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aliland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岸蛙声啼不住,ECPA签约山重山,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2-1 02:42:4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ECPA
我们都了解目前“+++国”的“主权”正当性受到质疑,但是我们要问,应该先追求“主权”还是争取“权力”?如果是前者,那么举全台之力,推动加入联合国或以国家为组成的国际组织,或是推动与他国建交,累积外交国数目;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应该抓住任何机会,提升台湾的竞争力,让台湾拥有愈来愈多的实力与权力。   从过去的经验与现在的国际政治现实来看,先追求“主权”叫做“务虚”,先争取权力才叫做“务实”。两岸签署ECFA,有助于台湾商品在中国大陆的竞争力,提升经济实力,这即是“务实”的作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1 02:42:4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ECFA
回顾历史,“+++国”从1971年退出联合国、1979年与美国断交,国家“主权”的正当性受到高度质疑,但是当时政府与人民咬紧牙关,全民“务实”积极拚经济,而不是“务虚”争“主权”,才有1980年代末期台湾钱“淹脚目”的情景,受到国际尊重,那时向法国购买幻象战机可以用现款支付,外国政府照样承认“+++国”护照。曾几何时,台湾开始“务虚”,李登辉与陈水扁以追求台湾主体性或“主权”为名义操弄斗争,台湾进入类似“文化大革命”的时代,人人以“爱台湾”为口号。一方面主张台湾已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一方面又高喊要争取“主权”。这种矛盾心态背后就是对自己的没信心,以及对国际环境的恐惧。在“爱台湾”与“争主权”的操弄下,又是“烽火外交”又是“入联公投”,其实全是包装贪腐与政客私利,将台湾昔日累积的资产几乎挥霍殆尽,也不见“主权”有任何强化。总结这三、四十年的经验,前半段,台湾“务实”的拚“权力”(实力),后半段,台湾“务虚”的玩“主权”。现今面对ECFA,反对者又重谈“主权”老调,怎不令人感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1 02:42:5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ECFA
在国际关系上有“相对收益”(absolute gain)与“绝对收益”( relative gain)两种论述。前者是指,如果与他国互动,台方的所得一定要大于对方的所得,否则不玩,这是标准现实主义的看法,即他方所得必是台方所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军备竞赛与对于国家安全的传统思考。“绝对收益”是指,只要这项行为对自己有利,就会参与,而比较不会去比较他人获利是否比自己多。这一类思考多用于国际合作或参加国际组织。例如,每一个经济体都希望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因为参加对自己有“绝对收益”,而不会去比较他方是否会获利比自己多。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几乎没有听到有的国家会因为对方会从FTA中得到的利益比自己多,我就不签。原因很简单,第一、不签就丧失了自己的竞争力;第二、是否能够获利比别人多,要看自己的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1 02:42:5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ECFA
台湾内部对于是否要签署ECFA,其实就是这两种思维的辩论。民进党是用“相对收益”做为思考,认为如果签署ECFA就掉进了中国大陆统战的陷阱,台湾将更快被掏空,也有些政府官员以“这个可以,那个不可以”、“会维护台湾主权”做为回应民进党的质疑。这群官员虽然了解到“绝对收益”的重要,但是骨子里还是用“相对收益”来做比较,在本质上的思考其实与民进党没有多大差别,完全没有了解到追求“绝对收益”对于台湾发展的重要。相对的,大多数台湾人民看得很清楚,就像任何一个生意人或找工作的人一样,是持“绝对收益”的态度,即台湾或自己应该抓紧任何机会,以寻求生机与发展。如果没有ECFA,台湾如何面对2010年即将来临的东亚区域整合?好友谢明辉就日前即在中国评论网公开撰文说“台湾根本没有说不签CECA(即现在的ECFA)的条件”,来凸显台湾必须以“绝对收益”思考ECFA。   持“相对收益”看法的人,看到的是短线、单向的利益,即我现在(当下)要得的比对方多;持“绝对收益”看法的人,看到的是未来利益的可能。两岸如果能够签署ECFA,对于未来与其它国家签署类似互惠协定将有绝大助益,对于台湾参与东亚区城整合将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1 02:43:0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ECFA
ECFA是一个使贸易便捷化、自由化的一项措施,在本质上,它是以自由制度主义为架构,可是在运作时仍是以现实主义、资本主义弱肉强食的精神运作。在这样的架构中,小的经济体固然可以获利,但是大的经济体因为有买方的“市场”,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发言权,这也是台湾内部反对ECFA最为担心的理由。   不是只有台湾才有这种问题,我们用欧洲的历史做一个参考。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小国对于德国都有着恐惧。但是聪明的荷比卢三国首先并没有拒绝与德国的经济自由互动,也没有选择与德法义等欧洲大国只是以自由贸易区的方式来互动。他们曾有的担心,与现在民进党的担心一样,即是否会被大国完全吸纳,成为一个完全依附于德国与法国的国家,但是他们处理的方式,既不同于民进党,也不同于国民党。他们选择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与大国相处,透过共同市场的共同体机制,小国的权力才得以确保。   另外一个例子是丹麦,丹麦对于德国是担心受怕,因此开始时不愿意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只愿意加入由英国组成的欧洲自由贸易协会。可是十多年后,发现只有自由贸易(即现在的FTA)根本无法争取到欧洲大陆经济的发言权,因此,跟随着英国一起加入欧洲共同体。   各位朋友,英国、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应该不会比台湾笨吧,她们都了解到对小的经济体来说,欧洲“共同市场”比“自由贸易”来得好,台湾为什么不会想到?也不愿推动?可悲的是,不只不会想到,连与大陆签署个最基本的ECFA都还要反对。台湾是否应该好好想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1 02:43:0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ECFA
CECA(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改为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1 02:43:09 | 只看该作者
心虚的表现,没有实力的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1 02:43:1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务实比虚名更有价值


避虚就实,务实兴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14:0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