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白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大学王缉思老师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8-8 10:11:12 | 只看该作者
:kiss:
12#
发表于 2007-11-9 13:06:13 | 只看该作者
中美安全观比较
主讲人: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同学们晚上好,谢谢张敏谦教授邀请我到国际关系学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美国国家安全的内涵
今天这个题目很好,当然也很大。首先,我说一说美国的国家安全是怎么一回事,它和中国的国家安全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然后再往下发展。先说一下美国吧,因为美国的历史近一点。美国的国家安全哪儿来的呢?美国本来没有国家,当然谈不上国家安全。先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然后是五月花号订立契约,美国人开始有政治了。开始没有军队,后来跟英国人闹独立,由华盛顿成立军队打英国人,把英国人从美国赶走,这样美国开始有了军队。这时也还是谈不上国家安全,因为国家都还没成立。虽然有军队了,但不是国家意义上的军队,而有点儿像我们说的起义军什么的。而这种起义军又不是为了反对本国的现政权,而是反对外来的英国殖民者、压迫者,是要把英国人赶走。等到把英国人赶走了,军队自然而然也没有多大用了。后来,又成立联邦,把军队统一在一起,所以有了对外的职能,也进行过一些对英国、FaGuo的战争,但规模不是很大。比较大规模的是内战,内战一方面是反对联邦的***,另一方面是反对奴隶制,解决现存的阶级利益这些问题。但是,内战很快就结束了。所以,美国的军队主要不是维护国内秩序的这么一个东西,可以说是对外政策的一种工具,而它的国内政治是长期稳定的,是不太需要军队去介入的。
还有一个观察美国的比较重要的着眼点是,美国是逐步扩张的,在这个领土扩张中间,一部分是军队通过把墨西哥人、西班牙人赶跑,建立起更大的一块领土。当然,也有很大一些是花钱去买的,比如说从FaGuo购买路易斯安那,从俄罗斯购买阿拉斯加,这样来扩张领土。可以说,美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扩张的国家。因此,美国的国家安全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受到过威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然不能说得很绝对了,但是可以说美国是从来不会太担心自己的国土被侵占的一个国家,而它不断侵占别的国家的领土,它是一个扩张型的国家。同时,因为它东西分别有大西洋、太平洋,这对于它的国家安全是一个很好的屏障;北边是加拿大,比它弱小得多,而且同门同种,所以从来没有产生过美国与加拿大要打大仗这样的说法,当然加拿大的历史书说美国侵略过加拿大,这是后话了,不是什么大事;南边是墨西哥,美国也不会想到墨西哥会去打它,虽然古巴现在和美国闹对立,美国人也还是不用担心古巴会去打它。对于东西两洋来说,德国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想过要越洋作战,但这个也太过于幻想式了。对美国人来说,国家安全的最大一次触动应该是珍珠港事件。可是,珍珠港那时并不是美国的真正领土。可是,美国人做出非常强烈的反应,说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而且,美国发现国土安全方面是有一定威胁了。不过,在日本人被打败后,除了苏联又没有什么人能够得着美国了。可是,与苏联作战既不是陆军也不是海军,而是核武器。冷战时期,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最大威胁的就是美苏之间可能爆发的核战争。冷战结束以后,好像表面没什么威胁,一直到9•11。9•11事件使美国又发现原来恐怖主义分子可以跑到美国拿美国自己的飞机把美国自己给炸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那么,可以看到美国的国家安全是这样一个概念。

二、中国国国家安全的内涵

可是,对于中国来说有非常大的不一样。因为,中国的军队,或者说自从有武装,就跟中国的国内政治,或者说君主的政治以及改朝换代这些东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对于军队来说,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对外部的这样一个概念。军队既是对内的,也是对外的,甚至对内的职能强于对外的职能。御林军什么意思,它不是对付外部的,而是对付内部的,而御林军向来是各朝代最重要的军队。那么,军队的职能就不一样,军队往往就是改朝换代的工具,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内政权的稳定,当然也有抵御外部侵略、向外部扩张的职能,不能说中国从来没有向外扩张。但这两种职能很难分清楚,而且,我冒说一句,历史学家会不会同意我不知道,我觉得军队的对内职能恐怕还要强于对外的职能。拿我们现在这支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当然是从八一南昌起义发展起来的。这跟美国的军队就不同了。从八一南昌起义时的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然后还有一段时间的志愿军,一直到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我们还是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就是说军队是党的军队,当然军队也是国家的军队,但最重要的是军队还是接受党的直接领导。这样呢,军队和国家的关系在中美两国也是不一样的。对于美国来说,换一届总统就换一个武装部队总司令,也就是说军队跟党没有关系,军队跟国内政治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对于中国来说,中央军委是党的中央军委,同时也是国家的中央军委,但首先是党的中央军委。美国的国防部长是文官,而对于中国国防部长来说,当然要是军人。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常识,但是一对比起来就发现中间有很大的不同。
