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aliland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怎么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怎么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2-3 08:00:40 | 只看该作者
政客们少一点暴力。。。媒体少一点暴力。。。社会少一点暴力。。。家庭少一点暴力。。。孩子们就有希望。。。大陆也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3 08:00:44 | 只看该作者
其中,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是,,,

家长,老师,你们做好下一代的版样了吗?

有道是,有样学样,什么样的环境培育成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环境下,强要求下一代发展成德智体三好学生,会不会强人所难了,,,

或者说,我们自己做好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3 08:00:4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小孩如此,大人就不需要被教育了吗?大人真正都心理成熟了吗?这同样是一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3 08:00:52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的启蒙老师是父母,学校是辅助,社会是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3 08:00:56 | 只看该作者


ZT 社會病了!台灣需要一帖藥叫有品!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09.06.17 02:49 pm


教育部今天啟動「台灣有品運動」列車,由馬英九總統擔任列車長,聯結政府執行力、企業影響力和NPO的社會力,推動「人人有三品」 (做人有品德、做事有品質、生活有品味)和「社會有三好」 (他好、你好、我好,台灣更好)。
  
「台灣有品運動」今天下午2時在台北車站舉辦啟動儀式,這是馬英九總統上任後首度主持教育盛會,並邀請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作詞家方文山、奧運跆拳道國手蘇麗文、原住民文化藝術家撒古流,以及宏達、廣達、台達電子、信誼、天下等文教基金會,一起搭上象徵「有品運動」首航的「有品列車」。
  
一群今年9月要升小一的幼稚園小朋友,也在「有品列車」上聽馬總統說故事《會飛的抱抱》,故事主角小小豬到郵局要寄「一個大大的擁抱」給奶奶。
  
教育部表示,「台灣有品運動」包含「品德教育」、「藝術扎根」、「終身閱讀」及「環境永續」等四項計畫,教育部98年度將投入3億元、99年9億元,其中「品德教育」計畫透過問卷調查與論壇研討凝聚各界共識,並運用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及建立校園優質品德文化。「終身閱讀」計畫將全面性贈書給全國今年入學小一新生。
  
「藝術扎根」計畫將邀請藝術家或團體進入校園,帶領學生到校外參觀藝術展覽活動。「環境永續」計畫則教學生計算日常生活減碳程式,及親近自然環境的戶外學習體驗,培養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態度與行為。
  
教育部同時建置「台灣有品運動」專屬網站(tc.moe.gov.tw),提供有品運動活動訊息,也歡迎大家發掘身邊的有品人物或事物,上網分享。



【2009/06/1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3 08:01:00 | 只看该作者
ZT 短 評-拉他一把
2009-06-17
中國時報
【本報訊】

     新竹中輟生只因為「看不順眼」就殺死孝子,幾位重度身障者孩子卻努力勤學向上,這兩個近日受到矚目的新聞,其實都直指家庭教育的可貴。「拉他一把」說來容易,卻是所有家長無可迴避的責任,先救救自己的孩子,台灣社會才可能有救。

     慈濟證嚴法師日前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特別語重心長強調:父母要疼孩子,但不能寵孩子,否則孩子會無法無天。

     證諸近日新聞發展,證嚴法師的憂慮其來有自,不少家庭的教育方式確實出了很大問題,才會產生價值觀如此偏差的孩子。

     以新竹中輟生殺人事件為例,五位涉案青少年僅一人滿十八歲,他們在行凶前喝酒夜遊,主動挑釁並且圍毆碩士孝子致死。

     此案雖在網友一人一信施壓、馬總統關切後破案,但可以想見此案只是冰山一角,顯然還有無數家庭失職下的未爆彈。

     相形之下,本報獨家報導罹患軟骨發育異常症的花蓮王宣翰小朋友,在家人無怨無悔支持下苦學上進,近日更獲得日本通用設計公司社長飄洋贈筆傳愛,以及肌肉萎縮症畢業生李正偉、張孜維在父母相伴下完成學業等感人故事,更在在證明家庭教育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拉他一把」消極面是不讓孩子變壞,積極面則是讓孩子感受到完整的愛,進而能夠以成熟人格營造健康人生,再也不會因為「看不順眼」扭曲了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3 08:01:08 | 只看该作者
中华传统文化到哪里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3 08:01:12 | 只看该作者
[轉載] 孩子怎麼了?家庭學校和社會怎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2-3 08:01:16 | 只看该作者


ZT 「有品」的藥在那裡?

