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题] 大家讨论一下,作为一所大学,国关最缺少什么?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1 20:1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一所大学,国关最缺少什么?
<br>2003级新生已经结束了他们大学生活的第一学期,也许会有很多感触了。\r<br>我觉得,抱怨、怒骂和泄气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管这所学校怎样,至少她会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刻下深深的印记,我们谁都不能回避这一切。也许,理性地思考一下更有用处。\r<br>各位,你们的意见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nash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4-1-11 22:45: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04-1-11 23:59:57 | 只看该作者
自由,理性,兼容并包,还有一点点的自知之明。
4#
发表于 2004-1-12 01:22:56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学习气氛,没有学术气氛。
5#
发表于 2004-1-12 08:26:04 | 只看该作者
感到自己的前景自己所能把握的相对别的学校要少,而且许多与我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决定我们自己却无法发表意见,总是被别人支配着.作为新生,有一点我不得不说——也许哪里都是这样——大一在各方面都有种被压迫和领导的感觉,也许,但愿是我偏激了……\r<br>不过同时,我觉得国关从整体上还是能让我接受的。也许是已经习惯了,也许是已经麻木了。顺便题一句,国关的任课老师我觉得还都是相当不错的,仅这一点,我觉得其他的什么都是不值得抱怨的!
6#
发表于 2004-1-12 10:44:43 | 只看该作者
<!--quote--><div class='quotetop'>:</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i>最初由 bluecandle 发表</i>
<br><b>顺便题一句,国关的任课老师我觉得还都是相当不错的,仅这一点,我觉得其他的什么都是不值得抱怨的!\r<br></b><!--quote2--></div><!--quote3-->
<br>当!我!注!意!到!下!学!期!任!课!老!师!和!学!科!的!关!联!程!度!时,我!感!到!空!前!的!绝!望!
<br>
<br>这就是命运!——我曾这么说。
7#
发表于 2004-1-12 10:56:13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为这事我本会难受一阵子,但是,幸运地,我看到了Kafka 的签名档:\r<br>
<br>如果candle看到了,既让我们共同注意吧\r<br>
<br>现实像个石头
<br>精神像个蛋\r<br>石头虽然坚硬
<br>可蛋才是生命
<br>
<br>谢谢卡夫卡,——不愧是现代派的表现主义鼻祖。\r<br>——————————————————————\r<br>弗朗茨.卡夫卡,这位生活在奥匈帝国时代的作家,被世人公认的“头衔”仅仅是著名的小说家而已。然而,越来越多的西方作家和文艺评论家在竞相探索他那独特的艺术手法,诠释他的创作思想奥秘的同时,更乐意把他当作哲学家来对待。,他被人们誉为“传奇英雄和圣徒式的人物”,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从三十年代起,有关他和他的作品的文字像一股飓风席卷着整个西方文艺界,对之后几十年西方文学流派的发展产生了弥足深远的影响。这位身材瘦小的男人用他独有的方式思考人生、写作人生,他在黑暗中追索,渴望找到一条“生”路,然而最终失败,留给后人是他笼罩着神秘面纱的人生和那三百五十多万字的作品。\r<br>卡夫卡是平凡的,他的生命仅仅维持了短短的四十一个年头,他于1883年生于当时在奥胸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捷克犹太商人,自小喜爱文学的他,中学毕业后一度学过文学和医学,不久屈于父命,在布拉格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先后供职于一家保险公司和半官方的工人保险所。此后岁月,一直蛰居于柏林郊外埋头写作。他一生曾两度订婚,最终因健康原因没有结婚,1924年死于肺病。\r<br>卡夫卡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卡夫卡“用生命写作”,他牺牲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甚至健康,婚姻直至“一个男人所拥有的生之欢乐”,不倦的记叙着,表达着自己的洞见和感受,他像一位“圣人”把世间一切“卑劣”洞穿。他关心人,渴望能够获得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机会,他把他的整个写作生命都付托于描写人的本质这个孤立的主题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作家,以他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对现实的剖析,以及他那独特的写作手法将现实的荒诞,非理性和人的自我存在的苦痛的原罪感揭露得“一丝不挂”,他将自己的整个生命去遍寻“出路”,他好象那为人类偷取上帝“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为自由和真理甘受一切不公正的际遇,他把创作视为生命存在的形式和体验的过程,不带任何的私心。他被认为是一个“十足虔诚的宗教徒”,只不过他是想“生活自己的信仰“,他要求自己作出最后的努力,然而人生走到尽头,仍没有达到这个这个目的的他,在如何处理他的生前留下的作品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颇为奇特的条件:“毁掉一切”短短的四个字后,这个时代的“圣徒”带着他那奇怪的遗嘱凄切的离开了这个世界。\r<br>卡夫卡的作品是生活的那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夜的鸱鸟,而不是迎唱新的未来时代的云雀.然而,他的名字终将因自己杰出的文学成就和其对文学的别类的投入而永远的存在于文学的大殿堂中!
<br>神秘的卡夫卡,永远的卡夫卡!
8#
发表于 2004-1-12 14:05:23 | 只看该作者
最最缺少的还是大家对学校的包容!每个学校自然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啊!难道不是?
9#
发表于 2004-1-12 14:31:06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光包容是不够的!我们最最最缺少的还是对学校的压力不够。如果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对学校的不足加以施压(如宿舍、洗澡……),就不信学校还能象现在这样!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1-13 19:12:27 | 只看该作者
<!--quote--><div class='quotetop'>:</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i>最初由 bluecandle 发表</i>
<br><b>感到自己的前景自己所能把握的相对别的学校要少,而且许多与我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决定我们自己却无法发表意见,总是被别人支配着.作为新生,有一点我不得不说——也许哪里都是这样——大一在各方面都有种被压迫和领导... </b><!--quote2--></div><!--quote3-->
<br>我觉得关键在于一所大学给学生提供了怎样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国关严重不足。\r<br>也许大家可以认为在这里有很多很好的老师(这点我不反对,而且深深受益),但是大家上大学毕竟不只是被填鸭,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完善的人格才是最主要的目的。特别是独立思考这一点,可以称作大学的灵魂。可这儿根本没有。\r<br>也许我这话说的很是一相情愿,也许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但这些东西的确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回避它就是再回避自己的责任、背叛自己的灵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05:2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