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渤海边的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明(中国)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9:16:54 | 只看该作者
适宜K房

于是  


  流浪歌出来的时候,我还挺振奋。因为钱柜一直没有这支。但我很喜欢。
  但是等陈珊妮出来的时候,我就受不了了。因为实在是。。。强扭的瓜。我深爱的蝶恋花啊,是我的手机铃声呀~~~
  窃以为,这出戏放在钱柜当过路歌再好不过,比放广告强。
  
  周迅完全不该出演这个角色。一人分饰两角本已是重蹈覆辙,更何况这故事根本苍白得比不过苏州河,纵使苏州河也已够苍白。只用两种表情,连台词都不用说,这样的演出实在让人无言以对。浪费。
  
  看到张信哲的三千院出来。我觉得这戏很圈内化。
  杨恭如的上海话好歹是好听一点。吴彦祖的那个,我实在忍不住在房间里大笑起来。这个大概是非沪语观众所不能领略的幽默。
  
  妈妈这个被人津津乐道的包袱,说实话,我觉得甩得都不清晰。在张信哲眉眼间闪动的镜头好像要说,很妩媚吧,游泳啊游泳游了大半天,是为了说一条腿的瘸。
  但“献给妈妈”那个献辞,实在太荒唐了。惟有荒唐二字可以表达我的愤慨。
  
  火车这段,也很搞笑,下次坐火车去旅行可以仿造这个拍一段,连续五个小车厢,把黑社会集团由大到小都囊括了。
  现在的文艺片,直接可以兼做喜剧片了。周迅那段尖叫捶打吴彦祖的片段,简直让人如坐针毡。。。鸡皮疙瘩真的掉一地。
  
  我觉得这个片子烂,太做作,做作到不仅把观者当傻瓜,还把包括黄耀明在内的参与者都当傻瓜。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9:17:19 | 只看该作者
我,老了还是傻了?

低调灿灿的小妞(深圳)  


  怎么评价就没有一个“太差”呢?
  不管导演、主演还是编剧等等,因为我一好友极为喜欢周迅,偏巧周末又比较有闲。于是看了。
  然而我发现一开始我就错了,恍惚错乱的镜头——我以为这是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我忍,旁边的honey开始隐隐不快。
  于飘离中吴艳祖与明明的眼神交织了,紧接着晃动的床戏开始,honey说,怎么他家里偏巧就有那样蛊惑人心的彩灯啊?
  那是他预谋已久,我说。其实我也蛮奇怪一个正常人家里装什么舞厅效果的旋转灯啊?
  张信折出场了,honey又说,太监。我虽然对张君奇怪的"明明"发音暗自窃笑,但仍然耐着性子期待。
  尔后,明明的十指神功出现了。honey惊呼——动作片!
  随后,打架、追赶、莫名其妙的同伙、神乎其神的十指禅功、摇摇晃晃切换迅速的镜头,然后另一个明明的出场。
  我们没有看完,怀着莫名其妙的心情离开了。
  我一直在想,明明的发质伤得很厉害啊,离子烫一点也不顺滑。不过我倒是满喜欢她的烟熏妆。
  这大概是我认为看了一小部分唯一的一个亮点了。然而honey说,周迅的腿真短,还要糟塌他最喜欢的黑色过膝袜。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9:17:35 | 只看该作者
什么玩意儿啊...

lostsoul(北京)  


  要不是有吴彦祖帅哥在里面出演,我恨不得给一颗星...
  
  周迅说:我叫明明(第一个明二声,第二个轻声)
  张信哲叫她:明明!(两个字都是二声)
  杨佑宁喊:明明……(第一个字三声,第二个二声)
  
  情歌王子的出场实在是搞笑~ 看到这个黑帮老大的时候就在心中祈祷:配音!配音!结果...果然是Jeff的原声,Oh My God!这个大佬太有性格了...当时就觉得跟十面埋伏里的宋丹丹形象太配了!看到最后才领悟到阿哲不用配音是有原因的,天成的伏笔啊,这牺牲也太大了吧?!
  
  老大叫猫哥,老二就叫老鼠...
  
  当吴彦祖开口说上海话时,他在我心中的性感硬汉形象一落千丈...
  
  情节莫名其妙,配乐也无比差,第一次看电影让我感受到配乐的差,可见多么差的无法忍受
  
  幸好没发神经去电影院浪费钱...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9:18:06 | 只看该作者
明明便是一套MV

gipsy(香港)  


  第一次看一個多兩個小時的MV,確是有點目瞪口呆了。想不到MV還可以這樣拍法。
  
  對於導演區雪兒,我其實印象不深。人人爭相傳誦的那些關於王菲或誰誰誰的MV,其實我都不太在意。是個人的一點偏見,歌,我是聽的,所以家中曾經有過MTV台,但我從不會靜靜地坐在電視機前看著一套又一套的MV不停播。
  
  看《明明》,也是出於好奇。到底一個據說MV界女王(?)的人,執導的電影會是怎樣的?
  