再往大处说,什么叫国家安全就不一样。美国人说的国家安全叫national security,就是关于national的东西,当然引申一下就是关于联邦的东西,因为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当然,国民警卫队等也是用来对付内部的,包括救灾、消除国内骚*等。但是,它不是主要的东西。而且,军队由文官来领导,总统是文官,国防部长也是文官,这跟中国的领导体制就很不一样。刚才我说了,中国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所以,美国的军队比较强调职业化、服从命令那一方面。军队就是服从命令的,就是指到哪就打到哪。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国家安全的界定就很难,跟美国的national security就不一样,与其说是national security,不如说是state security。那么,国家**部就叫作Ministry of State Security,不叫Ministry of National Security,这里就意味深长了。也就是说,中国维护的国家安全的国家是一个state,state什么意思?就是政权意义上的国家,不是一个全国性的、民族性的、国家性的东西。我们说的国家是一个政权的概念,也是一个政体的概念。所以说维护这个政体,比如说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能说军队国家化,军队国家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想法,很危险的一种想法。所谓军队国家化就是把军队变成一个national army,不是一个state army 或者是the army of party,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这样的话,两个国家安全的概念的不同就非常清楚了。而对于中国来说呢,因为刚才我说了中国自古以来国家的变化是跟朝代联系在一起的,而美国基本上不是一个改朝换代的过程,即使总统变了,它的基本体制不变,基本概念不变,所以实际上美国的国家安全有更长的一种延续性。虽然它的历史短,但自国家安全概念形成之后长期以来是没有变化的。而对我们来说,国家安全是一个最近的概念,古代没有国家安全这种概念。这些东西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话,因为两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同,两个国家的安全观比较起来就很困难了。

三、中美安全观比较
我们说中国的安全观、美国的安全观,从国家安全的定义来说都不一样,那么“观”或者概念那当然就不一样了。也就是说,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这种特殊的国情不但跟美国不同,恐怕跟现在欧洲的主要国家、跟日本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日本的军队,不管它叫不叫“自卫队”,跟我们的军队所担负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FaGuo、英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军队也是跟我们的军队有相当大的差别。这是我们了解中国国情必须要知道的东西。
这样的话,我就有点儿大不敬了,如果说起我们的国家安全战略或者大战略的话,就有很多东西是美国人没有想过的事儿,我说句大不敬的就包括对我们有些理论的大不敬了,就是说要去学习美国的理论并把美国人的理论拿到中国就不大有用,对我们的实际政策不大有用。为什么呢?美国讲大战略,grand strategy 或者说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比如说2002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最近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我们如果想要写一个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我觉得首先就会碰到我说的这些问题。什么问题呢?美国人讲大战略的时候有几件事是它不想或者它认为自然而然已经解决的问题,而我们是必须想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我们的国内稳定要不要放进我们的国家安全概念里边去,那么我觉得天经地义的要,就是稳定压倒一切。那么国家安全包不包括防范大白痴捣乱?当然要包括。那么包不包括民族、宗教问题?比如说,新疆的民族***势力的问题、青蛙乌龟的问题、国内少数宗教势力跟梵蒂冈勾结的问题。要不要考虑,大家就说当然要考虑,这当然是国家安全。这些美国基本上不考虑。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不需要考虑它国内稳定这个事儿。它的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管什么呢?自成立后它的主要职能都是对外的。而我们要有一个国家**部一直到有一个国家安全战略,如果不考虑上面提到的这些东西,那能叫国家安全战略吗?这就跟美国产生天壤之别。再说一个,国内政治稳定,当然也包括意识形态要管的事情,比如说网络安全,那应不应该包括在我们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呢?我觉得似乎应该包括。抵御外部势力对中国国家安全稳定的威胁、反对外部渗透,这恐怕要包括,而美国不包括。在美国近几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里边都没有这部分内容。