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孙诸余-秦理蒙上台后,根据“协议”国防部长和联勤司令由吕屯奎指定,可是在其余人事安排上,借口要搞平衡安置了自己人,对吕党提名的人则处处设卡。吕屯奎以“资政”-这是个非官方的职务-的名义可以到美国大肆活动了,孙-秦对此在资金上大力支持,等他一走立即在暗中进行人事调动,制造一些名誉职位,对吕党的人明升暗降,把他们的实权拿走。有几个吕的死党还很乐意出任驻美联络官员或驻美军购处的官员这样的肥缺,可以大捞油水。像澎湖、金门、马祖地区的驻军是“苦差使”,吕党的人自然不愿意去,等换上俞老的人后,就暗中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待遇。台湾的南方是农业人口集中的地区,原来是民进党等台独势力的基地。孙诸余的政治基础在台北,但俞老通过海军的一军区和三军区,以及陆军的第8军团,几年下来把南方的军权牢牢地握在手中。
.吕屯奎一伙则在台湾北方苦心经营,尤其是在他当政时耗费巨资兴建了花莲-佳山基地,并不断地加强基地的力量,牢牢地掌握这个最佳的战时对外渠道。台北地区本来是国民党系的政治基础,但是在吕屯奎执政时期,以及郑岁卞第一次执政期间,他们都下了大本钱在这个台湾的中心地区经营,已经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他也一心想在海空军中安插自己人-所谓的台湾本地人,只是这些人始终不及从小在军营中长大的军人世家的子弟能吃苦,能那么快地掌握这些高技术的装备。台湾的战机和战舰频繁发生重大事故与吕屯奎急于安插自己人有很大关系,在遭到强烈的DIZHI后,迫使他们放慢了进度。
.台军内部的派系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还时时尖锐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当大陆方面的军力发展陷于低潮时,台军还可以炫耀一下自己的防御能力。如今大陆的军队连续经受恶战的考验,在喜马拉雅山、在南海、在印度洋大获全胜,部队的实战经验大幅度提升,士气高昂,在联合军演中展示的先进武器,连一向看不起大陆装备的西方都连连惊叹,所以俞老振臂一呼应者如云。谁愿意为吕屯奎卖命,去与这样一支军队硬拼,那不是找死吗?
.却说吕郑一伙商讨了一番,他们更怕孙诸余-俞佳政与**联手打击台独势力,只有统一指挥台军内平叛军、外抗强敌,于是有人提议郑岁卞提前接管总统权力。立法院长曹世度担心立法院无法以2/3的绝对多数通过提前交接政权的提案。
.吕屯奎老气横秋地:“台湾民众在大选中选择了郑总统,就是把命运交给了他。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台湾军民只有站在郑总统一边。我们不必拘泥,只要发表个声明就可以了。”
.一个参谋就送了一份急电进来,区革非司令一看,气得一言不发把电报递给了吕屯奎,电文是苏澳基地发来的,报告海军副参谋总长直接调动基地的2艘“成功”级导弹驱逐舰和4架SH-60B反潜直升机向南方驶去。吕屯奎气愤地说道:“不是下命令把部队的调动权集中到总部了吗?”
.“肯定是俞老贼搞的鬼,他一定做了全面的布置。”参谋总长潘国方说道。
.正在此时,台北警备司令部司令要求与吕屯奎通话,报告道:“去南方追捕俞佳政的特警小分队在旗山的北部遭到第8军团部队的阻挡,说是军事戒严期间,这类事情应该交由他们处理。当小分队在宪兵总队的40多名全副武装精锐宪兵的增援下,强行进入第8军团的防区后,不久就被军团的突击队优势兵力包围,连人带车全部被扣押起来。屏东、左营、旗山等南方地区以及马公、金马地区的眼线纷纷向总部报告,俞党借戒严令之名,大肆搜捕民独党和台湾联盟的人,还有消息说俞党要在高雄另立中央,以与台北抗衡。并且传来未经证实的消息,俞党已与**进行了接触。”
.与会者对此大为紧张,“台独”的王牌就是台湾海峡,如果俞党的人“引狼入室”把**的军队放进来,那还“独”什么啊!