  看完,有一種好奇心達到滿意的愜意。原來,是這樣的。
  
  《明明》,是很MV的,如果說這是一齣電影的話。全片幾乎都用上我無法理解的鏡頭剪接而成,這個鏡頭為甚麼這樣弄?那個鏡頭為甚麼那樣弄?兩個鏡頭之間為甚麼這樣弄?一頭霧水看完,只記得那首主題曲還很不錯,散場後,K+說可借沒有黃耀明出場。
  
  我說,是呀,該在駕著電單車的周迅後很型地探出頭來,對著鏡頭唱下去。
  
  故事,據說是描述周迅飾的明明向大佬要五百萬,要與吳彥祖到哈爾濱;奪錢過程中,她把大佬的盒子一併帶走,並將五百萬交給阿土分頭逃離。阿土與貌似明明,亦希望與吳彥祖一起到哈爾濱的娜娜一起出發,兩人並產生感情;吳彥祖想到哈爾濱,只是為了媽媽的一句話;大佬最後被發現,原來是變了性的吳彥祖媽媽……
  
  故事在說,到底你在追求些甚麼?
  
  身世也好,愛情也好,秘密也好,看似三線交叉的影片,故事其實單薄得很,每一個故事都沒有細節可言與感情可言。稍好的,是娜娜與阿土的那條線,也許是著墨較多吧,也有點味道。
  
  鏡頭的多變,和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喘氣位的配樂(或我印象中沒有喘氣位),我在想,這還是一套MV,而且是史上最長的一套MV吧?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9:18:46 | 只看该作者
导演区女士……

马耳他(惠州)  


  是一个拍三级片的高手,拍《明明》这种片简直是浪费人才。
  当然,周迅nana对阿土仔杨佑宁说:“你不要以为对我好我就会喜欢你”片刻,又好像想打动观众,但这已经不新鲜。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9:19:0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上海的首映

Scarle(上海)  


  见面会上有观众提问,有位观众说这部电影拍的挺艺术的,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挺商业的,可能区导演是拍MV出身,拍的都挺一段一段的,每一段都很突出,这样就显得没有高潮了,我挺喜欢她跟杨佑宁去pub打听吴彦祖消息的最后那段,吴彦祖在这部戏里的戏份还没杨佑宁多,吴在电影里有挺长的一段和杨恭如的上海话对白,说得挺标准的,还有发展空间,看到周迅和杨佑宁那一段,觉得他们好配,说明导演拍的很成功。我有些不明白导演为什么把这部戏名字取名为《明明》,其实在里面拍nana的比较多,也没有很明显的以明明的角度出发。
  还是很明显得从片子中看得出来导演是女性,有女性的角度,明明和nana都对爱的执着,还有最后的字幕献给天下母亲。周迅这次又是一人分饰两角,两个一模一样的女人都爱着同一个男人,相比《苏州河》我还是比较喜欢《苏》,《苏》内心戏比较多,情绪比较浓,《明明》比《苏州河》观赏性要强。
  可惜的是没有看到周迅说广东话,预告看到迅说广东话很期待的,看之前也想到了,内地上映肯定都是国语配音。
  
  电影放完之后,周迅和导演区雪儿,还有电影音乐制作黄耀明和观众有个见面会,照片:http://www.flickr.com/photos/scarle/sets/72157600117403399/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9:19:24 | 只看该作者
《明明》:一部看起来象电影的MV
2007-04-27 00:57:22   来自: 韩兮 (北京)