还有一条美国不用考虑的就是我们说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说的经济安全这些事情,但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还有一条是什么呢?美国没有台湾问题。这就非常不同了。我们的国家安全如果除去美国国家安全不管的那一部分之外,那一大块就是台湾了。台湾问题是我们的国内问题啊,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台湾用兵,那是属于中国打内战啊,外国人不得干涉,你不能来打,我不是打外战,我不是对外的事情。所以我就说,军队对付内部在这一点上是绝对正确的。如果我们的解放军不能打台湾,这不是闹笑话吗?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国内还有这么大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且很大程度上要靠我们有一支强大军队来解决。这对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儿,美国没有台湾问题,美国永远是领土扩张。
因为美国没有中国这样的民族经历和体会,所以它没法理解我们,而我们也没法理解它。那么,两个国家在安全观上非常不一样地方就在于,美国它一贯是在扩张,一贯是咄咄逼人,一贯是在塑造人家。而中国呢,是一个相当防御性的国家,应该说在很多方面是比较消极的、自保型的国家。这就非常之不同了。就是说,美国自建国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是直线往上走。我说基本上,就是有几个点不行,比如说内战的时候它没有往上走,但是内战很快打完了,打完了以后美国飞速地发展,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是世界老大了。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就是世界第一了,1894年以后军事上也进入迅速扩张时期,跟西班牙打了美西战争,夺取了古巴和菲律宾。之后又开始发展军队,一次世界大战是战胜国,二次世界大战就更不用说了。军事上是一路往前走的,遇到的挫折就是29年到33年的经济大危机,然后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发了战争财,变成世界绝对第一强国。然后苏联对美国进行挑战,美国一开始也是防御性的,但是后来又抓住了苏联的弱点又把苏联大大甩在了后头,美国又是往上走。但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又遇到了越南战争和前后的黑人民权运动、石油危机、水门事件等挫折,那时的美国让人看起来实实在在要衰落了,是要不行了。那时,全世界都不看好美国,美国人也士气大跌。可是,没多久美国又起来了,越南战争的阴影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卡特之后特别是里根执政的时候,美国又开始上,一直往上走到现在。我们也是一直在盼着它能衰落,但是它一直也没有衰落。因为美国一直是往上走,因为它没有真正尝到过失败的苦果,所以它的战略一直是向外扩张的、进取型的,或者说是侵略型的。对于我们来说,在1840年以后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就是中国要亡国、亡种。其实,1840年以前“国”也亡过多少次,包括明朝消亡不也是亡国吗,清朝入关不就是明朝亡国吗?这也是外来的侵略啊。外族入侵以后,进来了就变自己人了,所以中国的事跟外国很不一样。外族入侵又变成自己人,我们现在绝对没有人说大清不是正统,是不是啊?入侵后它又变成正统。满清以后又是民国。所以我们历史上民族的屈辱感、危机感是不断的。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想的是中国以前曾经是怎么样,唐朝是怎么样,大明是怎么样,大清初期是怎么样,我们今天还没有达到以前的那样一种程度,是这样一种往回想的一种民族主义。美国它不是往回想的,它还往前走。我们说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强国,这是近几年的事,甚至于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我们开始在比较信心十足地往前走了,但是在信心十足地往前走的过程中,还是觉得美国人在压我们,还是觉得西方世界在处处整我们,还是觉得头上压着很强的一个东西,背着很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一点在国家安全观上就很不一样,也就是说我强调我们是一种防御型的、自保型的、甚至是有一些消极性的东西在里头,就是说我们不是想要往外头走的那种安全观。而是要维护我们自己国内的政治稳定,包括维护我们自己的经济安全、经济战略,更包括我们不能不想到台湾,而台湾问题又不是我们想非常尽快地把它从历史上抹去,我们想的是不能让它独立这件事情,这件事情真是让人忧心忡忡。就是说,不是说把它收回来的问题,而是说不让它从名义上跑掉的问题。这个两国家的安全观真是不一样。
还有就是从体制上的不一样,观念上的不一样。比如说,美国人说我们军队透明度不够,日本人现在也说,欧洲人也说,其它国家也跟着说。实际上,这是因为国家体制不同导致观念上很不一样。比如说,美国的军事预算它确实是比较透明的,当然它可能在执行上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查美国的年度军力报告,里边大多数东西都有,比如说美国军费有多少,军队里哪些部分花了多少钱,然后比如说海军陆战队有多少人,陆军有多少人,海军有多少人,有多少艘舰艇,都是哪些舰艇,舰长是谁,这一切都写得清清楚楚。你愿意查就能查到。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一个军事透明度的问题啊,我们的整个体制不是这样设计的啊。就是说,透明度问题是一个体制问题,是一个观念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透明度的问题。对于美国来说,要求中国军事透明这是它搞和平演变的一个窗口,是想让中国整个政治体制透明。在美国看来,军事上不透明是中国政治体制不透明的标志。所以,军事透明度在美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在我们看来是不能,从这个细节来说,这就是体制不同所反映的一个情况,那么也是一个意识形态不同所反映的情况。因此,在政治体制上的不同也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具体运作上的一些不同。比如说,我们军队在体制上跟美国很不一样,到外边参加一些会议就会产生跟对方不对等的地方,因为我们的军队系统是在中国***领导下的。
