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对沙翁怎么看?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26 10:0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 beare 1564~1616)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1586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r<br>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2~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观念的兽行。14行诗(1592~1598)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br>    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O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br>  中期(1601~1607年):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重结,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代表作《哈姆雷特》(16O1)展现了一场进步势力与专治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动魄斗争。《奥赛罗》(1604)描写了一幕冲破封建束缚又陷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阴谋的青年男女的感人爱情悲剧。《李尔王》(1606)描写刚愎自用的封建君王在真诚和伪善的事实教育下变为一个现实而具同情心的“人”的过程。《麦克白》(1606)则揭露权势野心对人的毁灭性腐蚀毒害作用。这时期所写的喜剧《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等也同样具有悲剧色彩。
<br>  晚期(1608~1612年):这时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暴风雨》(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宽恕了他,其弟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
<br>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br>
<br>交流一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3-12-26 12:30:47 | 只看该作者
伟大!
3#
发表于 2003-12-26 15:15:32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正在读莎翁全集,读完之后再说吧
4#
发表于 2003-12-26 17:49:39 | 只看该作者
没发言权
5#
发表于 2003-12-26 22:44:17 | 只看该作者
莎翁情史不错
6#
发表于 2003-12-27 11:20:10 | 只看该作者
我最讨厌他了!(不怕得罪人)\r<br>但是我们系所有的老师都对他崇拜的五体投地……\r<br>无语………………
7#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7 14:29:50 | 只看该作者
  在英国参观访问,时时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英国文化界弥漫着的浓郁的莎士比亚氛围,莎士比亚已经像养料一样融入了英国文化的血脉,不仅成为英国人的骄傲,也成为了英国文化的象征。
<br>
<br>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坛的巨星,在世界文化史上地位崇高,影响巨大,是公认的欧洲三大诗人(莎士比亚、歌德和但丁)之一,他的戏剧生动地描绘了欧洲17世纪的社会生活、思想政治和民族风情,受到世界各国各时代人民的普遍喜爱,是全世界出版最多,流行最广,演出也最多的戏剧。同时,莎士比亚也是被各国专家学者研究得最多的戏剧家,这使得“莎学”成为了世界上一门广有影响的“显学”。
<br>
<br>    英国对莎士比亚的尊崇首先体现在从未间断地上演莎氏的经典剧作。出生于破败的商人之家,从幼年起即跟随剧团在各地巡回演出,只受过小学教育的莎士比亚,凭借聪颖和勤奋,学会了编剧,并创作了37部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以及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诗,其中大多数仍是现在英国戏剧表演团体热衷上演的剧目。
<br>
<br>    在有着“20世纪的艺术宫”之称的英国最大的群众性艺术活动中心———巴比肯特艺术中心,除了建有音乐、美术、舞蹈、电影等艺术门类的专门活动场所,以及设有享誉全球的伦敦交响乐团以外,还设有皇家莎士比亚演出公司。中心里仅用来演出话剧的剧场就有3个,有能容纳1200人的大剧场,也有不到200座位的小剧场,还有更小的实验剧场。我们访问之际,正逢大剧场在举办戏剧节,节目单上,莎士比亚的剧目占了整个演出剧目的一多半,我注意到,这些剧目是《李尔王》、《仲夏夜之梦》、《奥赛罗》、《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雅典的泰门》。据介绍,大剧场的莎剧演出,一般按照莎剧的原貌来进行,而在小剧场或实验剧场的演出,则更多地是借莎剧进行当代的演绎,很多是即兴创作,以展示编导演的才华,可以说小剧场和实验剧场是编导演们的试验田。
<br>
