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渤海边的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宅门(中国)(电视剧)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2-21 10:21:5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六集

  九红一路上经过无数艰险,女扮男装闯过了山海关,当她回到家中,发现景琦已与香秀修好,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九红寻衅与香秀大吵,香秀怒而出走。

  

第三十七集

  景琦追到香秀家中将香秀请回,九红知大势去实。九红无处发泄,怒而欺侮槐花,槐花忍无可忍,大揭九红的妓女老底,九红愤而寻死,景琦竟暴打了槐花,槐花悲愤交加悬梁自尽,已经落魄的王喜光落井下石,代槐花家告了景琦企图敲诈,景琦宁可坐牢也不拿一份钱给他。香秀施诡计骗了王喜光,令其撤诉,七爷出狱后王喜光仍一无所获,更加怀恨在心。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鬼子就要打进北平城了,田木再劝景琦允其入股,被景琦大骂,宁可一把火烧了《百草厅》也不会与日本人为伍。

  

第三十八集

  日本鬼子占领了北平,王喜光当了汉奸,出面请景琦当伪药行商会的会长,被景琦严辞拒绝。汉奸们开始每天出入《百草厅》捣乱,己无法营业。只好关门停业,万筱菊因不给日本人唱堂会而遭通缉,只好躲到白玉婷家中。万知玉婷己与其照片结婚十年了,感激涕零潸然泪下。日本鬼子又抓走了《百草厅》柜上的人,并抢走了三爷白颖宇的汽车还险些轧死三爷,三爷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万般无奈,景琦硬着头皮去求王喜光要他放人,王喜光趁机敲诈景琦一笔金子。

  

第三十九集

  万筱菊告别王婷,企图躲到乡下去,不料路上被日兵抓回,由于《百草厅》拒不开业,日兵包围了老号,并将全家男人拘禁在公事房内,并勒令立即交出祖传秘方。危难之际,香秀挺身而出,制了一批假方子骗过了日本人,田木青一得了秘方后欣喜之极,劝七爷景琦若不当会长可先到外地躲躲,景琦竟偷偷躲到了香秀家,玉婷出面要景琦将香秀收房做小,孰料香秀坚决不肯,她目睹槐花之死决不做小。景琦终于同意续弦,娶香秀为太太。

  

第四十集

  景琦不顾全家人的反对,更不再躲躲藏藏的怕日本人,竟大办喜事与香秀成婚,王喜光立即找上门来逼景琦出任伪会长,并列举景琦之孙由占元参加了抗日组织,景琦之妹白玉婷藏匿万筱菊,且交出的秘方经鉴定全是假的,如不当会长要将全家一网打尽,危难关头,三爷白颖宇挺身而出愿当会长,在就职典礼上,白颖宇怒斥日本鬼子和汉奸,他的儿子在重庆被日本鬼子飞机炸死了,他要对的起儿子,宁死不当亡国奴,他当场吞食大烟膏,壮烈殉国,景琦知道下一个就该是他了,于是召集全族的人开会,立下遗嘱,族中如有与日本鬼子同通一气者,人人可诛之!(全剧终)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2-21 10:22:11 | 只看该作者
资料: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导演阐述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09日12:21  新浪娱乐

  《大宅门》是我毕生的心血,是我的生命。做为编剧,我写了人、写了人性、人权、人的个性,人的个性的张扬、个性的泯灭,人的生与死,我要告诉观众,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些人,曾经有这样一些人这样的活着,《大宅门》折射了大千世界,映照了一个民族。做为导演,我将创作一部纯京味儿的作品。京味儿,就是我们的形式和风格。

  由于某种原因,本剧只能拍摄四十集(从光绪初年到抗日战争),所以许多人物很不完整。我把一些主要人物的来龙去脉先讲清楚,供理解。

  塑造人物之用(略)。

  这次与演员的合作恐怕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往是与演员一起探索形象,此次几乎大部分人物都有原型,我将按照原型去要求演员,这就很细微、很具体。我希望演员能突破原型、有所创造、忠于原型、不囿于原型。把这些人物贡献给观众是我从艺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希望演员打破过去对角色理解和认识的模式,从“鲜活”入手,多维的、立体的(空间),而非概念的、线性的(平面)去塑造人物。

  摄影要充分体现宅门文化的特色,无论光效、构图、运动、视角都要营造“宅门”氛围,要有“宅门气”。那应该是神秘的、幽深的、层次丰富的、色彩凝重的,既有皇家的气派又有市井的风俗的一种特殊氛围,强调空间,写实与写意并用,油画与水墨结合,统一在突出宅门文化的总的意图之中。不讲究光源,以营造氛围的需要为主,要大胆突破过去四平八稳的光效,难度很大,一万多个镜头被限制在一个四合院中,光和氛围的变化便成了成败的关键。

