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03|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建立国政系资源库的说明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6-28 17:2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各方面原因,这次期末复习,尤其是国际组织很没有头绪,
<br>
<br>危难之际得到了两份复习提纲,各具特色,对我的复习都起到了很大帮助,\r<br>
<br>顿时感到集体凝聚力的作用。\r<br>
<br>身为一名学生会的公仆,我想将此种做法规范化、规模化,就可以给更多的同学带来便利,\r<br>
<br>而且还想为那些付出的同学设置奖励(从精神到物质)。\r<br>
<br>可是毕竟我还年轻,将想法说给老师,\r<br>
<br>即刻被驳回,说是对专业课老师教学不利,\r<br>
<br>而且纵容了一部分本来就不求上进的人…………\r<br>
<br>我很可以理解老师的想法,因为站在老师的角度看,\r<br>
<br>学生就是应该吃这份苦………………\r<br>
<br>我是学生当然希望同窗们少吃苦啦……\r<br>
<br>“资源库”的计划搁浅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网上建立这个资源库,
<br>
<br>以民间的方式,为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我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4-6-28 23:30:0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老师有点过了,即便有些同学懒惰,可也有责任把
<br>知识系统化,以利于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呀!
<br>-------------------------------------------------------------------------------------------------
<br>好在楼主提供了一个民间交流的空间,我觉得搞起这个资源库
<br>对于建设者本身来说是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广而告之!对幕名而来的\r<br>国关喜好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收获!教学中有一教学相长的说法,而三人\r<br>行必有我师,集众人智,成一家之言,兴国关知识,我觉得坛子里的各位任重\r<br>而道远,或者说对于这个坛子的发展壮大,实现其价值,也是这个版块的精华所在.
<br>---------------------------------------------------------------------------------------------------------------------------------------
<br>如果真如至尊宝坛主所说,"我们可以通过网上建立这个资源库,
<br>
<br>以民间的方式,为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我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br>某不才,俺没上过大学,也没学过一节国关的课程,可凭着对国际实事的喜爱,尽我所能\r<br>听各位高人的安排,愿做一马前卒.
3#
发表于 2004-6-29 00:41:33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资源共享是需要条件的
<br>不可能无条件无回报享用资源库
<br>喜好国际关系和国际问题\r<br>有很多渠道发展自己的兴趣
<br>作为国关,没有义务共享课堂资源\r<br>毕竟那代表的是老师和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结晶\r<br>不属于大部分......
<br>
<br>说得比较现实,得罪了~
4#
发表于 2004-6-29 10:55:1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上面小妹妹(论年龄你比我小)的留言,首先对你的这种豪爽直言快语感到可敬,这个时代持不同见解而又当面说的很少见了.呵呵.有争才会鸣!当然建立不建立资源库正如老蔡在学子之家里也说过,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也搞不起庞大完整的数据资料.
<br>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我的建议还是搞的好,至于怎么样使用,具体到细节问题可以由决策者们定,做为一个国关的仰慕者,我谈谈自已的感受!
<br>朋友们可能都知道里讲的一个故事:儒以计礼发冢,大儒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赡,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由此言之音,诗礼乃盗资也!虽然这个寓言有点损,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每个人的知识都是在为后人做准备.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前辈相传,而知识唯有知识是不可能为他人所盗窃的.自已的终归是自已的.
<br>------------------------------------------------------------------------------------------------
<br>资产阶级的萌芽最早产生于我国,可是被禁海令给搞夭折了,大和下西洋的船队固然强大可是仍然挽回不了大明的衰落,香港弹丸之地,可是那种开放精神为他注入了勃勃生机,成为东方之明珠.大唐的开放与包容叫人惊叹,康熙的兼容并蓄成就了大清帝国的浩翰版图.
<br>而现在朝鲜南北双方的巨大差异抛开政治原因不谈,是否与开放也有关呢?至于我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一惯方针也不会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所以一个自强自信的民族是不畏惧任何外来文明的.然而一个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狭隘自私的民族终不能成为强者!
