年,一个居住在多尔顿市乔治亚小城的名叫凯瑟琳•伊万斯(Catherine Evans)的小女孩做了一件床罩作为婚礼的礼物。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床罩,因为它是经过植毛制成的。植毛或植纱的手工艺品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很常见,但到了那个时代已经过时。这件婚礼礼物的直接后果是,“二战”后,多尔顿脱颖而出,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地毯制造中心。美国前20名地毯制造厂商中有6个位于多尔顿;另外14个除了一个之外其他的都位于多尔顿附近。多尔顿的地毯业及相关行业雇佣了1.9万工人。<BR>地毯的故事不仅非常有趣,而且它事实上非常典型。在美国,制造业非常地方化;当你试图寻找地方化的原因时,你会发现它可以追溯到一些历史上看似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BR>当然,产业高度地方化的观察并不新鲜。相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征,在19世纪末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请各位考生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产业地方化的原因。<BR>(二)《经济学家》杂志社的英国学者弗朗西丝•凯恩克罗斯(Frances Cairncross),在她的《The death of distance: How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is changing our lives》一书中分析了一些信息时代最值得关注的重要发展变化趋势,例如:距离的消失,区位的淡化,连接的改善,移动性的增强,城市的新生等等。请各位考生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对上述5种变化趋势的观点。<BR>(三)请细心阅读下面的文献资料,再以填空形式回答三个问题。<BR>假设最初有一家小服装厂,服装生产是竞争性很强的行业,这家工厂的老板A先生从经验得知,有些事对他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工厂要邻近批发商和零售小贩,因为他们是工厂产品的主要买主;其次他必须了解掌握服装流行款式的变化;然后手头还要掌握一定数量不同花色的原料和布匹;此外,他必须*近劳动力市场,以便雇用到半熟练的缝纫女工。<BR>A先生要经常观察他周围的世界并判断他个人与这个世界中的关系。区域科学家认为,人文生态系统包括占有空间和方位的活动,这些活动是由各种交通渠道连接的。由A先生所构成的这部分人文生态系统,主要就是一位80岁老妇和借给他的厂房。进出服装厂的主要定期交通有:<BR>1.每天A先生从4英里以外的郊区住宅开一辆美洲虎牌小车到工厂上班。<BR>2.A先生19岁的儿子小A先生也在厂里做事,每天开一辆小货车到工厂。<BR>3.工厂里的20多个女工大多数住在2英里外的穷人区,每天到工厂上班,其中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步行,还有一些则坐公共汽车。<BR>4.小A先生开小货车到仓库跑材料,取布匹样品以及向批发商店和零售小贩推销工厂的新产品,次数频繁,但距离不超过2英里,其中大多数是在市中心附近活动,距离不超过1英里。<BR>5.与客户间大量的电话联系,包括工厂、仓库、批发商、零售小贩等,距离多在10英里以内。<BR>6.进入厂区的感官信息资料(Sense-data),包括无休止的交通噪声、灰色的天空、被污染的空气,这些构成了令人压抑的环境。A先生、小A先生以及厂里的工人,对这些已司空见惯、毫不在意。街上行人对工厂的活动也视若无睹、置若罔闻。厂内机器转动嘈杂、厂房破旧年久失修,虽然这些看起来刺眼,但当地都是这个样子,也就见怪不怪了,只有那辆小货车的出出进进,还多少使人多看几眼。此外,进出工厂的还有自来水、电力、信件、包裹、排放的污水以及垃圾等。但上述这些已足够使人了解工厂活动系统的梗概了。<BR>人的行为都是为了竞争,A先生也不例外,他观察周围的世界,不断的进行有利于自己(或只是他自己认为有利于自己)的调整。<BR>他的行动有很多对于他的活动系统并无直接影响,所以无关痛痒,关键是他那些有影响的行动。假设经过一段时间之后,A先生发现雇用和留用工人变得越来越困难。他试图给工人加薪,但这样做只能短期奏效。现在他发现问题在于当地政府所进行的拆迁改建、建立低密度住宅区的计划,这不但减少了附近地区可雇用女工的数量,而且附近地区的房租也因之提高,迫使他们去找挣钱多点的工作。甚至那些对他忠心耿耿的老工人,也因为搬到郊外,平白增加了许多交通开支,所以只要能就近做工,他们也会辞职不干。<BR>从下一个租赁期开始,A先生的房租可能会增加,因为市中心逐渐向他的工厂这一带发展,从而提高了该地区不动产的价值,基于同样的原因,停车费也会增加。怎么办呢?他必须对此采取积极的措施,既然厂里的职工和可供工厂招募的人都已搬走,使他想过也将工厂迁走,但这会远离时装款式流行的市中心,对他的客户、批发商和零售小贩不便。房租涨价会减少工厂的利润,因此他不得不寻找房租便宜的地方。自己建造厂房是不可能的,因为造价昂贵,要大动血本。迁到郊区,离家近些,上下班方便,但也省不了多少交通费,工厂还是要对外打电话,寄包裹等。小货车停车会方便一些,但小A先生往返行驶的路程稍远一点。<BR>经过对各种可行方案的斟酌和再三考虑之后,他凭直觉对各种利弊加以权衡,最后决定迁厂。选点条件是离中心商业区不能太远,又要*近工人居住区,房租也要比较便宜同时停车也要方便。他看了几个地方,最后选中了两幢并连式住宅,他打通了隔墙,修整了庭院。还好,规划当局也同意他将这处住房改为轻工业厂房,在房管部门的街区拆建计划中,这个地方也还暂时没挂上号。