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灰飞烟未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07年国关考研复试试题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08-4-1 16:58:33 | 只看该作者
好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08-4-9 12:05:02 | 只看该作者
:am :am :a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08-4-10 20:53: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灰飞烟未灭 于 2007-4-28 08:46 发表
中国人民大学07年国关考研复试试题
  **** 本内容被作者隐藏 *****

:ai :ai :ai :a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08-4-14 21:52: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啊

谢谢了.想一起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08-4-19 20:40:01 | 只看该作者

考研

2000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生入学考试
[hide]
                          国际关系专业
                国际关系史试目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历(每题6分)
1、门罗主义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发表语文中提出的一种美国对外政策。
主要内容有:美国承认(新近成立的)美洲国家独立;美洲是美洲人的美
洲,美国不干涉欧洲国家的事务,但也不允许欧洲国家将新独立的美洲国
家视为殖民的对象;任何欧洲国家对美洲国家事务的干涉,都将视为对美
国利益的挑战,美国只有加以反对;提出了美国与美洲各国加强合作的愿
望。门罗主义是美国企图独霸美洲的侵略扩张政策。
2、朴资芬斯和约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俄国战败。日本由于得到英美
的纵容和支持,迫使俄国做出巨大让步。1905年9月5日,签订和约,
即《朴资茅斯和约》,全文共15条。另有补充条款2点。主要内容有:1、
俄将从中国夺得的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让予日本;2、俄将长春到旅顺口
之间的铁路及其支线的经营权让于日本;3、俄国承认日本吞并朝鲜;4、
俄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3、蒙特勒会议
    1923年《洛桑条约》和《海峡合约》签订后,战舰在平时可随便进
出海峡,黑海中立化等条款对黑海沿岸国家非常不利。土耳其等国一直呼
吁进行修改,但一直遭到英国拒绝。至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期
间,英国与土、希等国达成一项君子协定:若有潜艇袭击英国舰只,土、
希等国立即予以援助,英国同意修改公约。于是1936年,原《洛桑条约》
和《海峡公约》缔约国在蒙特勒召开会议,会上英国与苏联尖锐对立。但
仍然达成协议,那就是《蒙特勒合约》。
内容:(l)商船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可自由通过,而战舰在平时,黑海国
家舰只可自由通过,而非黑海国家则受到舰位总吨数,停留时间等限制。
在战时,如果土耳其中立,那么战舰不能通过,如果土耳其为参战国,则
由土尔其决定是否放行。(2)撤销黑海中立化的条款。(3)撤销由欧洲列
强组成的管理黑海委员会,交海峡交给土耳其政府管理。
《公约》比23年<公约>有很大改进,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战时
如土尔其中立,不许军舰进出,而实际上在二战中,土尔其多次违反公约
将德国军舰放进黑海,给苏联带来很大麻烦。1945年波茨坦会议上,曾
宣布对此公约进行修改,但由于苏美关系迅速恶化,土耳其倒向资本主义
阵营等原因,此<公约>一直沿用至今。
4.罗斯富新政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暴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国际国内各
种矛盾空前激化。面对经济危机的现实情况,1933年1月,罗斯福就任
美国总统后,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内政、外交的政策措施,扭转了美国经济
危机的颓势,摆脱危机,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被称为“罗斯福新政”。罗
斯福新政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l)整顿金融秩序,整顿金融机构,建
立了联邦储备银行;(2)政府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项基础
设施;扩大工人就业;(3)改善和提高国民福利,大规模投资住宅建设;
  (4)寻求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扩大对外贸易(5)同苏联建交,扩大美
国农产品的出口;(6)实行农产品补贴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罗斯福新
政”的实施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缓和了国内矛盾,为世界经济的发展
和世界的和平做出了贡献。
5、国际联盟
    美国当时的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结束后,在其“十四点”计划中提议,
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做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机构。1919
年《巴黎和约》中将《国际联盟章程》载入其中,各国协商同意建立国际
联盟。1920年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由于在国际
联盟组建国际中,美国没有取得主导权,因此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国
际联盟的主导权实际掌握在英、法、日、意等国手中。1925年德国加入
国际联盟。国际联盟举行了各国裁军会议,由于德国在军事上野心的不断。
膨胀,会议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日本由于对“九.一
八”事件国联的调查报告及国联各类决议的不满,于1932年退出国联。
国联没有起到真正维护世界和平和主持公道的作用,于1943年宣布解散。
6、雅尔塔协定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
的雅尔塔举行了战争期间第二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三国共同战
胜德国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整肃法西斯主义、德国赔偿等问题,确立
了苏联占领德国东部、美国占西南部、英国占西北部;(2)波兰问题,包
括波兰边界和政府组成问题;(3)联合国问题,解决了敦巴顿会议中未能
解决的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大国表决权问题,商定于1945年4月召开联
合国制宪会议;(4)苏联对日作战条件问题:
1、外蒙古现状须予以维持。2、日本于1904年背信弃义占领的俄国权
益须予收回(l)苏联收回库页岛南部及其附属岛屿(2)大连商港国际化,
苏联优先地位须予保证(3)旅顺港作为苏联的海军基地(4)中长铁路领
予苏联优先地位使用权丙、千岛群岛交给苏联。
以上统称《雅尔塔协交》,划分了美苏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但侵害了中国
的主权,是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合平共处。首先由周恩平提出,作为处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准则,现
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已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
鼓吹民主和平论,以为民主国家间无战争,非民主国家间不能够和平共处。
民主和平论与人权高于主权论一样,都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干涉别国内
政,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旗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后,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认可,具有强大的生
命力,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击败民主主和平论。
8、南南合作
  指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由于发展中国家多居于南半球,故名。
二战后,特别是55年4月亚非会议召开后,一大批民族国家摆脱殖
民统治获得独立。这些国家在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意识到由
于有旧的国际经济轶序的束缚,各国在发展本国生产力的同时,必须要彼
此间团结合作,扩大往来,改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于是“南南合作”的
