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8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攻略篇之]考研复习攻略之国际关系学院篇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 13:2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首先: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关系研究生是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合办的</p><p> 所以 介绍的时候介绍两所学校</p><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32"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colspan="2" height="25"><div class="unnamed1" align="center"><strong>国际关系学院概况</strong></div></td></tr><tr><td valign="top"></td><td valign="top"><span class="unnamed1"><p>  国际关系学院地处北京市海淀区皇家园林风景区,西望颐和园,东邻圆明园,毗临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精英荟萃和人杰地灵的条件使其地理位置和教育科研环境十分优越。 </p><p>  国际关系学院已有50多年成长发展的光荣历史,以培养新中国高级涉外工作专业人才著称。学院曾首创侧重外国当代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率先完成从单纯外语专业向复合型涉外专业的转型,长期坚持宽口径、厚基础、新视野、强素质的办学传统,为国家政法、外事部门和众多涉外单位培养输送了大批的合格人才。国际关系学院现由教育部管理,以外语和国际问题教学科研为重点,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国际关系复合型人才为基本方向,是一所办学模式和教学风格独具特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全国重点院校。</p><p>  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教育设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法语、传播学、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管理等专业。研究生教育以本院为中心与多所国家级科研院所联合办学,设有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世界经济、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英语、日语、法语等专业硕士点。学院还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进行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继续教育部开设了学院现有专业的本专科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及留学生教育,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成教生、留学生等多种层次、多种规格的办学体系。</p><p>  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实行小班教学和精细化培养,尤其注重外语基础和专业综合分析应用能力的强化训练,着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社会竞争能力、较高升学深造综合素质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院在保持原有专业和优势的基础上,正立足重新崛起的中国,面向日新月异的世界,加强和推进以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为重点的综合性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向着建设质量特色为本、侧重内涵发展、精细化教学与应用性研究并重的高水平、多学科大学加快发展,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办学活力。</p><p>  国际关系学院拥有一支新老结合、忠诚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中既有多年从事国际事务工作、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也有在教学岗位上成绩斐然、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的知名教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近50%。学院重视对外交流,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办学关系,聘请外藉教师任教和讲学,派出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以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p><p>  国际关系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对学生政治思想品质、组织纪律观念、综合性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系设有专、兼职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品行进行规范、指导和管理;学院不断改进和加强全员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良好的学习氛围、生活条件和身心健康成长环境。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不断完善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学生在参加北京亚运会、世妇会、申办AOYUNHUI、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等重大外事活动中,表现出来良好的政治素质、出色的专业水平、较强的活动能力和奋发的精神风貌,获得主办单位和有关领导的一致赞赏和肯定。</p><p>  国际关系学院近年来由国家投入数亿元资金进行校园整体改建,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学院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和电化教学设施,卫星接收站可利用太平洋和印度洋卫星将当天外语新闻和外语专门节目及时传送到教学区。图书馆设备先进、中外文藏书丰富;多功能学术交流中心、教学大楼、体育馆、学生教工餐厅、田径运动场等一大批新建基础设施在高校中堪称一流;新建学生公寓2005年正式投入使用。学院的教学科研综合设施条件和生均占有资源,已达到国内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教学成果和科研项目推动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项完善的服务设施保证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p><p>  学院设有奖学金制度。高考成绩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名列前十名并被学院录取者,可享受本院特设的优秀考生奖。