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林の声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考研试题!!!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0:51:39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P>一、名词解释:(24分)  </P>
<P>  1.简单交互作用  </P>
<P>  2.数量估计法  </P>
<P>  3.多基线AB设计  </P>
<P>  4.嵌套设计  </P>
<P>  5.鉴别指数  </P>
<P>  6.项目特征曲线  </P>
<P>  7.T分数  </P>
<P>  8.测量的标准误  </P>
<P>  二、问答题  </P>
<P>  1.调查法有那些特点?在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中应该注意那些要点?(5分)  </P>
<P>  2.某标准化测验信度为0.75,施测于100人,全体受测者所得分数的离差(离均差)的平方和为4900。某生在此测验中得分为80,,设置信度为0.95,试对他的真分数作区间估计。(6分)  </P>
<P>  3.下面是Balota and Neely(1980)的记忆实验结果:(8分)  </P>
<P>  高频字低频字测验类型测验类型回忆再认回忆再认测验预期回忆.25 .55 .18 .71 再认.18 .45 .15 .71   </P>
<P>  测验预期指的是实验之前告诉被试采用什么方式测试记忆(如回忆或再认),让被试有一个预期,但在真正测试的时候却不一定是这样。  </P>
<P>  (1)该研究最可能的实验设计类型,为什么?(3分)  </P>
<P>  (2)根据表中实验结果按单字类型(高频和低频)分别作图,并对有关效应分析和说明。(5分)  </P>
<P>  4.在一个信号检测评价法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  </P>
<P>  确信程度6 5 4 3 2 1 P(Ri | SN)0.29 0.26 0.17 0.11 0.10 0.07 P(Ri | N)0.04 0.09 0.11 0.16 0.27 0.33   </P>
<P>  PZO转换表P 0.04 0.13 0.24 0.29 0.40 0.67 0.55 0.72 0.83 0.93 Z 1.75 1.13 0.71 0.55 0.25 -0.44 -0.13 -0.58 -0.95 -1.48 O 0.0863 0.2107 0.3101 0.3429 0.3867 0.3621 0.3956 0.3372 0.2541 0.1334   </P>
<P>  请计算下列指标:(6分)  </P>
<P>  判断标准C4 C3 C2 P(y/SN)  </P>
<P>  P(y/ N)  </P>
<P>  d’β  </P>
<P>  三、研究分析设计题(26分)  </P>
<P>  1.一项教育研究需要从2400人中抽取100人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决定采取按被试智商水平分层随机抽样。被试的情况如下表。请说明如何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并计算出应抽取的各种智商水平的被试人数。(9分)  </P>
<P>  总体与样本的特征被试智商水平高中低总体中每层次的人数7201200480每层次样本的智商分布的标准差68 5 每一层次中应抽取的人数(方法1)  </P>
<P>  每一层次中应抽取的人数(方法2)  </P>
<P>  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的实验研究Navon (1977)区分了总体特征(Global Feature)和局部特征(Local Feature)。例如,一个大的字母H可以由一些小的字母S组成(如图),这样大的字母H就是整体或总体特征,而小的字母S就是局部特征。那么到底是先知觉整体还是先知觉局部呢?比如对于第一行第三个刺激,是先知觉到大的字母H,还是先知觉到小的S?  </P>
<P>  Navon(1977)的实验采用上述材料,大字母H,S和口分别由小字母H,S和口组成。实验采用STROOP作业的变式——视听干涉。这种任务范式下,当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不一致的时候,任务反应时会延迟;而一致的情况下则加快反应时。  </P>
<P>  实验时,先呈现一个视觉刺激,时间持续80 ms,在视觉刺激呈现40 ms后,被试通过耳机可以听到H或S的声音,听觉刺激持续300ms,被试的任务在于判断他听到的是哪个字母,按键做出相应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过程中被试要始终注视视觉刺激,视觉和听觉刺激有40ms的重叠。  </P>
<P>  这样,任何一个听觉刺激,即被试听到的H或S,与视觉刺激就会形成9种关系:  </P>
<P>  总体一致(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总体特征一致,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也是大H)  </P>
<P>  总体无关(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总体特征无关,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是大口)  </P>
<P>  总体冲突(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总体特征冲突,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是大S)  </P>
<P>  然后在上述每一种条件下,又存在三种关系,即:  </P>
<P>  局部一致(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局部特征一致,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也是小H)  </P>
<P>  局部无关(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局部特征无关,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是小口)  </P>
<P>  局部冲突(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局部特征冲突,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是小S)  </P>
<P>  1.请对该实验结果做出分析,说明是先知觉总体还是先知觉局部?(5分)  </P>
<P>  2.如果是在视觉刺激呈现80ms的时候,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都已经知觉到了,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结果。为什么?(6分)  </P>
<P>  3.设计一个实验,将视觉刺激呈现时间作为一个因素,进一步考察总体及局部特征知觉的时间进程特点。(6分)  <BR></P>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0:52:40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P>  1.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Johannes Müller倡导学说,以此学说解释由不同感官产生不同感觉之现象,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P>
<P>  2.以中央沟为界,躯体运动区位于,躯体感觉区位于。  </P>
