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3年各大论坛最具影响力的图片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5 18:5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年了,别忘了这些人们:
<br>塞外的春天乍暖还寒。4月的一个早晨,天空飘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一个中年男子的菜摊车上坐着一个小男孩,孩子用给菜保温的被子围着,父亲不时用手给儿子掖掖被子。作者说:“在阴暗的背景和漫天飞舞的雪花的衬托下,儿子稚嫩红润的小脸与父亲饱经沧桑的脸形成对比,父子俩面对生活的艰辛相依为命,特别是父亲使劲发出叫卖声时,脸部表情感人力度之大,使人看后心灵为之震颤。(作者:安鹤杰 拍摄于内蒙古赤峰市新华街菜市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5 18:54:14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生活在贫困山区的父子,他们一生别无所求。只求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也许一辈子他们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没上过楼梯,没打过“的士”,没进过电影院,可就是朴实勤劳的人们一代代的供养着我们。皇天后土无以回报。爱他们吧,至少在感情上尊重他们。否则我们还谈什么人性?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5 18:54:43 | 只看该作者
山村的孩子终于能读上书了,老爷爷却因为无力支付相当于在大城市只是一些人消费一顿饭的钱交孩子的学费而无助的哭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04-1-15 18:55:24 | 只看该作者
曹会龙,八岁,贵州省峨嘎村小学学生\r<br>
<br>他最渴望的:“一个布书包”\r<br>
<br>原因:他没有回答,只是微笑。会龙没有布书包——为了拍照他向同学借来一个。他自己的书包是一个四百克洗衣粉塑料包装袋。\r<br>
<br>曹会龙的一天:六时起床,吃早饭,八月至二月吃粟米或三月至七月吃薯仔(小孩一般一顿吃十个薯仔,成年女性十五至二十个,成年男性二、三十个),做家务,回到只有一个课室的学校,午饭吃粟米或薯仔,照料家里的两条牛、三头猪和十八只鸡(他对家里有甚么了如指掌),跟小朋友追逐或玩其它游戏,八点晚饭吃粟米或薯仔,偶尔还有红豆,然后上床睡觉。\r<br>
<br>你觉得会龙留长头发像女孩子吗?当地的一个传统是小男孩不剪头发,直至家里经济条件稳定,小孩的幸福有了保证。在峨嘎村有好多貌似女孩的男孩子。
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5 18:55:51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那张在网上广泛流传,引起了无数争议的照片。这张照片最大的现实意义不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巨大的贫富反差,更让人揪心的还在于--当这两个孩子长大之后,我们又该用什么来保证他们所代表的两个阶层的和睦相处?
6#
 楼主| 发表于 2004-1-15 18:56:46 | 只看该作者
城管走后,瘫坐在地上哭泣的卖红薯老人。这个在街上卖红薯老人的三轮车链条被城管人员剪断,前轮钢丝被城管踩断。城管干完就走了,他靠着墙哭泣。好心的路人纷纷向老人施出援手,大家帮他把钱收到怀里。\r<br>
<br>中国人是很好面子的,这个草民也有面子。他现在不能要面子了,老泪纵横,必是伤心到了绝地。因为,他得吃饭,他是个老人,所以他做不了民工;他也没力气去偷去抢,他也得活呀!\r<br>
<br>你不让他卖东西也许是对的,那请那些城管“老爷”给他指条活路!
<br>
<br>关注社会最贫困人群的生计问题,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侯了!
有事您说话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04-1-15 19:41: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04-1-15 19:50:35 | 只看该作者
旧衣服捐了行吗?
9#
发表于 2004-1-15 21:30:2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让人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他们也要过年啊!
<br>难道还是在茅草屋里生把火么?
10#
发表于 2004-1-16 01:42:30 | 只看该作者
为我们的国家而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05: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