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白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国际关系专业课资料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05:55 | 只看该作者
己的国家利益,因此权力界定的利益是研究国家行为的主要尺度。
(3)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中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权、领土主权和军事安全总是追求权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国际政治是一种权力的斗争。而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主要是由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地位来决定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国家的实力。国家的实力越大,它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力就越大,也就越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反之亦然。
(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际行为的路标。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在权力限定下的国家利益是决定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对国际社会来说,以权力界定的国家利益是我们观察一个国家外交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现实主义认为,一个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标准,而国际道德和国际法是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标准的。
(5)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现对的。现实主义反对把道德、公众舆论、国际法等置于外交上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国际道德实施要和国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道德要受到国际利益的限制的。
(6)维持国家和平的最好的办法是均势。大多数现实主义学者主张通过结盟的方法实现力量均势,在均势条件下,国际和平就可以有保证。

6.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分歧
从理论基点和研究结论来看,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主要分歧具体表现在:
(1)对人性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认为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到达善;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而现实主义则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和利益为轴心,理想主义的道义和民主说教在现实世界里是行不通的。
(3)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性,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唯一有效的工具,认为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秩序代表了全人类的真正利益;现实主义认为,法律与政治相比并不是道德些,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体系也常常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客观世界抱盲目乐观态度;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该面对争斗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
(5)对未来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崇尚利他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问题是束手无策;现实主义人类利他主义是一种空想,历史的悲剧正是来自人的权欲和野心,未来的目标无论多么美好,由于受到这种利己主义的局限,只能部分地得到实现。

7.卡普兰六模式
卡普兰认为,国际体系模式是国际政治的“宏观模式”,他运用大系统的基本原理提出国际体系的六个模式,被称为“卡普兰六模式”:
模式一:均势体系,指的是二十世纪的均势格局。特点是,为了增强实力,可以与对手进行谈判,反对任何企图在体系那取得优势地位的结盟国或霸权国;对在体系内形成威胁的国家行为者进行限制;允许被打败的国家行为体重新加入体系。
模式二:松散的两级体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两级格局。特点是,运作机制是调解性质的,而不是对抗型的;跨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体系的运作;核武器的出现带来“核恐怖平衡”。
模式三:紧张的两级模式,指50年代到60年代的冷战格局。是松散的两级体系的继续和强化,趋势是不稳定,出现高度紧张的态势。
模式四:环球体系,指60年代末以后世界格局的多级趋势,相对稳定是其根本特点。
模式五:等级体系,指一种民主型或极霸型的体系,特点是稳定性强。
模式六:单位否决体系,基本特点是,联合国的作用将得到加强;在这种体系内战争可能发生,但是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06:03 | 只看该作者
不会使用核武器;战争的地域和手段受到限制;大国外交出现孤立主义其倾向,结盟的作用弱化。

8.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主要分歧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争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论战的继续,这次论战是方法和途径上的分歧,是方法之争。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科学行为主义提倡实证研究方法,力求使国际关系研究更加“清晰化”、“精确化”和“科学化”;传统主义坚持历史与现实的规范研究,认为哲学、历史学、法学仍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批评科学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实证而忽视了哲学、历史。伦理因素。
(2)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将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原理引入国际关系的研究领域;传统主义坚持“利益”和“权力”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地位。
(3)科学行为主义认为国家不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参与者,应重视对非国家行为体的研究;传统认为国家即使不是唯一,但依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主体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
(4)科学行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量变,把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参数和变数的总和,认为国际关系的研究正趋于计量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变,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反对计量化。
(5)科学行为主义提出在研究中应超越价值评估,进行纯粹的学术研究,研究的目标是发展抽象的、普遍的理论;传统主义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必然要涉及道德和伦理,从哲学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应注重应用研究和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6)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对国际关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吸取研究技术和理论概念;传统主义强调必须保持国际关系学科的特点和完整性。

9.华尔兹“华氏三原则”
华尔兹在《人、国家和战争》中提出了关于国际冲突与战争的三个概念,素有“华氏三原则”之称。这三个概念分别是:
(1)关于人性的概念,所谓“恶是根源,爱是药方”。华尔兹认为,战争与人的本性密切相关,人的私欲、权欲是国际冲突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人类只有改变这种恶性才能最终制止战争。
(2)关于国家体制的概念,所谓“和平与战争分别是好的国家和坏的国家的产物”。他认为有的国家内部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严重,为了转移民众的不满,加强对国内的控制,增加税收和维护统治,就从战争中寻找出路。所以要防止战争,还要从改造国家着手。
(3)关于国际体系的概念,所谓“无政府状态是根源,世界政府是药方”。他认为国际上无政府状态的存在是导致战争的又一个重要根源,因为世界上缺乏一个有效地阻止战争的超越国家之上的权威组织。在建立世界政府之前,应维持均势以保障国家安全。

10.新现实主义
面对20世纪70年代变化了的国际形势,一些学者对现实主义进行了“科学的修正和补救”,从而形成了“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特征是:在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的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以更多的主义。在研究方法上,该学派强调综合性分析,认为权力政治与体系模式、结构分析与反馈博弈、宏观与微观分析应兼收并蓄,互为补充。
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肯尼思•华尔兹、罗伯特•吉尔平、戴维•鲍德温和罗伯特•利珀等。