思想萌生,此时出现一大批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及原料、初级产品输出国
组织,进入和年代后,南南合作迅速发展,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首脑会
议《卢萨卡宣言》中确立了“集体自力更生”的合作基本原则;1974年,
在71国集团的推动下,联和国贸易发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立国际经
济新轶序的宣言》及《行动纲领》,联合国还成立了专门协调发展中国家
经济合作委员会,至此,南南合作已成为吸引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参与的
运动。进入80年代后,南南合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出现了新的合作措施
及方式,并形成了南南合作的宗旨:以集体自力更生为基础,大力发展发
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同彼此的政策,努力实现国经新轶序,
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巩因其主权、独立。至今,发展中国家间
已形成区域、次区域性合作组织30余个,初级产品原料输出组织近30余
个,货币金融合作组织  20余个,涉及   70%的发展中国家,大大促进了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巩固了其民族独立,同时推动了南北对话的进行。
9、国家主权原则
    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内对外处理本国事务,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
事务和对外政策的根本属性。国家主权具有最高属性,不可分割,不可转
让,不可侵犯的特点。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自主地决定本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对外则表现为独立自主地参与国际事务,不受
他国的干涉。国家主权原则是对内对外的统一体,最早完整提出国家主权
原则是荷兰十七世纪的政治家格劳秀斯,后来洛克、孟德斯等进一步发展
了国家主权原则。
二、问答:
1、什么是国际体系?近代国际关系的首次国际体系是怎样形成的?(1分)
    国际体系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各主要国家所处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即
各大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就叫做
国际体系。
    近代国际关系的首次国际体系是由三十年战争引发而形成的威斯特伐
利亚体系。
    十七世纪,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德意志帝国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同时,由于宗教改革,使得新旧宗教势力纷争严重,德意志帝国面临着政
治、经济等方面的危机。新旧教两派诸侯后面有外国势力支持,新教诸侯
受到法国、瑞典等国支持。后来,英、俄也支持该派。教皇及西班牙、波
兰等国支持旧教诸侯。1618年由于哈布斯堡王室压迫新教而导致了欧洲
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该战争的借口是新旧教之争,但实
际上是德意志皇帝欲加强权力,各诸侯争夺领土,外国乘机侵略。
    战争共分为四个阶段,最后以法国、瑞典占有明显优势。为结束战争,
各派在1647年开始了谈判。谈判在二个地点进行,最后于1948年10月
在闽斯特双方签订了《威斯特阀利亚和约。主要内容是:()法国、瑞典
及新教诸侯获得了大量领土,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从而实现了它的“天
然疆界”。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等地,并获得大量赔款,从而成为北
欧强国(2)德意志皇帝的权力受到削弱,各诸侯由于获得了外交权,从
而造成了事实上德意志帝国的分裂。(3)承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4)新
教徒获得了与旧教徒同样的权力。在帝国法庭中占有同样的席位。
    法国在战后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后来以与西班牙签订了《比利牛斯条
约》从而大大增强了法国的实力。瑞典由于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中及大
量赔款及领土,一跃而成为北欧强国,但它的发展爱到了俄国等国家的限
制与抵制。德意志帝国由于战争而受到沉重打击,势力大大削弱,但其精
神末培,其一量有机会便能迅速发展,奥国虽是战胜国,但却避免了遭到
他国瓦解的命运。
    这样,经过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阀利亚》会议,初步形成了近代国
际关系史上的首次国际体系。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国际法的开成和
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l)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来解决国际问题从实
践上肯定的先例。(2)各诸侯获得了大量领土,荷兰、瑞士的独立。(3)
它规定了各国不得违反和约,从而创造了国际制裁的先例。(4)新旧教权
力平等,从而冲破了教皇神权的国际主权论,从国际法脱离神极的束缚(5)
大战后各国建立了使领关系,促进了各国关系的发展。这一切说明国际法
与国际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什么是新中国成立初用的“一边倒”政策?为何要执行这一政策?(15
分)
    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政策,是指新中国刚成立所宣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集团为
伴,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其主要内容有:(l)中国社会制度执行社
会主义,新中国刚成立,便向世界宣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2)外交政
策上实行“一边倒”,实行社会主义奉行的“独立、和平、自主”的外交
政策。(3)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上执行“一边倒”借鉴“苏联模式”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4)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一致,均执行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其哲学、世界观等。(5)与社会主义苏联鉴定《中
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发展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
    b.中国刚成立,实行“一边倒”的政策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门)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决定。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期间,封建社会
内部的“改良主义”失败,民族资产阶级过于弱小,不可能形成资产阶级
共和国,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尽管意义重大,但要建
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还不可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各种艰
难险阻,才取得新中国的成立,只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因而,要实行“一
边倒”的政策。
    (2)中国革命的性质决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其成功的标志是新中国的建立,无产阶级必然要建立起人
民民主政权,即社会主义制度,因而要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3)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决定:a国际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奉行独立和平的外交政策,实行人民民主这些均与
新中国建国时提出的政策相结合。因此,实行“一边倒”的政策。B新中
国虽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国外敌对势力没有也不可能袖手旁观,在这
种势力异常强大的情况下,为了新中国革命胜利的果实得以保存,必须实
行“一边倒”。国内,新中国刚成立,人民生活水平,生产力发展还非常
落后,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保护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实行“一边倒”。D中
国国内,国民党残余势力同外国相串通,企图搞破坏,为了不致出现危害
新中国安全的事情发生也应实行“一边倒”。
  。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符合当时的中国
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运用和体现。

