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jinlong4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袁明教授所著的《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0-9 10:34:0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主了,真是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10-9 19:57:26 | 只看该作者


没战后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23:12:42 | 只看该作者

全部十章均已经上载完毕

由北京大学教授袁明主编的《国际关系史》一书的课后题名词解释部分,已经全部上载完毕,所用资料来源于国际关系史书以及网络和其他版本的国际关系史书。

庭院外交

庭院外交是有历史典故的.自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总统胡佛(President Herbert Hoover)开始,历届美国总统在会见某些到访的外国元首时,为了营造无拘无束的谈话气氛,都曾有过在自己或祖辈的家中待客的经历。这种会谈方式作为美国领导人的一项传统,被称为“庭院外交”。

致克鲁格电报:一八九五年詹姆森上校在英国殖民利益势力,尤其最值得一提的罗德斯势力的支持下率军侵入南非布尔人统治的德兰士瓦。袭击遭到南非布尔人的反抗而完全失败,这一事件令索尔兹伯里政府极为尴尬,尽管英国政府声称未直接介入此事。德国民族主义的报纸借此机会力作文章,促请对英国施以更彻底的羞辱。德国外务部主要顾问兼机要人员霍尔斯坦(Friedrich von Hol- stein)认为这次得不偿失的突袭是个大好机会,可教训英国与德国为敌有多么难过,以突显与德国友好的好处。德皇本人则觉得这扬眉吐气的机会岂可错过。一八九六年元旦过后不久,他向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Paul Kruger)拍发贺电,恭祝其击退“外来的攻击”。这直接打了英国一巴掌,而且引起在被英国视为其势力范围的心脏地带可能出现德国保护国的疑惧。实际上克鲁格电报既不代表德国的殖民意图。也不代表德国的外交政策,它纯粹只是为了讨好民意,也达到了这个自的。自由派的《德国日报在一月五日说:“政府多年来的作为再没有更令人满意者。它写出德国人民的肺腑之言。”

罗马——柏林——东京轴心国的形成: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正式加入《**产国际协定》,3个法西斯国家沆瀣一气,组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系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通过一系列双边或多边国际条约而构成的法西斯侵略扩张体系。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在柏林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史称“柏林·罗马轴心”协定。此后,日本不断向德国靠拢,并于1936年11月25日与德国在柏林缔结了《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在此基础上,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宣布加入《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从而最终形成了所谓“柏林·罗马 ·东京轴心”。此轴心的形成、使德、意、日三国的关系更趋密切。不久、日本宣布承认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政权,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而德意则承认由日本一手炮制的伪“满洲国”。继德国、日本退出国际联盟之后,意大利于1937年12月亦宣布退出国际联盟。在意大利加入《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之后,匈牙利、伪“满州国”以及西班牙亦于1939年先后宣布加入该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标志着法西斯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势力和侵略性国家集团,它己使战争不可避免。此轴心的形成是3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严重事件,对其后国际关系及战争进程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939年5月22日,德意两国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即所谓《钢铁盟约》。
以上是补充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23:16:42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克鲁格电报:
一八九五年詹姆森上校在英国殖民利益势力,尤其最值得一提的罗德斯势力的支持下率军侵入南非布尔人统治的德兰士瓦。袭击遭到南非布尔人的反抗而完全失败,这一事件令索尔兹伯里政府极为尴尬,尽管英国政府声称未直接介入此事。德国民族主义的报纸借此机会力作文章,促请对英国施以更彻底的羞辱。德国外务部主要顾问兼机要人员霍尔斯坦认为这次得不偿失的突袭是个大好机会,可教训英国与德国为敌有多么难过,以突显与德国友好的好处。德皇本人则觉得这扬眉吐气的机会岂可错过。一八九六年元旦过后不久,他向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拍发贺电,恭祝其击退“外来的攻击”,电报内容是:“在你的人民支持下而未求助友好的强国,你们以强力的行动成功地抵抗入侵贵国之扰乱和平的武装集团,而得以恢复和平及保全国家的独立免受外来的攻击,余深致贺忱。”电报一公开受到德国普遍喝彩,但是这却直接打了英国一巴掌,而且引起在被英国视为其势力范围的心脏地带可能出现德国保护国的疑惧,对英国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与挑战,于是英德关系严重恶化。



这个版本的致克鲁格电报较为准确一点,因为有些史书对这一事件叙述不详,导致我在做这个名词时翻阅了许多资料,查阅了很多网上的东西,才完成,现在和大家共享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0-10 11:39: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有战后的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0-10 17:40:3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word版的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0-11 14:46:59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0-11 18:40: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10-12 11:57: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10-12 13:0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jinlong404 的帖子

谢谢!辛苦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5:0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