11.新现实主义的基本观点
新现实主义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对国际关系的论述更为全面,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06:12 | 只看该作者
“三论”:
第一,国际政治经济论。新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重视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为只有将政治和经济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国际关系的现实,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首先应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总和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国际冲突合作论。新现实主义坚持认为民族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角色,承认社会还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但同时指出,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应是一种国际冲突和国际合作研究的结合。
第三,东西南北关系论。新现实主义主张对国际关系开展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在内的全球系统的研究,力图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结合入手,提出一个东西南北关系的理论,以全面反映国际关系的现实。

12.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区别
新现实主义是一种“修正和补救”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更清晰、更一致和更严格的界定:
(1)现实主义视权力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国家一切活动的目的;新现实主义认为,权力仍然是核心变量,但它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政治关系中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2)现实主义着眼于主权国家,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则着眼于国际体系,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着国际体系成员之间的政治关系。
(3)现实主义着重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新现实主义则着重研究全球间的权力分配,以结构主义分配为基本特征。
(4)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冲突,新现实主义则强调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的结合。

13.“三角范式”之争
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理论形成了“一种三角的范式之间争论”:现实主义、多元主义和全球主义。主要表现在:
现实主义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分析法,着重研究国家权力和权利均势。其要点是:国家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国际关系角色;国家本质上是一理性角色;权力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概念;国家安全是国际关系诸角色的核心问题。
多元主义是一种“多中心”的分析法,所强调的是国家决策和跨国主义。其要点是:非国家角色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行为者;国家不一定是理性角色;相互依存和跨国主义是国际关系的核心概念;国家安全不一定是国际关系诸角色的核心问题,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是广泛的,不一定一成不变。
全球主义则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基础,强调世界政治经济中“资本主义全球结构”的作用。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国际关系分析的出发点是国家与其他非国家角色赖以发生相互作用的全球体系,而不是国家;在承认国家与国际组织等角色的重要性的同时,特别注重探讨如何使这些角色协力建立国际关系机制;比现实主义和多元主义更加重视国际关系的经济因素。

14.批判理论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国际关系的实证主义主流理论开始受到批判理论的激烈挑战和冲击。国际关系的批判理论大体分为两种:批评性诠释理论和激进的诠释主义。
批评性的诠释理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打破主流理论所遵循的实证主义及理性主义传统。该理论有三个基本前提:第一,他认为主流理论的认识论假定以及传统的理论建设是不成立的。他拒绝实证主义及主流理论所提倡的理性;第二,他认为知识的技术官僚化和官僚化的形式促使人们对国际关系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的规范问题发生兴趣。第三,它对认识论抱有一种温和的态度,谨慎地认为伦理和道德领域不排除存在普遍主义的可能性。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06:20 | 只看该作者
激进的诠释主义赞成批评性诠释理论对传统实证主义理论活动所作的批评和反思,但是,他超越前者的见识,通过采取后结构的方法论,形成极为不同的伦理和认识论方面的假设。
从总体上看,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方面对传统的西方国际关系研究提出挑战和批评。
从认识论方面,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激烈批评实证主义关于认识知识的观点,批评试图建立客观的、在经验上可以获得验证的真理性陈述,反对关于独立于人的思想和实践之外存在客观标准的观点。
从本体论上看,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挑战理性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行为的概念,强调行为体如同的社会建构,以及认同对利益和行为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性。
在方法论上,国际关系批判理论反对单一的科学方法占据支配地位,提倡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使用多种方法,指出研究方法中诠释战略的重要性。
在价值论方面,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指责关于在建立理论的过程中的价值中立的说法,否认理论研究活动过程中价值中立的可能性。

15.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前身是批判理论,他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新现实主义进行的激烈的批判中产生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把国际关系理论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认为世界政治是通过社会建构而存在的。建构主义有三个核心命题:
第一,建构主义指出,除了物质结构以外,还存在社会结构,国际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一种社会结构。
第二,认同构成利益和行为,认同界定国家利益;
第三,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构成关系。

武装冲突
指国家间为解决彼此争端而采取的一种剧烈的军事对抗行动,在国际法意义上,通常是指不构成战争状态的军事对抗行动,即没有开战的正式方式,没有宣战,只有实际上的战斗。与政治相比,其特点是战斗地区有限,持续时间较短,对抗规模及破坏性不大等。它虽然一般说来是较战争更低层次的军事因素,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却是比战争更为频繁出现的军事因素。

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
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或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产生大规模的影响实际上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这种思潮主张回到早期伊斯兰教,不允许对《古兰经》进行任何解释,反对非穆斯林文化的异端邪说,号召全面实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伊斯兰化”。其高潮是197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共和国。这一运动至今仍在发展,其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在以中东为中心的西亚和非洲广大地区,更是蓬勃发展。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它盲目反对西方进步思想,倡导复古倒退,特别是某些领袖提出的输出革命理论和个别组织的恐怖主义活动,不仅无助于伊斯兰各国的稳定和发展,也有碍于世界的和平和进步。