13#
发表于 2007-11-9 13:06:31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点不同,我讲就是全球大国、地区大国视角的不一样,国家力量的不一样。那也就是说,为什么美国一会儿伊拉克,一会儿伊朗,一会儿北朝鲜,离它很远的事儿它都要管,哪儿都跟它有关系。因为它在全世界都驻着兵嘛,它有精神头去管人家的事情。世界上不管哪儿发生了事情都跟它有关系,因为它的力量到那儿了。有时候我就想,如果我们的力量到美国那样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像美国一样呢?我就想我们远远不会那样。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全球大国的实力和地位,我们也没有这样一种观念。这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差别呢?就是我们在看世界的时候主要是看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周边、我们的核心利益,比如说台湾我们说是核心利益,或者说国内政治稳定我们看成是核心利益,或者说我们的经济发展是核心利益。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或者说,它不存在像中国面临的台湾问题这样的事情,它就去想别的事了。那么,这样一个全球视角和地区视角、国内视角就产生一个不同。比如说,美国要在中亚进行“颜色革命”,颠覆别国政权,或者说改换政权,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去关心这些国家本身是怎么一回事,而是因为美国插手了,那么我们其实想的是美国会不会也会插手我们。所以,我们完全是一种自保型、防御性的观念。但是美国就觉得很可笑了,你中国怎么会把这种事情联想到你自己呢?而我们不能不联想。另外,我们拿日美军事同盟来说,我们一讲日美军事同盟,马上想到日美军事同盟干什么?就是要对付中国,对付朝鲜,而且对付朝鲜也是在其次,你想不出它还能干什么。它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是针对我们的,它老是强调日美军事同盟也是针对我们的。这些方面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不全面的地方,因为美国是一个全球大国,它想世界上的事儿。美国在说它自己的安全战略的时候,它是把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先摆在里头的。而我们看美国的全球战略的时候,包括我自己在内,先看看有没有包括中国,其实关于中国的那部分很少。如果大家仔细看一下的话,中国那一部分marginal,或者说不那么重要。当然有些东西它是不愿意说,但是有很多东西它也也没放在它的眼中。可是我们在看美国的时候,是有的时候啊,我是借用一位老资格外交官的说法,说得有点儿讽刺意义,就是我们别自作多情,别把自己在美国眼里的地位想的很高。这几年美国确实是很重视中国,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美国是一个全球性大国,所以它把反恐的问题看作是它第一位的,这是从它的长远利益来考虑的。现在美国把反恐放在第一位,把中东地区看作它的核心利益之所在,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看作它的重要任务,这都已经作为我们所说的国策定下来了。那么,我们就不必美国一有一点儿什么动静就说美国全球战略变化了,东移了,转到亚太地区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不是这样的。它的军队是随时调动的,不是说它的一艘航空母舰转到亚太地区就把我们中国当主要敌人了。没有这么回事。它远远没有把中国当成主要敌人。什么时候反恐战争结束?还早着呢。会不会把中国当成主要敌人?至少现在不会。
中美安全观不一样的地方还在于,美国是一个利益优先的国家,它把自己的国家利益看成比什么都重要,当然它首先确定什么是它的国家利益。它现在搞不成西方联盟了,就搞一个Coalition of the Willing(“意愿者同盟”),就是你要反恐就和我站一起,不反恐就靠边站。那么,美国是先定一件事,跟我来的是朋友,不跟我来的不是朋友。而我们很多时候是关系优先的考虑,我们办事情要先考虑是不是朋友,要先套近关系。美国人不是这样的,它不先定位说我们是不是朋友,而是先确定这个事能不能干,能干咱们就是朋友,不能干咱就分开,就不干了。这就是美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利益优先,事情优先。所以,冷战结束以后它就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冷战之前美国也不是这样,冷战之间它以苏联为主要敌人,剩下的就按这个来排了,谁跟苏联站在一起的当然就不是朋友,谁跟苏联闹矛盾美国就拉谁。冷战结束以后,它就开始重新定位了,就是说我先把自己的利益、准则摆清楚,然后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就排出来了。这就是我观察美国它的国家安全战略在冷战后的基本方式。而我们是在一个转变的过程中间,就是现在我们也开始意识到我们也是国家利益优先,我们也有一些核心的利益,有一些核心的价值。如何界定这些核心利益和价值还是有待分析、确定的,但是毕竟我们开始往这个方向上去想。在想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有一中习惯性的思维,我们先是确定敌人、朋友,要把关系先界定了,再有一个实际利益怎么界定的问题。