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aliland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DADAO袁世凯 孙中山曾提出租让东三省给日本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2-2 03:49:13 | 只看该作者
当局者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2 03:49:17 | 只看该作者
可怜孙中山手上没有军队啊,幸亏他没有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2 03:49:25 | 只看该作者
看!孙文等革命党人订立密约,使东三省归日本所有。会谈中,孙文表示:“当此次举事之初,余等即拟将
满洲委之于日本,以此希求日本援助中国革命。”
森恪在会谈当天下午6时还发出一封经过孙文、胡汉民修改的致日本有关人士的特急电报,内称:“关于
租借满洲,孙文已表应允……如能在汉冶萍公司五百万元借款之外再借与一千万元,则孙等与袁世凯之
和议即可中止,而孙文或黄兴即可赴日订立关于满州之密约。”
据与孙文有密切交往的内田良平说,从1905甚至更早时开始,孙就曾在游说日本朝野人士时一再声称:
“满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国革命的目的在灭满兴汉”,“日本如能援助中国革命,将以满蒙让渡与日本
。”
孙中山的革命,得到日本政府外务省秘密资金的支助,已经不再是秘密。日本在有计划地对中国进行渗
透的同时,不断地受到革命党和军阀的让步、许诺、暗示的鼓舞,逐步发展和完善了吞并中国的政治野
心。
从1898 年起至1923年止,包括与森恪的谈话在内,致小池的信和《中日盟约》后来被披露后,类似的记
录共10条,交涉对象包括首相、陆军参谋总长、政坛元老、财阀等等。海峡两岸均有人急欲修补孙文的
形象,硬说这些文件是假的。他们没有注意到,这是孙文的一贯思想,并非孤证。这是文件均是在日本
外务省的档案中找出来的,而非稗官野史。
1905年成立同盟会,由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共同拟定六条政纲,其中第五条即为:“主张中日两国国
民的联合”。
另如有记载:1917年9月15日,日本社会活动家河上清访问广东军政府。孙文在会见河上时明确地表示:
“一旦他掌握了权力,将愉快地将满洲交给日本管理。”
1918年11月16日,孙文在上海会见日本实业家松永安左卫门时又说:“日本如果援助南方派的话,可以
承认日本对'满蒙'的领有。”
1922年2月5日,孙文又与日华林矿工业公司的代表签订密约,规定该公司提供二万支长枪、72尊野炮、
120支机枪及相应的弹药和5百万日元为条件,“同意将海南岛,及所有沿广东海岸之岛屿的开发权,及
从厦门以南至海南岛的渔权,全让给公司专利包办。”
“同意公司对开发广西之林矿有优先权。”
“政府指派三分之一的委员名额,委员会主席须为日本人。”
此事当时就有所透露,引起海南岛在各地的人士强烈抗议,一再向孙文和军政府质问,《申报》和《华
字日报》等报刊曾作过连续追踪报导。“护国运动”中,孙文又暗中与以田中义一为骨干的日本军部秘
密往来,透过日商九原房之助,先后收受日本军部接济140万日元(折合当时美元约70万元),开日本军
国主义介入中国内政之先河。
另如民国元年,中山先生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表“布告各友邦书”,承认满清政府所缔结的一切不平等
条约、所借的外债、和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的“种种之权利”。
民国三年,孙致大限重信书,求助倒袁,所列交换条件,比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更为丧权辱国。1915年1
月11日,日本驻华公使面交+++国大总统袁世凯一份二十一条决议书,史称「二十一条」,要中方俱
签。这部分原因是日本要求对当年支持中国革命的回报。2月5日,中国政府刚刚与日本方面就签约一事
谈判,讨价还价之际,孙中山却擅自在日本东京与日方秘密签订了一份《中日盟约》,共十一条。这份
盟约,与著名的***条约“二十一条”,颇多相近之处,条款的屈辱损国,更有过之。革命党人的作派
,比封建王朝和北洋军阀还要来得“前卫”。
孙中山当年在日本的一举一动,均处于日本警方的严密监视下,警方的档案中留下了订立《中日盟约》
的当天,山田纯三郎到孙文住宅,由山田挂电话给陈其美,要他持印鉴立即前来,陈果然奉命来到;中
华革命党党员王统一亦来到孙家等记录(另一日方签字人估计是补签的)。日本外务省有关档案中还留下
了送信人王统一的名片,而王是中华革命党最早宣誓入党的五人之一,是订约时的在场见证者。此信和
盟约的真实性,日本学者藤井升三已有详细论证,颇难推翻。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2 03:49:29 | 只看该作者
看!!
                        孙中山为何叫“孙大炮”

      2008-03-11 21:53:48 来源: 网易历史综合 网友评论 15 条 点击查看  孙中山当年立下宏愿说在10年内修20万里即10万公里铁路,的确是不切实际

孙中山叫“孙大炮”,是人们对他的称赞。因为无论对满清统治者,还是对封建军阀,他都是一门摧枯拉朽的“大炮”;还有人说,叫他“孙大炮”,是因为他口才了得,一开口就有如大炮狂轰……事实上,“孙大炮”的绰号来自孙中山的政敌袁世凯,也并不是对他的赞许。
1 912年8月,孙中山刚从临时大总统的位置上下来。他入京跟新任总统袁世凯密谈多次,正与袁处于蜜月期。
此时的孙中山周游世界,既有强烈的爱国心,又好学深思,满脑子理想。根据他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的考察,他认为中国要富强,首先要“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货畅其流”。而欲“货畅其流”,修铁路乃第一要务。因此他在与袁氏密谈时,提出这样的方案:他愿专任修铁路之责,保证在10年内修筑铁路20万里(一说10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请袁在同一时期训练精兵百万以强中国。据说,当时袁世凯一听,高兴得站起来大呼“孙中山先生万岁”,孙中山也回报一声“大总统万岁”。
孙中山的话虽出于一位伟大爱国者的至诚,但袁世凯心里认为他是信口胡吹。其后,袁在背后说孙中山是个“大炮”。“孙大炮”之名由此而来。
袁派孙中山去修筑铁路,显然是投其所好,免得他继续革命或重新****。谁知孙中山信以为真,向中西媒体正式宣布自己今后的使命之后,就认真地干起来。袁也特授以筹划全国铁路全权,出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理,设总部于上海。孙中山率领大批失业党人,乘豪华专车到全国视察。后来孙袁交恶,当局要清查铁道公司的账目,发现铁道一寸未建,而视察公帑却浪费百十万两,于是袁世凯要下令通缉“贪污犯”。
直到今天,我国铁路总里程不过是8万公里,孙中山当年立下宏愿说在10年内修20万里即10万公里铁路,的确是不切实际。
作为理想主义者,孙中山的其他一些构想也显然难以实现。譬如,他讲“中国实行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不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即可成地球最富之国”。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综合 )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2 03:49:34 | 只看该作者
无语,不是又是忽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20:4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