<BR>与A先生新厂房为邻的,是位年近70岁的B老太太,她与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这里也是B老太太的出生地,当年电车场就在她家附近,从屋后放眼远眺,可看到田原尽处的小山,这些使B老太太总是难以忘怀。故世的B先生生前任某家保险公司子公司的经理,自他七年前病逝,B老太太就在市中心某商店里作营业员,以贴家计。她的儿子小B先生现年29岁,早年在某电力厂当学徒,出徒后一直在该厂工作。工厂离家大约6英里,他太太24岁,快要生小孩子了。小B先生每天骑机动脚踏车上班,同时还在进修企业管理,每星期有三个晚上要去工学院上课。他希望过得更好一些,买一部小汽车,到国外渡假。他太太曾向他建议重新买所房子(避着B老太讲的),因为这里居住条件每况愈下,况且若能自己家有个院子,会给孩子增加很多乐趣。<BR>B老太太对此也有同感,只是羞于启齿明言她要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再者离开这里,对她简直是一种折磨,她不愿意天天上班都走远路,人越老越容易疲倦;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她的教堂、老朋友、老邻居、老人俱乐部,而且她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对这儿总有斩不断的千丝万缕的情怀。<BR>A先生服装厂的迁来,使她不得不再次考虑这些问题。这里的环境真是越来越恶劣,噪声有增无减,大清早蓬头女工成群结队的来上班,那辆小货车终日停在门外,马达轰隆轰隆响个不停,不时还鸣几声丧命的喇叭,似乎发生了什么人命关天的大事。年轻的B太太(现在已是满月婴儿的妈妈),对此更是心烦意乱,因为孩子的睡梦总是被这些噪声吵醒。小B先生也很难安心读书,同时也在苦思如何安顿老母。经过多次合家计议,结果举家同意迁居。最好找一所带外廊的三居室新房,房租不能太贵,地点要适中。他们连续找了几个周末,看了登在报纸上的广告,也走访了房产公司,正好房产公司正在盖一栋这样的新房,地点距市中心不到7英里。虽然到市中心交通不太方便,但当地商业区也在发展,这样B老太太很可能在这附近也找到营业员的工作,这样老人家就可安步当车了。搬到这里对小B先生(他已顺利通过考试,不久就要提升)上班远了一点,路上要走10英里,而且道路弯曲,车辆也多。别处还有一所同样的房子,稍贵一些,但位置较好。最后促使他们选定这所房子的原因是政府在这里新建一条双车道马路,很快就要竣工。这样小B先生上班可抄近路,路上只需三英里。此外,聪明的小B想,这里位置好,房子以后肯定涨价。<BR>小B太太未婚时喜欢打网球,现在孩子已六个月了,天气又不错,她球瘾复发,想再玩玩。邻居建议她加入当地的体育俱乐部,但却碰到一些困难。该俱乐部成立于20年代,地点适中,以后又连续多年投资修建了亭阁,翻新了房间、酒吧、舞厅、草坪和网球场等,设备齐全很吸引人。同时,由于人口增加,要入会的人就更多。其中网球协会压力最大,因为打网球比较普及,玩的人多,目前现有会员打网球也感到困难,吸收新会员又谈何容易呢?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俱乐部执委会也争论不休,再增设一个网球场吗?简直没考虑的余地,因为这要侵占停车场或曲棍球场,也有可能这两个都保不住。借用场地吗?也不可思议。再选地块新建球场吗?可用地块已所剩无几了,而且漫天要价,不出大价钱根本购不到地,这样必然限制了会员之间的广泛接触,而且迫使他们在新球场与俱乐部本部之间跑来跑去。变卖现有基地设施,然后再异地重建,也肯定得不偿失,而且也不可能找到比这儿更吸引人的地段。<BR>俱乐部委员会中有位先生是运筹学的专家,他指出:很多场次虽然被租出去,但并未付诸使用,而俱乐部的规矩又不允许别的人去用,经过研究他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并宣称这是用“线性规划”所演译出来的。很多委员并不懂什么叫“线性规划”,但却被他的方法所折服。他主张变动场次时间表,修改章程,适当减少单打场次,仅做上述改动,球场使用效率就可增加一倍。大家一致同意按他的办法试行几个月,这样小B太太和她的邻居就可以入会打网球了,尽管有些老会员在发牢骚讲怪话,对此表示不满。<BR>我们日常的经验可以证明,人与环境的关系可理解作一种生态关系或理解作一种生态系统。就人文行为而言,在各种空间中所进行的人的活动是这个系统的要素。这些活动通过各种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交流相互作用或相互连接。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均富于竞争性,其动机产生于个人或团体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受各种动机的支配,而采取各种不同的行动,如改造空间、更换交通方式、变动交通路线,也可同时进行上述几项活动或仅仅变动它们之间的关系。<BR>显然,在上述这些过程中,行动的主体(例如个人或团体)以及行动进行的方式都是相当复杂的。因此需要,也有可能对此加以抽象和简化。有位学者曾论证:无论个人还是团体对外部世界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决定了他们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和愿望,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他们的行为目标。在这些目标的指导下,去考虑行动方案、对策以及采取具体行动,当这种过程完成之后,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就产生了变化,也可能外部世界本身以及决策人有所变动,这样一来,价值观又变动了,由此又产生了下一个循环,对这种完整的循环,专家称之为“行为模式”。<BR>在这里所讨论的内容主要关于个人和团体的行动,从上文中列举的几个简单例证可知,这些行动是非常复杂的,但不管怎样,其基本要素还是可以判断的。