.于是会议变成了作战指挥会议,吕屯奎总算是在军事上下过几年功夫-尽管主要是人事倾轧上的功夫,立即与那些参谋长、司令官们策划如何调动各支部队去剿灭高雄和北部地区的反叛分子。这位“资政”也只能根据谁听他的话,谁是他的死党,来指挥调动这些联兵旅、陆战旅、机动混合旅、装甲旅和空军部队,至于火力配置,那支部队擅长攻击,那支部队擅长防守,如何进行战略布局也没有时间去推敲了。
这些指令一下去,自然就乱了套,因为任何一支部队也不可能全部是吕屯奎的死党,一听要去打自己人,自然就行动迟缓啦。纷纷向上面反映,那些坦克、武装直升机、战机根本不可能用于对南方目标的攻击,因为敌我识别装置根本锁定对自己人的攻击。现在早就不是靠步兵一下下扣板机,炮兵一下下拉炮绳的模式了,讲究信息化、自动化,实际上台湾北方的整个防空系统也不能击落一架南方的战机,识别系统是认“码”不认人,除非是高炮直接瞄准射击,那种机会正是少得可怜了。潘国方总长倒是受到了启发,下令立即修改识别码,并且不给金马防区和南方的部队发送新的识别码。
.下面还是乱成一团,因为根本无法区分那支部队是忠于台独势力的,又如何堵住与南方部队的联络渠道,南方也有3个旅是“自己人”哪。不久警报传来了,海峡对面的两栖船队和机群出动了。
.深夜22:50,一接到**对台北和台中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的警报后,潘国方总长慌忙地带了吕屯奎、“当选总统”郑岁卞和“影子政府”的一帮人,通过天桥进入了与“国防大厦”相连的衡山指挥所。这是座规模庞大的“战时最高指挥所”,是将台北市士林地区的鸡南山挖空,建构而成的地下指挥中心。该中心占地数平方公里,从坑道口到指挥所,距离就长达一公里左右,内部人员经常以脚踏车代步,穿梭各单位之间。内部坑道错综复杂,地下挖成三层,建构成相当壮观的地底隧道,可同时通往数个重要军事据点,包括士林官邸、松山机场、外双溪等地,最远可通达松山机场。
.同时,内部配备先进的通讯系统,得以在战时保持对外联络。经由台岛的地下电缆和外岛的海底电缆,还可以直接和各部队保持连线,使“三军统帅”可以“不出山洞,能知天下事”。“三军统帅”、“参谋总长”、“国防部长”等战时最高指挥阶层,在“衡山指挥所”内,都有专属办公、休息和战时指挥中心。一到战时,“国防部长”办公室将立刻变成“统帅办公室”,“总统”将可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入内指挥一切。
.吕屯奎一进指挥所,立即让潘国方总长下达命令:各部队按反登陆预案进入阵地展开防御作战。并通过数据链把预警机的的图象直接传输到花莲-佳山基地,请美军联络官沃森上校通报特遣舰队,请求梅里斯中将以火力压制**的武力犯台的登陆舰队。不久舰队司令部再次与台军指挥部确认了各自的作战区域。吕屯奎当然不会忘记他的主子-日本人,于是密电也发到了日本首相府。日本的战争机器和情报系统也高速地运转起来了。
.可是衡山指挥所的这套系统的设计思路是由总统掌管最高的密码,只有通过这些密码才能全面启动台军复杂的战争机器,这是为了防止军人篡权而设置的。总统的贴身侍卫随身带的一个密码机,里面存放着启动战争机器所需要的各种密码。孙诸余没有交出这一密码机,自然指挥起来就非常麻烦。可是利令智昏的台独分子硬要挑起战争,于是一场三国五方参与的奇特战争就在台湾海峡展开了。
.现代战争最壮观最先开始的一定是空战。**在海峡北部升空的120架战机完成了编队开始向台湾方向进犯,潘总长透过空军司令部指令北部的各空军基地升空24架幻影2000、96架F-16拦截。章君严和林俊彦并非易予之辈,他们掌握着忠于自己的空军部队,甚至个别的飞行员,又控制着秘密的通讯信道,于是不少基地借口没有总统指令码,难以执行。潘总长和空军司令只得以语音下达命令。可是等到那些战机勉强升空后,有59架声称接到了总统命令直接在空中转向了南方的屏东、台南等基地扬长而去。惊得衡指的高官们瞠目结舌。只得再调动战机补充,好不容易凑满了72架,算是6个中队去迎战。
.“老共的机群分成了二支,84架苏-27绕到北部去了。36架歼-10继续突击中线。他们都取1500米低空航线,由于海面大批反射物的干扰,我机难以锁定目标,敌机都快接近中线了!”扬声器中传来空中指挥官的报告。
