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发帖发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战后国际关系笔记(颜声毅)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06-5-7 15:03:55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uirbbs.com/bbs/images/smiles/glad.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img src="http://www.uirbbs.com/bbs/images/smiles/teeth.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quote-白鹤+2006-01-17 13:13--><div class='quotetop'>引用:(白鹤 @ 2006-01-17 13:13)</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br style="" />第二节 美日关系 <br style="" />在很长时间里日本是美国的“小伙伴”,依靠美国提供安全保障。20世纪60年代,日本创造了经济奇迹,迅速上升为西方第二大经济强国,此后日本于70年代初提出了“多边自主外交”的口号,在强调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时力争更多的外交自主权,同时在经济上日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加快了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日美关系成出现了前景不明朗的状况。但随着美国经济的重新崛起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以及美日对中国迅速强大的担心,美日重又在政治和军事上接近和联合起来。\r<br style="" />一、美日安保体系的建立 <br style="" />美日安保体系建立的前提是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r<br style="" />为了有效地控制日本,占领初期美国在日本一度采取了较严厉的管制措施,按西方模式实施了大规模的民主化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解散军队,逮捕战犯和整肃军国主义势力;修改宪法,变绝对天皇制为相对天皇制,确立议会内阁制,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战争权力;解散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经济后盾的财阀集团;取消秘密警察,国家神道分离;教育自由主义化;在农村推行农地改革等。这些改革尽管并未彻底贯彻,但推动日本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同时也为日后长期的美日主从关系创造了条件。\r<br style="" />冷战爆发后,适应美国全球遏制战略的需要,美国逐渐改变了过去压制日本的做法,转而对其加以重建和扶植,使之成为太平洋地区美国最大的战略基地。1951年,美国抛开新中国在旧金山召开了片面的对日和会,9月18日48个国家签署了所谓“对日和约”,一方面确认日本重新获得国家的政治独立,同时又规定外国武装部队在缔结双边或多边条约后可以在日本领土驻扎,实际上确认了美国在日本驻军的合法性。在旧金山和约签字后仅仅5个小时,两国就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美国可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军队,用于“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也有权镇压日本国内爆发的大规模暴动与骚*”。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美安保体系的正式确认,从此,日本便被牢牢地帮在了美国的战车上,日本在获得美国提供的军事安全保障的同时,不得不在政治和外交上追随美国。\r<br style="" />在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日本政府也要求在维护日美安保体制的前提下,修改日美安保条约,提高日本在日美同盟中的地位。1960年1月,日美两国在华盛顿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对日美安保体制作了一定的修正和调整。\r<br style="" />二、日本的雄心——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r<br style="" />从1946年起,日本开始走上艰难的经济恢复之路。在恢复经济初期,日本实行了以牺牲其他产业为代价的超重点倾斜生产方式,将经济稳定和恢复的赌注押在煤炭和钢铁两大工业上。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进行了大量持续的军事订货,这强有力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增长。1951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恢复到战前平均水平,1955年超过战前39%。从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起飞和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60年代后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经济奇迹。从1968年起,日本的经济实力超过西德,成为西方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r<br style="" />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使日本逐渐树立起政治雄心,从70年代起,日本开始改变战后长期在国际事务中采取的低姿态,试图在经济大国的基础上争当政治大国。1972年,日本田中角荣首相首次提出以提高日本国际政治地位为目标的“多边自主外交”,强调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日本的国家利益自主决定外交政策,逐步承担与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际责任。自田中之后,79年代的历届日本政府都提出过类似的政策主张。与此同时,日本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积极恢复和发展了日中友好关系,巩固和扩大了同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和政治联系,首先倡导了“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美关系的重大变化。