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白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烈推荐]国际关系理论复习(全集)

 关闭 [复制链接]
1841#
发表于 2006-8-1 16:24:49 | 只看该作者
<p>看看呀</p><p></p>
1842#
发表于 2006-8-1 16:31:33 | 只看该作者
<p><!--quote-倔强小树+2006-07-29 16:02--><div class='quotetop'>引用:(倔强小树 @ 2006-07-29 16:02)</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中央发布向白鹤同志学习的号召<!--quote2--></div><!--quote3--><br /></p><p><strong>响应号招,确实努力向白鹤同志学习!</strong></p>
1843#
发表于 2006-8-1 16:36:58 | 只看该作者
<p>不够数哦,得使劲发了55555555</p>
1844#
发表于 2006-8-1 16:38:15 | 只看该作者
<p>顶!!!!!!!!!!!111</p>
1845#
发表于 2006-8-1 16:39:10 | 只看该作者
<p>看不到,可惜哦<img src="http://www.uirbbs.com/bbs/images/smiles/cry.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p>
1846#
发表于 2006-8-1 16:39:54 | 只看该作者
<p>得发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啊</p><p></p>
1847#
发表于 2006-8-1 16:41:13 | 只看该作者
<p>怎么能看到啊,急啊</p>
1848#
发表于 2006-8-1 16:42:38 | 只看该作者
<p>怎么付费,多少钱啊</p>
1849#
发表于 2006-8-1 17:08:53 | 只看该作者
?253661860 <!--quote-白鹤+2005-06-08 16:33--><div class='quotetop'>引用:(白鹤 @ 2005-06-08 16:33)</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收费内容,引用不直接显示<!--quote2--></div><!--quote3--><br />班主,把七亮出来看一下嘛
1850#
发表于 2006-8-1 17:37:53 | 只看该作者
<div><font face="Verdana">???????????????????????????? <font color="#6600cc" size="4">新世纪的国际关系(钱其琛)<br /></font>????????<font color="#6600cc">回顾20世纪,世界格局的转换主要是以战争方式实现的。在上个世纪里,世界打了两次大战、一场冷战。与热战结果不同,冷战结束后世界力量结构并未从两极格局坍塌的尘埃落定中立即清晰地显示出来。美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什么?主要敌人在哪里?在美国人看来,似乎并不清楚。由于苏联的核武库还存在,中国在快速发展,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将主要精力放在研发新式武器,建立反导系统,防范潜在战略对手上。1999年,美国打了科索沃战争,巩固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小布什在2000年竞选时提出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font></font><br /><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 美国的冷战思维并未改变,仍习惯于通过军事手段应对各种“威胁” ,</font><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然而,2001年的“9·11”事件极大地震撼了美国。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造成美国舰队的重大损失,但并未打到美国本土。?<br />????????“9·11”事件纽约、华盛顿都受到直接袭击。袭击美国本土的,不是拥有先进武器的大国,不是所谓的美国潜在战略对手,而是抓不住摸不到的恐怖主义组织。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政府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其首要目标不再是防范潜在的战略对手,而是应对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这些现实威胁。?</font><br /><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 9·11”后,美国推出“布什主义”,提出“邪恶轴心”说和“先发制人”,将反恐、防扩散与整治所谓?“流氓国家”、改造所谓“虚弱和失败国家”挂起钩来。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美国打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重新评估美国军力结构,调整海外军事部署,加强对中东、中亚、东南亚、东北亚等所谓“不稳定弧”的控制和反应能力,并提出改造大中东计划。这表明,美国反恐行动超越了自卫或惩戒的层面,成为推进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font></div><div><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 ?