就容纳活动的空间而言,可发现三个明显的要素:<BR>1、人们可调整他们的行动,以使它们能够适应原有的空间,这种变化要素可称之为“空间-行为”要素,如上文中的例证。<BR>2、人们可为他们的活动寻求更合适的空间,这必然引起活动位置的改变,其动机在于改变某项活动与其它有关活动之间的关系,这类要素可称之为“空间-区位”要素,如上文中的例证。<BR>3、人们可利用建筑或其它工程构筑物,改变或重新构筑新的空间,来容纳某种活动,这种要素可称之为“空间-发展”要素,如上文中的例证。<BR>三、专业英语试题(英译汉,10分)<BR>To an urban economist, a geographical area is considered urban if it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in a relatively small area. In other words, an urban area is defined as an area with a relatively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For example, suppose that the average population density of a particular county is 20 people per acre. If part of the county contains 50,000 people in a 20-square-mile area (i.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s 2,500 people per square mile), it is considered an urban area because it has a relatively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This definition accommodates urban areas of vastly different size, from a small town to a large metropolitan area. The economist’s definition is stated in terms of population density because the urban economy is based on frequent contact between different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such contact is feasible only if firms and households are packed into a relatively small area.<BR>
2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19:44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教科院复试试题

华中师大2003年教育技术学复试试题<BR>1 请根据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94定义,论述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作用(1000字)<BR>2 请根据你所选定的一个教室(标出面积),设计出一个多媒体教室(画出示意图),并尽可能标出设备的位置、功能、参数以及逻辑连接和控制关系)<BR>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高等教育学复试试题<BR>1、 论个性(普通心理学)。<BR>2、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BR>答题要求:<BR>a) 以上试题必须由考生本人独立完成,用钢笔书写,否则取消录取资格;<BR>b) 上述试题的篇幅均为3——5千字;<BR>c) 这两道题必须用A4纸分开答题,以便阅卷;<BR>d) 试卷必须于6月1日前,用“特快专递”寄到华中师大管理学院研究生秘书收:邮编:430079<BR>
2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20:22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3年复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综合课,总分150分)<BR><BR>1.   试论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及其发展问题的思想。(30分)<BR><BR>2.   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小论文,不少于3000字,50分)<BR><BR>3.   试论F·培根的“新工具论”。(30分)<BR><BR>4.   试述对老庄哲学中的“反者道之动”、“玄览”、“心斋”、“坐忘”和“宇宙”诸范畴的理解。(20分)<BR><BR>5.   试述形式逻辑关于定义与划分的理论。(20分) <BR><BR>科技哲学(要求观点明确,字数不超过3000,总分150分)<BR><BR>(一)科技与社会方向:<BR><BR>1.   当今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75分)<BR><BR>2.   简析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特征。