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灰飞烟未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名家通识讲座:政治学十五讲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8-9-17 19:27: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8-9-17 23:35: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8-9-18 00:04:38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for sharing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8-9-25 15:4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灰飞烟未灭 的帖子

太好了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8-9-26 00:44:48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8-9-26 12:03:01 | 只看该作者
dsaasd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8-9-29 16: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灰飞烟未灭 的帖子

希望能下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8-9-30 00:2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8-10-11 20:15:39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政治运行机制
一、政治统治
1、政治统治的基础
⑴统治:统领、治理。占优势地位的人对他人实施的一种支配与控制。
⑵统治是权力施用关系,是命令和服从关系,权力是统治的核心。
⑶政治统治的基础来自于其借助取胜的暴力,国家权力得到社会承认的思想权威和精神权威。
2、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⑴合法性:是社会普遍承认的意思,指社会成员基于某种价值信仰而对政治统治的正当性所表示的认可。
⑵阿尔萨德: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公民都原意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规则,而且还不仅仅国为不遵守就会受到惩罚,而是因为他们确信遵守是应该的,那么,这个政治权威就是合法的。
⑶马克思.韦伯认为有三种类型的政治统治:
①传统型:依靠世代相传的神圣规则。(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②魅力型:统治的合法性依赖于统治者的超凡品质,此类型常产生于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非常态统治、过渡时期)
以上两种属于从治。
④    法理型:统治合法性基础建立在典则制度之上。
★合法性为政治统治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力量。
传统型、魅力型:人治,民众忠诚的对象是人格化的。
法理型:人们忠诚的对象转移到宪法和法律,非人格的普遍主义精神(韦伯):权力被授予给职位。
★合法性的类型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是混合的,要看占主导地位的类型。
⑷合法性危机:支持力量的耗散
表现为三个层次:当局:权威角色的承担者(最易克服:更换领导人)
        体制:体制受到怀疑(体制改革)
        共同体:国家认同意识
⑸合法性基础的重建:
①谋求特定支持:联系着某种特定的政策输出
三个命题:A合法性信仰可以弥补不良的政策绩效。
     B政策输出的接连失败会耗尽合法性资源。
C政策输出的接连成功会赢得合法性信仰。
三个问题:A政府难以始终保持一贯的良好政策绩效。
B即使政府决策无失误,但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使良好的政策绩效有起伏。
C搬开以上两个问题且政策永远正确,但公共政策的受益面在全社会不均匀。
②谋求散布性支持:独立于某种特定的政策输出,表现为国民对现有体制的一种善意的情感,这种善意情感构成了支持的蓄积,靠政治社会化获得方法:宣传对于宪法和法律的忠诚,对制度的认同,对成就的赞美,对挫败的谅解(决策失误),对未来的信心。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
2、民众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影响政治决策
主体:普通民众、公民
过程:自下而上
目标:影响政府决策及整个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⑴政治投票: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间或在有争议的政治问题上表示其政治偏好的政治参与方式。
★投票可用于选举、罢免等。
★投票:公开投票、秘密投票。
⑵政治选举: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体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某种权威职务的政治过程。
⑶政治结社: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或相近的利益而结成较为稳定的集团组织。
★压力集团:试图影响政府决策以制定和执行。
⑷政治接触:公民个人为解决某一政治问题或谋求特定利益而接触有关的政府官员,并对其施加影响。
⑸政治表达:公民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以影响政府决策及公共政治生活。
⑹政治冷漠:政治参与行为的缺乏。-消极政治参与
★达尔:无政治阶层
原因:①和其他活动相比,参与政治活动的报酬较少。
②所有的选择都不合胃口、品位。
③政治效能感低,自信心不足。
④认为现有的政治体系很开明、公平,无须自己再加入。
⑤对政治不甚了了,在行动中避开这一不知深浅的领域。
⑥遇到的障碍很大。
★非常态的政治参与:游*、示*等。
3、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P282)
⑴经济发展水平 成正比例
公民自我高涨;利益的多元化使公民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关注政治。
⑵社会地位。(职业、教育、收入、威望、出身)
⑶政治心理:政治责任感、政治效能感、政治代价感
⑷政治机制: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
⑸政治机会:年龄、性别、种族
★政治参与可能带来:政治动荡、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应对其加以疏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8-10-12 12:3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09: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