3、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有些什么位特点?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冷战结束,两级体系也因此完结,冷战结束两
级格局的终结,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
  (1)使社会主义阵营严重削弱,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东欧剧变后按
西方模式进行政治民主进程,经济市场化,苏联解体后,俄及原苏国家均
进行了西化,这使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削弱,防西方演变的
压力加重。
  (2)地区冲突增多,民族宗教,领土矛盾升温。冷战结束后,原来在美
苏对抗背景下被掩盖的一系列潜在矛盾开始暴露。由于民族问题,宗教问
题爆发的地区冲突明显增多,南斯拉夫被分成5国,波黑战争蔓延,巴尔
干国家利益矛盾加剧,使地区不稳定趋势有所增加。
  门)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向积极方向调整,两极格局结束,新的稳定格
局尚未形成,力量平衡尚未达成,促进了大国关系的互动。中美、中俄、
美俄、中欧分别结成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这些关系一般都不结盟,不
针对第三国,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积极调整和良性互动,有利于世界局势稳
定。
  (4)和平与发展主题更加突出。冷战后虽世界上还不太平,地区冲突依
然存在,美的霸权野心不灭,但各国都强烈地意识到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
性,把重心稳到经济建设上,一方面需要和平,一方面经济建设主重心也
有利于和平。
  (5)促使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规模扩大,苏、东国家相继建立市
砞锰逯疲泄步辛司酶母铮⑸缁嶂饕迨谐]茫檬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08-4-23 22:09:35 | 只看该作者

3Q~~~~

3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08-4-24 14:19: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谢谢哦   材料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08-4-24 14: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灰飞烟未灭 的帖子

呵呵  谢谢你提供的材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8-4-26 10:36:03 | 只看该作者
sfdsafadsafd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08-4-26 10:37:03 | 只看该作者
:funk: :funk: :funk: :fun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8 09:19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