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入主中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如大陆也开放党禁。。。。。。。。。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2-2 00:11:51 | 只看该作者
没开放所以没那么恐怖 开放了说不定还更恐怖看看前苏联吧 再看看南斯拉夫吧 这些都是才发生不久的西方国家根本不会在乎你国家是什么政体 在乎的是你这个政体对他是不是有利 是不是容易控制另外,沙特等一些中东国家还是封建体制,比社会主义体制落后不知道多少倍。女人****,一夫多妻制,童养媳等等 但就因为他们甘当美国的家奴,是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代言人,所以西方国家从来就不会攻击他们的国家制度,即使提出一些所谓的民主的建议,也仅仅停留在嘴巴上说说的地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2 00:11:58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这是经过实践验证的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2 00:12:02 | 只看该作者
红卫兵来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2 00:12:0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复兴,就必须永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2 00:12:1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拿着外国基金的“资助”从事他(她)们的“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2 00:12:17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内战才有可能多党制。。否则想都不要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2 00:12:21 | 只看该作者
国民党在大陆的时候不也是推行一党制吗?其实并不是说一党制不好,而是一党制适合中国国情。其实日本新加坡等国也是一党制,台湾经济崛起的时候也是一党制。中国出现现在种种乱象不是因为一党制,而是法制没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2 00:12:34 | 只看该作者
苏联解体的原因
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胜利,固然不一定像过去苏联教科书所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无需讳言,它也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权转手,它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在苏联,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有人比喻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可是,这名“船长”很不称职,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在此危急关头,戈尔巴乔夫又只顾自己的得失,在复杂的政治较量中节节败退,主动放弃阵地,提出改革要从根本上“改造整个社会主义大厦”,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会有质的更新”,就是要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义已经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变更现存制度。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共产党处境到了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自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苏共衰败,是苏联剧变的前兆; 苏联解体,是苏共****不可避免的结果。从戈尔巴乔夫当政7年特别是最后时期的言行看,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当然有着不可推诿的历史责任。
  然而,有一种观点值得商榷,国内外有些学者把苏联解体的原因过多地甚至全部归咎于戈尔巴乔夫一个人。例如,博尔金认为,“苏联是被人从内部攻破的,是被一小撮有影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葬送的,是被反对派搞垮的”。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一个所谓“叛徒论”,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东剧变的罪魁,是社会主义的叛徒。过分夸大一个人在历史剧变中的作用,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早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说过: 是时势造成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恰如其分地评价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史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10:0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