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进口石油等资源越多,就会被外国人控制是个伪命题:
常见误区十:看吧,我们对石油和铁矿石多依赖啊,中国再不减少人口,就等着被外国人控制吧!
驳斥:
在当前全球化下,疆域,国土不可以卖,但资源可以卖,是全球流动的,说到底资源也只是一种产品,如何定价如何更好利用而已.以人均占有本国自然资源量来看一国会如何如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等于是把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完全忽略.重要的是,你这个国家如何定位,自然资源多就出口自然资源,没自然资源而人口资源多,就通过知识提高素质,买来自然资源后,脑力加工后再高价出口产品(如日本),实际也证明运用人的脑力资源的国家才是最发达的.象美国,为了环境,还根本就不太想开采自己的自然资源.而是他们运用人力资源去想办法如果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而在中国内部,也同样如此,西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就是不及东部靠人力资源利用自然资源生产更高价值产品的地区.
全球市场经济下,买和卖并不存在真正的谁更依赖谁,中东人不卖石油,或没人买了,那它自已同样受不了.中国人有种误区,总认为:看吧我们对石油和铁矿石多依赖啊,怕怕.但他们却看不到自己买波音和空客,买视窗软件系统等人力资源下的高价产品是不是同样依赖呢?不卖你,你这个国家就倒退几十年,损失更惨,同样再贵也得买,而且别人还是通过买了初级资源品靠脑力生产后再高很多倍的卖给你,同样都必需要买,请问你是买初级划算还是买别人高科技加工后的划算,不是很明显吗?买初级资源来自己高科技加工后,再卖出去才能真正赚.否则,我们这个观念不改的话,只能还是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而这一切是靠人口素质提高带来的科技效率,而不是靠减人来显得你不太需要初级资源.决定定价权的是什么?是脑力知识!和人有关,而不是和物有关.
还有,观念总想这个不能买,买就是依赖,只能卖,卖就是赚,但一个国家怎么可能只出口,不进口?那样的话,谁和你贸易?只要是进口,那就是依赖,而别人也是对你市场的依赖,而出口就不是依赖吗?你同样是依赖别人的消费市场,依赖别国的人口形成的购买力,只要是出口也同样是依赖!难到中国减人不要内需了,所有的生产都依赖外国人的消费?而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同样会被外国骂,给你压力,让你得买.
所以,买别人的是依赖,但做为大的需求市场,别人对卖给你也形成依赖.如不买别人的,那也叫制裁!因此对本国资源采取自给自足的思想"我不依赖你,我减人以后可以少进口少依赖",幻想靠减人来自给自足是完全错误的.减人并不会让本国自然资源更有意义,只会让自己的优势人力资源弱化.
就中国来说是把人口减少到1亿2亿,反而去卖自然资源初级产品,还是保持人口稳定,买来初级自然资源产品,通过脑力加工后卖高科技产品,还是简单卖劳力?中国的情况显然是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人均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就应该靠提高人民素质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而不是靠减少人去让这个优势消失.并且还要好好利用自己强大的人口资源把这个内需市场越做越大,让外国依赖你,进而政治上还可以打贸易牌,谁对中国不友好,制造事端,中国都可以拿起贸易的大棒,去影响和制约对方政策.反之,一个人少,内需不足的国家,谁还会在乎你?倒底是自然资源更有作用,还是人力资源更有作用,这不是很明显吗?外国想靠自然资源等来控制中国,让中国对其依赖,那我国为什么不能靠强大的人口资源形成的庞大市场来诱惑控制拉拢外国,让外国对中国形成依赖呢?为什么不能靠形成的强大人口智力叠加合力和规模经济优势来提高效率,创造新产业新能源,并且大卖其技术?最后受制的会是谁?显然不会是市场庞大,人口素质和数量又都强大的中国!而过于严厉的控制中国新生人口数量的政策正是在努力削弱中国在国际上最有竞争潜力的资源---人口.
的确,有的战略资源是有限制性的,并不是一定能买到的.但你买不到,就应该想办法利用人力资源,采用新技术或别的东西去替代,或是创造新的产业.经济的发展是多面的,市场化的,开放的,难到中国人的生存权就被个别战略资源绑架了不成?在一棵树上掉死?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因此面对石油,铁矿石啥的,正确的做法就是靠人多的优势,叠加智慧,大市场下,规模化的提高效率和研发水平,知识决定定价权.这样才能买入初级品,更高几倍价的卖出产成品,并发挥人多内需旺的购买力优势,让外国对中国形成依赖.而不是反之,去想着减人,去想着人多是负担.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战略上也是不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