这个中间就产生摩擦了。比如说,怎么摆美国,我们现在显然不愿意说只要跟美国站在一起就是我的敌人,只要跟美国对立的就是我的朋友。我们现在绝对不是这个样子。这是我们的一大优点,一大转变,跟我们过去以苏划线、以美划线是很不一样的。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是传统的,就是说先要定位,先要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说事儿。这里头就会有一些潜在的矛盾了,很多时候我们就要花时间在定位上,我觉得花时间在定位上可能花得太多了一点儿。比如说,现在对美国的定位,到底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到底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可能还在定位这个问题上绕圈子,可是实质性的问题没解决多少。这种思维我觉得可能要有所改进。
另外,由于这样一种敌人、朋友的观念,有些时候我就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需不需要敌人?这个在美国也是有争论的,一部分人就像亨廷顿,说美国需要有敌人,说Who are we?说美国人是谁?说美国人天生就要好斗,它就要找敌人,没有也是有,不然这个国家的动力就不足了。米尔斯海默他也是这么想,他就把这个世界看成是一个竞争型的世界,虽然他对中国没有特殊的反感,但是他就说中国发展起来最后还是要跟美国对抗的。美国有一部分人确实是在找敌人。而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说要找一个敌人这想法。但是,确实在我们的安全战略中间这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好好地想一想。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敌人,那还有没有国家安全战略了?有没有军队存在的必要了?比如说瑞士,它没有敌人,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没有明确的敌人,但是它们仍然觉得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应付可能产生的不测。那么,我们在军事思想上,在战略思想上,我觉得这一部分是没有的,就是说我们还没办法这么来想事儿。首先,台湾问题是我们军队存在的极大必要性,那么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台湾问题了,我们的军队还需要发展战略武器吗?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军事战略思想、国防战略思想,也就是大的安全战略这一部分,我们如何界定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需要一支能够有机动性的军队,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一种战略,或者说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支强大军队的重要理由,我觉得这一点上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不然的话,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美国是我们的战略敌人,甚至是我们军事上主要的敌手,我们这个军队存在主要是打美国的,是不是这样?我心里想恐怕是这样。可是要跟美国人说不是这样,这事情有点儿麻烦了。美国人信吗?然后它就举出来你的军事报告,内部的也好,外部的也好,都是关于怎么打美国航母,怎么打美国飞机。美国就说,你中国不就是把我当敌人吗?你把我当敌人,然后你不让我把你当敌人,这也不可能嘛?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心里是把美国当成军事上的假想敌的,但是我们又要跟美国说我们不想和美国发生对抗,我们没把美国当敌人。那么,美国就说你军事上透明吧,中国就说你到底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吧。当然,美国在这一点上也是没有道理的。但是,美国在军事战略上确确实实会说这件事情在实战中间会是怎么样,但它不一定有一个确定的说蓝军、红军到底谁是谁。因为,美国的敌人确确实实经常在转换,苏联曾经是主要敌人,现在不是了,但它还是要那么强大的一支军队,把伊拉克收拾了,还有伊朗。如果打了伊朗,它最后还需要敌人。那么,也就是说它界定它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时候,它有一个不一定谁是敌人的思想。这一点,我觉得我们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我们是不是需要有一个不确定的敌人的想法,实际上我们的敌人也是不断变化的。建国以来,中国的敌人也是不断变化的,从美国到苏联到印度都打过仗。我们的敌人也是不断变换的,所以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以备各种各样的不测,也就是说不是有一个确定的敌人,不然,一旦敌人变了我们就需要不断地调整政策。当时跟苏联好的时候,我们都是苏制的武器,跟苏联不好了,我们就不好办,所以就自力更生,现在跟俄罗斯比较好了,就大规模的引进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和武器,那么几十年后是不是还是这种情况?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就需要考虑怎么建立自己的防御系统,研制自己的一套武器,而不依赖任何外部进口的武器。这又回到国家安全战略中间,就是一个科技发展战略、技术创新的问题,这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的技术创新在哪?我们自主的军事技术在哪?作为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来说,我们还是要自己的东西,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还要在科技、军事技术、国防现代化方面有极大的投入,而这种投入又不是针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说只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觉得这也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大的问题。只有在这些问题上有一个深入地思考,我们才能有一个真正符合我们长远利益的一个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
