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复旦学长为你解析09年政治学原理真题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9-8-17 01:07:03 | 只看该作者
精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9-8-18 16:40:58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9-9-5 12:27:0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2001年11月多哈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一致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
四、重视联合国机制和负责任地对待国际事务
(1)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
9月,在中国的全面参与和推动下,第50届联大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率先签署了该条约。
1997年以来,中国国务院颁布《核出口管制条例》。
1999年3月,江主席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就防止核扩散、推动裁军提供了六点建议。
第五节 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干涉和***主义 一、 香港、澳门回归的实现
1、香港回归
1996年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公布了第一任行政长官具体产生办法。
1996年12月16日,国务院总理任命董建华为第一任行政长官。
1997年6月30日,举行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2、澳门回归1998年5月,成立以钱其琛为主任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
选举何厚铧为第一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1999年12月19日夜,举行澳门回归仪式。
二、 反对外来势力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
1、        反对美国干涉
(1)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大量高性能武器和把台湾纳入TMD。
(2)反对美国国会不断通过专门法案,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
——1999年12月,《支持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议案
——《2000年综合拨款法案》
——2000年2月《加强台湾安全法》
(3)反对美国提高与台湾当局交往的级别。
——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会对主张“台独”的陈水扁上任表示祝贺
——允许陈水扁和吕秀莲在美国“国境”——多次与台当局进行军售年会反对日本干涉
1995年,日本某些势力企图邀请李登辉访问日本。
2001年4月,日本作出允许李登辉访问日本的决定。
“周边事态”的问题
3 、反对接纳台湾加入由政府组织的国际组织
(1)一些国家在联合国连续8次提出让台湾加入联合国的提案。
(2)台湾以“中国台北”名义加入亚洲开发银行和亚太经合组织。
(3)主张台湾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可以以“台彭金马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的名义参加。
(4)“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出来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国务院台办、新闻办《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2000年
三、 反对敌对势力利用**集团搞***主义
1979-2001年,**访美达23次。
1997年,美国国务院任命所谓“西藏事务特别协调员”,助理国务卿担任。
1999年,副国务卿担任。
美国国会不断通过议案,多次组织“西藏问题国际议员大会”,让**到美国国会参加“西藏问题”听证会。
1999年,美国成立的援藏机构和组织达32个。
四、 反对“东突”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
1、“东突”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
2、反对“东突”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
——1999年LIPENG委员长访问土耳其。土总统明确表示,绝对不支持东突反华组织。
——上海五国机制及后来的上海合作组织强调打击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
——2001年11月,唐外长在第56届联大上发言,指出:“中国也面临恐怖主义的危害。东突恐怖势力受到国际恐怖组织的训练、武装和资助。反对东突是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斗争的重要方面”。
东突分子的暴力活动1992年2月5日,发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的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市发生的首起暴力恐怖事件,也是“东突”恐怖势力针对无辜平民暴力恐怖活动的开始。从1992年至2001年,“东突”暴力恐怖分子为达到***祖国的目的,派遣了100多名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恐怖分子回国,在新疆制造了200多起包括暗杀、爆炸、纵火、投毒在内的恐怖案件,造成各民族群众、基层干部、宗教人士等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
——央视《新闻调查》:拉登训练数百东突恐怖分子 第六节 认真提出国际问题主张和主要思想
一、主张正确对待地区和国际的热点问题
1、        伊拉克问题
(1)        中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立场
1支持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
2恢复核查的问题应与中止制裁相挂钩
3特委会应严格按照安理会有关决议的规定执行其授权
④伊拉克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应该得到各方尊重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要求伊拉克必须在1991年1月15日前完全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有关伊拉克非法入侵科威特的问题)以及之后的所有有关决议;如伊拉克拒不执行,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利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并执行第660号决议和之后的所有有关决议,并恢复这个地区的国际和平和安全。
决议要求伊拉克完全遵守安理会关于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撤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第660号决议及其它所有有关决议,同时规定了期限, 给予伊拉克最后一次遵守决议的机会。决议请求所有成员国对执行该项决议所采取的行动提供适当支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伊拉克问题决议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后,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一系列决议,对伊拉克实施全面制裁。此后,联合国还对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通过了一系列决议。
1990年
8月2日通过660号决议,谴责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要求伊立即无条件撤军,恢复科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8月6日通过661号决议,决定对伊拉克进行强制性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
11月29日通过678号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伊拉克于1991年1月15日之前仍拒不执行从科威特撤军等安理会有关决议的情况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执行有关决议,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1991年
4月3日通过687号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接受在国际监督下销毁、拆除所有生物和化学武器以及射程超过150公里的弹道导弹;规定伊不准拥有或研制核武器以及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材料,并将其拥有的核材料完全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控制之下。
1996年
6月12日通过10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遵守安理会各有关决议,立即无条件地允许联合国武器专家进入他们想要进入的任何地点进行核查。
1997年
10月23日通过1134号决议,要求伊允许联合国特别委员会武器检查小组立即、无条件和无限制地视察伊拉克的任何地区、设施、设备,并允许特委会立即、无条件地访谈伊拉克政府任何官员和其他人员。
