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企在非洲为何形象不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6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人行采集软件含文章采集、发贴、回帖、模拟论坛会员看贴点贴、模拟论坛会员千人火爆在线等等功能,具有采集更新论坛内容、制造论坛千人在线,日发万贴的火暴气氛,是一款强大的数据采集器,使用更多软件请到http://www.srxzz.com下载。(您使用的软件为免费版本,注册为终身正式版本后将不带本广告。三人行站长QQ:725659)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中企在非洲为何形象不佳?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3月26日10:31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链接标记手机客户端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在近十多年时间里,中非贸易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但这并不能掩盖中企在非洲形象不佳的问题。

  中非贸易额已经从2000年的100多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1663亿美元。截至2012年4月,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153亿美元,而10年前还不到5亿美元,有超过2000家中国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链接标记
链接标记人民网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

  但中国企业在参与非洲开发投资的过程中的灰暗面也日渐显现。

  2012年6月,国际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 )发布的一份劳工报告中指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CNMC,下称“中色”)下属4个矿业公司在赞比亚虐待当地劳工。

  与其他5家外国投资者相比,中色被形容为“坏雇主”,拥有“产业中最差的劳工安全保护、薪资与工会组织权”。

  据21世纪网报道,一家长期关注非洲和亚太地区经济开发的研究机构的材料指出,在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中,商业腐败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地的中国企业中。

  此前,中国政府曾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签署了一份以资源换取基础设施的协议,中方支付了近2400万美元的“签约定金”,但刚果并未对该笔款项的去向作出说明。本报记者获得的材料中指出,一名刚果议会委员称,该笔款项已被该项目在刚果的合作伙伴转移到了一家离岸公司。

  类似于此的灰色交易还发生在安哥拉,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统计,2007年至2010年间,安哥拉政府有320亿美元的公款去向不明,而与安哥拉政府长期保持着密切关系的中国资源类采掘公司则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

  事实上,中企近年在非洲一直风波不断。

  就在上个月,赞比亚矿业部长亚姆瓦-穆坎贾宣布,吊销科蓝煤矿的开采执照,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该煤矿安全和环境状况未能达到赞比亚法律要求。资料显示,科蓝煤矿是2001年6月由中国江西对口援非翻译徐建学承包建立,2010年和2012年,这一煤矿就曾两次发生严重骚*事件,一名中国经理人在骚*中被打身亡,四名中国工人受伤。

  2012年1月,29名中水电七局中国员工在苏丹被武装分子劫持。同月,又有25名中国人在埃及被当地贝都因人劫持,被劫持人员是一家中方投资的水泥厂的工人。同年2月,中国与马来西亚合资成立的“佩特拉达集团”(Petrodar)总裁被南苏丹政府驱逐。

  2007年,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中原油田勘探局营地被*政府武装袭击,造成包括9名中国人在内共70多人死亡。

以上帖子文章内容为三人行采集软件免费版所发,非人工发贴,使用三人行采集软件的正式版本,发贴将不带本广告,请访问三人行采集器官方网站http://www.srxzz.com了解更多更详细的站长软件。三人行站长QQ:72565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6 12:1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