  无锡基地己搭建了两万平米的景。同样要求美工师突破昔日创作模式,我们推崇逆向思维,反叛精神,个性!不必按现实物理空间设计,当简则简,当繁则繁。我提供的图纸,是《大宅门》的原形,在北京的四合院中,这是一个极有特色的一个院落,现在保存完好,可去参照,体现了“宅门文化”独有的韵味。

  由于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一百四十余角色)、场景复杂,条件有限,给化妆、服装、道具止了大难题,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每个发型、每件道具,每件服装都要注意时代的变化、京味儿的特色,设计出老北京常见而又未被人表现过的典型的细节,别用常规的东西滥竿充数。

  同期录音同样要营造出宅门的空间氛围,声音要参与到戏剧矛盾冲突之中,要有内涵,切忌纯自然的平面效果。作曲以京味儿的京剧音乐为主线,大胆运用戏曲舞台的音响效果,独创一格,发前人所未发,才会有惊世骇俗之作。京剧源泉,取之不竭,这也是我一生的愿望。

  剪辑师最重要的是把握节奏,不必按分镜头剧本创作。应是集编剧、导演于一身的剪辑,要求在剪接台上进行全新的二度创作。我们从事的是一项功盖千秋的事业,是一项大踏步超越前人的事业,使所有演职员永不忘怀的有趣的事业,我希望得到全组人员的支持、帮助,关心和热烈的投入。

  让我们把一个精彩的故事留给观众,把一个严峻的思考留给世人,《大宅门》万岁!

  导演:郭宝昌 2001年7月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2-21 10:22:31 | 只看该作者
资料: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故事梗概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09日12:13  新浪娱乐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药材禁运,老号<百草厅>断了货源,面临危机,杨九红竟女扮男装,出关运货历经艰险将药运回,挽救了老号的危急。尽管她在去东北期间,一直把槐花带在身边以防失宠,却不料家中景琦与丫头香秀修好,杨九红悔之不及,将一腔怒火、满腹醋意发泄在槐花身上,致使槐花悬梁自尽,景琦惹上了官.司。而景琦的管家王喜光做恶多端,终于东窗事发,被景琦逐出府‘门,因而怀恨在心,见有机可乘,便落井下石,将景传送入了大狱。机智的香秀上下周旋,终将景琦救出,景琦决心要娶香秀。

  七.七沪沟桥事变,景琦长孙由占元参加了共产党的抗日组织,白府成了侵略军注意的焦点。景琦因拒绝与日军合作被逼躲到了香秀家,终于决定违反家规将香秀续贤,立即遭到全族人的反对,景琦立排众议挥刀铭誓,全族震惊,终与香秀成亲。日军又通过当了汉奸的王喜光逼迫景倚做药行商会会长,并以杀害占元相威胁,景琦坚决不做汉奸,可又担心长孙占元受害,无法解脱。此时,深受日军伤害的年已八十的白颖宇挺身而出当了会长,在就职大会上痛斥日军宣传抗日,悲壮殉国。至此,白家大宅问卷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洪流中。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2-21 10:22:45 | 只看该作者
资料: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主题歌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09日11:50  新浪娱乐

  易茗

  独唱: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

  乱世风云乱世魂。

  平生多砥砺,男儿自横行,

  站住了、是个人!

  伴唱:有情意、有担当,

  无依无傍我自强。

  一身傲骨、(它)就是不敲也响亮。

  有情意、有担当,

  无依无傍我自强。

  集百草、染教(这)世界都香。

  独唱:无悔一腔血,有意济苍生。

  百年风雨大宅门……

  (反复结尾至曲终)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2-21 10:22:59 | 只看该作者
导演郭宝昌自述:我与《大宅门》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09日11:54  新浪娱乐

  电视剧《大宅门》即将与观众见面,我献上的不仅仅是一部剧,而是我生命的全部。

  我自幼在大宅门里生活,成长于大宅门中,直到“**”来临,大宅门彻底消失,达二十六年。大宅门里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血泪情仇,几度兴衰,我耳闻目睹,亲历亲为,酸甜苦辣,悲喜怒怨,无时无刻不在激荡我的情怀;我想把它献给读者,献给观众,成了我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我想叫观众和读者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曾经这样的做人,曾经这样的活着;他们辉煌,他们龌龊,他们顶天立地,他们卑怯猥琐,他们敢爱敢恨,他们懦弱无情,我分不清他们是好人、坏人,可这样的一群人,魂牵梦绕地跟随着我,使我骚动,使我不安,我写出来了,拍出来了,我松了一口气,死亦瞑目了。

  我自十六岁始,写《大宅门》这部小说,历经四十载,三次所写的原稿被毁于政治风波、社会动乱及家庭变适,几乎丧失了斗志,自叹“天灭我也”!可是,一种责任,一种写不出来便有的一种负罪感,终于使我完成了这部作品。回首来路,除了泪,还是泪!

