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nymess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896-2004奥运开幕式全盘点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22:17:2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届(1948,英国伦敦)

  开幕式精彩指数:☆

  最来之不易的开幕式

  开幕式评语:阔别奥林匹克40年之久,战胜国英国以和平卫士之角色,再次点燃奥林匹克之火。战后之英国民生凋敝,经济不振。这次奥运会也因此小而精,短且美。血洗的和平赋予了此次奥运徽浓重的反战意味,放飞和平鸽时,从未如此动人心弦。电视直播首次被引入现代奥运,奥运会不再专属于精英运动员与王公贵族,更多普罗大众得以分享奥林匹克之无上荣光。

  开幕式点评:本届奥运会开始有电视转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22:17:3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届(1952,芬兰赫尔辛基)

  开幕式精彩指数:☆☆

  最抚平伤痕的开幕式

  开幕式评语:首次将火种从雅典空运到丹麦,象征着突破极限并不仅限于体育范畴。从丹麦经瑞典到达芬兰的路程则采用了跑步、骑马等传递方式,历时25天。于本届奥运会上亮相的胜利女神图像被选作奥运会奖牌正面图样并沿用至今,成为奥运史上的一大经典。

  开幕式点评:本届奥运会的点火仪式给人印象深刻,55岁的芬兰前田径明星帕沃·努米手擎火炬进入会场时,全场掌声雷动,之后芬兰长跑明星、当时已62岁的汉·科勒赫迈宁接过火炬点燃主火炬,开幕式进入高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22:17:4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六届(1956,澳大利亚墨尔本)

  开幕式精彩指数:☆☆

  最倡导团结的开幕式

  开幕式评语:南半球国家第一次承办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场面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联合参赛,他们在《欢乐颂》的伴奏下,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共同入场。体育超脱了政治的束缚,被还原成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开幕式点评:在一位名叫约翰·伊安·温的澳大利亚年轻人的建议下,闭幕式上选手们一起进入体育场而不需列队,以作为全球团结的象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22:17:4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七届(1960,意大利罗马)

  开幕式精彩指数:☆☆

  最具宗教气质的开幕式

  开幕式评语:罗马为迎接圣火的到来举办了持续不断的欢庆活动,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奥运氛围当中。在希腊古代奥运会遗址取得火种后,希腊的火炬接力手将圣火传至雅典。再经由海路送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展开全国传送。田径名将简卡尔洛·佩里斯在开幕式上点燃了圣火,又一个盛大节日开始了。

  开幕式点评:为了表示对本届奥运会的重视,罗马教皇参与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以示隆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22:18:0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届(1964,日本东京)

  开幕式精彩指数:☆☆☆☆

  最具反思意味的开幕式

  开幕式评语:圣火首次在亚洲点燃,这一年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70周年。日本天皇裕仁及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等出席了开幕式。为了纪念顾拜旦,开幕式播放了他在1936年奥运会上的法语讲话录音: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加;生活的本质不是征服,而是奋斗。的确,在多年奋斗之后,受过战争创伤的日本终于借奥运会展示了自己的全新形象。

  开幕式点评:点燃主火炬的是生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9万名观众参加开幕式。美国发射了“辛科姆”卫星,向世界各地转播,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第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22:19:1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九届(1968,墨西哥墨西哥城)

  开幕式精彩指数:☆☆☆

  最多画外音的开幕式

  开幕式评语:开幕式前,墨西哥警察和军队与参加示*的学生发生了血战,至少死亡267人,举世哗然。但无论如何,奥运会还是如期开幕,墨西哥总统狄亚斯和年已81岁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主持了开幕式。

  开幕式点评:点燃主火炬的是墨西哥20岁田径女选手巴西利奥,她是奥运史上第一个点燃圣火的女性。本届开幕式上首次列入裁判宣誓。开幕式动用了4万个彩球、1万只鸽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22:19:3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届(1972,德国慕尼黑)

  开幕式精彩指数:☆☆☆

  最悲伤的开幕式

  开幕式评语:国际奥委会的传奇主席布伦戴奇用德语发表了他在开幕式上的最后一次讲话,他期盼在自己卸任后,奥运会能走进新时代。但是,这届奥运会注定是悲伤的,慕尼黑惨案震惊世界,并引发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很多年后,人们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重新目睹了那一幕,幸好,惨案已经成为历史。

  开幕式点评:开幕式有女运动员宣誓。把由军人护送奥林匹克旗帜入场全部换成运动员护送,充满了人情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22:19:3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一届(1976,加拿大蒙特利尔)

  开幕式精彩指数:☆☆

  最惨淡的开幕式

  开幕式评语:由于政治事件,非洲国家大面积退出本届奥运会。最终,应邀参赛的有92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6028人,其中女子1247人,男子4781人。运动员数比来的记者(约7800人)还要少。但开幕式上双人联手点燃火炬的场面还是成为历届奥运会上的经典,不可复制。

  开幕式点评:本届奥运会圣火传递过程与众不同,采取了卫星传递;主火炬由一对青年男女点燃,在奥运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两个人共同执行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22:20:1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届(1980,苏联莫斯科)

  开幕式精彩指数:☆☆

  最意识形态的开幕式

  开幕式评语:冷战作为时代背景,阿富汗事件作为导火索,这一届奥运会注定了以政治力量的博弈而留名奥运史。开幕式上的诸多龃龉,赛程中的诸多不愉快,让重燃近百年的现代奥运圣火变得风雨飘摇。

  开幕式点评:开幕式当天天气不佳,主办方不得不出动6架飞机,在云层中喷洒化学药剂,驱散飘浮在体育场上空的乌云。当时国际奥委会承认的140多个成员国,有2/5的国家和地区DIZHI了本届奥运会,在开幕式上有的国家只有旗手入场,有的国家不举本国国旗而举奥林匹克五环旗。从点火、运动员宣誓到裁判和官员宣誓,全是苏联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22:20:1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届(1984,美国洛杉矶)

  开幕式精彩指数:☆☆☆☆

  最商业的开幕式

  开幕式评语: 商业思维全面控制奥运会运作,好莱坞手法则包办开幕式。洛杉矶奥运会的最伟大之处在于贡献了大型体育赛事的商业运营模式,它让现代奥运会从此走出资金困境,并在此后发展为商业逐金地。

  开幕式点评:10万名观众参加开幕式,开幕式表演由好莱坞著名导演戴·沃尔帕主持。点燃主火炬的创意令人惊喜:一个“太空人”“飞”过体育场,然后点燃五环形状的引火装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6 02:1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