\r<br style="" />20世纪70、80年代美日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在日美同盟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大的战略伙伴和盟友。进入80年代,日本全力加强了与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合作,日本自卫队将防卫范围扩大到了1000海里,防务开支年均增长7%,突破了占国民生产总值1%的传统限制。此外,日本自卫队还积极与美军展开联合军事演习,制定联合作战计划。\r<br style="" />三、美日经济关系与经济摩擦 <br style=""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与美国的大量援助和多方扶持密不可分。1950—1967年间,日本除接受美方大量的军事订货外,还先后从美国引进27亿美元资本,占其引进外资总额的66%。1950—1970年间,日本还从美国获得了4619项新技术,为日本经济的腾飞和技术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r<br style="" />从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发展,美日经济关系开始呈现出摩擦和协调并存的态势,与双方不断加强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形成了鲜明对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⑴实力对比的变化是根本因素。⑵除客观因素外,主观上美国对日本的不满情绪也在逐渐加强。⑶日美经济摩擦还与日本在与美国分享经济权利方面信心逐步增强有关。\r<br style="" />日美经济摩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时处于经济起飞初期的日本利用本国劳动力相对廉价的优势,大力向美国输出日用小百货、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则在国内生产商的要求下宣布对这些商品实行进口配额制度,这是战后美日双方首次贸易摩擦。60年中期以后,双方在投资、贸易、货币领域的矛盾均有所上升,摩擦开始呈激化之势。\r<br style="" />进入80年代,日美经济摩擦从以前的局部和间歇性矛盾扩大为在经济的各个方面频繁发生的“综合摩擦”。而且在运用经济手段难以平衡美日贸易逆差的情况下,美国开始动用行政手段,以经济制裁相威胁迫使日本让步。\r<br style="" />应该看到,在美日经济关系方面,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始终远远大于美国对日本的依赖,这使得日本在两国发生经济摩擦时不得不始终以维护日美战略关系为重,采取妥协和息事宁人的让步政策。加上美国也十分需要借重日本的经济实力为其全球战略服务,因此90年代以前的美日经济关系总体上是以协调为主。\r<br style="" />四、冷战结束以来的美日关系 <br style="" />战后持续40多年的美日战略同盟的重要后果之一是,日本凭借美国的军事安全保护得以放手发展经济。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增长的步伐开始放慢,尤其是1992年以后更是处于所谓“综合不景气”状态。\r<br style="" />实力地位的变化,加上苏联瓦解后共同敌人的消失,给持续40余年的日美战略同盟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不再需要日本作为对付苏联的战略基地,日本由于安全威胁的减弱对美国的依赖性也大大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松弛了冷战后初期连接日美两国关系的纽带。但随着美国将中国和俄罗斯确定为其潜在的竞争对手,将遏制中俄、称霸世界作为其未来战略的重点,日本的作用又重新凸显出来。\r<br style="" />20世纪90年代一开始,日本就提出了修改宪法、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更大的政治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以实力为基础、立足亚洲、走向世界的战略步骤,处处以亚洲代言人和世界强国的身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1991年,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明确表示:“西欧和日本同美国一样,作为应发挥主要作用的国家显得越来越重要。”\r<br style="" />但是,美国对日本的政治大国态度并不积极,美日政治关系出现了越来越不和谐的声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互间的不信任和不满情绪日益上升。二是防务矛盾日益加深。\r<br style="" />除政治和安全方面的矛盾外,经济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是当前美日关系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克林顿上任以来,将经济安全列为外交政策的首要支柱,从而导致双方经济矛盾进一步激化。首先,在美国对日贸易巨额逆差这一焦点问题上。其次,美日金融摩擦进一步激化。再次,高科技领域的摩擦愈演愈烈。\r<br style="" />90年代美日关系的动摇和矛盾的加深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两国长期的合作和联盟,但应该看到,日本还远远不足以成为美国的全球对手,尤其是政治和军事方面更是如此。整体上讲,在可预见的将来,美日关系仍将以合作和协调为主,矛盾和摩擦将始终被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r<br style="" /><br style="" /><br style="" /><!--quote2--></div><!--quote3--><br style="" />
142#
发表于 2006-5-7 15:04:24 | 只看该作者
good
143#
发表于 2006-5-7 19:37:00 | 只看该作者
太帮了
144#
发表于 2006-5-9 23:39:46 | 只看该作者
<u>搂主真好啊</u>
145#
发表于 2006-5-9 23:41:21 | 只看该作者
前俩节为什么看不到啊
146#
发表于 2006-5-21 10:52:5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非常感谢这边位同学的努力和贡献.....
147#
发表于 2006-5-21 10:52:5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非常感谢这边位同学的努力和贡献.....
148#
发表于 2006-5-21 11:35:05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好啊? 暗暗暗暗暗暗
149#
发表于 2006-5-21 16:57:12 | 只看该作者
好人啊!
150#
发表于 2006-5-26 20:21:55 | 只看该作者
顶起,经典需要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10:0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