.“第5联队的48架F-16去迎战苏-27,第2联队继续拦截歼-10。你们立即降低高度至2千米,保持平视态势以减轻干扰。只要**战机越过中线立即将他们击落。”潘总长亲自下达命令。
.总长的这一招还蛮灵的,火控雷达在预警机的指示下已经能跟踪各自的目标。23:05**机群全部越过中线,而且恰巧苏-27都落在F-16挂载的AIM-120的80公里极限射程,而歼-10又都落入幻影2000挂载的“米卡”导弹的55公里极限射程。第一次与老共战机真刀真枪玩命,台军的飞行员哪里敢放松啊。一声令下,各自发射了2枚中程空空导弹,由于F-16和幻影机都能同时攻击多个目标,所有老共的战机都受到至少一枚导弹的打击。然后开加力继续逼近敌机,一方面为导弹指示目标,一方面准备实施第二波导弹攻击。
.双方各接近了大约5公里,老共的战机居然在劣势对手面前一个鹞子翻身然后急速垂直爬升一直升到了16000米的高空返航了!
.台军高官和空中的指挥官都目瞠口呆,不知所措了。他们设想了一切的战术来因应**的空中进犯,就是没有想到对手会在关键时刻逃跑。那144枚珍贵的中程导弹绝对没有能力爬升14000多米去打击目标,只有重得多的远程防空导弹才能这么做。海峡上空爆起了144朵无人欣赏的礼花。这口气教他们如何咽得下去?二处的空中指挥官几乎同时下令“追!”
.“立即返航、立即返航!”他们的耳中马上传来地面指挥官的命令。
.冷静下来的空中指挥官知道,这很可能是老共设下的陷井,一旦追过中线,自己以数量劣势,导弹又白扔了一批,而对方则可以在预警机和地面雷达指挥下从容应对,自己可没有好果子吃。可是长官接下来的说明惹火了他们。
.“让盟国空军来对付**的船队和战机,你们没有他们的识别码,立即返回基地以免误伤。”
.“李长官,这个区域不是我们分管的吗?”
.“盟军肯接管任务就不错了,你们立即返回基地!”
.“是…”拖长的语调宣泄了他们的不满。不过对老共的战机为何突然返航,高官和空中指挥官双是找到了答案,原来**的预警机发现了美军集结的舰载机联队。看来老共也是怕美国人的!他们当然不会把白丢144枚导弹的丑事告诉美国人。美军的预警机也发现了**机群的返航,结论当然也是相同的。
.这就是美军舰载机联队到达前的战况。
.现在赶到中线附近的美军舰载机联队已经没有对手了,**的机群在110公里的西边盘旋,杜葛里少校率领的2个中队“超级大黄蜂”-他们都挂载空战武器在6千米中空警戒着,另2个中队由兰维斯少校率领,他们挂载的是反舰导弹也在6千米空中盘旋。取这一高度可以防范高炮和低空近程导弹的攻击。当**的第一梯队约500艘机帆船越过中线时,兰维斯命令投掷了一批照明弹,并发射了2枚火箭弹以示警告。他并不想以昂贵的反舰导弹来攻击这些破木船,他看中的是第二梯队的600多艘舰船,其中有6艘大型坦克登陆舰和30艘登陆艇。此时又有6架“电子黄蜂”来支持他们,不远处的大批**战机终究是莫大的威胁。
.很快第二梯队的舰船也越过了中线,兰维斯少校根本不想深究**为何不派护航战机,这支数量惊人的船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他们的导弹百发百中也只能干掉192艘,其余的只能留给台湾人了,他们只要用炮弹就能收拾那些破木船。少校命令全体锁定那36艘登陆舰艇,超级大黄蜂的火控系统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当24架战机发射出锁定脉冲后,几乎同时自己的雷达告警接收机也发出了尖叫声,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原来下面的海上散布了大批的浮球式“微波炉雷达”,它们接到机帆船上控制人员的指令就向空中发射模拟“道尔-M”、“海麻雀”“海红旗-7M”,甚至S-300系统的雷达脉冲,它们并不用接收回波,所以波束很宽,只要配上简单的跟踪装置就能照射到那些战机。
.美国人可不怕,超级大黄蜂-不管是制空的、反舰型的,还是电子黄蜂,都挂载了“哈姆”反辐射导弹,只见夜空中闪起了道道火链,自天而降。当美国人发起导弹攻击后,海面上的船队也不甘示弱,同样升起了道道火链,而且密度比美国人的还大。结果居然是相同的,互相无伤亡!
