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磨坊(美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7 08:5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8:53:54 | 只看该作者
片名:红磨坊
英文片名:Moulin Rouge
又名:
国家/地区:美国
区域:欧美
出品:20世纪福克斯
发行:
类型:文艺  
导演: 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
编剧: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
制片:弗莱德·巴隆Fred Baron
主演: 妮可·基德曼、伊万·麦戈雷格、约翰·莱奎扎莫
分级:美国PG-13
片长:127分钟
上映时间:2001年5月4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8:54:38 | 只看该作者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是一个令所有醉心于艺术的人所向往的梦幻之都。
克里斯蒂安(伊万·麦戈雷格)是个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年诗人,他有着极高的艺术天分和创作热情。为了寻找自己渴求的艺术氛围,实现创作梦想,克里斯蒂安离开了古板严厉的父亲,独自到巴黎闯荡。在混乱的波希米亚人聚居区蒙马特,克里斯蒂安结识了以小有名气的画家和广告招贴画设计师图卢兹-劳特瑞克(约翰·雷圭扎默)为首的一群放荡不羁的艺术家,并开始和他们一同创作、享乐、消磨时光。

  渐渐地,在这个整日离不开酗酒、吸毒和康康舞(注:当时巴黎流行的一种低俗舞蹈,以舞女们掀裙子踢腿为特色,颇具挑逗性。)的圈子里,克里斯蒂安对音乐和流行的超前的把握才能使他受到众人的侧目。他被介绍给“红磨坊”夜总会的老板哈罗德(吉姆·布劳德本特),为“红磨坊”编写一系列新的歌舞作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克里斯蒂安认识了人称“闪亮的钻石”的红舞女兼高级妓女萨汀(尼科尔·基德曼)。才子碰到佳人,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一个美艳绝伦、热情似火——不用猜你也知道接下来的情节了吧?

  只可惜,克里斯蒂安贫穷落魄的身份和萨汀不体面的职业让他们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哪怕他们爱得如此热烈和真挚。

  默诺公爵(理查德·洛克斯伯格)是“红磨坊”的常客,也是拜倒在萨汀石榴裙下的达官贵人之一。当哈罗德为了改建“红磨坊”而以萨汀设下美人计骗他投资时,公爵爽快地捐出了大把的钞票。其实,谁心里都很清楚,公爵对萨汀忠实迷恋的背后,隐藏着他强烈的占有欲,他无时无刻不在计算着如何将萨汀据为己有。当默诺得知自己被利用了之后,他那阴暗疯狂的心灵终于暴露了出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以谋杀为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8:55:20 | 只看该作者
《红磨坊》一片是澳大利亚的国际知名导演巴兹·鲁赫曼继又一部巨作,被美国《娱乐周刊》列为2001年必看的十部影片之一。

  提起法国巴黎的“红磨坊”,它的鼎鼎大名恐怕见识稍广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以其大胆华美的歌舞表演而著称的夜夜笙歌、看客络绎的场所是巴黎那纸醉金迷生活的最佳见证。这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红极一时的歌舞女郎,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颇有造诣的文人墨客。

  于是,很多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诞生于“红磨坊”,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图卢兹-劳特瑞克和红舞女阿芙乐尔的一段情事,1952年好莱坞大导演约翰·豪斯顿(John Houston)关于“红磨坊”的电影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8:55:55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巴兹的《红磨坊》和1952年的那个版本可没什么关系,因为在这里图卢兹-劳特瑞克已经退居配角,爱情故事发生在两个完全虚构的人物之间。为了使影片在充分表现巴黎夜生活的精致、华美和绚烂夺目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奇异、后现代式的感官刺激,一向才思诡异的巴兹除了用不多的预算在澳洲的福克斯片厂造了一个豪华的“红磨坊”之外(影片除了少数后来补拍的一些镜头,全部是在澳洲片厂摄制完成的),还征用了20世纪的现代流行音乐为这部以19世纪末的巴黎为背景的电影配乐。甲壳虫、艾尔顿·约翰、麦当娜、斯汀、涅磐、皇后乐队、U2以及Fat Boy Slim等众多乐迷们熟悉的新老声音从头至尾响彻在影片中,着实为影片凭添了些许亦幻亦真的气氛,也增加了它的期待值。而在电影的原声带中,连男女主角尼科尔和伊万也分别献唱一曲,令歌迷和影迷同时开了眼界。

  说到,她可能是为《红磨坊》一剧付出最多又最倒霉的人之一了。为了参加该片的拍摄,尼科尔不仅推掉了大卫·芬奇导演片酬1000万美元,早早练习唱歌跳舞为拍摄做准备,而且还曾在正式开拍前两次折断肋骨——一次是因跳舞而摔断;另一次是被戏服内的紧身衣弄断,真是苦不堪言。

  不过,整个影片的拍摄过程也不比尼科尔幸运多少。先是开拍前导演大人的父亲因癌症过世,然后是伊万·麦戈雷格因赶拍而耽误本片的进程,既而就是原定于2000年圣诞节的首映日期因制作尚未完成而推后,使影片错过了2001年奥斯卡奖的评选。俗话说“好事多磨”,也许《红磨坊》遇到的诸多不顺正预示着它在上映后将大获成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8:56:21 | 只看该作者
本片几乎在所有影评人那里都受到一致的好评,真是有点儿一反常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能《红磨坊》一片真的有什么魔力,能抓住所有电影评论者的心,让他们众口一词地为它说好话。《红磨坊》到底好在哪里,笔者真的很难说清楚。反正有一点可以告诉你:虽然本片成本只有区区5000万美元(因为是在澳洲拍的嘛,比较省钱),但它的视觉效果在歌舞片中绝对一流,就连不喜欢歌舞片的你也会在电影开始后15分钟内喜欢上它。当然了,如果你看过并且疯狂地喜欢巴兹导演的话(就像笔者一样),你一定不会错过《红磨坊》的。另外再跟喜爱帅哥靓姐的影迷们多说一句:英俊迷人的伊万和风情万种的尼科尔激QING热舞的场面难道还不够让你心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8:56:34 | 只看该作者
导演: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
编剧: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
   克莱格·皮尔斯Craig pearce
演员:尼科尔·基德曼Nicole Kidman
   伊万·麦戈雷格Ewan McGregor
   约翰·雷圭扎默John Leguizamo
   吉姆·布劳德本特Jim Broadbent
   理查德·洛克斯伯格Richard Roxburg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8:5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8:5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08:5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4:0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