重要问题:北方四岛问题/北方领土问题(二战后日苏主要争端,个人认为很重要!)
北方四岛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岛屿。俄罗斯称其为南千岛群岛。这四个岛屿隔根室海峡与北海道相望,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二战前,四岛一直归日本管辖,属北海道的一部分。日本战败后,被苏联占领。日苏间的领土问题由此产生。
1855年,日本和俄罗斯签署《日俄友好条约》,规定将择捉岛和得抚岛作为两国在千岛群岛的边界,择捉岛以南归日本,得抚岛以北归俄罗斯。1875年,日本和俄罗斯签署了《库叶岛、千岛交换条约》,进行了领土交换。根据这个条约,日本放弃库页岛,得到千岛群岛。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06:27 | 只看该作者
二战末期,美英苏首脑秘密签署了《雅尔塔协定》,规定苏联对日宣战,战后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全部给苏联。战后,苏联占领了这四个岛屿,并将居住在这些岛上的1.8万名日本人全部遣送回日本。1947年,苏联正式将这些岛屿并入其版图,归萨哈林州管辖。但日本不予承认,从而产生了日俄之间的北方四岛领土之争。
1956年,日苏恢复外交关系,并签署了《联合宣言》。苏联方面在宣言中同意将齿舞群岛和色丹岛移交给日本,但必须在签署日俄和平条约之后实施。可是日本方面却坚持要求苏联(俄罗斯)一并交还包括择捉和国后在内的四个岛屿,并要苏联承诺参加国际和平会议,决定库页岛和整个南千岛群岛的归属,谈判终于破裂。
北方四岛主权之争是目前日俄两国之间的最大悬案,也是两国改善双边关系,签署和平友好条约的最大障碍。
26#
发表于 2007-8-13 23:15:28 | 只看该作者

gf

fgjktduly
27#
发表于 2007-8-14 06:32:22 | 只看该作者

★★★★科技类杂志征集论文0451-55631922

★★★★科技类杂志征集论文0451-55631922
征集科技、课题、毕业、学术等论文,省级,国家级杂志两刊.
本刊发表的论文符合中高级职称的评审。
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
型综合性科技类学术期刊。国
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大16开本精美印刷。
本刊向广大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
员、在校硕士、博士生等等征集
科技、科教 、课题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学位论文,欢迎来稿。
◎两刊内设:技术市场、经济论坛、科技论坛、创新教育、建筑工
程、图书馆建设等综合性栏目
本刊向广大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
员、在校硕士、博士生等等征集科技
、科教 、课题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学位论文,欢迎来稿。
◎稿件要求:来稿一律使用word排版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来稿以
3000字左右为宜(1个版面),并保
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请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欢迎投稿!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
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收录
◎本刊常年征稿。欢迎信箱投稿。投稿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
和地址、电话。收稿后一个工作日
内复函。如3日内无消息,请电话查询。
◆投稿信箱: E-mail:wangfengju1234@163.com
◇咨询电话 0451-55631922
单位地址:(150001)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宣信街15号

欢迎赐稿 欢迎发布广告 欢迎订阅
全国优秀农业期刊 全国优秀畜牧兽医期刊
《 养殖技术顾问杂志 》 由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主办,黑龙江省畜牧
技术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畜牧兽
医职业学院,吉林畜牧业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等数十
家科教,畜牧政府主管部门联合协办.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畜牧类学术期(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23-
1476/S 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3
-1921 邮局订阅代号;14-304)
投稿要求;投稿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
邮编和地址,电话、以便投寄书面通知
如有要评职称的人员,请速与我们预定版面,以便评职称时及时出版.
也可将稿件用传真或电子信箱传到我
刊,请写明联系电话以便录用后通知作者.
在我刊发表的论文符合评定职称要求
电话;0451-86094128 13945065134
E-MAIL; yzjsgwzz@126.com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菜艺街145号704室 邮编150036

欢迎赐稿 欢迎发布广告 欢迎订阅0451-86094128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杂志
在我刊发表的论文符合评定职称要求
本刊由黑龙江省科技厅主办.统一刊号;CN23-1384/S 邮发代号;14-
41 内设栏目;致富明星 种植业 养殖业 加工技术 农家医院 专题讲
座 资源开发 争鸣与探讨 信息交流 新闻天地.农业经济,农业法坛.
投稿要求;来稿一律使用word排版,来稿以2000字左右为宜,并保证
文章版权的独立性,请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本刊常年征稿。欢迎E-mail或信箱投稿。投稿须注明作者姓名、单
位、邮编和地址、电话。收稿后一个工作日内复函。如3日内无消息
请电话查询。
电子邮件ncsykjxx@126.com
电话;0451--86094128 13945065134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菜艺街145号704室 邮编150036
28#
发表于 2007-8-16 15:3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白鹤 的帖子

:handshake
29#
发表于 2007-8-21 10:50:01 | 只看该作者
顶顶:Q
30#
发表于 2007-8-21 19:00: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白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9 02:0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