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lijinzhu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大学《欧洲联盟概论》讲义 2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8-12-17 12:0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lijinzhu2000 的帖子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8-12-17 22:09:18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8-12-23 12:29:1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8-12-25 16:50:21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8-12-26 09:30:2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8-12-30 13:03:46 | 只看该作者
1# lijinzhu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8-12-30 13:04:56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江畔寻月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8#
发表于 2009-1-4 13:05: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9-1-28 12:15:55 | 只看该作者
d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9-1-31 22:01:48 | 只看该作者
wo kan kan a 新中国对外关系第六讲
“一条线”与“联美反苏”
(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 )
前     言
1970年3月23日 西哈努克在北京成立民族团结政府
        5月20日 毛**发表《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DADAO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
        8月12日 联邦德国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71年4月10-17日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7月9-11日 基辛格访华
        8月9日 《苏联印度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在新德里签订
        10月25日 联合国通过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11月27日 东盟5国外长通过《东南亚中立化宣言》
1972年2月21-28日 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公报》
        5月22-30日 尼克松访苏发表《联合公报》和《苏美关系相互原则》,签署《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等7项协定。
        7月3日 印巴《西姆拉协定》结束战争状态
        7月4日 朝鲜半岛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对话开始。
        9月29日 田中角荣应邀访华,29日正式邦交正常化。
        12月21日 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签订关系正常化基本条约

1973年1月27日 《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在巴黎签署
        6月18-25日 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在华盛顿签订《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会谈的基本原则》和《防止核武器协定》。
1974年2月22日 毛**会见卡翁达提出“三个世界” 理论。
        4月10日 邓小平参加联大,阐述中国观念以及三个世界,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6月27日-7月3日 尼克松访苏,双方签订《苏美限制地下核武器试验条约》等10个文件。
        8月8日 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冲击下辞职,福特继任。
        11月23日-24日 福特访苏,和勃列日涅夫发表《关于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联合声明》。
1975年2月28日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同欧共体9国签订关于经济贸易的第一个《洛美协定》。
        5月8日 中国正式与欧共体建立外交关系
        7月30日-8月2日美苏首脑在赫尔辛基会晤
        11月15日-17日 第一次西方七国经济最高会议在巴黎召开
        12月7日 福特在檀香山提出“新太平洋主义”
        12月16-19日 “国际经济合作会议”(南北对话)在巴黎召开

1976年2月23 -24日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一次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召开
        6月24日-7月3日 越南统一国会召开,南北越南统一
        7月17日 苏哈托宣布“东帝汶为印尼的27个省”
1977年6月30日 东南亚条约组织宣布解散
        8月18日 日本福田首相提出针对东南亚的“福田主义”
1978年8月8日 中越举行关于越南驱赶华侨问题副外长会议
        8月12日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
        9月6-17日 埃及、以色列和美国在戴维营会谈,签署《戴维营协议》
        10月22-29日 邓小平访问日本
        11月3日 《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在莫斯科签署
        12月16日 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
        12月25日 越南入侵柬埔寨、占领大片领土