说到最后,我就想再说一点儿,就是日本是不是我们一个心头大患?如果大家说是,那么道理在哪?如果从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来说,日本该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那我们就有一个整个国家安全战略的定位的问题。比如说,前几年我们没有和日本闹成现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会和日本发生军事上的冲突,现在又突然感到有这样的危险。回顾我们建国以来的历史,中美关系一好,台湾问题稍微缓一点儿,日本问题就突出出来了。而在中美关系出现危机、台湾出现问题的时候,日本问题根本不是个事儿。当然,我们并不是在找日本作敌人,可是这里头确实有一个难题。很难设想一个局面,就是中美、中日关系同时比较好,比较平稳,台湾问题也比较平稳,其实我们应该设想怎么推动这样一个局面。这恐怕也是一种长远设想的问题。还有包括俄罗斯、印度这些周边国家。也就是如何在我们周边形成一种我们认为比较好的战略态势,比较好的一种权力平衡,也就是说学学美国的想法,我们要塑造我们的国际环境,而不是被动地应付我们存在的朋友、敌人不断变换的局面,以及随着突发事件的出现不断改变战略的问题。对这些,我们恐怕要有一个全盘的考虑。我今天就讲到这,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提问,还有就是欢迎挑战和批评。谢谢!

附:互动交流
问:王教授,您好!世界上只有中国公开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实行积极的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强国美国和俄罗斯并没有这样宣布。那么,在中国面临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台独分子挑衅的情况下,您认为中国政府是否有必要改变这两项承诺?
答:具体说起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说的实际一点儿,我们说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哪个国家信?人家不信的话,我们就撤回来说我们不说了,我们也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那何必呢?人家本来也没信你这个。我们1964年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今天我们也还这么说,但现在已不大那么说了,我想人家也不会相信你这个。我们已经说了这么多年了,如果突然不说了,我觉得这没有多大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这么说的话会引起外界更多的猜测,没什么必要。我还坚持说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就完了,我们这样说下去就行了。

问:王教授,您好!中国长期以来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结盟,比如说北约、美日同盟、澳新美同盟等等。我想问一下,这种结盟和不结盟的政策对中美双方安全观的影响如何?谢谢!
答:这个问题非常好!我刚才没有想到。我们的不结盟政策也是经过长期的思考才形成的一种想法,那就是因为结盟我们吃过亏。跟比我们强的国家结盟,如跟苏联结盟,后来觉得受了人家的欺负,觉得吃亏。跟比我们小的国家结盟,如跟越南,我们也吃过亏。所以,从结盟中间我们没有得到什么东西,那我们再去结盟我们会得到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很实际地去想,我们跟印度结盟有什么意义吗?我们跟朝鲜结盟会有什么意义吗?更不会有人想我们会跟美国结盟,跟日本结盟,所以结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结盟不可能,而且对我们也没什么好处。曾经我们跟苏联结盟过,但最后我们吃亏了,没有得到好处,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不能结盟的教训。美国的结盟也是在历史上形成的,而且它现在又有一个意识形态的纽带,也就是说一种价值观的纽带,它绝不会跟它没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结盟。所以它有些东西现实存在的,比如说跟韩国、日本、欧洲的盟友关系,但是这个意识形态的纽带已经慢慢松散了,比如说跟韩国。于是这个联盟也就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就是说美国在现在的结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才有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的问题。这样的话,我就觉得美国有美国的理由,而且美国的结盟到现在又产生了很多危机,中国在结盟中间教训大于好处,就没有必要结盟。这就在安全观上有所不同了。

问:王教授,您好!我们都说中国的崛起或者说发展是和平的,那您认为它内在的逻辑是什么?如果这种崛起遇到美国霸权的打压和干扰,又会怎样?