<P>  3.人类可见光谱的范围为,其计算单位我们现在通常翻译为。  </P>
<P>  4.声波的频率、振幅和复杂度分别决定听觉的。  </P>
<P>  5.按照色光混合的规律,红色光与蓝色光混合而成,红色光与绿色光混合而成。  </P>
<P>  6.在看来,观察学习是形成社会行为的基础,其产生乃是由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经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方式及其后果,而发生的间接学习。  </P>
<P>  7.为克服比率智商的局限,心理学家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并编制了另一种著名的智力测验量表。  </P>
<P>  8.精神分析学家以强调自卑情结和追求卓越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而著称。  </P>
<P>  9.根据Weiner的归因理论,具有不稳定特征的归因包括努力、运气、和他人反应。  </P>
<P>  1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以解释态度的改变。  </P>
<P>  二、名词解释(用中文解答)(每小题2分,共20分):  </P>
<P>  1.Psychophysics   </P>
<P>  2.Gestalt psychology   </P>
<P>  3.Gray matter and white matter   </P>
<P>  4.Parapsychology   </P>
<P>  5.Müller-Lyer illusion   </P>
<P>  6.Depth perception   </P>
<P>  7.UCS and UCR, CS and CR   </P>
<P>  8.STM and LTM   </P>
<P>  9.Type A personality   </P>
<P>  10.Neurosis and psychosis   </P>
<P>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P>
<P>  1.超越性静修(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超觉静坐,简称TM)的身心效应。  </P>
<P>  2.根据Guilford的观点,发散性思维的创造性包含哪些维度?即心理学家编制创造力测验时,在结构上通常包括哪些方面?  </P>
<P>  3.关于功能固着的实验研究简介。  </P>
<P>  4.举例说明常见的几种心理冲突或动机冲突形式。  </P>
<P>  5.Kohlberg认为道德发展要经过哪三个水平,举例说明各水平上的特征。  </P>
<P>  6.马斯洛人格理论要义。  </P>
<P>  7.艾理斯(Albert Ellis)理性—情绪疗法(RET)要义。  </P>
<P>  四、紧密结合心理学的知识论述下列问题(17分):  </P>
<P>  1.达尔文进化论之要义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7分)。  </P>
<P>  2.试述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哲学理念在心理学理论中的体现(10分)。   </P>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0:53:45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

<P>华中师范大学一九九九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        <BR>一、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BR>1、爱美剧<BR>2、文学研究会<BR>3、弥洒社<BR>4、新感觉派<BR>5、好一计鞭子<BR>6、民歌+古典<BR>7、杨朔模式<BR>8、文艺黑线专政论<BR>9、丙崽和捞渣<BR>10、新写实</P>
<P>二、填空:(每题1分,共计10分)<BR>1、被鲁迅以“Δ”戏之的作家是__________。<BR>2、梅春是_____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BR>3、“汉园三诗人”是何其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4、小东西是话剧《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BR>5、《野玫瑰》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BR>6、在当代文学中最早被冯雪峰誉为“史诗”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BR>7、“吃不饱”和“小腿疼”是小说《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这类人物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BR>8、郭小川的叙事诗有《__________________》、抒情诗有《_______________》。<BR>9、京派话剧的代表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BR>10、李杭育的____________系列小说企图表现_____________(地域)文化。</P>
<P>三、简答:(每题5分,共计20分)<BR>1、《金锁记》的局限有哪些?<BR>2、“左联”的局限有哪些?<BR>3、所谓“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分别是指哪些作家?各自的主要风格是什么?<BR>4、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P>
<P>四、论述:(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做2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BR>(以下两题现代文学方向必做)<BR>1、分析《迟桂花》的主题和艺术特色。<BR>2、谈谈你对“五四”文学革命激进主义立场的理解。<BR>(以下两题当代文学方向必做)<BR>3、分析《黑骏马》的主题和艺术特色。<BR>4、结合创作实例,试论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与新时期现实主义创作的不同。</P>
<P>填空题参考答案:<BR>1、张资平<BR>2、叶紫,星<BR>3、李广田,卞之琳<BR>4、日出<BR>5、陈铨<BR>6、杜鹏程,保卫延安<BR>7、“锻炼锻炼”,中间人物<BR>8、将军三部曲,致青年公民<BR>9、老舍,苏叔阳<BR>10、葛川江,吴越 </P>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0:58:15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中外文学史试题

<P>华中师范大学一九九八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招生专业:文艺学 现当代文学 古代文学 民间文学               <BR>考试科目:中外文学史                                        </P>
