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Utd
2008-10-09, 11:47 PM
我個人覺得, 多文化的衝突往往是來自於其他人對某人身份的認定及從而給予的壓力, 而不是自身的想法或是刻意扭曲.
被社會認為是原本屬於的地方....這點個人完全同意. 不過, 也許這句話可以被更進一步精確的來分析, 命題為: 這個人是被"哪一個"社會認為是屬於"哪一個"地方的呢.
我自己也是大學才出國, 所以可能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身份認知問題. 不過; 我可以感覺到英國社會及台灣社會看待我的角度, 在我旅居在英國的這段時間中不變的在改變. 他人的眼光及對我的理解及要求都在改變. 這是現實. 所以身份的認同的問題可能不是一句我是台灣人, 華人, 亞洲人就可以解決. 而就變成了我要如何去看待及回應這二個社會對我身份看法的改變.
(P.S. 如果15樓的朋友是在英國的St. Andrews, 您應該慢慢會知道在這裏華人並不是屬於Asian這個族群. 呵呵.)
我個人覺得MikiRei提問是很有討論義意的, 好比英國有許多的印巴移民的第二代女性, 她們在英國出生, 在英國長大, 受英國教育. 思想觀念完完全全就是英國人. 而英國社會也看待她們為英國人. 但是在一些案例之中, 她們有時會被自己的家長騙回祖國去嫁給自己家族中選定的對象(之前可能完全不認識). 因為那個原來的家族及社會認定她們仍然是那個社會中的一份子. 而在那個社會之中, 男婚女嫁由家族為其決定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這些情況之中, 我們可以看見: 不同的社會及價值觀, 法律, 人權, 會對同一個人作出不同的要求, 而某些社會的觀念及制度可能不太容許個人為自己在其自身的某項事務上作出為自己作選擇.
所以, 我想問題不是在於誰要怎麼想他自己. 而是在於人類世界之中, 社會化的結果會pomoting the notion of "we are all the same"..."we should be the same", "why can't you do the same as we do"等等.......現代人也許口口聲聲說be yourself. 殊不知社會化的基礎是從根本上的反個人為自身而存在的合理性. 當我們只講一個人如何如何時, 事情似乎可以很簡單. 但是當我們把社會拉進來. 一切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