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清水煮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联时代“夜间人”现象的我国反思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1-12 11:13:21 | 只看该作者
事实确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11-12 11:13:22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不少研究苏联问题的学者也认为,如果勃列日涅夫当年即使开展政治体制的改革。促进社会的民主进步。就完全可以把人民对体制问题的不满,化解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但显然,他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是历史的悲剧,也 是我们今天的教训。”
   
      这最后一段才是本文的核心,说明作者依然认为人民应该象哑巴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11-12 11:13:23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年代就盛行的一句口号:“苏联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1:13:24 | 只看该作者
[/url]
五十年代就盛行的一句口号:“苏联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苏联,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时代,没有发生过任何值得一提的社会动乱。然而表面繁荣之下,却隐含了种种社会和政治经济文化危机,积累了无数矛盾。一方面,国民经济增长率虽然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其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缺;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连年歉收,不得不花大笔外汇进口粮食;苏联的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但一般消费品质量问题却非常低下。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虽然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1965年,苏联人的平均工资只有96.5卢布,到了其执政晚期就上涨到170卢布。很多苏联人在这段时间内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购买了像样的家具、服装甚至汽车…… 苏联人民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同时,苏联的经济结构也有严重不合理的地方,过度的依靠能源出口换取外汇来支持国家运行。这个问题在能源国际市场不景气情况下是致命的,而且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你不醉,我不醉!
这么宽的马路谁来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5 03:3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