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清水煮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报道】交锋日烈 剑拔弩张— 难道美国真要打伊朗?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0:13:33 | 只看该作者
·哈梅内伊与弟弟政见不和

    作为霍梅尼的继承人,哈梅内伊如今已成为伊朗最高领袖,秉承了霍氏的衣钵。

    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1939年生于伊朗东部圣城马什哈德的一个宗教世家。从赛义德这个名字和头缠黑巾可以判断,哈梅内伊同霍梅尼一样也来自于圣裔家族,这种血统标志在政教合一的伊朗往往是通向权力顶峰的敲门砖。

    和恩师霍梅尼一样,哈梅内伊也是库姆神学院的门徒。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他就紧紧追随霍梅尼,投身反对巴列维的政治活动。革命成功后,他先后任伊斯兰革命委员会成员、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伊斯兰共和党总书记等职。哈梅内伊于1981年起出任伊朗总统,同年6月,他在清真寺讲话时被安放在录音机内的定时炸弹炸伤,造成右臂瘫痪。霍梅尼去世后,他成为伊朗的最高领袖。

    作为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是三军司令,凌驾于世俗法律之上,在国家大事上一言九鼎。为了巩固和加强其地位,他倚重实权人物拉夫桑贾尼,支持其务实的改革政策。

    在伊朗政界,也有人对领袖的保守路线颇有微词,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弟弟哈迪·哈梅内伊。他俩虽为亲兄弟,却政见不同。哈迪是一份温和派报纸的发行人,与其兄的保守派路线不同,他支持改革派总统哈塔米的政策,也是哈塔米的盟友。

    ·拉夫桑贾尼家族政商两界都亨通

    伊朗克尔曼省拉夫桑贾恩地区盛产全国最好的开心果,但当地人更以他们的族人———声名赫赫的前总统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为荣。

    拉夫桑贾尼1934年出生于一个农家,父亲当年既搞宗教活动,也生产和经销开心果,家境不错。由于拥有就读库姆神学院和参与反对国王运动的背景,革命后的拉夫桑贾尼在政界平步青云,先后担任过内政部长、议长、武装部队代总司令等要职,并于1989年至1997年连任总统8年之久。

    如今,走下总统宝座的拉夫桑贾尼成了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这个实权机构拥有向最高领袖提出建议、对议会和宪法监护委员会之间的冲突进行裁决等权力,还有权未经议会的同意而通过紧急法律。身为该委员会主席的拉夫桑贾尼风头盖过总统,实际上成为仅次于哈梅内伊的二号人物。政治上的成功不仅成就了拉夫桑贾尼本人,更使他的整个家族势力空前壮大起来。他的一个弟弟当过执行事务副总统;另一弟弟曾任石油部副部长。他的几个儿女更是不可小觑。女儿法埃泽是议员,也是《妇女报》的社长;女婿曾任克尔曼省省长。长子哈什米任德黑兰地铁公司总裁。此外,前德黑兰市长、文化与伊斯兰指导部长等人都是当年拉夫桑贾尼内阁中的要员,至今活跃在各个重要领域。

    拉氏家族不仅权倾一时,还生财有道,被认为是全国最富有的家族。众所周知,伊朗是全世界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而据传这项出口生意的大部分都控制在拉氏家族手中。
历尽万水千山
犹如清风拂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11-12 10:13:34 | 只看该作者
·哈塔米兄弟仨都是改革斗士

    神职人员的形象通常是不苟言笑,拘谨有余而亲和不足。但有个人却颇具人缘,并以微笑征服了千万人的心,他就是伊朗现总统赛义德·穆罕默德·哈塔米。

    哈塔米1943年出生在亚兹德省一个受人尊重的宗教圣裔家庭里,父亲曾是霍梅尼的好友和支持者,两家关系非常密切。哈塔米曾担任过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长、国家图书馆馆长等职,是当之无愧的学者型总统。

    其实,在权力与学问之间哈塔米更倾向后者,他1997年参选总统是经人力邀才决定出山的。哈塔米上台后矢志改革。但保守派对哈塔米的改革处处掣肘,并牢牢把持着军队、法庭、监狱等关键国家机器,因此哈塔米也被西方媒体喻为孤军奋战的“角斗士”。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让这位以微笑著称的总统常常笑不起来,甚至萌生退意。好在哈塔米还有两位与他并肩战斗的弟弟———阿里·哈塔米和礼萨·哈塔米。

    阿里与哥哥神形酷似,不同的是阿里并非神职人员,他如今位居总统府主任,充当着哥哥的得力助手。礼萨则是医学博士,在哈塔米担任总统后,也出任了卫生部副部长。他领导的“伊朗伊斯兰参与阵线”在2000年议会选举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议会一半以上的席位,从而使改革派控制了议会。礼萨如今已位列第二副议长的要职。礼萨的政治作风泼辣,对保守派无情抨击,深得改革派人士的拥戴。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在这不到1/4世纪的时间里,不少人在政治的血雨腥风中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哈梅内伊、拉夫桑贾尼以及哈塔米却是屈指可数的几棵政坛常青树,他们在政界和商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民网-环球时报)
历尽万水千山
犹如清风拂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8 16:3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