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ifo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课的答题思路——参考一下写的不错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8-10 12:40:15 | 只看该作者
好帖
22#
发表于 2006-8-13 00:41:57 | 只看该作者
<p>顶</p><p></p>
Narcisse 该用户已被删除
23#
发表于 2006-9-17 14:25: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4#
发表于 2006-9-17 15:34:29 | 只看该作者
<!--quote-ifox+2006-05-10 01:43--><div class='quotetop'>引用:(ifox @ 2006-05-10 01:43)</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font color="#333333">“雅尔塔会议”,它的答案就是: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和决定了:(1)彻底战胜德国和处理战后德国的原则;(2)战后建立联合国;(3)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font><p></p><p>书上都说雅尔塔体系其实就是两极体系,但是从这个会议条约上很难看得出.<!--quote2--></div><!--quote3--><br /></p><p>我也这么想的,会议上决定的是建立集体安全啊,但听老师说历史研究的是结果与影响,当事人的愿望,手段和过程要放在结果里看<img src="images/smiles/sweat.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p>
25#
发表于 2006-9-17 15:44:39 | 只看该作者
宝贵经验!!
sophia727 该用户已被删除
26#
发表于 2006-9-19 20:55: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发表于 2006-9-20 13:12:50 | 只看该作者
<!--quote-ifox+2006-05-10 01:43--><div class='quotetop'>引用:(ifox @ 2006-05-10 01:43)</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font color="#333333">1、名词解释: </font><p></p><p>? ?具体看来,名词解释,又可分为七类,即关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政策与制度、文献与著作、政治组织、专用名词等的答案要求,如,关于历史事件,就要要求答出“人、地、时、事”。如“雅尔塔会议”,它的答案就是: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和决定了:(1)彻底战胜德国和处理战后德国的原则;(2)战后建立联合国;(3)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p><p>2、简答题:</p><p>? ?它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又考查了学生的能力。要求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能有针对性地把应答的内容用简明的文字表述出来。一般要求:把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事迹,按时间顺序,将主要的史实,简明扼要地叙述出来,并要突出它的中心点。这类问题的基本形式是“试述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或者“某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影响”。答案要依据课本,针对所要问的内容,摆出史实,分项作答,观点鲜明,条理清楚,文字力求简炼准确,防止空洞的议论。</p><p>3、比较题:</p><p>? ?比较是要求学生,按题目的要求把两个(或几个)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进行比较,来说明某一问题。</p><p>? ?比较题,可分为类比和对比。类比题即揭示同类现象的异同,如“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性质有何异同”(类比)。对比题即指出不同现象的本质区别,并从比较中来说明某一问题或引出新的论断或结论,例如“对比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说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对比),可从事件的领导者;对待革命、对待敌人的态度;在革命中表现;在文化思想方面等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的结论。</p><p>? ?解比较题的步骤:</p><p>(1)首先,弄清楚比较的范围,要比较哪些项目,比较的目的。最简要说明异同,还是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以说明某种观点(即比较论证题)。</p><p>(2)寻找可供比较的项目。如题目为局部比较题,指导学生按照题目规定的比较项目去解答;如题目为全面比较题则指导深入到事件的全过程和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去寻找可供比较的项目。从全过程(即纵向比较)来讲,可比较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从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即横向比较)来讲,可比较领导者、动力、方式、措施、性质、特点,等等。</p><p>(3)解答时,特别是解答比较问答题时要逐项分开比较,即原因跟原因比,性质跟性质比,领导者跟领导者比,方式跟方式。不要把参加比较的两个或多个事件的内容各自分开罗列,而不进行逐点比较。</p><p>(4)注意深层次内容的比较。要对相关内容瞻前顾后,做深入、本质的比较。如解答“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为什么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而美国却实行罗斯福新政”一题时,不能仅比较两国在该次危机时的有关史实,还要从两国的国情去比较,比较两国的历史传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宪法条文、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两国的影响、经济实力、阶段斗争状况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说明其不同的真正原因。<br />(5)注意比较的目的。如遇到比较论证题,要指导学生按照论证的内容去思考比较项目。能说明该论点的就答,不能说明该论点的就不要答。罗列完比较的项目后,最后要明确写出结论。</p><p>(6)对一些题目未明确提供结论的比较论证题,要通过分析比较,最后作出高度概括的结论。如比较FaGuo资产阶级在18世纪晚期革命,1848年革命和1871年革命中的态度,说明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题目未明确提供要论证的结论,但解答时,在比较了资产阶级在这三次革命中的态度后,最后要加上结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了反封建的进步作用,但是随着其统治的确立、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性日益减弱,并逐渐走向反动。”</p><!--quote2--></div><!--quote3--><br />我顶
28#
发表于 2006-10-1 11:44:22 | 只看该作者
很棒!顶············
29#
发表于 2006-10-1 18:44:38 | 只看该作者
<p>谢</p>
30#
发表于 2006-10-1 19:24:1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01:1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