.那些哈姆导弹是不需要制导的,直奔辐射源而去,可是只要没有直接命中那些厚实的碳纤维玻璃钢圆球――那个机会比福利彩票中大奖还小,这些模拟雷达照样闹得欢。而船队发射的都是浏阳花炮厂特制的火箭弹,其喷焰与固体火箭的光谱很相似,而且能升上近千米的高空(相对于礼花来说是很高的了),仅此而已。它们当然不能打下飞机,不过也吓得大黄蜂只能高高在上。
.少校火了,命令直接攻击舰艇。于是“鱼叉”、反舰型“小牛”还有激光制导炸弹纷飞而下,瞄准的是那36艘登陆舰艇。少校不知道他的目标净是些“大名鼎鼎”家伙:6艘是美制山字级坦克登陆舰倒是有4,080吨,可搭载165名士兵、2,100吨物资和2艘人员车辆登陆艇呢,不过它们绝对是世界上硕果槿存的老爷爷级此类登陆舰了。30艘是我军的067型登陆艇,是我军预备役中数量最多的小艇。不过此时舰艇上既无陆战队员,更无坦克之类的战车。内部粘满了发泡塑料,注意不是“塞满”,只有最少的人员在操纵舰艇上的双37近防炮、舰载型的PGZ07式弹炮合一系统和海红旗-7M防空导弹等,他们都配备了最充分的防护装具:防弹衣、头盔、防寒潜水衣、气涨式救生筏等。舰艇的发动机都拆光了,配上了金龙电池驱动的电动螺旋桨,都是遥控操纵的。
.大黄蜂提供了最好的靶弹,我军的近防系统受到了实战的考验,附近机帆船上的雷达、红外跟踪系统记录了它们的战绩和不足之处。当然这些系统无能对付大黄蜂的导弹饱和攻击,几乎全部被击中,只有7艘滑溜的小艇幸免于难。可是超级大黄蜂上的战果评估系统给出的结果,少校大为不满。其实他亲眼看见了一艘坦克登陆舰中了3枚导弹居然也不下沉,一艘登陆艇身中2弹既不爆炸,也不下沉。中国人难道造出了不沉型舰艇了吗?1架大黄蜂为了仔细察看向下俯冲了一段,刚到3千米高度就被一枚防空导弹击中,幸好是被战斗部破片打穿了左机翼和自封油箱,算是轻伤。打光了反舰导弹舰载机联队算是得胜而归。
.这场战斗立即传遍全世界,我国政府就美军攻击我在台湾海峡的船队向美国政府发出了严正抗议,自然有召见大使,以及约见美国国务院官员之类的仪式。此时是美国东部时间中午时分,美国的反应也十分迅捷,明确表示美国有义务根据什么“美台关系法案”制止对台湾的武力侵犯行动。还发表了公报,称美军特混舰队的舰载机群已经向越过中线进犯台湾的登陆舰队发出过警告,舰队不予置理。攻击机“不得不”发起攻击,击沉击伤了29艘登陆舰艇。承认一架战机轻伤。并宣示了美国****民主社会的决心,要求中国政府立即停止武力攻台。最后自然还要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云云。
.中国人在深夜都被惊醒了,大陆媒体上群情激昂,城乡掀起了反美的浪潮,年青人纷纷前往人武部要求参军。而台湾岛上一片混乱,城里的人纷纷避往乡下,环岛高速公路立即被军管,可是各出入口被堵死一样是混乱。媒体更是乱成一团,政府各部门的主管无所适从,官方没有信息自然“小道消息”满天飞。
.不过身在战局中的人却格外冷静。梅里斯中将的嘉奖兑现了,战报也向五角大楼发送了,只是心中极为怀疑**的那支登陆舰队是诱饵,他倒不是心痛那些导弹,而是必须找出**真正的打击方向。真是心想事成,E-3预警机和台军预警系统几乎同时传来信息:海峡南部的船队,包括2个航母群已经全速向台南地区推进,已经有48架歼-10在1500米低空前出护卫,由于歼-10也有攻击型的,很可能有攻击机在内。