1979年1月29日-2月5日 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
        2月6-8日 邓小平归国途中顺访日本
        2月17日-3月16日 对越自卫反击战
        3月13日 欧共体会议宣布实行“欧洲货币体系”
        3月28-29日 美国参众议院分别通过《与台湾关系法》
        4月3日 中国宣布《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1980年4月11日期满后,不延长其有效期。
        4月30日 中央条约组织宣布解散
        6月15-18日 美苏首脑在维也纳签订《苏美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11月4日 伊朗学生扣留美国人质事件
        12月27日 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0年1月4日 美国宣布对苏联实行谷物禁运
        1月23日 美国总统卡特提出针对波斯湾的“卡特主义”
        4月9日 两伊边界战争冲突,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一、中美关系的历程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尤其是美国的对华关系,在人类生存的议事日程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费正清
1、基本历程与接触
(1)历史过程的三个阶段:
        平等通商阶段(自1784年 “中国皇后号” ,至1844年 “望厦条约”之前)
        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阶段(自1844年至1949年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之前)
        对抗、对峙与和平共处的阶段(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
(2)中美对立必然性与偶然性争论
        偶然论者:中美存在着和解的可能
        必然论者:
A:中美敌对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
B:杜鲁门政府摆脱国民党的尝试与其对新中国态度之间并无因果联系
C:1950年4月美国安全委员会NSC-68号文件体现的全球主义遏制战略
D:中国***对美国的敌对态度
            ——时殷弘《敌对与冲突的由来》
(3)中美大使级会谈以及意义
        日内瓦会议中美官员的首次接触
杜勒斯—史密斯—约翰逊—艾尔弗雷德•詹金斯
周恩来—浦寿昌—王炳南—浦山
6月5日到7月21日中美代表共进行6次接触
自9月2日起双方在日内瓦进行领事级会谈,从轻松到严肃,从非正式到正式。
会谈的内容及模式为以后的接触提供议题和开创了先例。主要是关于在对方国家的国民归国问题。
(4)万隆会议上的接触
        周恩来:“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
美国国务院 :“国务院获悉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所作声明的报道。美国一向欢迎任何旨在给世界带来和平的努力,如果这种努力是真诚的,假如共产党中国具有诚意,那么有若干明显的步骤可供其采纳,以澄清并证实其善意,包括:在上述地区立即停火;或释放美国飞行员及其他被不当拘留者;或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邀请,参加如何结束台湾问题敌对状态的讨论”
英国、印尼、印度、缅甸从中斡旋
7月25日,中美同时发布了两国将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的新闻公报
(4)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开始
1955年8月1日会谈在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中方代表是老对手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国方面代表是驻捷克大使亚历克希斯•约翰逊,影响极大。
会谈的议程及目的存在着原则的分歧
40天的14次谈判,中美双方发表了一个奇特的“协议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承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人愿意返回美利坚合众国(在美利坚合众国的中国人愿意返回中华人民共和国者),享有返回的权利,并宣布已经采取、且继续采取适当磋商,使他们能够尽速行使其返回的权利。”
中美大使级会谈共谈判136次, 断断续续历时15年。
“我们要回了一个钱学森。单就这件事来说,会谈也是值得的,有价值的。” ——周恩来
2、中美缓和的原因分析
(1)美国状况
美国元气大伤;苏联的实力增长,加紧霸权的争夺;同西欧盟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加深;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不断壮大。
1967年10月尼克松发表《越南之后的亚洲》
1968年11月哈佛学者提交备忘录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就职演说
             2月1日 “NSSM-14”文件与寥和叔叛逃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之后思想革命性转变
1969年7月“尼克松主义”出台
(2)中国国内的情况
        毛**1963-1970年6次针对美国言辞激烈,麦克纳马拉反击“中国是今天美国的主要敌人”
        经济上被迫将经济建设的重心从实现现代化转向备战
        苏联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        外交无政府状态从1967年底起开始有效抑制
        1969年7月11日《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
        林彪叛国与毛**决断并在国内准备  
1970年东方红卫星上天
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四化
(3)为交往的准备
1969年10月尼克松表态与华沙追逐外交官
1970年10月1日毛**请斯诺上***
          10月尼克松对《时代》记者谈话
          10月25日请叶海亚充当中介人
          11月10日叶海亚向周恩来转达口信
     11月24日周恩来正式答复叶海亚
          12月16日基辛格接受邀请
1971年1月20日中美华沙会谈
          3月10日第136次谈判,认可密使来华
         4月7日美国乒乓球队邀请访华
          4月30日斯诺写《同毛**的一次谈话》
3、波罗行动与尼克松访华
(1)双方姿态
《重新制定对华政策》的出版
         4月21日通过巴基斯坦向美国领导人发出邀请
         5月17日尼克松接受邀请并派遣基辛格到北京
        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开会确定对美原则
        6月2日巴基斯坦驻美国大使希拉利给基辛格亲手递交了周恩来复信,邀请尼克松访华,并同意基辛格秘密来华
(2)波罗计划过程
        1971年7月1日计划从华盛顿开始
        6日到达新德里,8日到达伊斯兰堡 ,9日称病秘密访华,包括基辛格、温斯顿•洛德、约翰•霍尔德里奇和迪克•迈斯泽
        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谈话
        9日至11日,基辛格同周恩来会晤17个小时并拜会毛**
   焦点:台湾、印度支那以及联合国等问题以及   尼克松的访华时间等
(3)访华成果
7月16日(美国时间15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公告: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4)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在美国长期阻挠下,蒋介石的台湾占据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
        美国在对华缓和过程中,对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两手准备。
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的提案通过,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美国态度的转变与中国在联合国发挥作用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8:0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