<br>    温莎堡巨大豪华的宴会厅,是王室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因为莎士比亚创作于1600~1601年间的五幕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在此厅举行了首场演出而更加出名,也成为游客们慕名而来古堡参观的一个原因。莎士比亚的喜剧惯以男女青年的爱情为题材,只有《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写城市平民生活的,生动幽默地描述了妇女们揭穿没落骑士福斯塔夫求爱骗钱的过程,创造出福斯塔夫这个世界人物画廊里熠熠生辉的动人形象,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著名、最复杂、最矛盾、最生动、最受观众喜爱的喜剧人物。也许是受莎士比亚喜剧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熏陶与感染,也许是由于王位的争夺过于残酷和惊心动魄,再加上,治理国家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20世纪上半叶,在温莎古堡里出现了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他摘下王冠,迎娶曾两度离婚的平民女子为妻,演出了浪漫缠绵又曲折动人的当代版莎士比亚戏剧。
<br>
<br>    其次,英国对莎士比亚的尊崇还体现在积极挖掘、保护和修建与莎氏有关的文物和建筑。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修建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br>
<br>    莎士比亚时代,剧场分为“公共剧场”和“私人剧场”,大的“公共剧场”可坐2000至3000人,是市民观看戏剧演出的地方;“私人剧场”通常是“公共剧场”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大小,是王室或贵族家庭观剧、娱乐的处所。剧场大体的构造是:中央为一个无顶的空间,周围是三层有屋顶的楼廊,从外观看,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有五边形的,也有八边形的;剧场内部,有一个高出地面1米左右的平台,突出地伸向中心地带,这就是表演平台;观众可围绕站在舞台的三边,或坐在楼廊里观看演出;作为表演区的平台的后部,一般有两个门,这是演员进出场的通道;舞台上下藏有机械装置,舞台的地板是活的,可供鬼神出入,也可以用来设置烟火和特效。
<br>
<br>    历史上,由于认为戏剧有伤风化,戏剧和其从业者均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演员被称为“戏子”,饱受歧视之苦,不仅中国如此,西方也一样。在15世纪,伦敦市区内是不允许建造剧院的,因此,剧院全部建在伦敦城外,集中在泰晤士河的南岸。尽管遭受不公正的对待,但是,由于戏剧描绘了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受到了人民的喜爱,因此,戏剧又从未间断过发展。在伊丽莎白时代,由于戏剧得到了女王和贵族的支持,其发展的步伐就更快了,前面说的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是莎士比亚应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之邀,来到皇家的温莎古堡后创作出的著名篇章。
<br>
<br>    莎士比亚时代的剧团,一般由10-20人组成,股东一般占一半,另一半是雇员。多才多艺的莎士比亚,曾经是宫内大臣剧团的股东兼演员,后来又成为环球剧院的演员、导演和剧作家,是剧团里最重要的领导人。
<br>
<br>    莎士比亚创作剧目的首场演出大都在环球剧院里举行。1599年,莎士比亚环球剧院首次对外开放,1613年被大火焚毁,1614年莎士比亚剧场得以重建并使用至1644年,后来因为建新房而被拆毁。
<br>
<br>    现在修建的莎士比亚环球剧场(sh ak e sp eare G lo b a l Th ea tre),是美国电影演员萨姆·沃纳梅克于1986年在得到许可后,在位于泰晤士河南岸,原莎士比亚剧场的附近按照原样重建的,是一座专为欣赏、研究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优秀剧作家的作品而修建的剧场,重建工作持续了10年之久,于1997年6月完成并对外开放。剧院高13.7米,内外结构设计力求再现莎士比亚时代环形剧场的原貌,以帮助观众体验和欣赏莎士比亚时代的戏剧表演艺术。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戏剧演出一般都安排在下午和晚上,剧场内部用人工照明,以取得同白天一样的效果,剧场最多能容纳1600人。1997年重新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后,每年都在这里举行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演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剧作家的作品,观众的上座率达90%。
<br>
<br>    1996年12月,莎士比亚剧场尚未完全建成之际,就被欧洲旅游记者协会授予欧洲旅游促进金星奖,并被评为欧洲最佳旅游景观。1999年10月,江**主席在访问伦敦时,在莎士比亚环球剧场观看了专场演出,可见,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政府对莎士比亚和与其有关的文物的重视程度。
8#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7 14:39:4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继续讨论
9#
发表于 2003-12-27 15:55:0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对文学感兴趣的人,对莎士比亚作品无动于衷是不可能的;\r<br>如果是学英语到了一定境界的人,不对莎士比亚敬仰的五体投地更是不可能的;
<br>作为非英语读者,我们通过各种译著,是不可能了解莎士比亚的真正价值的;\r<br>所以,我想对上面那位最讨厌莎士比亚的先生说:\r<br>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资格说这句话?\r<br>认真看了几部莎翁著作?\r<br>我并不反对有人有不同意见,但前提是这种不同意见是建立在对方深思熟虑的基础之上,不然就有失偏颇。
10#
发表于 2003-12-27 19:14:13 | 只看该作者
沙翁伟大不伟大不用探讨\r<br>伟大是肯定的
<br>但我不喜欢他
<br>我更喜欢歌德,,,罗素,,,尼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03:30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