.这一带海域同样不满“银星”反射体,预警机很难跟踪,幸亏马公基地的大功率预警雷达传送来了图形资料经高性能计算机分析确认不是无人机模拟的。不久卫星也传来了图像,登陆舰队惊人的庞大,机帆船足有1万艘,登陆舰艇有4百多艘。中将和参谋长立即认定那才是**的主攻方向,**借演习之名在那里集结了庞大的部队,又在海峡北面集结重兵搞起了虚虚实实的一套。不过在美军的侦察系统的注视下,他们将无所遁形。
.中将指令出动1个中队的“雄猫”、3个中队的超级大黄蜂,6架“徘徊者”前往拦截。他必须控制兵力的使用,**绝非易予之辈。“雄猫”有专用的“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可以先行打乱对方的阵形。“徘徊者”经过升级电子战性能又有了提升,还得服役一阵。并让参谋部马上与台湾的马公基地的远程预警雷达建立数据链路,要求他们提供详细信息,务必锁定这批**战机。
.20分钟后,由王牌飞行员史古里格中校率领的战斗机联队已经在马公基地雷达的导引下呼啸地飞越台湾岛南端,向48架中方战机扑去。中方战机的高度是1500米的中空,已经越过了“中线”。史古里格这位在上世纪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冲突中大出风头的王牌飞行员,认为他们在质量和高度上都占优势必胜无疑,现在已经不需要警告了。于是命令把高度降到2000米以减弱海面反射体的干扰,向对方发起冲击。当双方接近到110公里时,史古里格命令12架“雄猫”各发射4枚“不死鸟”对敌机群前方的24架战机发起交叉攻击。他要确保命中率以威慑对手。“雄猫”的火控雷达随即锁定各自的4个目标,一按按钮2枚“不死鸟”如离弦之箭飞扑目标,然后又是2枚。每个目标都受到2枚“不死鸟”的交叉夹击。
.1972年服役的“雄猫”F-14D原来是美国海军的重型主力战机,与F-18“大黄蜂”构成了重-轻搭配。上世纪80年代末,美海空军搞对抗演习,机动性相对较差的F-14居然以27:1大胜F-15,轰动了美国朝野。在F/A-18E/F“超级大黄蜂”服役后,海军企图让“雄猫”全部退役。可是实际上超级大黄蜂也不能挂载专门为“雄猫”研制的“不死鸟”远程导弹,这款至今已服役38年的战机还得继续披挂上阵。他们每架都挂载了6枚沉重的“不死鸟”,还有2枚“响尾蛇”呢。中校命令加速扑向对方,可是刚推进了5公里情况就发生了突变。
.F-14的雷达突然失去了目标,原来火控雷达为了锁定目标只能把照射的范围缩小。于是目标可以通过大角度的机动从雷达的照射区逃逸,不过雄猫可不怕这一套,一来有预警机可以通报,二来自己也可以扩大雷达的搜索范围,重新捕捉到目标予以锁定。目标当然可以重施故技,但是想以这种伎俩来完全摆脱远程导弹的攻击是极为困难的,先不说飞行员可能累都要累死了。到最后阶段,一进入导弹的自主跟踪段,目标机是再也比不过导弹的机动性的。那些双座“雄猫”的射击控制官在预警机的指示下,3秒钟后重新牢牢地锁定了自己的二个目标。原来目标在作急速爬升,可是接下来的情景就让他们瞠目结舌了。
.只见对方的机群在不停地大角度爬升,居然一口气上升了15000米,到达了16500米的高度!史古里格中校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知道那些“不死鸟”完蛋了。雄猫是在2000米高度,又是极限射程发射的“不死鸟”,累死它们也不可能爬到16500米的。此时他的机群也跟进到了16500米的高度。对于实用升限为15240米的F-14已经是很勉强了,只是它们都扔掉了4枚沉重的“不死鸟”才能跟上来的。不过此时双方已经接近到85公里,中校命令全体各发射2枚AIM-120C,嘴里还狠狠地骂道:“狗屎,看你们再升!”
