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3年国内精典语录(zz) [转贴]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2-6 20:5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3年国内精典语录(zz)
<br>
<br>
<br>
<br>
<br>  “就缺陈胜吴广了 。”  
<br>  某领导过节时下乡看望农民,问他们还缺什么,农民答曰。
<br>
<br>
<br>  我一生没做什么坏事,为什么会这样?
<br>  ——据说是张国荣遗书里的一句话
<br>  
<br>  抗议美国入侵伊拉克。
<br>  ——某网站请大家投票分析张国荣为什么会自杀时列出的一条原因,选择此项的有20。
<br>  
<br>  不描写内心,专描写内分泌。
<br>  ——作家余华评价现在某些作家的作品
<br>  
<br>  我把心给了你,身体给了他。
<br>  ——王菲新专辑《将爱》中《不留》一曲的歌词
<br>  
<br>  要采访我,必须先和我上床;在床上能用多长时间,我就给你多长时间的采访。
<br>  ——北京某媒体一男记者在向木子美提出采访要求时得到的答复
<br>  
<br>  你泡了吗?你漂了吗?你干了吗?
<br>  ——一则洗衣粉广告
<br>  
<br>  你愿意和我睡吗?
<br>  ——一家公司的床垫广告
<br>  
<br>  有谁能告诉我,怎么才能变得不那么出名?!
<br>  ——姚明在新书《姚明闯荡美利坚》的序言里抱怨盛名之累让他失去了平常人自在的生活方式
<br>  
<br>  我们实在不知道在中国买春是一种犯罪行为,以为那儿也如其他地方可以轻易“完事”
<br>  ——大阪建筑公司老板解释在珠海组团嫖妓事件
<br>  
<br>  美女就象胡椒面,哪里人气不旺就撒一点
<br>  ——一名中国城市居民评价美女商业促销
<br>  
<br>  奶牛分公母吗?
<br>  ——中华小姐选大赛时,窦文涛的提问,小姐答:可能吧
<br>  
<br>  我们现在提倡手淫,认为这样有助于健康。
<br>  ——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徐天民说青春期性问题
<br>  
<br>  我不想等,要的是现货。
<br>  ——被称为“现货”的中年成功男人正在成为年轻女性的抢手货
<br>  
<br>  千万不要和中年男人谈情说爱。
<br>  ——一篇小女子随笔的标题。作者认为,谈情说爱太浪费时间,关键是要做
<br>  
<br>  起码要让500年后的人知道,“包二奶”不是姓包的人家的二奶奶。
<br>  ——网民如此立场鲜明地支持将“包二奶”收入汉语辞典
<br>  
<br>  “小姐”今天剩下的唯一可以安全通用并且值得信赖的含义,似乎只有“女人”了。
<br>  ——专栏作家沈宏非分析“小姐”一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语用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br>  
<br>  难道说女人因为这个工具,可以和男人一样站着小便,就可以说男人和女人平等了?
<br>  ——李银河爱谈到有人发明“女用小便导流器”时的看法
<br>  
<br>  请问你为什么要坐在他的大腿上?
<br>  没有啊,我只是想看看他衬衣的牌子。
<br>  ——一位“暗访”记者在其“报道”中披露他在ktv包房与“小姐”的对话
<br>  
<br>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
<br>  ——sars肆虐期间,钟南山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br>  
<br>  太祖退住舞阳,闻韦死,为流涕,幕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曰:“非典,吾命休
<br>  矣。
<br>  ”
<br>  ——非典期间流传最广的一则短信。语出《三国志》,人们称此为“非典”一词的语源
<br>  
<br>  有人抱怨中国的官越来越不好当,这是好事。现在不是不好当,而是太好了!
<br>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全国人大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杜刚建认为卫生部和北京市的主要负责人防止非典不力被免职具有警戒意义
<br>  
<br>  中国人民从此飞起来了。
<br>  ——媒体关于“神舟五号”的封面报道标题
<br>  
<br>  农民子弟,偏想做官;人挺老实,能力一般;不偏不倚,外忠内奸;学历太浅,没有靠山;别人贪了,你也就贪;今天办你,一点不冤。
<br>  ——前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被“双规”,人们不禁想起了这首流传于民间的关于他的民谣
<br>  
<br>  做五官端正的干部。
<br>  ——百姓对干部的期盼:手不伸,腿不懒,耳不偏,嘴不谗,眼不花
<br>  
<br>  现在中国仇穷仇得有些变态,几乎没有正义和良知;同时崇富也崇得有些变态,只要能富就是杀人放火也在所不惜。
<br>  ——搜狐总裁张朝阳在上海福布斯论坛上说,现在的国民心态并非“仇富”,而是势利地“崇富”、“仇穷”,同时也不应该“仇富”,而应该“仇恶”,仇恨非正义的致富
<br>  
<br>  男人最能拿来炫耀财富的,有三样东西:房子、车子与手表。但房子又不能带着到处走;车子也只能停在停车场。惟独手表,能随时随地显示自己的财富与品位。
<br>  ——钟表评论家曾士昕说
<br>  
<br>  身体越来越胖,心胸越来越小;胆量越来越大,正气越来越少;娱乐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搞笑越来越多,幽默越来越少;恋的越来越多,爱的越来越少。发言越来越多,真话越来越少;活动越来越多,运动越来越少;职称越来越多,学问越来越少;权势越来越高,威望越来越小。
<br>  ——有人给现代都市人画像
<br>  
<br>  现代城、后现代城、西现代城。
<br>  ——京城房地产资深律师呼吁制止楼盘名称仿造风
<br>  
<br>  这里绝对不是中国,至少不是想象中的中国,但这也不是外国。
<br>  ——女作家陈丹燕在上海图书馆发表演讲时,引用她的欧洲经纪人刚到上海时对这个城市所发表的评论
<br>  
<br>  如果一个普通百姓盗挖了一座古墓,他会被判刑、甚至是死刑;而一个城市的领导犯错误毁掉整个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的法律却无从追究!