<P>一、填空:(40分)<BR>1、现存最早的《诗经》注是“毛传郑笺”,“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BR>2、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______________、《招魂》等。<BR>3、“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司马相如、___________、班固、张衡。<BR>4、《古诗十九首》最早为_________________收录。<BR>5、西晋太康时期作家中“二陆”是指陆机和_____________。<BR>6、魏晋时期的文论著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和挚虞的_______________。<BR>7、沈宋的作品是我国诗歌中_______________诗成熟的标志。<BR>8、陈子昂在__________________中提出了诗歌革新主张。<BR>9、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BR>10、宋周邦彦的词集名____________。<BR>11、辛弃疾的词集名_______________。<BR>12、由四部杂剧组成的《四声猿》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BR>13、南戏《琵琶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BR>14、明代反对拟古主义、和公安派同时的有以钟惺、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竟陵派。<BR>15、“桐城派”散文主要作家方苞、_________、姚鼐等。<BR>16、近代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给“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是_______________。<BR>17、中国新文学的开端以1917年胡适发表__________________和陈独秀发表_______________作为标志。<BR>18、被鲁迅誉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______________。<BR>19、《手推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BR>20、《给亡妇》是______________的散文名篇。<BR>21、蒋纯祖出自______________的笔下。<BR>22、梅春是_____________所著中篇小说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BR>23、《西线轶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BR>24、区桃是_____________所著长篇小说____________中的人物。<BR>25、“双百方针”提出时间是_____________年。<BR>26、古代希腊的两部史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合称为“荷马史诗”。<BR>27、意大利人但丁是_____________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____________的最初一位诗人。<BR>28、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29、《伪君子》是FaGuo古典主义作家____________的喜剧代表作、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BR>30、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BR>    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P>
<P>二、名词术语简释:(30分)<BR>1、赋、比、兴 2、乐府诗3、话本4、唐宋派<BR>5、创造社6、“两个口号”论争 7、“三突出”<BR>8、拜伦式英雄(英国)9、忏悔的贵族———聂赫留道夫(俄国)<BR>10、迷惘的一代(美国)</P>
<P>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0分)<BR>1、谈谈《离骚》的艺术特色。<BR>2、白居易的讽喻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独到之处?<BR>3、“文学革命”的功绩和局限。<BR>4、“革命文学”论争中创造社、太阳社的主要错误及其原因。<BR>5、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浮士德》)经历了哪些“人生阶段”的悲剧,结局如何?<BR>6、巴尔扎克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中心图画)是什么?</P>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0:58:52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文艺批评学及美学考研试题

华中师大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文艺批评学及美学试卷<BR>      招生专业:文艺学               研究方向:文学批评学、美学<BR>      考试科目:文学评论             考试时间:元月24日上午<BR>      注意:1、报考文学批评学方向的考生做第一、三大题。<BR>            2、报考美学方向的考生做第二、三大题。<BR>      一、批评学试题(50分)<BR>      【报考美学方向考生不做】<BR>      1、批评家除了应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外,为什么还应该具有严谨的学术素质?(10分)<BR>      2、简述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10分)<BR>      3、谈谈你对文学批评应该具有“对话”性或“对话”功能的看法。(15分)<BR>      4、举例说明何谓新批评所说的“含混”和“反讽”。(15分)<BR>      二、美学试题(共50分)<BR>      【报考批评学方向考生不做】<BR>      (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BR>      1、亚里士多德的真实模仿论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论为哲学基础,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影子模仿论。<BR>      2、狄德罗与莱辛都主张建设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戏剧以反对新古典主义。<BR>      3、席勒认为,按照作诗的方法,可以把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BR>      4、克罗齐认为,美就是__________________。<BR>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BR>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BR>      2、游戏说(包括“游戏说”的发展过程)<BR>      (三)简述康德的“美是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和“美是道德的象征”。(10分)<BR>      (四)论述题:试论19世纪黑格尔美学以前关于艺术本质的主导观点及其发展过程,以及对后世产<BR>      生的影响。(20分)<BR>      三、以下是有关《廊桥遗梦》的一些评论观点:自拟一个题目,针对其中的某个或某些论点,写一<BR>      篇不少于800字的评论。