.看来中校对白白丢失的48枚“不死鸟”还耿耿于怀。AIM-120C可是一款很厉害的中程空空导弹,迎面攻击的极限射程是85公里。中校分配好各自的目标,他们发射时距目标只有80公里,导弹的速度高达5马赫。情景当然极为壮观,不过80公里外的中国人是看不到的,这就是超视距攻击的好处。可是转瞬间雷达的视野里目标又不见了,中校以为对手又在玩急速仰升的把戏。可是预警机也未传来指示,扩大搜索范围也不见效。美国人正着急的时候,目标又出现在雷达屏幕上了,目标不但没有仰升,反而掉了高度。不过仔细一看,中校又骂了起来:“混蛋,怎么跑啦!”
.中校知道他的96枚“阿姆拉姆”又完蛋了。导弹的“迎面攻击射程”是85公里,可是现在变成了“尾追”,射程连60公里都不到的。刚才对手是以“眼镜蛇”动作急剧减速再转向180度,弄得多普勒雷达一时看不到他们。现在又在俯冲中急剧地加速到2.2马赫逃跑了,那些在极限射程发射的“阿姆拉姆”哪能追得上呢?中校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啊。命令全体加速追击,只要追到55公里处就再次发射导弹,看他们再往哪里逃。尽管那时候对方早已退回到中线以西了,中校也管不了那些。于是在一路俯冲中美国人也加速到了2.3马赫。高度很快降到了8千米,突然间前锋的8架F-14的导弹报警机尖叫起来。雷达屏幕上赫然显示他们各遭到2枚导弹的攻击,电脑分析是R77已经接近到35公里处,这些导弹肯定都是指令制导的,不过歼-10都在逃跑,谁在控制它们呢?
.中校全然没有仔细想过,中国人怎么会那么巧每次都在自己刚发射完导弹就作出了应变。原来我军在这条攻击路线上散布了4架歼侦-17A隐形侦察机,他们在14000米的高度以接力方式跟踪着敌机群。成群的导弹发射是逃不出它们的热成象仪的监视的。在海峡北部对付台军机群时,也是歼侦-17发挥了作用。接下来他们又执行了另一个任务,我机群刚跃升到16500米时,前部的8架歼-10就对8架“雄猫”交叉发射了16枚R77导弹,歼-10急速转身返航后,就由2架歼侦-17接管了导弹的控制,此时采用的是指令修正方式制导,由歼侦-17的EMS系统根据“雄猫”的机载雷达的辐射确定目标的方位、航向和速度,给出导弹的修正指令。
.由于美机是直追我机的,所以修正指令也极少,那8架“雄猫”简直就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双方的相对速度高达6马赫以上,也即2公里/秒,只要8.5秒雄猫就要掉入R77的虎口了,一到18公里的导弹主动段,靠机动飞行就很难摆脱导弹的追杀,那时只能寄希望于干扰系统了。史古里格并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导弹,又不甘心遭此“奇耻大辱”(部下白丢144枚导弹,钱倒是无所谓,但是消息传出去,他这个“王牌”的脸往哪里搁啊!),命令自行摆脱导弹攻击,继续追击。他的部下都练过摆脱导弹攻击的训练,而且战机上有先进的干扰装置护驾,可以一搏的。他们继续降低高度到了7千米。
.突然间海面上也冒出了大批的锁定脉冲,致使他们的雷达告警接收机统统响起了尖叫声。中校是知道中国人有“防空潜艇”的,可惜他们没有挂反舰导弹和反潜导弹。于是他命令后面护驾的6架“徘徊者”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攻击这些潜艇防空雷达,即使不能击沉这些冒出来的潜艇,只要击毁了它们的雷达就可以了。
.“注意,注意!你们后半球下方有大批敌机,方位××、航向××…”中校刚向“徘徊者”发出命令,那8架“雄猫”也正在进行惊险万分的机动飞行的时候,耳机里突然响起了预警机的警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