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除享受学院的评优奖学金外,还可参加院、系设立的各类单项奖及多种基金奖励。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可在助学贷款、特困补助或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帮助下完成学业。学院鼓励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和通过国家专业考试,2004年本科毕业生考研通过率达到报考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率达到报考人数半数以上。同时,学院还推荐部分符合条件的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p><p>  江**同志1994年曾亲笔题词:&ldquo;努力把国际关系学院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rdquo;。国际关系学院拥有光荣的历史、光明的今天和光辉的未来。一代一代的&ldquo;国关人&rdquo;总是以国家的发展、振兴、稳定和安全为己任,充满自豪,忠诚奉献。诚挚欢迎广大有兴于国际关系、有志于国家大业的时代青年报考国际关系学院,学院在满腔热情地期待你们。</p><p><br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br />邮政编码:100091<br />招生咨询电话:010─62877037<br />学院网址:<a href="http://www.uir.edu.cn/" target="_blank">http://www.uir.edu.cn</a><br />电子信箱:<a href="http://mailto:zhaosheng@uir.cn" target="_blank">zhaosheng@uir.cn</a><br /></p><p></p></span></td></tr></tabl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23:04 | 只看该作者
<p>           <font size="5"><strong>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strong></font></p><p>是综合性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前身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指示,于1980年正式成立,2003年更名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院下设七个研究所、三个院直属研究室、十个研究中心以及院长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现有研究、行政和辅助人员402人,其中研究员、副研究员175人。</p><p><font color="#2d5f93">◆ <strong>领导成员</strong></font> <br />  院长:崔立如、陆忠伟<br />  副院长:张步仁、陶 坚、王在邦、李绍先<br />  院长助理:季志业、杨明杰</p><p><font color="#2d5f93">◆<strong> 研究领域</strong></font><br />  本院的研究领域包括:世界战略格局、世界政治问题、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世界和地区安全问题等。还有相当数量的研究人员从事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等形式提供给有关政府部门,也通过学术出版物为社会提供知识性信息。本院还接受少量外界委托研究,也同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合作研究。<br /></p><p><font color="#2d5f93">◆<strong> 国际交流</strong></font><br />  本院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许多研究机构有学术交流关系。应我院邀请来访、参加我院举办的国际会议或顺访我院的境外专家学者每年约700人次。本院每年还派相当数量的学者出国从事学习、研究、讲学等活动,以及出席各类双边和多边国际学术会议。<br /></p>
3#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23:3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2d5f93">◆<strong> 学位授权</strong></font><br />  本院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可授予两年制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和三年制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p><p><font color="#2d5f93">◆<strong> 主要出版物</strong></font><br />  本院的主要出版物为中文版月刊《现代国际关系》、英文版月刊<em>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em>和中文版月刊《国际资料信息》。上述刊物均可通过邮局或直接来函订购。此外,本院还不定期出版有关国际问题的各种专著。</p><p><font color="#2d5f93">◆<strong> 图书馆</strong></font><br />  本院图书馆拥有近50万册中外文图书和1000多种报刊杂志,为中国国际问题类图书资料的主要收藏单位。图书报刊已实现计算机检索。 </p><font color="#2d5f93">◆<strong> 前任领导</strong></font><br />  <strong>所长:</strong><br />   陈忠经(1980年1月任所长)  简化生(1980年12月任所长)  李 壮(1982年1月任所长)<br />   柳瑟青(1985年2月任所长)  耿惠昌(1990年3月任所长)  谌取荣(1993年4月任所长)<br />  <strong>副所长:</strong><br />   任品生(1982年6月任副所长) 徐 光(1982年1月任副所长) 耿惠昌(1985年2月任副所长)<br />   徐 淡(1990年3月任副所长) 金德湘(1985年2月任副所长) 陆忠伟(1993年4月任副所长)<br />   宋宝贤(1993年4月任副所长) 李惠英(1996年5月任副所长) <br />
4#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23:51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下设七个研究所、三个院直属研究室、十个研究中心以及院长办公室等职能部<br />门,从事各类国际问题的研究:</font> <p><font color="#2d5f93"><strong><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Russia.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俄罗斯研究所</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US.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美国研究所</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Europe.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欧洲研究所</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Japan.