答:和平发展,我们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就是说,我们没有武力的意图,我们要和平。我们说没有武力的意图,是因为我们要集中精力进行国内经济建设等等,所以,这里头我们有一个利益,就是说外部世界也相信中国现在确确实实在集中精力进行国内经济建设,解决国内各种问题,所以中国并不想要扩张。这一点,我想是说服了外部世界的大多数人,包括美国的主要决策者在内他们也接受了这套逻辑。但是,对于中国说强大起来以后还是不会有对外扩张的意图,那么人家就不敢相信了。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说这种话的时候,都会有某种条件,就是说为什么它会这样?我觉得我们自己在思维上有一些我认为不太正确的地方。就是说,我们要是换位去思考的话,会出现很多漏洞。就是,当中国说自己是和平的时候,说我是一个很和平的民族,我向来爱好和平,我的文化本身是很和平的文化,我是一个“和合”文化,我是一个和谐文化,当我们说这些的时候,如果我是一个老外,那我就会说:“那你说谁不是?”当我们说这些的时候,实际上在别人看来是暗指别人不是。是暗指日本不是,暗指西方不是,特别是美国不是,说它们历史上老打仗。那么,人家听着其实并不高兴,人家并不那样认为。而且我们找不出来外国人说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不打人家的,内部总是非常和谐的,儒家文化就是一种和谐的文化,别的文化就是战争文化。如果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说,说者说基本上没有人说,那么我们就是自说自话。我们自己觉得很伟大,但是人家并不认可,人家还是要根据你的行为来观察你的意图。当我们说我们是一个peace-loving country的时候,人家就会说哪个国家不是呢?人家是不是相信你是peace-loving呢,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真正说中国是一个peace-loving country,所以我很喜欢它。但是我们说这个又是有意义的,为什么有意义呢?因为如果你连这个都不说,那么人家更说你是不可靠的。当我们老说和平,老表白和平的时候,人家也觉得对你自己是一种约束,所以也就鼓励你去说。你说得越多越好,你说多了人家会认为是不是对中国有些约束力呢?肯定是有的。所以人家也会愿意你说,可是这并不等于人家真正相信你。

问:王教授,您好!我上次听了清华大学楚树龙教授的一个讲座,他讲了一个问题,我没有来得及提问,今天下想问一下您。当时,他的想法是中国应靠近美国,成为和美国走在一起的国家,就是一种对世界作一个势力划分的感觉。类似于说,中国的实力提升之后就到了领导世界的阶段,然后和美国共同治理这个世界。但是,我当时就想,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么那些发展中国家或者说落后国家就会与中美之间产生很深的矛盾。如果中国真的采取对美国比较亲近的战略的话,那么这种矛盾是不是会对中国将来的和平发展或者说取得一种什么样的国际地位产生一种很不好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挺长远、挺深层次的问题。就是说中国到底应该对美国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战略,是亲近还是疏远,我想请王教授帮我解释一下这个困惑。
答:这涉及的问题很复杂。首先说势力范围这个事儿,我觉得势力范围在历史上是有的,而且在今天还是有一些现实意义。可是,这种现实意义由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在减少。比如说,苏丹既不能算美国的势力范围,也不算中国的势力范围,或者说别的国家的势力范围。但是它有石油,所以尽管它那么远我们还是要和它做买卖,然后我们还会跑到拉丁美洲委内瑞拉那里去,也就是说这些地理障碍已经不那么严重了。所谓势力范围的多少原来是按地理来划分的,但是现在全球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大量出现以后,那种划分势力范围的想法已经大大落伍。至于说中美之间是要靠近还是疏远的问题也跟这个有关系,怎么靠近和疏远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思维方式。我先说美国人怎么想,就像佐利克说希望中国变成一个stakeholder,但是在我看他写的东西包括我本人和他好几次谈话,都发现他的想法还是比较前卫的,他就会说什么呢?他说我知道你们中国跟我们美国的利益是不一样的,我能够理解你为什么要干这个,为什么要干那个。但是,我从你的利益出发,你也不应该怎么怎么样。比如说,你到苏丹去,支持苏丹政府,然后对达尔富尔问题视而不见,你实际上得罪了非洲联盟的一些成员,因为它们对苏丹也很有意见,等等等等。那么,这些想法它实际上是想说我们的国家利益不是完全相撞的。他讲到能源安全的时候就说,能源问题可以变成中美之间合作的一个基础,也可能变成中美之间发生冲突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是希望合作的,我们不希望冲突,我们要想办法避免冲突。我想这些想法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也就是说,他也没在想我是跟你中国拉近一点好还是跟你疏远一点好,他也是站在一些很实际的问题上去考虑。所以,你刚才问的问题还是回到我最早说的就是我们有的时候还是考虑关系多一点。就是说,跟哪个国家近一点还是远一点,与其这么想,还不如具体地说在哪个问题上我可以跟美国合作,在哪个问题上可能很难跟美国合作,在哪些问题上可能跟美国近一点,在哪些问题上可能跟美国远一点。如何处理这样的一些关系可能更重要一些。