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入主中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评:把马英九独台化十分不理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2-3 12:49:59 | 只看该作者
相信这个词不能滥用,独台这个词要慎用,这是两个极端,应该保持中庸。也就是说不能相信国民党和马英九,时刻保持从实际出发,他们是什么样要从观察来得到结论,而不是从相信得出结论。马英九会不会走向两国论?这个问题只有他自己知道答案,我们只能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3 12:50:03 | 只看该作者
究竟是不是独台,你们让马英九解释一下2300万决定台湾论就好啦。马英九说一句比你们说一万句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3 12:50:07 | 只看该作者
俺实在是不理解,楼主转载的文章里那句话反驳了马英九是独台呢?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3 12:50:11 | 只看该作者
国民党刚刚掌握政权,与前十多年的台独势力有很大的矛盾冲突,如果过于转弯太急,很容易给台湾造成混乱!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理解马英九的难处!没有在其位,难知其艰辛!内有民进党作祟,外有美国压力,马确实很难做!最近加上众所周知的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一定的矛盾,马是很为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3 12:50:16 | 只看该作者
别总指望马英九,你让他一下子就迈出一大步吗?难死他也办不到!只希望马英九能迈出两岸和解的第一步就行了,以后还有马英十、马英十一、马英十二.......   
每人向前迈出一步到马英X的时候就真正和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3 12:50:22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是!
马英九现在是处境艰难啊!
台独势力、地方派系、经济困境、美日牵制等都是面临的环境。
大陆如果再不帮他一把,
他顺利执政都很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3 12:50: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不厚道,把人家原文的标题篡改了,意思也就篡改了。
原文标题是《两岸互信,再现阴影》。
小标题:1、两岸情势不能过度乐观     2、马英九推动ECFA有玄机
文章说:大陆强调政治互信,马英九强调“正视现实”,大陆认为,没有政治互信,就没有军事互信。马英九的立场,已经引发顾虑。最近,马英九的诸多动作,已经使北京的疑虑增加。
文章说,马英九推动ECFA目的有二:一是搭上大陆经济崛起的顺风车,二是真正目的是突破东南亚的政治。
文章说,马英九的言论,已经是“独台”和“两国论”立场的再次公开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岸关系已经蒙上许多不确定的阴影。
文章认为,马英九一方面要北京的加持,使他有经济政绩,另一方面为了笼络两种独派(台独及独台),又要说尽“独台”的话,谁知道到了最后,是不是所有人都对他不再信任了呢?




不知道楼主刻意篡改标题,改变愿意,是为了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3 12:50:30 | 只看该作者
帮他顺利执政,是为了让他能够反独促统,不是为了他说独台的话,干独台的事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2-3 12:50:3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如下:南方朔:两岸互信,再现阴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3 09:52:07   中评社香港8月3日电/政论家南方朔在香港媒体撰文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即讲究“正名”,“名”是修辞,是立场。在民进党执政的时候,就有“台湾正名运动”。到了现在,这种“正名”的纠缠仍在继续。   7月27日,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胡Jintao循例申贺,马则依照规矩覆电,胡马之间这种一来一往已非第一次。过去从“博鳌论坛”起,双方即不断放话喊话,归纳而言,胡的放话,总是不离“建立互信”、“深化互信”这样的用辞。胡的“互信”,指的两岸在“一个中国”这个认知的共识上要有互信。但马讲来讲去,尽管也有许多包装辞如“九二共识”、“共创双赢”等,但他的最关键辞则始终是“正视现实”、“承认现实”。意思是说,“+++国”的存在乃是一种现实,必须正视或承认。根据马身边人的放话,两岸乃是两个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必须承认这个现实,两岸良性关系才发展得下去。“互信”对“现实”的这种口水战,一直延续至今。   