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日本研究所</font></a><br /><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Asia_Afrac.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亚非研究所</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Safety.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安全与战略研究所</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Economy.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世界经济研究所</font></a><br /><br /><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middle_Asia.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中亚研究室</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L_America.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拉美研究室</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Island.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朝鲜半岛研究室</font></a><br /><br /><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America_Europe.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美欧研究中心</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Nation.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Third_World.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第三世界研究中心</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Global.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全球化研究中心</font></a><br /><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Stratagem.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战略研究中心</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Antiterrorist.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反恐怖研究中心</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Crisis.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Economy_Safety.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经济安全研究中心</font></a><br /><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Taiwan.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涉台事务研究中心</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Translation.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翻译中心</font></a><font size="2">  <br /><br />◆ 院长办公室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Intercommunion.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国际交流中心</font></a><font size="2">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Information.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国际信息中心</font></a><font size="2">      ◆ 人力资源中心<br />◆ 服务中心<br /><br /></font><a href="http://www.cicir.ac.cn/item/item_organization_Publisher.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 院刊编辑部</font></a></strong></font><br /></p>
5#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24:07 | 只看该作者
所长:季志业(兼) <br />  俄罗斯研究所从事俄罗斯及部分俄语文化区国家当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研究,以动态研究和基础研究为主要方法,承担各类重大专题研究(包括国家重点课题和院重点课题),已出版的著作有:《跨世纪的俄罗斯》、《一波三折俄罗斯人》、《独联体各国概览》、《冷战后国际关系》、《俄罗斯战略:总统的议事日程》、《总统笔记》、《俄罗斯外交决策机制》等。本所研究人员先后在俄罗斯获得学位或进修,并与俄罗斯等国有关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学术联系,且拥有丰富的俄文报刊、图书资料。<br />  主要研究人员:季志业、王郦久、刘桂玲、冯玉军、蒋莉等。 <br />
6#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24:23 | 只看该作者
所长:傅梦孜
<br>  美国研究所是国内美国问题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主要从事美国内政、外交、军事与安全、中美关系等领域的政策研究及学术研究。现有研究人员20余人,客座研究员若干名。多数研究人员具有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做访问学者的经历。本所拥有英文报刊150余种,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海军分析中心等著名智库及哈佛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丹佛大学等著名院校建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
<br>
<br>  一、主要研究领域\r<br>  ——中美关系:包括中美政治关系、军事关系、安全关系、战略关系、美国对华战略、中国对美战略、美台关系、美国涉华思想库及其他组织机构等。\r<br>  ——美国外交:包括美国对外战略、美国外交政策、美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及国际组织的关系、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美国亚太战略、美国中东战略等。\r<br>  ——美国内政:包括美国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宗教、思潮、移民及族裔问题等。\r<br>  ——美国军事与安全:包括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反恐战略、防务及军事战略、军控及不扩散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等。\r<br>  ——基础研究:包括美国政治、经济、外交、安全方面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汇编和分析,为本所研究人员提供即时资料服务,并定期出版相关资料汇编。\r<br>
