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入主中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朋友能介绍一些内战的谍报片吗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2-2 04:34:55 | 只看该作者
法务部调查局==中统


调查局最早成立于1927年的中国大陆,原称“中央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为中国国民党中执会属下特5机构之一;1949年4月改隶内政部,到了1956年6月又改隶司法行政部(法务部的前身),直到1980年8月才改名为法务部调查局。现任局长是吴瑛。
根据法律的规定,此机构负责的事务包括防制内乱与外患、保护国家机密、贪渎和贿选的调查,以及毒品、组织犯罪、经济犯罪与洗钱的防治等等。除此之外,也处理一些民间服务工作,如亲缘与DNA的比对,或是焚毁钞票的鉴定[1]等。
调查局的总部位于台湾台北县新店市,另设有台北市、高雄市调查处,各县市调查站,航业海员调查处,及北部、中部、南部、东部等4个地区机动工作组,由各县市调查官负责国家重大犯罪调查工作,协助检察官追诉国家重大犯罪。

历任局长
季源溥(1927年-?)
张庆恩
沈之岳(1964年5月-1978年1月)
阮成章(1978年1月-1984年6月)
翁文维(1984年7月-1989年5月),是唯一从基层干起,内部调升的调查局长。
吴东明(1989年5月-1995年2月),首位拥有博士学历(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博士)的调查局长。
廖正豪(1995年2月-1996年6月),首位文人出身的调查局长,后任法务部长。
王荣周(1996年6月-1998年3月)
王光宇(1998年7月-2001年8月)
叶盛茂(2001年8月-2008年7月),下台后,成为首位被起诉的前调查局长。
吴瑛(2008年7月-至今)

原来 王光宇,叶盛茂,吴瑛都是中统的大特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2 04:34:59 | 只看该作者
对方不敢出声啊~呵呵~孬种到底是孬种~~ 就大众知道的,国民党被策反作为谍报人员的,都数不胜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2 04:35:03 | 只看该作者
难道你想让他们把渣滓洞、中美合作所;老虎凳、辣椒水都搬上银幕?自己打自己的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2 04:35:08 | 只看该作者
台湾“情报局”对大陆情报战:50年死3000人

    台湾“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简称“军情局”,其前身是国民党臭名昭著“军统局”,后来改称“保密局”。一九八五年,“国防部”情报局与“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合并,成为“军事情报局”。其总部在台北阳明山下的芝山,设有情报学校训练间*,军方内部称该处为山竹营区。
   
    “军情局”若将其前身“军统”计算在内,是老牌情报组织,具有七十年历史。“军统”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一九三四年四月,蒋介石将南昌行营调查科与复兴社特5处合并,成立军事委员会特5处,由特5头子戴笠任处长。
   
    一九三七年四月,蒋介石重组特5机关,加强搜集共产党人情报,组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中央党部秘书长陈立夫兼任局长。“军统局”内设两处,第一处负责党务调查,由徐恩曾任处长;第二处为特5处,戴笠担任处长。一九三八年三月,第二处扩大,仍由戴笠一手掌管,内设军事情报、党政情报、电讯、警务、惩戒、训练和策反等组织。“军统局”在全国各地设站,加强监视和搜集情报。戴笠担任负责实务的“军统局”副局长,权倾朝野。
   
    当年“军统局”特5,专门以监视、逮捕、绑架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军统特5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入沦陷区,制造针对日军的恐怖活动,对打击日本侵略和汉奸,起了一定作用。
   
    戴笠于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因飞机失事卒于南京东郊岱山。同年六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军统局”于七月改为“保密局”,一九四九年由大陆撤往台湾。
   
    伤亡惨重
   
    间*工作最为危险,除非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行事缜密,而情报系统又能保持绝密运作,间*活动才会有惊无险。台湾派往大陆刺探军情的间*,最近纷纷落网,是“军情局”败绩的续集。该局前官员两年前披露,台湾五十年来对大陆的情报战,已有三千多名特5殉职,可谓伤亡惨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谍几乎全部经香港进入大陆活动。例如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七日,广东最高人民法院判处五名台湾特5死刑,立即执行。他们俱在香港参加国民党驻港特5组织,并接受训练,然后潜入大陆活动。一九**年十月,大陆试爆第一颗原*子DAN,震惊世界。该年台湾经香港派多名间*潜入大陆,展开“神斧行动”,刺探原*子DAN秘密及沿海军事部署情报,结果全军覆没。
    以近年来说,二○○○年至少廿名潜入大陆的台谍失踪,其中五人后来被证实遭大陆反间*部门逮捕。“军情局”前官员表示,台湾军人大多不愿加入“军情局”,因为一旦踏足进去,意味要过冒险的生活。
   
    台谍搜集军事情报,分战略情报和作战情报两大类,以针对大陆为主,工作范围广泛而危险,因为大陆反间*能力很强,台谍往往一踏上情报战场,就被监视,成网中之物。台谍针对大陆的间*活动,五十年死三千人,数字上颇惊人。如果把台谍案中的大陆涉案人员及被捕关进大牢的台谍计算在内,人数可能超过一倍,是一部间*血泪史。
   