<br>-------------------------------------------------------------------------------------------------
<br>开放与共享是互联网的精神所在.没有的IBM的开放,计算机的发展不知道什么样子,没有的JAVA的开放,现代网络技术不知会是什么情况,没有了UNIX的开放,不知道我们的软件又是什么情况.没有微软的手机开发平台开放,手机的智能化也不会那么快,康柏与苹果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在过了许多年后,要么被兼并,要么又\r<br>举起改革开放的大旗.前天看到mandian妹妹在贴图区的国关图片,挥之不去的几个字就是"学术交流中心"我不知道交流在国关内部具体到什么程度,但这个场所肯定是学术间的开放场所----
<br>------------------------------------------------------------------------------------------------
<br>本周的国内风云人物首推李肇星部长,他再次敞开外交部的大门,使平民百姓,白衣布丁也能感受一下这个对人来说一直神秘的场所.李部长在百姓们中间跟人合影,他的个头不高,但是此时却觉得他在心目中是那样的高大,他说:"外交部是人民的外交部,中国的外交就是为人民某利益的外交,我们为什么不向老百姓敞开大门."话虽白但沁人沛腑.他的坦荡与开放,来自于自我认识的谦虚更来自于内心的深深自信!
<br>------------------------------------------------------------------------------------------------------------------------------------------------------中国的教育形势发展水平不容乐观,我生活在农村的最低层,深深的体会到农民的孩子对于大学的那种仰慕,对于每年100多元的学费来说,有的家庭都负担不起,无数个像你们那样的14到20岁之间的DD,MM们抹着泪,含着内心你们无法体会的伤痛离开了学校,永远忘不了一幕幕的回眸!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他们有钱上学,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比你们任何人差....古人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却想高呼"“安得学校千万所,大辟天下寒儒俱欢颜,吾心独锵受累死亦足”,俺打过工,当过侦察兵,混过保安,做过海员,办过厂矿,玩过公司,最后回到了教师这个位子上,无论处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敢为已而苟活,无数次的风雨历程,偿不尽的屈辱艰辛,面对生离死别,总也忘不了并肩一起的兄弟姐妹,能够到今天最重要的是我们相信无论谁都不是为自已而活着。就是现在我每每不能为学生多学一点东西而自惭很久,恨不得把自已所知的一切交给他们................然而在今天,在国关这个精英荟粹的地方,我听到一种知识只是某个人的知识的见解时,感觉到很震惊.当每个远行西部的志愿者在现实与社会的巨大反差中去身体力行用青春和汗水甚至于鲜血去播洒文明与知识的种子时,我们靠在舒服的转椅里,面对着宽大的的桌台,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能做些什么呢????????????
5#
匿名  发表于 2004-6-29 16:38:01
我仍然坚持如果做的话就要以国研会为主导。\r<br>还有一点我很奇怪,这种当然会被老师禁止的事情有什么必要再去问呢?简直就是自讨苦吃。\r<br>应以国研会组织收集,用论坛做资源载体来做这个事情。\r<br>
<br>非官方,非强迫,非赢利(废话)。\r<br>强调共享和参与,强调版权归属,强调这一活动的延续性,强调“资源”本身的质量。\r<br>
<br>需要技术支持随时找我\r<br>
<br>楼主你最好去找国研会的会长谈谈这个问题
6#
发表于 2004-6-29 19:54:4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大家别争了!是国政系学生会做还是国研会做\r<br> 大家的初衷都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方便,我的意思是借这个BBS为载体!!\r<br>  建立资源库,但是并不是所有注册的人都能共享,象征性的收取点劳务费
<br>  这样也对得起 那些辛辛苦苦总结的同学 毕竟打印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br> 这个既能做到一定的保密度,又能让那些提供资源的人获得一些的好处!!
<br>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而且这个工程很复杂的 不是一个两个人可以完成,还得保证那些资料的权威性,不能有错误的产生。。。。。。。。。
7#
发表于 2004-6-29 20:01:56 | 只看该作者
另外谁提供的资料
<br> 可以详细的写上他的名字\r<br>  也是对提供资料人的一种奖励措施吧!
8#
发表于 2004-6-29 20:30:44 | 只看该作者
白师哥的话有理!
9#
发表于 2004-6-30 08:11:56 | 只看该作者
<!--quote--><div class='quotetop'>:</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i>最初由 Sophokles 发表</i>
<br><b>
<br>
<br>用论坛做资源载体来做这个事情。\r<br>
<br>
<br>非官方,非强迫,非赢... </b><!--quote2--></div><!--quote3-->华书记在学子之家里提的用ADOBE reader 制成PDF格式文件
<br>并且加密(确定使用资源库的相关人员的安全身份才可用)
<br>确定保密级别,加强版权的想法不错............
10#
发表于 2004-6-30 12:09:05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华书记的话有道理!不论以谁为载体,国研会为主导是一定的。这样也为国研会本身提供了为同学服务的渠道,同时同学们的会费不会白交,更没人骂会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6:4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