文章指出,因此,将两岸关系讲成白话,北京所要求的乃是“一中”的互信,如果这个“互信”都没有,那就变成了冷战时代的“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了。而在马方面,则显然是企图把“现状”固定化或永久化,以通俗的说法,就是“+++国独立”。在两岸,台独有两种,一种是“****独立”,又称“A型台独”;一种则是“+++国独立”,又称“B型台独”或“独台”。   由于马英九上台迄今,两岸仍在“一中”和“独台”间玩着语言游戏,因此人们遂不能一厢情愿的对两岸情势过度乐观。目前的北京在处理问题上早已不会讲难听的话,愈高层愈不轻易表态。但这次马英九讲了“正视现实”后,大陆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立即接受访问发表谈话,认为“没有政治互信,就没有军事互信,两岸要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就必须处理一些敏感的问题,包括身分问题、台湾地位的问题”。由王在希的谈话已可看出,台湾方面始终企图闪躲的政治问题,由于马英九的立场已引发疑虑,有可能开始加快被提到枱面上来讨论。   据个人所知,自马英九上次参加大选以来,北京方面即对其寄予厚望。北京无意促统,也乐于“稳定现状”,但对“台独”或“独台”则无法接受。这也是过去一年多以来,北京在“世界卫生大会”及国际空间上转趋松弛的原因。不过愈到最近,由于马的诸多动作,已使北京的疑虑增加,对国民党究竟是“中国国民党”或“台湾国民党”已开始怀疑。据了解,马的核心,的确有些人主张将国民党改名为“台湾国民党”。由最近马的谈话及许多作为,似乎显示出两岸在“互信”上的确已出了问题。   文章指出,除了在“独台”和“台湾国民党”的问题上,已让两岸关系有可能横生枝节,影响到“互信”外,从今年3月起,马单方面即在硬推所谓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由台湾“陆委会”所发布的说帖,马积极推动ECFA,其目的其实有二﹕一是搭上中国大陆经济崛起的顺风车,替台湾寻找更大的市场与商机,俾让外销导向的台湾产业有更大的空间;至于更重要的则是两岸签订ECFA的同时,“可以同步推动与其他国家洽签自由贸易协定及协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由此已可看出,要签ECFA,两岸经济合作只是个手段,其真正目的是要用这个手段来突破东南亚的政治。马的这些企图,北京并非不懂,因而稍早前北京方面对此似乎有两种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不同意将两岸经贸关系外部化,因此今年5月北京国务院遂通过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根据国务院的这项决定,海西经济区将成为ECFA之下“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它的意思是只把ECFA的意义限定在两岸内部,俾做为两岸经济整合的平台兼基础。 另一种则是认为,除了海西经济区的先行先试外,为了照顾台湾利益,也不排斥在先行先试之后,盱衡两岸互动的良好程度,让ECFA有向东盟国家的延伸效果。这也是台湾片面推动ECFA,北京到了后来也勉为其难,愿意配合的原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最近,马却公开接受媒体访问,表示ECFA的协议序言,将不会有“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之类的字眼。 ECFA与“和平统一”及“一国两制”无关,但两岸任何协议,其实都与“一中”共识有关,差别只是要不要明言而已。ECFA乃是两岸经贸合作的框架协议,形同两岸经贸的基本法,若身分定位及关系不明言,该协议的双方,它的主体与关系是什么?当回避这些,不仅该协议在法律意义上会变得可疑;在政治上“两岸”其实也等于是“两国”的开始!   文章认为,因此,马就ECFA所发表的谈话,虽然其本义是在说给台湾内部听,但对外部而言,这其实已等于是“独台”和“两国论”的立场再一次公开的表示。   因此,在最近一星期,马已两次透露了重要的信息,他的“正视现实”及ECFA不会有“一中”字眼,都已使得“独台”疑虑更深。在目前的两岸情势下,无论他说了什么,大概都不可能有任何反应,但却无疑的会让“听其言,观其行”上被扣分。这也就是说,在可见的未来,两岸关系已蒙上许多不确定的阴影。马英九一方面要北京加持,使他有经济政绩;另方面为了笼络两种独派(“台独”及“独台”),又要说尽独台的话,谁知道到了最后,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他不再信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2-3 12:50:3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如下:中评社香港8月3日电/政论家南方朔在香港媒体撰文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即讲究“正名”,“名”是修辞,是立场。在民进党执政的时候,就有“台湾正名运动”。到了现在,这种“正名”的纠缠仍在继续。   7月27日,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胡Jintao循例申贺,马则依照规矩覆电,胡马之间这种一来一往已非第一次。