【聯合晚報╱社論】2009.06.18 02:35 pm


品德、品質、品味,的確是台灣社會急切需要的,也是教育做得不夠好的部分。教育部花大錢推動「有品」教育,診斷病徵是對的方向。不過,請出總統和部長扮演列車長,找些小朋友來同樂一番,再藉由媒體廣為宣傳,如果只從這種「表演」的形式主義出發,想把人教成「有品」,恐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品德、品質、品味會如此匱乏,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很難教,尤其很難用台灣校園裡慣用的方式來教。「有品」,都牽涉到生命自覺的感受和素質培養,要薰陶內化,而無法化約成標準答案。不同於一般的知識和技術,品德、品質、品味不是用刻板教材教出來的,也就無法單用講課、考試的方法來訓練。
  
品德,是人內在的行為準則和自我約束,不是法律或校規或道德教訓的知識背誦。在台灣,能把「公民與道德」考出高分的學生太多了,但檯面上人物能稱得上「有品德」的卻很少,正足以說明向來品德教育的失敗。教育部這次推動「有品」教育,在方法和思維方面,比起過去有什麼不同嗎?
  
同樣地,人的品質與品味,根植於內在的感受與信念。背熟畢卡索的生平,辨識梵谷的畫作,卻如果對那些作品沒有具體的感動,品味還是無法提高,也就不可能去追求品質。人文和藝術工作者常感嘆,台灣人熟知精品,卻嚴重缺乏美學素養,也是出於同樣的問題。
  
換句話說,大家認知「沒品」的病,但有效的藥卻沒那麼容易找到。「有品」要如何在教育中落實?台灣的老師,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無法考試」的教學,可能不太擅長。過去轟轟烈烈推動過「誠實教育」,方案不出作文比賽、演講比賽、典禮上的反覆訓話,這些傳統手段早已證明無效,而且產生了形式主義的反面作用。
  
教育部推動「有品」教育,在邀請藝術家進駐校園之前,恐怕藝術家得先進到教育部,對決策官員灌輸一下什麼是美學品味吧!教育部用心良苦,但要找對「有品」教育的藥方,不要把錢花在口號宣傳和形式主義上面。



【2009/06/18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2-3 08:01:21 | 只看该作者
ZT 大人老沒空 模範哪裡學?

【聯合報╱楊道光/小學教師(台北市)】2009.06.20 03:23 am


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他們不斷的在模仿與學習。但花錢辦活動,就可以讓所有學生成為「有品孩子」嗎?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首先是政府不重視品德教育。過去小學品德教育有「生活與倫理」課程專門教授,其後縮減為「道德與健康」,現在品德教育淪為「綜合領域」課程內可有可無的雞肋。了解教育的人都知道,老師都是按照教科書內容教課的,課本裡沒有的,要找時間教,或進行所謂「融入式教學」,無異是緣木求魚。
  
另外,孩子也缺乏身邊足以模仿學習的「典範」。在學校裡,老師忙著趕進度教學、改作業;回到家中,大概也鮮少有家長與孩子談心,了解孩子心中真正的需求———「愛與關懷」。試問,孩子周遭的大人都不懂得停下腳步,聆聽他們心中真實的感受,他們又如何去同理他人的感受呢?其實,孩子身旁的大人都可以成為學習的典範,我們現在如何對待他們,日後他也將以同樣態度對待社會。
  
日前學校邀請一位生命鬥士莊馥華小姐到校演講。莊小姐年幼時因火災吸入過多一氧化碳,導致雙眼失明,頸部以下無法自由動作,但她憑藉著驚人的毅力、聽力學習,以數位拼音板與母親溝通,完成了許多優美詩作。有同學在聽完演講後哽咽。馥華姊姊可以是孩子學習的典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一定要懂「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的道理。



【2009/06/20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5 22:0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