(50分)<BR>      【所有考生必做】<BR>      1、“作品表现了人类精神的两极追求”;“科学文明和原始野性的冲突”;“个人要求和社会道德的冲突,情感和理智的冲突”。“给美国当代人,特别是当代的中年人提供了一片供精神返回的家园,抚慰了现代人失衡的心灵的瘤疾”,“使美国读者为他们而感动”。“同时在我国的读者群中,也比较能够被接受或者认同”。<BR>      2、“它的浪漫迷人的情调,暗合了那些对沉闷的婚姻有所不满的人们的隐秘的心理追求,同时由于它的略趋保守、伤感和悲剧结局,让观念传统的人也会产生认同”,“是一部令人激动也让人思考的小说”。<BR>      3、作品所描写的那种“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爱情方式”,迎合了现代人“喜新不厌旧”,甚至贪婪到渴望“鱼与熊掌兼得”的心理。“既随和了人类的惰性,也满足了人类妻妾成群的自豪感和被爱情激活的新鲜感”。<BR>      4、《廊桥遗梦》是一部“煽情”而“媚俗”的小说,用煽情的爱情描写来取悦于读者,用诗化语言来包装一个爱情的神话,用制造的真实来感动读者,用反媚俗的姿态取悦世俗,作者“把才能用在了一个廉价的浪漫的故事上”。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0:59:44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文学理论考研试题

<P>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理论考试试题<BR>      招生专业:文学类各专业    研究方向:文学类各专业方向<BR>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考试时间:元月23日上午<BR>      注意:1、本试卷的第一、二、三大题,为各专业所有考生必做题。<BR>      2、本试卷第四大题为非文艺学专业所有考生必做题。<BR>      3、第五大题为文艺学专业各方向考生必做题。<BR>      一、解释各组中的术语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每个6分,共30分)<BR>      1、情节和故事<BR>      2、文本和作品<BR>      3、圆形人物和典型人物<BR>      4、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BR>      5、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BR>      二、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10分)<BR>      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BR>      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BR>      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BR>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BR>      1、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代有“感物说”,西方有“模仿说”。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异同。<BR>      2、为什么说“诗是被热烈的感情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闻一多语)?这句话概括了诗歌的哪些特点?<BR>      3、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有哪些审美功能?<BR>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BR>      【文艺学以外报考其他各专业考生必做】<BR>      1、小说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请你举例分析两种。<BR>      2、举例分析文学创作活动种创作主体与生活对象之间的关系。<BR>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BR>      【报考文艺学专业各方向考生必做】<BR>      1、举例论述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上,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的区别。<BR>      2、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形象的区别,并分析造成二者不同的原因。</P>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00:58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P>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现当代文学试题(当代文学方向)</P>
<P>一、填空:<BR>    1、“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一句话出自鲁迅小说_________的主人公之口。<BR>    2、郭沫若的《卓文君》、《王昭君》、《聂*》(没找到那个字)三个剧本合称为_________。<BR>    3、七巧是__________小说___________中的人物。<BR>    4、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编导是________。<BR>    5、散文《雅舍》的作者是________。<BR>    6、郭小川的叙事诗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BR>    7、王蒙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BR>    8、戏剧《野人》的作者是________。<BR>    9、开拓者家族是________。<BR>    10、秦牧的随笔、文艺评论著作是________。</P>
<P>二、名词解释:<BR>    1、问题小说          2、“人的文学”         3、战国策派<BR>    4、中间人物论        5、新写实</P>
<P>三、简答题:<BR>    1、下面一段引文出自哪位作家哪一篇作品(体裁)?如何理解?<BR>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的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BR>    2、《凤凰涅磐》中的“凤”和“凰”两个意象共同的精神特质与不同个性特征是什么?<BR>    3、“寻根文学”有哪些代表作家(4个)?他们的共同倾向是什么?<BR>    4、“探索戏剧”有哪些代表作品?怎样理解其“探索性”?</P>