(75分)<BR><BR>(二)科学方法论方向:<BR><BR>1.   试析溯因推理的逻辑特征以及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与局限性。(75分)<BR><BR>2.   试述剩余法与选言推理否肯式的关系。(75分) <BR><BR>伦理学(要求观点明确,总分150分)<BR><BR>1.   简述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的主要内容。(75分)<BR><BR>2.   试对费尔巴哈幸福论伦理学的缺陷,作一简要分析。(75分)<BR><BR><BR>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BR><BR>一、简述题(回答要点并略作说明,每小题15分,共30分)<BR><BR>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殊性。<BR><BR>2、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任务及主要内容。<BR><BR>二、论述题(30分)<BR><BR>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征之我见(请试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征重作概括并作论述)<BR><BR>三、政论文(40分)<BR><BR>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发展<BR><BR>写作要求:1、主题突出,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材料引述恰当;<BR><BR>2、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表述规范并流畅; <BR><BR>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1500字。<BR><BR>附加题(必做题,不少于500字)<BR><BR>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BR><BR>注意:答卷须用钢笔手写,不得交打印稿。<BR><BR><BR><BR>    国际政治(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表述规范,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总分150分)<BR><BR>    1运用国家利益学说,分析大国围绕伊拉克问题展开的外交角逐。(75分)<BR><BR>    2试分析“9。11”以来,在国际反恐高压态势下恐怖主义活动有增无减的原因。(75分)<BR><BR><BR><BR><BR><BR><BR><BR>**党史(要求:每小题答案,字数不少于1500字左右。总分150分)<BR><BR>论述题<BR><BR>1、试述毛**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75分)<BR><BR>2、试述马列主义、毛**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75分)<BR><BR><BR><BR>经济法(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表述规范,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总分150 分)<BR><BR>1、论企业法在经济法中的地位。(75分)<BR><BR>2、论我国的宏观调控与宏观调控法。(75分)<BR><BR><BR><BR>民商法(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表述规范,卷面整洁,书写工整。)<BR><BR>1、论法人民事责任能力。(30分)<BR><BR>2、试结合当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论如何建构我国用益物权体系。(35分)<BR><BR>3、试析两大法系侵权行为法立法摸式的优缺点,并论我国立法之选择。(35分)<BR><BR>4、中国民法典结构体系之我见——兼评我国立法机关和学术界推出的民法典草案稿的结构设计。(50分) <BR><BR>
2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20:49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年复试试题(语言类、新闻类)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复试)<BR>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BR>考试科目:汉语及语言学                      考试时间:2003-5-28<BR>一、“有点A”有时可以转换成“A了一点”,如“鞋子有点大”——“鞋子大了一点”,基本意义不变。但有时不能转换,或者转换后意思不同。请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这两种格式可以互相转换而意义基本不变,什么情况下不能转换,或者转换后意思不同。(50分)<BR>二、汉语的社交称谓(非亲属称谓)方式多种多样,请举例说明汉语社交称谓的各种方式,并说明社会文化因素对汉语社交称谓方式的影响。