<br>  ——全国人大常委研究室蔡定剑博士指出我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个令法学界尴尬的现实
<br>  
<br>  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
<br>  ——年初,北京市政协委员、北大教授刘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br>  
<br>  在中国,人的生命还是比车便宜。
<br>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中国“私车热”的文章中说到保险
<br>  
<br>  萨达姆.邓.非典
<br>  ——湖北省武汉市邓先生给儿子取的名字,他说,儿子在美伊战争打响之日(3月20日)出生,又适值非典肆虐。不过,他估计户籍部门不会允许此名登记
<br>  
<br>  即使抽烟,也要有限度地抽。
<br>  ——年末,中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有媒体如是提醒烟民
<br>  
<br>  当众放屁一次罚款5元。
<br>  ——北京平谷区金海湖镇胡庄小学颁布的一项校规
<br>  
<br>  为什么中国人在自己的祖国只能暂住?!
<br>  ——一篇文章的标题。此后,至少有10余家媒体在报道孙志刚时间引发的中国收容制度大讨论时使用了这一说法
<br>  
<br>  3年前我担心找不到工作,我考了硕士;3年后的今天,我担心找不到工作,我又考了博士。我不知道几年后我会不会为6年前的选择后悔。
<br>  ——语出一则年初的网上论坛帖子
<br>  
<br>  大学不是养鸡场。
<br>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对该校的改革方案多有不满
<br>  
<br>  伊拉克战争变成了一出上亿人观看,24小时不间断的《阁楼故事》。
<br>  ——一家网站刊登了一篇深入分析美伊战争背后的传媒大战,称这是一场“虚拟的战争”;观众对战争进程的关心,变成了对新闻秀的好奇和对战争场面的猎奇
<br>  
<br>  那是我的,你别给我弄丢了。
<br>  ——重庆的谭女士替儿子洗牛仔裤时,在后袋里发现两个安全套,儿子平心静气地对她说
<br>  
<br>  每天赚到一万元。
<br>  ——一项对年龄四至六岁儿童有关财富的抽样调查发现,中国大陆70以上的儿童希望能够成为富翁,以上是他们想象中富人生活的内容之一,其余还包括:有钱、房子住得好、有小车、有事业
<br>  
<br>  女人如果不性感,就要感性;如果没有感性,就要理性;如果没有理性,就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了,她只有不幸。
<br>  ——台湾漫画家朱德庸论女人
<br>  
<br>  1644年6月6日,满族人攻入北京,为以后中国电视剧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br>  ——一位上海诗人这样评价时下清剧的泛滥
<br>  
<br>  我想可能是现在的读者太脆弱了。
<br>  ——海岩回答他的作品何以打动人
<br>  
<br>  庄子、范蠡、项羽、周瑜。
<br>  ——新浪网友素手鸣琴浮想联翩,列出从古到今的中国男人中,“一生最想嫁的四个极品男人”
<br>  
<br>  人们想用钞票时,从不看它的发行日期。
<br>  ——深圳某年轻俊男娶了一个大款老太,面对人们的困惑,他自揭谜底
<br>  
<br>  20-25岁,大专以上;在读亦可,品德优良;容貌出众,秀丽端庄;体态婀娜,健康丰腴;才韵内敛,温柔可人;生具母爱,惜子敬夫;清纯如水,无性经历;家境平实,官贵免谈;户籍不限,民族不限。
<br>  ——4月中旬,一位自称身价过亿的35岁离异富翁在《南方晚报》、《扬子晚报》等全国16家媒体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其中“无性经历”一条引起了人们的议论纷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4-2-6 21:03:51 | 只看该作者
狂顶~加精华~
3#
发表于 2004-2-6 21:03:51 | 只看该作者
狂顶~加精华~
4#
发表于 2004-2-6 21:56:06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4-2-6 22:25:25 | 只看该作者
余华一语道破!
6#
发表于 2004-2-7 14:02:45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4-2-7 15:57:51 | 只看该作者
就为这帖子,顶你一万年!\r<br>
<br>:rolleyes: :rolleyes: :mad: 经典!!!!!!:rolleyes: :rolleyes:
8#
发表于 2004-2-7 16:46:53 | 只看该作者
D哥 第一次法转帖 就为这个也得顶阿~~
9#
发表于 2004-2-7 16:57:13 | 只看该作者
顶!
10#
发表于 2004-2-7 18:57:4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不能落下~呼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20:0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