<P>四、论述题(当代文学方向)<BR>    1、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BR>    2、就艾青、曾卓、绿原、牛汉、公刘、流沙河等人新时期的诗歌创作,谈“归来诗人”的共同特点。</P>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01:53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P>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校考试试题<BR>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                      <BR>注意:1、考生在“研究方向”后注明“现代文学”或“当代文学”。<BR>      2、本试卷第一、二、三大题为所有考生必做题。<BR>      3、本试卷第四大题为选做题,即考生按照自己的报考方向选做。<BR>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BR>1、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_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BR>2、“两个口号的论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论争。<BR>3、巴金的第一部小说是《___________》,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__》。<BR>4、刘白羽和杨朔的散文风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BR>5、首先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文学刊物是《__________________》。<BR>6、王安忆的“雯雯系列”有《___________________》。</P>
<P>二、解释(每题5分,共20分)<BR>1、主观战斗精神<BR>2、新生代诗人<BR>3、魏连殳<BR>4、战国策派</P>
<P>三、简述或简答(每题5分,共20分)<BR>1、简述延安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同一性和差异性。<BR>2、闻一多在新月派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BR>3、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说说“十七年”的文学作品塑造“英雄典<BR>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BR>4、以顾城的《小巷》为例,从思想和艺术方面,说说这样的诗在当时为什么被<BR>称为“朦胧诗”?<BR>(附原诗:小巷/又弯又长/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P>
<P>四、论述题(按照不同方向选做)(每题25分,共50分)<BR>(现代文学考生必做)<BR>1、谈谈《影的告别》。<BR>2、中国现代文学的演进发生了几次重大转折?其要旨和意义何在?</P>
<P>(当代文学考生必做)<BR>1、就新时期文学的世俗化倾向与十七年文学的主导倾向作一比较。<BR>2、80年代初汪曾祺发表《受戒》时曾说:“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BR>流。”到了80年代中期(1986年),汪曾祺的朋友林斤澜说,汪曾祺的“行<BR>情见涨”。就这一现象写一则评论性文字。</P>
<P>填空题参考答案:<BR>1、1917,新青年<BR>2、“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BR>3、灭亡,寒夜<BR>4、“采采流水,蓬蓬远春”,“落花无言,人淡如菊”<BR>5、钟山<BR>6、雨,沙沙沙</P>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02:48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中外文学史考研试题

<P>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考试科目:中外文学史     试卷代码:449</P>
<P>一、填空<BR>1、中国古代典籍中最具神话学价值的是(    )<BR>2、楚辞的最早编订者(     ),第一个作注的是(      )时期的(   ),书名(    )<BR>3、被称为曲状元的是(    )<BR>4、金素痕是长篇小说(    )中人物<BR>5、台湾50年代主要文学思潮是(    )和(   )<BR>6、英国复辟时期文学的领袖、文学家、批评家是(    )<BR>7、杨万里,范成大,尤袤被称为(             )<BR>8、        被称为一部热闹《牡丹亭》的清代戏剧是《      》<BR>9、        金素痕是(    )中的人物。<BR>10、        英国复辟时期的文坛领袖是(   )<BR>11、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   )得作品。<BR>12、        《偷窥》是(    )的作品。<BR>13、        50年代台湾的两大主要文学潮流是(  )(  )。<BR>14、        第四次文代会召开于(   )年。<BR>二、名词解释<BR>1、风雅颂   2、宫体诗    3、公安派   4、人的文学   5、根本任务论   6、宪章运动 7、存在主义文学<BR>三、简答题<BR>1、建安文学的审美特征<BR>2、李白歌行体的美感与魅力<BR>3、与革命现实主义相比,新写实小说有哪些特点<BR>4、《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BR>四、论述题<BR>1、以凤姐为例,分析《红楼梦》怎样表现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BR>2、新时期剧作家的“戏剧观”有哪些变化?对戏剧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试举例分别阐述。<BR>3、《呼啸山庄》中希剌克厉夫的复仇分析。</P>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04:05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文学理论考研试题

<P>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试卷代码:328  </P>
<P>一、术语解释(20分)<BR>1、典型人物  2、自然主义  3、隐含读者  4、诗无达诂<BR>二、连线题(20分)<BR>1、摹仿说                         席勒<BR>2、缘情说                         马克思<BR>3、寓教于乐                        白居易<BR>4、童心说                         陆机<BR>5、《二十四诗品》                    苏珊•朗格<BR>6、《与元九书》                    贺拉斯<BR>7、《沧浪诗话》                    李贽<BR>8、《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严羽<BR>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司空图<BR>10、《情感与形式》              亚里士多德<BR>三、简答题<BR>1、文学语言层的美学功能<BR>2、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BR>四、分析题<BR>1、刘勰:感物说(是以诗人感物……亦与心而徘徊。)<BR>2、黑格尔:“内容非他也,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也;形式非他也,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也。”<BR>五、论述题(50分)<BR>1、文学审美情性与以丑为表现对象是否矛盾,为什么?<BR>2、文学与政治的关系</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02: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