<br>  二、主要研究成果\r<br>  本所定期组织研究人员就重大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向国家有关部委提供大量政策研究报告,完成有关委托课题,并于近年出版《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反恐背景下的美国全球战略》、《亚太战略场》、《中美关系大事记》、《美俄关系大事记》等著作,并在国内外主要期刊上发表大量学术文章。\r<br>
<br>  三、主要研究人员\r<br>  傅梦孜、袁鹏、倪霞韵、魏宗雷、牛新春、张焱宇、达巍、王文峰、钱立伟、孙茹、杨文静等。\r<br>
<br>
<br>  
<br>
7#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24:4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lass="tex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border="0"><tr><td valign="top" align="left"><p>所长:冯仲平 <br />  副所长:孙恪勤<br />  欧洲研究所研究工作主要分五部分: <br />  1、欧盟研究。包括欧洲一体化、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FSP)、欧盟成员国关系;欧盟对外关系,包括对美国、对俄罗斯、对日本、印度等大国以及对其他重要国家的政策以及关系发展;欧盟与北约关系、欧安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br />  2、国别研究,重点研究英国、FaGuo、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政党政治、内外政策、社会思潮等。 <br />  3、中东欧以及西巴尔干地区研究。重点研究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以及塞尔维亚和黑山等国。 <br />  4、欧洲经济,欧洲经济一体化、欧盟对外经济政策、欧元及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英、法、德、意等国经济。 <br />  5、中欧关系。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对华政策以及中欧经贸、政治、战略、文化等方面关系。 <br />  主要研究人员:<br />       欧盟方向:孙晓青、洪建军、张建、王莉、刘明礼<br />       英国方向:丁顺珍、杨芳<br />       FaGuo方向:江穗春、王朝晖<br />       德国方向:孙春玲、王剑南、崔巍<br />       意大利方向:徐力源、张小红<br />       中东欧方向:樊春菊、李俊<br /></p></td></tr><tr><td height="31"></td></tr></table>
8#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25:01 | 只看该作者
所长:杨伯江<br />  日本研究所主要从事日本问题的综合研究: <br />  1、研究方向与任务: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对外关系及社会文化等进行研究,增进中国与日本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 <br />  2、主要研究成果:《颠簸的日本》、《新旧交替中的东亚格局》、《东亚纵横谈》、《跨世纪的日本》、《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中日关系1945-1995》、《日本外交轨迹》、《2000年的国际经济与日本》(译著)等学术著作。 <br />  主要研究人员:徐之先、马俊威、胡继平、王珊、刘军红等。<br /><br />
9#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25:19 | 只看该作者
所长:李绍先(兼) <br />  主要研究领域为四大块:南亚、东南亚、中东、非洲。<br />  主要研究方向与任务:<br />  1、国别研究:全面研究南亚、东南亚及南太平洋、中东、非洲地区各国的基本情况,并对各区域重点国家的动向进行跟踪研究。 <br />  2、综合研究:重点研究地区形势及一些综合性课题,包括各区域的政治、经济、安全、外交以及社会现状及其走向;亚太安全问题、中国周边环境、预防性外交、美国中东政策、中东伊斯兰国家民主改革、中东和平进程、海湾地区安全、中东非洲能源发展、非洲政治经济形势、非洲可持续发展、非洲民主化、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恐怖主义、毒品走私及其它有组织跨国犯罪等)以及民族宗教问题等。<br />  3、专题研究:主要对区域和跨区域组织及合作情况,以及区域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包括东盟(ASEAN)、南盟(SAARC)、东盟地区论坛(ARF)、亚欧会议(ASEM)、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东盟加三(ASEAN Plus 3)、中国&mdash;&mdash;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大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阿盟(LAS)、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欧佩克(OPEC)、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非盟(AU)、非洲发展新关系计划(NEPAD)等;南海问题、克什米尔争端、巴以争端、伊拉克问题、库尔德问题、伊朗核危机、达尔富尔危机、种族和部族冲突等。<br />  4、承担院里研究课题;规划本所研究计划和确立相关研究项目;开展相关学术活动和对外交流。<br />  主要研究人员:李绍先、刀书林、李荣、徐伟忠、翟坤、胡仕胜、付小强、唐志超等。<br /><br />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25:31 | 只看该作者
所长:杨明杰(兼)
<br>  安全与战略研究所是专门研究军备控制与反恐怖等安全问题的研究单位。该所的主要研究领域是:\r<br>  1、世界战略格局与大国关系\r<br>  2、国际组织\r<br>  3、军备控制与不扩散问题
<br>  4、军事战略与军事冲突问题
<br>  5、恐怖主义与反恐怖问题
<br>  6、跨国有组织犯罪问题
<br>  7、网络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合作问题
<br>  该所专业研究成果颇丰,研究领域居国内外学术前沿,主要研究人员均为国内相关领域较知名的专家学者。该研究室已与国内外主要相关学术机构、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等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并承担了多项国内外有关部门和基金会不扩散、反恐怖和跨国犯罪等重大课题研究项目。\r<br>  主要研究人员:杨明杰、李伟、欧阳立平、林利民、俞晓秋、张立、邱桂荣、李会明等。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3:45 , Processed in 0.6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