过去从“博鳌论坛”起,双方即不断放话喊话,归纳而言,胡的放话,总是不离“建立互信”、“深化互信”这样的用辞。胡的“互信”,指的两岸在“一个中国”这个认知的共识上要有互信。但马讲来讲去,尽管也有许多包装辞如“九二共识”、“共创双赢”等,但他的最关键辞则始终是“正视现实”、“承认现实”。意思是说,“+++国”的存在乃是一种现实,必须正视或承认。根据马身边人的放话,两岸乃是两个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必须承认这个现实,两岸良性关系才发展得下去。“互信”对“现实”的这种口水战,一直延续至今。   文章指出,因此,将两岸关系讲成白话,北京所要求的乃是“一中”的互信,如果这个“互信”都没有,那就变成了冷战时代的“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了。而在马方面,则显然是企图把“现状”固定化或永久化,以通俗的说法,就是“+++国独立”。在两岸,台独有两种,一种是“****独立”,又称“A型台独”;一种则是“+++国独立”,又称“B型台独”或“独台”。   由于马英九上台迄今,两岸仍在“一中”和“独台”间玩着语言游戏,因此人们遂不能一厢情愿的对两岸情势过度乐观。目前的北京在处理问题上早已不会讲难听的话,愈高层愈不轻易表态。但这次马英九讲了“正视现实”后,大陆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立即接受访问发表谈话,认为“没有政治互信,就没有军事互信,两岸要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就必须处理一些敏感的问题,包括身分问题、台湾地位的问题”。由王在希的谈话已可看出,台湾方面始终企图闪躲的政治问题,由于马英九的立场已引发疑虑,有可能开始加快被提到枱面上来讨论。   据个人所知,自马英九上次参加大选以来,北京方面即对其寄予厚望。北京无意促统,也乐于“稳定现状”,但对“台独”或“独台”则无法接受。这也是过去一年多以来,北京在“世界卫生大会”及国际空间上转趋松弛的原因。不过愈到最近,由于马的诸多动作,已使北京的疑虑增加,对国民党究竟是“中国国民党”或“台湾国民党”已开始怀疑。据了解,马的核心,的确有些人主张将国民党改名为“台湾国民党”。由最近马的谈话及许多作为,似乎显示出两岸在“互信”上的确已出了问题。   文章指出,除了在“独台”和“台湾国民党”的问题上,已让两岸关系有可能横生枝节,影响到“互信”外,从今年3月起,马单方面即在硬推所谓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由台湾“陆委会”所发布的说帖,马积极推动ECFA,其目的其实有二﹕一是搭上中国大陆经济崛起的顺风车,替台湾寻找更大的市场与商机,俾让外销导向的台湾产业有更大的空间;至于更重要的则是两岸签订ECFA的同时,“可以同步推动与其他国家洽签自由贸易协定及协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由此已可看出,要签ECFA,两岸经济合作只是个手段,其真正目的是要用这个手段来突破东南亚的政治。马的这些企图,北京并非不懂,因而稍早前北京方面对此似乎有两种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不同意将两岸经贸关系外部化,因此今年5月北京国务院遂通过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根据国务院的这项决定,海西经济区将成为ECFA之下“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它的意思是只把ECFA的意义限定在两岸内部,俾做为两岸经济整合的平台兼基础。 另一种则是认为,除了海西经济区的先行先试外,为了照顾台湾利益,也不排斥在先行先试之后,盱衡两岸互动的良好程度,让ECFA有向东盟国家的延伸效果。这也是台湾片面推动ECFA,北京到了后来也勉为其难,愿意配合的原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最近,马却公开接受媒体访问,表示ECFA的协议序言,将不会有“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之类的字眼。 ECFA与“和平统一”及“一国两制”无关,但两岸任何协议,其实都与“一中”共识有关,差别只是要不要明言而已。ECFA乃是两岸经贸合作的框架协议,形同两岸经贸的基本法,若身分定位及关系不明言,该协议的双方,它的主体与关系是什么?当回避这些,不仅该协议在法律意义上会变得可疑;在政治上“两岸”其实也等于是“两国”的开始!   文章认为,因此,马就ECFA所发表的谈话,虽然其本义是在说给台湾内部听,但对外部而言,这其实已等于是“独台”和“两国论”的立场再一次公开的表示。   因此,在最近一星期,马已两次透露了重要的信息,他的“正视现实”及ECFA不会有“一中”字眼,都已使得“独台”疑虑更深。在目前的两岸情势下,无论他说了什么,大概都不可能有任何反应,但却无疑的会让“听其言,观其行”上被扣分。这也就是说,在可见的未来,两岸关系已蒙上许多不确定的阴影。马英九一方面要北京加持,使他有经济政绩;另方面为了笼络两种独派(“台独”及“独台”),又要说尽独台的话,谁知道到了最后,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他不再信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3 01:2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