还有一个我想提出来,就是远近亲疏的问题我们也是经常受到美国人的启发,但是也会经常跟美国人斗。在什么问题上?就是美国人说,既然你说愿意做我的stakeholder,你为什么不做这个事情,为什么不做那个事情?我反复要跟美国人说的是,中国是一个有世界眼光的国家,中国领导人现在到美国去,美国就说既然你说跟我友好,或者说想跟我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你为什么不来帮我的忙?但是你要知道,中国领导人到世界任何其它地方去,人家都在骂美国,说美国很不像话,然后还有的国家会跟我们说我们这些国家就盼着你中国能够平衡美国啊!我说这些都不是秘密,中国作为这样一个越来越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到了美国就说,我要搞好中美关系,我要跟美国拉近关系,你越这么说,人家越觉得你中国不可靠。世界上各个国家对中国的期待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主要是经常会听到美国对中国有什么期待,而不大听到别的国家对中国有什么期待。在这点儿上,我们就可能就犯不平衡的错误,说的直率一点就是犯亲美的错误。那么,亲美也是不可饶恕的的错误。就是说,我们越来越需要平衡,需要看到世界上有不同的利益。你如果靠在美国一边,你又不是英国、日本,你能得到什么东西?是不是能得到你真正想得到的东西?所以,只有跟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一定的分歧,才更有可能得到它的某种尊敬。越是大国,越需要一种独立自主的姿态,而不能吊在人家那棵树上。小国可以经得起绑在人家的战车上,包括日本这样比中国还是小气一点、边缘一点的国家。可是,我们是一个大国,我们不能这样做。而且我们是一个资源比较缺乏的大国,而且是一个总体上还比较落后的大国,我们需要世界上各方面资源,各方面的支持,还是站在中间立场比较好一点儿。

问:王教授,您好!您讲到中国很多政策都有现实意义,中国最近几年提出了新安全观。在东亚地区有三种安全观,一种是美国辐辏式的安全观,再一个就是东盟平衡式的安全观,再一个就是中国的新安全观。不知道中国的新安全观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是非常现实的,就是东盟这些国家开始对中国增加信任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在南海的问题上,在处理边境问题上,在处理与东南亚关系上相当的谨慎。我们并没有像东南亚国家以前担心的那样会派军队把南海占领了,或者是采取其它什么手段,也没有去干涉东南亚国家的内政。所以,对东南亚国家不造成任何真正的威胁,所以它们对中国的表现是满意的。可是,有些国家就有所不同了,比如说日本、韩国跟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就有一点儿不同。韩国表面上是很不错的,但是它在东亚地区有很深的恐惧和忧虑,包括对中国的恐惧和忧虑。像日本,就会说你既然说和平,为什么还要打台湾?美国就会说为什么你的潜水艇会跑到日本的海域等等,那么也就是说美国、日本就不信任中国。那么韩国和朝鲜是不是信任中国,那么东南亚国家是不是信任中国,还是说这里头是一种很现实的考虑。我刚才说了,南海的问题我们没有跟它们计较,它开始说你好话,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我说新安全观,我们要透过这些东西看它的背后,不能纸面上做文章,要讲实际。

整理者:时波(国际关系学院06级国研2班)
billywom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14#
发表于 2007-11-10 21:42: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ngel7 该用户已被删除
15#
发表于 2007-11-11 09:34: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发表于 2007-11-29 17:32:43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性格非常温和,知识功底深厚,人品高尚,他的经历比较坎坷,所以现在他的心态非常好,可以说是心有佛性。他对美国问题的研究非常深入,经常有机会会见美国政界和学界要人,不过担任院长以后公务繁忙,难得一见

[ 本帖最后由 lijinzhu2000 于 2007-11-29 17:33 编辑 ]
许颢辰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
发表于 2008-4-10 05:05: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发表于 2008-6-27 19:19:31 | 只看该作者
佩服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7-10 19:59: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王大师的确比较厉害,我看过他写的部分东东,观点即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有非常有前瞻性!!!
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8-4 01:18:57 | 只看该作者
牛人世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5 12:1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