(50分)<BR><BR>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复试)<BR>招生专业:新闻学                        研究方向:<BR>考试科目:新闻写作                      考试时间:2003-5-28<BR>一、新闻改写(20分):  请思考,这条消息有何不足。试改写。                      <BR>胶州市供电公司为用户着想<BR>                          实行农村用电时间预告制<BR>胶州讯  胶州市供电公司实现“农村用电时间预告”制度,收到可喜效果。胶州市今年供电十分紧张,超负荷拉闸的情况时有发生,为加强供电管理,市供电公司实行了用电预告制度,办法是创办“农村用电时间预告”专题节目,将全市各乡镇和各主要线路的供电、停电时间,请市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按时播出,让用户提前知道。<BR>实行供电预告制度半年多的实践表明,它有三条好处。一是增强了供电透明度,群众可以监督供电人员是否按照“预告”供电,端正了行业风气,半年来从未发生以电谋私的问题;二是用户可以有计划地安排生产,避免突然停电造成经济损失;三是减少了用户对供电部门的猜疑和误解,密切了供用双方的关系。<BR>二、论述(35分):  为什么说研究新闻策划应成为当今新闻学关注的一个问题。<BR>三、新闻评析(45):请就记者原稿和编辑改稿作评析。要求评析充分,语言流畅。<BR>    记者原稿:<BR>                 1300多天风雨兼程    1800多里设点布兵<BR>                        集通铁路草原深处拓展市场<BR>      本报呼和浩特讯  内蒙古集(宁)通(辽)铁路全长945公里,是铁道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共同投资兴建的我国最长的一条合资铁路。集通铁路从1995年12月1日投入运行开始,就循着“闯市场,找市场,定位于市场”的大思路穿行于草原大漠,用传统落后的设备,承载起先进的经营思维和运行模式。3年累计完成货运量1972万吨,创利税19672万元,偿还世界银行贷款2.38亿元。创造出了草原奇迹。<BR>       集通铁路沿线开拓市场,使一批批具有内蒙古特色的货源源源外运,煤炭、石油、矿石、铁精粉、大理石、萤石、铬石、杂粮、玉米、活畜、绒毛、从集通铁路进入东北、华北、大西北。内蒙古是煤炭资源富集的大省,集通铁路利用优势大搞“西煤东运”,加快内蒙古的资源转换,仅煤炭运输量每年就达300多万吨,集通公司筹资购买700辆自备车上线运煤并在贲红、商都两个车站建起煤炭集散中心。贲红车站去年经销煤炭160万吨,经销金额1.5亿元,盈利2000多万元。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黄岗梁铁、锡富矿的储量是长江以北之最,周边的玄武岩、大理石蕴藏也十分丰富,多少年来,由于山水阻隔,这些资源难以开发。集通铁路在克旗境内全长163公里,集通公司在黄岗梁实施铁路矿股份合作开发,与克旗筹划建设矿区到上水头站的专用线,每年将给集通铁路产生100万吨的原矿、铁精粉、大理石运量,仅此就使克旗增加财政收入2000多万元,去年克旗的财政收入已由铁路开通前的2600万元增加到5800多万元…<BR>编辑改稿:<BR>                    促进资源开发  加快物资流通<BR>                         集通铁路加速“驶入”市场<BR>本报呼和浩特讯  内蒙古集通铁路循着“闯市场,找市场,定位于市场”的大思路穿行于草原大漠,促进了当地资源的流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3年累计完成货运量1972万吨,创利税19672万吨,偿还世界贷款2、38亿元。<BR>    集(宁)通(辽)铁路全长945公里,是铁道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共同投资兴建的我国最长的一条合资铁路,1995年12月1日投入运行。<BR>    集通铁路利用优势大搞“西煤东运”,加快内蒙古的资源转换,仅煤炭运输量每年就达300多万吨。集通公司筹资购买700辆自备车上线运煤并在贲红、商都两个车站建起煤炭集散中心。贲红车站去年经销煤炭160万吨,经销金额1.5亿元,盈利2000多万元。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黄岗梁铁、锡富矿的储量十分丰富,多少年来,由于山水阻隔,这些资源难以开发。集通公司在黄岗梁实施铁路矿股份合作开发,与克旗筹划建设矿区到上水头站的专用线,每年将给集通铁路产生100万吨的原矿、铁精粉、大理石运量,仅此就使克旗增加财政收入2000多万元。 <BR><BR>
3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22:40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BR>1、照旧交粮纳税   2、《使西纪程》 3、黄海海战   4、《劝学篇》  5、东南互保6、南社   7、资政院    8、新建陆军<BR>二、将下列文字先标点,后译成白话文<BR>昔商君之论富强也以耕战为务而西人之谋富强也以工商为先耕战植其基工商扩其用也然论西人致富之术非工不足以开商之源则工又为其基而商为其用迩者英人经营国事上下一心殚精竭虑工商之务蒸蒸日上其富强甲于地球诸国诸国从而效之迭起争雄泰西强盛之势遂为亘古所未有夫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享其地利而有余及天下既以此为务设或此衰彼旺则此国之利源源而往彼国之利不能源源而来无久而不贫之理所以地球诸国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事有不得已也今以各国商船论其于中国每岁进出口货价银在二万万两上下约计洋商所赢之利当不下三千万以十年计之则三万万此皆中国之利有往而无来者也无怪今日民穷财尽有岌岌不终日之势矣然则为中国计者既不能禁各国之通商惟有自理其商务而已<BR>三、问答题<BR>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思想领域的变化及其影响。