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以正/退休外交官(台北市)】
2009.08.31 02:21 am
昨天,達賴喇嘛持印度政府所發的「身分證明」抵台。我向外交部朋友查證,據說我國駐印度代表處對發簽證給他和隨員一事,有點躊躇。華航也不敢讓他們隨便登機,最後的決定是讓他和隨員們在抵達桃園機場後,申辦落地簽證。
達賴所持既非正式護照,只是身分證明,依現行法律規定,他們既不是外國人,也不是中國人,只能算是「無國籍人士」處理。其間差異雖極細微,所含政治意義卻值得玩味。
民進黨南部七縣市首長想出這一著奇招,擺明了是要使馬政府難堪。即使只用膝蓋去想,都可知居心不良,只為要「將馬英九一軍」,卻喪失了人民對民進黨擺脫陳水扁貪汙陰影的期望。
民進黨籍的前行政院秘書長陳景峻一語破的:他批評民進黨以救災為詞,搞政治小動作,是「短多長空」,只會喪失人民對該黨的信任。相對而言,任何人只要持平地瞭解馬政府處理這個燙手熱山芋的經過,反而會給馬英九加分。
聯合報廿八日報導馬本人花費五小時的決策過程,有三件事令我印象深刻。其一是馬親自撥打電話給蕭萬長、劉兆玄、王金平、吳伯雄和吳敦義幾位,徵詢他們的意見,創下了集思廣益,和衷謀國的先例,足為今後兩年九個月的楷模。
其二,是馬總統一點都沒拖泥帶水,或重彈什麼總統應該站在第二線的陳腔濫調。他拿出了應有的魄力,當機立斷,准許達賴來台。如有錯誤,自然也由他一肩扛起責任。人民期望於他的,正是這樣的心胸與負責感,僅此一事,已把他就任以來的許多批評,一掃而空。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從決策過程只有五小時,可證明馬政府作出准許達賴來台的決定,沒有時間也不可能向北京探詢會如何反應。
大陸也很夠意思,雖然發表了一篇強硬聲明,從頭到底罵的都是民進黨,其餘則一筆帶過。新華社繼續發出有關達賴來訪的新聞,則是駐台記者引述各界人士批評綠營的話,謹慎得很。
總之,決策如此迅速乾脆,使民進黨今後無法再質疑馬英九處理大陸關係的立場,是這次最大收穫。
【2009/08/31 聯合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