    两岸之间是世界上最活跃兼最危险情报战场之一。
   
    电子侦听
   
    台湾“军情局”潜入大陆的间*,任务包括搜集军事、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情报,以军事最重要,皆因直接影响台湾安危。台谍搜集大陆军情,主要针对三方面:瞄准台湾目标的导弹类型和数目、解放军最新动态、大陆军事防线之死穴。台湾军方认为,若能经常掌握这类最新情报,台军就能提高应变能力。
   
    内幕消息透露,台湾“军情局”在两岸情报战的惨败,不仅是间*落网,连监听网都无法正常运作,对“军情局”打击重大。台军在最接近大陆的金门和马祖,设有情报监听站,日夜对大陆进行侦听。金门岛设有伸缩性电视摄录系统,隐藏在地下掩体,情报人员通过电视摄录系统、监视屏和其它电子设备,就可观察或监听大陆沿海军事活动。如今,台谍网已被破,监听站曝光而遭大陆干扰,如同虚设。除非另想办法才能恢复监听能力。
   
    台谍落网后,“军情局”利用电子设备侦听大陆情报的能力,大打折扣,皆因大陆已加强反间*战线。被“军情局”利用搜集大陆情报的台商,缺乏专业素质,胜在有正当商人身份,不易引起大陆**部门怀疑。军情局招募少数贪图小利的台商为间*,本以为是奇谋,却未料到全盘败北。
   
    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商逾一百二十万人,估计投资总额达六百亿美元,对推动两岸合作和经济发展,是一股巨大力量。“军情局”的情报手段及陈水扁不择手段公开机密情报,使台商形象受到破坏。此事对扁下月竞选连任,相当不利。因百万在大陆投资台商,足以有力影响大批选票的去向。“军情局”专收买小本经营或生意上有困难的台商做间*,如此做法容易一拍即合。某些生意面临失败台商,为使生意起死回生或使所包二奶得到满足,于是铤而走险当间*。
   
    他们通常受训十日就被安排工作,无疑是送羊入虎口,据说,大陆反间*人员,早就对这类为数极少的台商监视,时机成熟就一网成擒。
    谍机败绩
   
    在两岸情报战中,今年是台湾建立对大陆空中侦察大队五十周年,但台军实际上早已停止对大陆空中侦察,皆因屡战屡败。
   
    一九五三年韩战结束后,美国于一九五四年把空中侦察大陆的任务移交台湾空军,由美军供应侦察机。当年美军利用二战时期B—十七和B—廿六轰炸机,拆去弹舱,装上电子反制作战装置,成为侦察机。台空军组成“蝙蝠中队”,对大陆东南沿海进行空中侦察。一九五六年六月廿日,一架B—十七在福州上空被解放军战机击落,机上八人全部丧生。此事发生后,美国向台提供较新型的P二V—七侦察机。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初,台军一架P二V—七侦察机,由新竹飞往南韩,六日再起飞,对大陆辽东半岛军事设施进行侦察,结果被解放军击落,十三人丧生。此后三年,又有三架P二V—七被击落。台军空中侦察大陆,为美国卖命,付出沉重代价。美国继续藉台军之手窃取大陆情报,于是又提供新型侦察机RF101。一九六一年八月,一架RF101在福建被击落,飞行员跳伞被俘;一九**年十二月,又一架RF101在浙江被击落,飞行员被俘;一九六五年三月,在汕头再击落一架。从此,RF101不再飞入大陆侦察。
   
    美国曾向台湾提供高性能RB157D侦察机,可以在一万九千米高空执行侦察任务。一九五九年十月七日,一架RB157D侦察机,在华北地区上空被解放军地对空导弹击落,飞行员王莫钦跳伞,坠地身亡。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地对空导弹击落飞机。
   
    一九六○年,美国王牌谍机U二运抵台湾,国民党军队特别成立三十五独立中队,由于U二机身黑色,故又名“黑猫中队”。这种堪称世界一流谍机,可在二万一千米高空对地面执行照相和电子侦察。一九六二年九月九日,一架U二在华东地区上空被地对空导弹击落,飞行员陈怀生丧生。
    由那时起至一九六七年九月,相继有五架U二被解放军击落,其中**年七月七日被击落的一架,由台湾王牌飞行员李南屏驾驶,李死在驾驶舱内。U二在大陆上空屡战屡败后,由一九六七年九月八日解放军击落最后一架U二后,台湾空军从此知难而退,停止对大陆空中侦察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2 04:35:1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谍战的内容,里面一个共产党都没有出现过,主要是讲教官江支森的故事。我开始也是被片名吸引,看完后才知道上当了,连那个“黄埔军校”也是个冒牌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2 04:35:16 | 只看该作者
台湾“解严”以后人们才发现当年抓的许多“匪谍”都是冤假错案,家属正闹着打官司,这种题材躲都来不及,谁还敢去捅这个马蜂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5 02:19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