<BR>2、洋务派创办了那些官督商办企业,如何评价官督商办企业?<BR>四、论述题<BR>1、结合学术观点谈谈你对李鸿章评价问题的看法。<BR>2、已故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提出: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是存在着联系和继承关系的,彼此之间有一个扬弃和吸收的复杂过程。<BR>结合史实论证这种关系,并阐述这种关系的发展说明了什么?<BR><BR>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近代史试题<BR>一、名词解释<BR>林维喜事件      京师同文馆   湘军   百日维新   祺祥政变  光复会  严复   镇南关大捷<BR>二、简要回答<BR>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BR>2、“东南互保”的经过及其影响。<BR>3、南京临时政府的主要政策与措施。<BR>4、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的异同。<BR>三、史料解读<BR>1、给下面这段文献标点并回答问题<BR>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即通万国蒸蒸大势相迫非可淤制变亦变不变亦变亦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人束缚之驰骤之<BR>(1)这段话出自(              )的《             》。<BR>(2)这段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BR>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BR>长素又曰:所谓奴隶者,若波兰之属俄,印度之属英,南洋之属荷,吕宋之属于西班牙,人民但供租税,绝无政权,是则不能不奋求自立耳。若国朝之制,满汉平等,汉人有才者,匹夫可以为宰相。自同治以来,沈、李、翁、孙迭相柄政,曾、左及李,倚为外相,恭、醇二邸拱手待成耳,即今除荣禄、庆邸外,何一非汉人为政!若夫政治不善,则全由汉、唐、宋、明之旧,而非满洲特制也然则举明世廷杖、镇盗、大户加税、开矿之酷政而尽除之。圣祖立一条鞭法,纳丁于地,永复差徭,此唐、虞至明之所无,大地万国所未有。他日移变,吾四万万人必有政权自由,可不待革命而得之也。夫所谓奴隶者,岂徒以形势言耶?曾、左诸将,倚畏虽重位在藩镇。撮尔弹丸,未参内政。且福康安一破台湾,而遂有贝子郡王之赏;曾、左反噬洪氏,挈大圭九鼎以付满洲,爵不过通侯,位不过虚名之内阁。曾氏在日,尤必陷事官文,始得保全首领。较其轻重,计其利害,岂可同日而道!近世军机首领,必在宗潘。夫大君无为而百度自治,为首领者,亦以众员供其策使。彼恭、醇二邸之仰成,而沈、李、翁、孙之有事,乃适见此为奴隶而彼为主人也。阶位虽高,犹之阉宦仆竖而赐爵仪同者,彼固仰承风旨云尔,曷能独行其意哉!<BR>--------------《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BR>(1)这是章太炎为了驳斥“长素”的观点而发表的一封公开信,文中的“长素”是谁?<BR>(2)这段文章中所提到的沈李翁孙曾左李及恭醇二邸都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具体名字。<BR>(3)章太炎与“长素”的分歧何在?根本对立的实质是什么?<BR>四、论述题<BR>结合近代史上几次大的论战,论述晚清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BR><BR>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现代史试题<BR>一、名词解释<BR>1、壬戌学制   2、土地革命   3、西南大后方   4、黄土岭战斗   5、人民解放军宣言6、第一个五年计划<BR>二、材料分析<BR>材料: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国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和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倪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BR>回答下列问题:<BR>1、上述材料源于什么机构在什么时间发表的什么名称的文件。<BR>2、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说明该文件发表的背景与动因。<BR>三、问答题<BR>1、简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发动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BR>2、试析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BR>3、怎样看待1957年的反右运动。<BR>四、论述题<BR>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动态,试论述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8:1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