明明的评论  

  tom影评组出品,请勿转载!
   艾伦派克把《迷墙》这个大型的MV拍得如同电影一样,以致现代许多收藏家们都把《迷墙》放在电影一栏中。所以,作为香港金牌的MV导演区雪儿将一部电影拍成大型的MV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了。
  《明明》这部影片在故事的创意上并没有任何新奇之处,相反,其故事思维颇有些网络恶搞的意味,之所以成为一部电影作品而不是一个短小的视频玩艺,其最大的原因不仅仅是有周迅等明星的加盟,而更在于此片的影像风格。所以,看此片的重点绝对应该放在对影像的选读上,至于故事则大可忽略不计的。
  在笔者观影的经验中,中国少有导演能够将特写拍得如此富有表现力,富有动感,至少在国内影片中,由于题材上总是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故事,于是导演本着再现的创作理念,而大量运用了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是极其少见的。所以,我们只能强调于构图的思维,这也是第五代导演一直醉心的拍摄手法,例如《黄土地》中黄土地等等。构图的理念是建立在纯正的文化思维上的,所以国内的构图虽然相当不错,但其沉重感是非常可怕的,压抑是国内导演最喜欢表现的一种心理感受。
  国内影片特写镜头少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亚洲人的长相问题,由于面部没有过深的沟壑,层次感不够,所以人物面部表情的特写只能依靠一些夸张的表情来实现,显得做作而缺失了人格魅力,最好的例子就是多年前那些英雄们的表情,在那种特写下,他们成了英雄,但却不是个人。于是,便千篇一律了。
  在世界影坛上,特写镜头的最主要功能不是一种再现的手段,而是一种表现方式,所以这种手法一般情况下最适合于商业影片,就如《明明》一样。我想,区雪儿在创作《明明》的时候肯定有一种商业表现的欲望在里面,可能也是由于本身就是拍MV出身,于是对于这种表现更是情有独钟,所以影片中的特写镜头极多。笔者印象最深的特写镜头莫过于阿D与明明坐在浴池中打水一节,手掌推水,水面波纹,以及水珠四溅,加以升格的慢镜头,这个特写中所蕴藏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所用的手法也相当的完美。将一个特写镜头拍得如此有动感及韵感,可以说区雪儿对影像的感觉是相当到位的。
  所谓的动感绝不是升格与降格的简单剪辑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所有镜头上的动感一定是需要参照物的,动的快慢与静的延时交替才可以成为好看甚至过瘾的画面。在《明明》这部影片中,区雪儿着力表现了明明以黑珠作为武器的一些画面,第一场戏无疑就是抢盒那一场,黑珠运动时的快慢结合自不必说,其质地本身的动感也不必强调,而那个鱼缸作为参照则是一种思维上的,鱼的静与珠球的动相得益彰。明明在房内练掷珠时,区雪儿无疑将这种动静参照的表现力更提高了一个层次,即永动珠与黑珠之间的撞击以及变化。同形态与同质地的感觉却被巧妙得分为了动与静的两种运动体。
  对于MV导演来说,色彩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段了。但是很遗憾,区雪儿在对色彩的运用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这一点可以从许多场景的布景中感觉出来,还是属于中规中矩的。但即便是这样,作为观众对影片的色彩还是会留下深刻印象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导演对特写,对动感剪辑运用的结果,正是由于特写与动感剪辑这种极有风格的特点,无形中也对色彩的炫耀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区雪儿在色彩运用,镜头构图以及动慢结合的剪辑手法上是极具现代感的,而这种现代感也恰恰符合了现代年轻人的观影习惯。但也许是由于第一次拍电影,区雪儿对这些现代感表现的迷恋造成了此部影片的失败,在笔者看来,区雪儿试图在这一部影片中将自己所能够体显出来的现代感尽情展示,这种急功的心态虽然可以将此片拍摄得极为炫丽,但不可否认,强大的形式感也由此出现了,所有的光影效果分散了观众对故事的关注,而急于表现的视听语言则远远超过了影片所能够承载的能力。
  在一部MV中,视听语言是起到强化音乐感受能力的作用,是一种纯感性的表现,所以完全可以夸张一些,但作为一部电影,视听语言起到的主要是对故事的辅助理解上,所以视听语言在风格上不宜过分嚣张。尤其是这部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大意思的影片,千万不能学习第五代导演,从一种缺失故事的构图语言走到缺失故事的另一种构图语言中。
  说到故事,虽然本片讲述的故事很平常,虽然此片在结尾处的解释有些恶搞的滑稽成份,但事实上此片的故事还算说得过去,一个有关寻找的主题是显而易见的。但之所以说缺失故事的主要原因在于情节的缺少,人物性格的造型化,这两点令这个本来就很普通的故事变得更加无法吸引人了。
  看过此片后,笔者有一个设想,《疯狂的石头》若落到区雪儿的手中,会不会能够达到《两杆大烟枪》的高度,前提是区雪儿摆脱自己的MV导演意识,而作为一个电影导演来拍一部能够讲故事的好玩的电影。当然,这只是一个设想,但至少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导演,但可惜的是,故事还是中国导演的通病!
  
  韩兮
  2007-4-25于通州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9:19:53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看完《明明》我崩溃唠!
2007-05-10 16:23:32   来自: 奶牛林 (北京)

明明的评论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明明》我崩溃唠!
  