  这部作品自光绪六年(一八八0年)写起,直写到“**”后改革开放的一九八0年,整个故事历时百年。现在读者和观众见到的仅仅是前半部(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只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九三七年。后面还有四十集,自白景琦出生,写到白景琦去世,一个世纪老人的一生,这位白七爷的原型就是我的养父,也是一个影响了我一生的一位世纪老人。他自幼顽劣,个性张扬,无倚无傍,横行世上,属于不闹出点事儿来活着就不自在的那种人;年轻时终被母亲赶出家门,闯荡世界,独创家业,衣锦荣归,自立宅门;他享过福,受过苦,撒过欢儿,坐过牢,天马行空,威风八面;他的宽容大度,他精湛的医道,潇洒的处世,救了不少人;他的愚孝,他的暴戾,他的惟我独尊,也毁了不少人。无论对、生活、金钱、女人,他做了一个男人该做的一切,他就是他,说不清他是什么人,好?坏?本来就不该有这种界定。

  我想,我一生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形象呈现给读者和观众。

  感谢作家出版社,给了我一次与读者交流的机会。

  郭宝昌2001年3月4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2-21 10:23:20 | 只看该作者
资料:导演郭宝昌与《大宅门》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09日13:03  新浪娱乐

  郭宝昌是《大宅门》的总导演,也是《大宅门》的编剧,郭宝昌说:“《大宅门》是我的生命,是我生命的全部,这个作品不完成,我死不瞑目!”这在当今的编、导创作中是不多见的。因为《大宅门》倾注了郭宝昌几十年的心血!

  郭宝昌一九**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拍摄过几十部影视作品,获得过包括“政府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二十多个奖项。但他说这几十部作品都不是他心甘情愿拍摄的,没有一部可以作为他的代表作,于是《大宅门》问世了。早在四十年前他十六岁上高中的时候区开始创作小说《大宅门》,郭宝昌两岁时做为养子进入大宅门,就是北京赫赫有名的“同仁堂乐家老药铺”大家族,直到“**”开始大宅门消失,历经二十四年,收集、积累了大量素材,包括他亲自的经历,到六三年他已珍藏了一大木箱的各种信件、文字、照片、图片资料。小说写了一半便考入电影学院,在老师支持下动笔写了电影文学剧本。在他踌躇满志意欲大显易手的时候,不料飞来横祸,由于政治运动而身陷囹圄,那是一九**年,郭宝昌二十四岁,文稿被全部查抄,且是他反革命罪行之一:为反动资本家竖碑立传。这些文稿直到落实政策时也未找回一纸一字,接踵而至的是‘**’灾难,他珍藏的一箱资料被‘红卫兵’付之一炬,这无疑对郭宝昌来说是个沉重而又致命的打击,两次劫难使他心灰意冷,然而《大宅门》毕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心愿,七十年代这个心愿又死灰复燃,当时他还戴着‘反革命’的帽子,他在干校被监督劳动的情况下偷偷地在深夜用手电筒蒙着被子边回忆边写,断断续续写了三年,又是写了一半,竟又横生枝节,由于婚变,文稿又被付之一炬,从此,他再也提不起创作情绪,一放就是十五年,日于他周围的同行、朋友,无数次的听他讲过《大宅门》的故事,无不被其中的人物、情节所打动、所震撼,朋友们催促他、激励他,终于使他再次产生了创作冲动,从九四年末,他便谢绝了一切片约,并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往来,再次提笔创作,每天以开水、烧饼充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出好东西,就要耐得寂寞”。好个‘耐得寂寞”!终于在九五年九月三十日完成了电视剧《大宅门》的前五十集创作,剧本问世以来,不胫而走,倾到了无数行里、行外的读者,郭宝昌说虽然磨了四十年才出世,但正是有了这四十年的坎坷经历,数不清的人生磨难,才能有今天《大宅门》的深度和高度。《大宅门》的出生恰逢其时,一点都不晚!《大宅门》于九六年初终于付诸拍摄,田于种种不能言喻,极其复杂的原因,拍摄刚刚一个月便夭折于襁褓中。《大宅门》啊!真是多灾多难,这一放又是四年,2000年一月中央电视台出面,最终列入了当年的重点剧目。这确是一部内涵丰富、艺术性强、语言主动的电视剧本,为近年来所罕见。郭宝昌是地道的老北京,在大宅门里生活了二十几年,耳濡目染、亲历亲为,生活底子雄厚,他写了他最熟悉的、最拿手的纯京味的生活。剧中一百多个人物,栩栩如生,都是他心中所有,如他所说:当写完剧本时,他有着一千个莫名的失落,一大批在他脑中魂牵梦绕,如影随行跟了四十年的人物,似乎忽然离他而去了,这些人物已不再属于他个人,而属于所有观众和读者了。

  我们相信,这应该是郭宝昌的代表作,完成了他一主中最大的一个愿望,为此他组织了一流的摄制班子,许多名流大腕儿争相助阵,相信全国以及海外的观众又将欣赏到一部好戏了。祝《大宅门》成功!

  王为 2001年元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6:2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