1998年
11月5日通过1205号决议,谴责伊拉克关于中止与联合国特委会一切形式合作的决定,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全面恢复与联合国所有武器核查人员的合作。
1999年
12月17日通过1284号决议。根据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将成立联合国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代替原来的联合国特委会,负责对伊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和弹道导弹的核查。它可以无条件、不受限制地检查任何可疑场所、设施、文件档案和交通工具以及接触任何伊拉克人。
2002年
11月8日通过1441号决议。决议强化了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核查,并指出,如果伊拉克再不执行决议,不与核查人员充分合作,或虚报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发展情况,就将被认定为是对其销毁武器承诺的“实质性违反”,并将面临“严重后果”。决议要求伊政府在7天内明确表示接受决议,并在决议通过之日起30天内向安理会提交一份关于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展情况的报告。决议同时要求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在45天内恢复对伊武器核查,并在核查恢复后的60天内向安理会报告有关情况。决议指出伊拉克一直存在“实质性违反”其销毁武器承诺的情况,同时表示将为伊最终履行承诺提供“最后一个机会”。决议指出,对于伊是否再度“实质性违反”其销毁武器承诺的判定,将取决于武器核查负责人提交的报告和安理会在接到报告后对有关情况做出的认定与评估。
(2)        中国对“沙漠之狐”行动的态度
1998年底,美英以联合国特委会报告所说的伊拉克未充分配合武器核查为由,未经安理会授权,单方面突然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军事打击。
中国
1谴责
2江主席专门向克林顿总统致口信,并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通电话,阐述中国反对武力解决伊拉克危机的立场。
3在安理会和一些国家首都与有关方面保持接触,敦促美英早日停止军事行动。
(3)        中国对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主张
1应设立一个客观、公正、透明、负责的新机构,取代特委会,安理会必须对新机构进行绝对领导;
2安理会并应实事求是地查清伊拉克裁军的遗留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
3尽快消除伊拉克平民因制裁所遭受的长达多年的人道主义苦难。
2、        科索沃问题
(1)        中国对解决科索沃问题的立场
1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的内政,应该由南斯拉夫各方自行解决
2有关各方应该在尊重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通过磋商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对北约对南联盟动武的态度
应该尊重南斯拉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对一个主权国家使用武力在科索沃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1999年3月,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出动空中军事力量,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对南联盟进行空中打击,造成严重破坏和人道主义灾难,地区形势恶化。
中国
1明确表示反对
2强烈要求立即停止对南斯拉夫的军事袭击行动,呼吁国际社会及南共同努力,尽快平息事态,化解危机。
3提出对科索沃和平决议草案的修正案,强调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首要责任,应尊重南联盟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决议最终采纳中国的主张。

3、中东和平进程问题
2000年9月,巴以严重暴力冲突。
中国
1江主席与巴以领导人通话,对冲突表示关切,呼吁有关方面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暴力冲突。
2在联合国,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始终认为联合国第242号决议、338号决议关于中东问题的决议和“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是和谈的基础。
3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自决权利不可剥夺。
④1998年中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联合国第242号决议内容要点1以色列军撤出在最近战争中占领的领土;
2终止一切交战要求或交战状态,尊重和承认该地区每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及其在牢固和被认可的疆界内和平地生活而免遭武力的威胁或行为的权利。
3决议还确认了以下的必要性:
——保证该地区国际水道的通航自由;
——使难民问题得到公正的解决;
——通过包括建立非军事区在内的各项措施,保障该地区每个国家的领土的不可侵犯性和政治独立联合国338号决议内容要点1强调立即就地停火;
2各有关方面在停火后立即执行安理会242号决议;
3有关各方在停火的同时,在适当方面的主持下,立即开始进行谈判,旨在建立中东的公正④和持久的和平4、朝鲜半岛问题
2000年6月,南北历史性会晤。
中国
高度评价,欢迎和支持南北双方改善关系,开展合作与交流。
2000年末,朝鲜特使访问美国,美国务卿访问朝鲜,朝美关系缓和。朝鲜与西方国家关系缓和。
中国
(1)支持朝美改善关系,支持朝鲜与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改善关系。
(2)支持南北和解和南北自主和平统一,致力于推动朝鲜半岛实现和平、缓和与稳定。
(3)1997年12月开始,中国参加准备以和平机制代替朝鲜停战协定的四方会谈,提出“平等参与、耐心协调、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方针。
二、        提出一些重要思想观点
1、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到提出“双赢”2、阐明世界上文明的多样性
3、主张和提倡新安全观
4、提出人权方面的主张
5、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第七节 2001年以来的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一、中美关系
1、中美高层保持密切交往和接触
2、在经贸、军事等领域内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
3、在朝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上保持磋商与协调
4、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突出
二、中俄关系
1、高层互访与接触密切并形成机制
2、在维护各自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相互支持
3、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和协调富有成效
4、在经贸等具体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
5两国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6、俄罗斯支持中国抗击非典的斗争三、中日关系
1、两国高层保持往来与接触
2、经贸合作、军事交流
3、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4、东海沉船事件
5、齐齐哈尔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伤人事件四、中国和欧洲国家关系
1、政治往来
2、经贸合作
3、其他领域内的合作
五、中国与其他主要周边国家关系
1、中国同朝鲜关系
2、中国同韩国关系
3、中国同蒙古关系
4、中国同越南关系
5中国同印度关系
6、中国同巴基斯坦关系
六、中国对国际热点问题的态度
1、伊拉克问题
2、中东和平进程
3、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第七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9-9-9 10:20:1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整理得很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9-9-9 18:23:51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9-9-9 18:29:07 | 只看该作者
要积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9-9-9 18:29:15 | 只看该作者
攒积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9-9-9 19:23:39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9-9-20 14:39: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9-9-22 21:06:36 | 只看该作者
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0:2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