  上午刚在××看完数字版的香港最新的影片《明明》,主演是周迅、吴彦祖、张信哲、杨佑宁、杨恭如。
  
  电影里面,周迅一个人分饰两个角色,一开始就是黑头发周迅和吴彦祖在床上浴缸里翻滚,两个人累了之后,周询问吴彦祖他最想要的是什么,吴彦祖说,想要五百万到哈尔滨(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的升级版本)。
  
  然后黑头发周迅就拿了一个塑料提兜,到张信哲开的赌馆那里去拿钱。张信哲很痛快地就给她了,但黑头发周迅临走的时候,拿走了一个桃木盒子,张信哲不干了,他手下的打手开始大打出手。黑头发周迅竟然是个侠女,手使一把算盘珠子?乱弹一气。这珠子威力无比,人挡杀人佛档杀佛!在打碎了桌上玻璃杯和啤酒瓶之后,放倒了所有小喽罗,然后把养鱼的水族箱打碎,水和鱼一起流淌下来,把杀手给冲倒了。
  
  然后黑头发周迅就跑,张信哲的打手们就追。张信哲很洒脱地说,钱可以拿走,但盒子一定要还给我。
  
  黑头发周迅实在逃不脱了,就把装钱的包给了门口接应的小弟,分头逃跑。这小弟跟橄榄球运动员一样,撞翻了所有的杀手喽罗,怀揣五百万一千元一张的港币,扬长而去。在接头的时候,忙中出错,碰上了橘红色头发的周迅,抓起她的手就跑。杀手喽罗们就追,黑头发周迅弹起一颗算盘珠子,一家伙就把一辆汽车的轮胎给打破咯,结果这辆车挡住了杀手喽罗们,橘红色头发的周迅和小弟拿着钱跑了。
  
  他们找到了蛇头,从香港偷渡到了上海?然后在上海闲极无聊,踏上了去哈尔滨的列车。
  
  碰巧的是,黑头发周迅也在这辆列车上,吴彦祖也在这辆列车上,杀手也在这辆列车上(我顶导演个肺呀)!
  
  吴彦祖找妈妈,怎么找也找不到,最后就凭记忆中的片段,到哈尔滨去。在火车上,张信哲派出的杀手喽罗又给了黑头发周迅一箱500万港币的钱,结果黑头发周迅打开箱子数钱的时候,一阵毒雾从钱中散发出来,黑头发周迅晕倒在地(我也晕倒了),很快当她醒来,杀手在看完手表之后,认为黑头发周迅已经中毒,于是开始在车厢中寻找她。
  
  黑头发周迅违背了同黑社会老大张信哲的约定,私自打开了桃木盒子,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出于嫉妒恐惧,她把盒子里的东西烧了。
  
  中了毒的黑头发周迅在火车里奔跑,一头窜进了一个车厢,竟然是橘红头发的周迅和她的小弟,然后黑头发周迅很不负责任地将桃木盒子塞进橘红色头发周迅的手里,然后他们就跑,杀手就追,他们一头跑进一个车厢,发现了吴彦祖!
  
  吴彦祖就和杀手对打,杀手没影了。世界清静了!
  
  吴彦祖和橘红色头发的周迅以及她的小弟在两根铁轨上谈判,橘红色头发周迅扑向吴彦祖问他为什么不爱她?(原来他们两个认识)。最后三个人打得头破血流,吴彦祖很霸道地把桃木盒子给抢走了,橘红色头发的周迅和小弟从昏迷中醒来,抱头痛哭。
  
  吴彦祖跑到偏僻的地方在大雪中打开了盒子,发现是个空盒子。
  
  这时,一个令所有观众毛骨悚然的画外音响起,是张信哲在读这封信,张信哲在信中承认,他是吴彦祖的妈妈!!!
  
  我当时就崩溃了!
  
  张信哲最后竟然宣称他是吴彦祖的妈!
  
  变性后成为香港黑社会老大!
  
  影片最后最最令人崩溃的,是打出一行字幕:
  
  献给所有的母亲!
  
  这个导演,该拖出去油炸!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9:20:43 | 只看该作者
miu miu OR ming ming

Padma  


  不知道别人看出来没有,我看的《明明》十足的就是 miu miu 的广告片。连名字都是谐音的。miu miu.. ming ming..
  
  周迅刚签约的prada的副线品牌 miu miu.还不明显么。看过时装杂志上Prada近期的广告上的model,就怎么都不会觉得周迅的打扮眼生。
  
  而且,整部片子情节出人意表荒谬,胡闹,搞笑。根本就是广告的特长嘛。画面上也是,闪过,停顿,快放,慢放... 任何一段截出来都像是似曾相识:
  
  心随我动____XXX摩托。
  XXX洗发水____就是这样自信。
  男人有很多面____XXX男装。
  常回家看看____XXX....
  .....
  
  诸如此类。
  
  从头到尾,我就觉得,是一部超长的广告,名牌明星。其他的真没什么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09:20:57 | 只看该作者
往下看

colaandice(上海)  


  全世界傻了吧唧的人也没有那么几个,怎么都集中到这一部电影里来了呢?我就奇了怪了,大姐您也好意思把这个叫电影啊?真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您就别拿出来献了,自己个儿没事偷摸看得了!此片一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比天灾厉害,您这个叫名副其实的人祸!!您这个电影能播放,那就没有什么不能在影院放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 04: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