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入主中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陆建政60周年建议到泰山举行中华纪恩颂典(泰山国典)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2-4 20:25:2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就是一跳大神的。 这么凑巧。楼主和南山同一时段出现? 还说不是南山的马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4 20:25:26 | 只看该作者
自从张荣闽私会了南山28后,不仅南山28风格有所改变【病句,错别字少了】,而且,论坛上许多貌似南山28马甲或马仔的忽然多了起来! 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4 20:25:32 | 只看该作者
是南山老头在自说自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4 20:25: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的支持,谢谢南山同学和斑竹同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4 20:25:4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家对我的批判批判我倡议大陆和台湾成立“中华共和同进会”,有支持的朋友记得支援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4 20:25:47 | 只看该作者
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B]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我们想起了一个以德报怨的长者,他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周总理。
周总理去世,联合国降半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虽然大多数国人都很想相信,但这确实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先重温谣言原文:《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的真正原因》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
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不仅表现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是举世无双!
点评:这文章看了N多遍了,有没有发现都是出自网友转载,经证实这是个假新闻。
降半旗是不是先例?不是!1948年印度的国父——“圣雄”甘地遇刺、1953年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病逝、1968年美国着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暗杀,联合国当时都为他们的去世下了半旗。《旗典》规定的下半旗是必须,还是可以或应当。
第一个条:联合国秘书长明显是在影射其他会员国的元首或首脑都是贪污犯。更何况联合国也鼓励合法的劳动所得,go-vern-ment首脑也是雇员,秘书长会说出这样公然违反劳动法的话?
1976 年总理去世后,根据国家有关统计,周总理的工资是400.80元,其夫人的工资为347.50元,从1958年1976年,18年一共是161442元,用于补助老百姓的36645.51元,补助工作人员和朋友的工10218.67元,着两项支出占两人总收入的1/4。其中的主导思想,自己拿工资来补助就可以减少国家的负担。至于总理的积蓄,总理也曾立了规矩;凡是积蓄够5000元,没什么用,就交party费。就这样总共交14000远。总理1976年 1月份去世以后,两个总共才积蓄了5100元。所以不存在一分都没有。
第二条:“他没有子女”这能说明什么?这位秘书长会疯狂到鼓励不孕主义?看看联合国人权大会每年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说三道四,你还会相信他会鼓动不孕主义吗?
中国人用一个农村老支书的思维去强加在联合国官员身上,只是一厢情愿。任何宣传都要实事求是,绝不要造假,人为的拔高和贬低都是不足取的,立论要客观公正公允,经得起历史检验。[/B]

我没有时间在这里解释什么,还是子曰:“以德报怨,何如?以直报怨。”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希望楼主独立思考,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
——《论语宪问》

附件
周恩来与联合国秘书长.jpg (131.5 KB)
2009-11-17 2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4 20:25:52 | 只看该作者
~~~~~~~~~~~~~~~~~傅先锐:实现“一中”的政治架构,必须解决的几个纠结。 1,PRC与ROC纠结。 现况是一中2国,就是2个国号。其实2国号内涵和名义都是一致的,这个纠结要争永远是争不完的,必须要将2国号等义,就是阐述2国号内涵和名义是一致的,1949是政权的建立。同时,“联邦”的国号也不合适,因为违背了现况内涵和名义一致的现实,必须要正视这个。所以,要解决惟有以“中华共和国”的名义“同义化”2“国”之争。 2,“一中”的代表权。必须要正视,“一中”除了主权含义外,他的政治架构还没有实现,他是一个大陆“想要的未来”。要走向“一中”,要成为两岸都“想要的未来”,排除“2国”争议是首要,大陆不要以PRC身份事事僭越“一中”,擅自称“祖国”。否则只能导致台湾去“中国”身份,因为这样是置人于外的“一中”。大陆各方面事务都要懂得自称自己为“中华大陆”,并且在外交事务上,如果要代表一中,就要去“PRC”直接采用“中国”。并且要达成“代表权让渡/共组代表”或者“主权共享”的共识。譬如驻馆派驻方要变更为“中国驻馆”,代表共同派驻,而办事处则变更为“中华台湾或大陆驻办”。这些可先于国家架构建立前达成协议,如果仅仅是大陆内部事务而非主权性事务,要懂得对等使用“中华大陆”或者“中国(大陆)”。 要解决“中国”引起的歧义,需要采用“中华”这个两岸最大的交集,毕竟“中国”是个简称。 3,“2制”必须阐述为在地区治理上维持2个政体,而非并存的2种意识形态制度。避免没完没了的主义之争。 这个是要正视的现状,也是未来数10年存在的现实,如果不如此阐述,台湾是永远排除“一国两制”的,因为某主义就意味着专~制的内涵。同时要在“国家整体”的架构上,既然要协商,必然要承认这是国家层面上采用“民主的方式”,也就是说国家层面是“一国一制”,要容纳“三民主义”精神,这样就不必再纠缠。许多纠结,如果不去做正确的化解,只能越打越死越打越大。 也就是说,国家层面面对的代表权主权等共同事务问题,无论走向“一中”和实现“一中”,无论现在的国家代表权和将来的全国政体,需要达成“共有共议共享”的约定。不必新增加纠结。可以先架构一个可升级的“中华两岸联席会议”机制,去解释和分配“国家、主权、代表权、治权等”争议,逐步取代白手套“2会”,最终成为“全国性的国家权力”。只有这个“架构”,“自上而下”的“全国去党化”,再推进大陆政府的“去党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国家共和”和推进“全国民~主~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统一”。 而现在面对大陆和台湾内部事务,2岸政府要达成“治权”约定,协议相互承认治理权,双方之间自称“中华大陆政府”“中华台湾政府”。 双方达成这3方面的共识,才是签定中期和平协议,和确立逐步“架构长期的整体国家权力”的基础。 在此前,大陆要先行阐述“一国两制”外,还需要阐述“国家、主权、地区治理权、未来一中下的全国和大陆的党政军关系、国家目标和体制、政治思想的归位”。要让主义回归学术,党政军关系要回归“正常国家”,避免纠结于历史和未来的主义之争,方可实现未来国家真正意义的“统一”:“社会融合经济一体”和“政体一统、政治共和”,国家走向民主、和谐、繁荣、富强。 傅先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4 20:25:57 | 只看该作者
和平协议我们不要!你爱怎么纠结就怎么纠结去!!
我们不要和平协议!你爱怎么纠结就纠结去!!台湾回不回归和我们国家国体政体这两个谁更重要我们心里清楚得很!!如果要我们改国体国号你台湾国民党才回归,那你台湾国民党就永远不想回归了!!从哪里来的,滚哪里去!!直到我核平台湾的时候你在发发惨叫吧!!!- ---------------------- 一句话,楼主扯臊,践踏绝大多数国民权利就为了满足极少数台湾的要求。不值得一驳。但请马英九先让谢长廷跟他轮流当伪民国总统再来大陆提出如此主张也不迟,不要自己都不实行的政治原则居然要强迫大陆接受,这种嘴脸如同60年前的蒋介石一样令人恶心到了极点。 说实在的,真的很鄙视某些人,比政客还政客,而他们现在还不是政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2-4 20:26:01 | 只看该作者
唉,无语了………………………………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 05:5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