联系到此前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不难看出,冷战结束了,但冷战思维并未改变,美国仍习惯于通过军事手段应对各种“威胁”。其根本的理念就是实力政策,就是靠美国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来包打天下。布什政府的核心人物崇尚新保守主义,对运用军事实力充满信心。?</font></div><div><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 ?美国政府包括布什总统仍在坚持说,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定是正确的,美国的政策是对头的。但是,从几个不同的侧面,我们可以看到相反的回答?。</font><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美国《布鲁金斯评论》2003年秋季号刊登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无所约束的美国——布什的外交政策革命》。文章将美国的战略调整称为布什总统发动的一场外交政策革命。文章称,布什认为,在充满危险的世界里,确保美国安全利益的最好办法是摆脱朋友、盟国和国际机构设置的束缚,避免限制美国利用其无可匹敌的力量保卫自己的能力;而如果摆脱掉任何束缚,美国就应该利用其力量改变世界的现状,而不是坐等威胁的到来。因此,布什改变了支配美国世界外交半个多世纪的指导原则,其外交政策革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单边主义,二是先发制人,三是政权更迭。而“9·11”事件使对外政策由布什政府的工作次重点变成了其决定性的任务,并为布什提供了一个不用担心在国内引起反对、放心大胆去实施的机会。?</font></div><div><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 ?美国政府包括布什总统仍在坚持说,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定是正确的,美国的政策是对头的。但是,从几个不同的侧面,我们可以看到相反的回答。?</font></div><div><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 ? 在伊拉克,美国赢得了战争,但远未赢得和平,相反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激化了各种矛盾,包括民族和宗教矛盾。穆斯林世界和阿拉伯国家认为美国把矛头指向他们,将它们作为“民主”改造的对象。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明显上升。现在大家天天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美国在伊拉克的窘境。今年6月?28日,美国匆忙向伊拉克交权。但这只是象征性的。美国15万大军仍无法从伊脱身,伤亡仍在增加。现在死在伊拉克的美军已经超过1000人。在国际上,占领伊拉克以来,美国不受欢迎的程度已经超过越战时期。有的FaGuo学者讽刺说,布什即便在最亲密的盟国英国也不敢上街与公众见面,而作为伊拉克的“解放者”,布什访问伊拉克要等到回国之后才对外宣布。?</font></div><div><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 ?围绕伊拉克问题,西方内部发生严重分歧。尽管美国和它的盟友在修补关系,但它们之间的裂痕是深刻的。不久前,在FaGuo戛纳电影节上,美国纪录片《华氏911》获得金棕榈奖。这部片子指出布什家族与沙特关系密切,与拉登家族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该片还认为,布什一上台就计划攻打伊拉克,忽视了有关9·11袭击的警告。9·11之后又有意制造恐怖气氛,“派孩子们去打一场基于谎言的战争”。其实,此前美国就有一部叫做《9·11:走向专制之路》的电影,放在网站上供人下载。有报道说,《华氏911》借鉴了其中不少内容。而《华氏911》的影响之所以很大,一是因为它是一部商业运作的纪录片,另一个原因是,它反映了民意,给那些不满美国政府政策的人提供了表达意见的窗口,把老百姓猜疑的东西、媒体不好说的话、政客不便说的话反映了出来。另外,这部片子在美国公映困难重重,却在欧洲FaGuo获得大奖。 </font></div><div><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 美国与主要盟国的矛盾,也从美国新保守派理论家罗伯特·卡根的一本书中反映出来。这本书叫做《天堂与实力——世界新秩序中的美国和欧洲》。卡根在书中说,“现在是放弃认为欧洲人和美国人拥有共同的世界观、甚至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的幻想的时候了。在所有的重要问题上,……美国人和欧洲人正在分道扬镳。”他还将“女人来自金星,男人来自火星”这个西方家喻户晓的比喻改动为“欧洲人来自金星,美国人来自火星。”《公共利益》杂志2003年夏季号刊登的《反美主义的家谱》一文认为,反美主义是欧洲思想的产物,一个世纪以来在全球许多地方传播。倘若剔除反美主义,FaGuo、德国或者几乎任何西欧国家今天的政治思想就所剩无几。当时,美国国内的反法情绪高涨,政要们扬言决不放过对美威胁使用否决权的FaGuo,连国会餐厅也将法式炸薯条(French? Fries)改名为自由式炸薯条(FreedomFries)。?</font></div><div><font face="Verdana" color="#6600cc">???????</font></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3 18:2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