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考研时政热点 中日钓鱼岛之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6 12:3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考研时政热点:中日钓鱼岛之争
  起因:4月16日,石原慎太郎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

  发展:7月6日,日本政府计划年内实现钓鱼岛“国有化”

  扩大:7月24日,日本首相称争取明年4月将钓鱼岛“国有化”

  升级:9月10日,日本政府确定了钓鱼岛“国有化”方针

  激化:9月11日,日政府签署钓鱼岛“买卖合同”宣告“国有化”

  中方反制措施

  9月10日:在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的当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

  9月11日:中国海监船抵达中国钓鱼岛外围海域,将视情况宣示主权;国家海洋局印发《领海基点保护范围选划与保护办法》

  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

  9月14日:中国海监50、15、26、27船和中国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编队,抵达钓鱼岛海域

  9月15日:国家海洋局公布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地理坐标。

  9月16日:中国决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
 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但另一方面,首相野田佳彦却辩称, “国有化”钓鱼岛是为了维持稳定管理,并称希望中方对此表示理解。分析人士认为,民主党政府通过文字游戏失信于国内的做法已经屡见不鲜,然而在对待钓鱼岛问题上却一面一意孤行地推进所谓的“国有化”,一面又企图推托其对中日关系埋下恶果的责任,这种伪善的圈套值得警惕。

  就在日本政府宣布“购岛”的同一天,日本民主党党首选举的新一轮选战正式拉响,现任首相野田佳彦有望实现连任。围绕近期备受关注的领土争议问题,野田在就本次党首选举发表的政策见解中提出,将推进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并将竹岛(韩方称独岛)的问题诉诸国际法庭。与此同时,他还将继续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东亚经济合作协定等诸项经济合作内容。分析人士就此指出,野田在希望扩大与亚洲邻国的经济合作的同时,却又在领土问题上强硬表态,丝毫没有拿出改善对外关系的诚意,这种“鱼与熊掌都想兼得”的伪善做法已经昭然于世。

  在2009年的大选中,民主党一份写得天花乱坠的政权公约获取了选民们满怀期待的支持,但反观现在民主党岌岌可危的支持率,“背弃承诺”便是其执政道路越走越窄的原因之一。在野党出身的民主党走上执政舞台后,鸠山内阁首先在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的问题上着实地忽悠了冲绳县民一次。在影响了日美同盟关系的同时,也令饱受美军基地困扰的冲绳县民实现“县外搬迁”的热情无法被浇灭,以至于普天间问题至今未走出僵局。

  菅直人内阁接棒之后经历了“3·11”东日本大地震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其在核事故处理上的指挥不力和一些刻意隐瞒事故真相的迹象引发了舆论的不满。此后,在2011年6月的内阁不信任案危机中,菅直人对即将倒戈的鸠山由纪夫作出辞职承诺从而涉险过关,但其最终下台的时间却是在3个月之后。

  此时,野田内阁的登场,令呼唤强势首相的日本民众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期待换来的却是对民主党政权一次又一次“背弃承诺”的愤怒。今年7 月初,面对着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反核声音,野田执意重启大饭核电站,宣称电力不足会引发夏季用电高峰时的供电危机。但在酷暑过后,人们却发现电力供应绰绰有余。日本媒体指出,财务大臣出身的野田执意重启核电站的真正理由,在于恐怕电力供应不足影响到他所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一个月之后,野田又以“近期内” 解散众议院提前进行大选的表态换取了自民党与公明党两大在野党的支持,以确保消费税增税等相关法案在国会参议院获得通过。但当人们对民主党3年前的政权公约中“4年内不提高消费税”的承诺匪夷所思之时,日本政府又辩称,提高消费税的时间是在2014年,这并不违反承诺。另一方面,在舆论对野田所谓“近期内”的表态究竟是何时频频发问时,野田又在日前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中表示,12月份他将对俄罗斯进行访问。舆论不禁对此茫然,看来“近期内”至少将是3个月以后。

  民主党政权在国内频频失信,又何谈取信于邻国和世人。自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开始,日本政府便以租赁的名义每年与所谓的“钓鱼岛”所有者签署“租赁合同”。在今年“合同”到期之时,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一手策划了东京都“购岛”计划,并令其持续发酵。分析人士指出,石原此次推动“购岛”计划的真实目的之一,便是要利用日本与周边国家领土争议问题升温导致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当前时期,逼迫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有所作为。

  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日本政府却背弃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从长远角度考虑中日关系而达成的“搁置争议”的重要共识,以平息 “东京都购岛风波”为口实一意孤行地推进“国有化”动作。从东京都于本月初对钓鱼岛进行非法调查、日本媒体所披露的野田与石原“密谈”等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政府似乎有意姑息右翼势力在中日间掀起波澜,从而为其出面“购岛”铺路搭桥。日方此种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红一白”唱双簧的做法值得警惕,而日本政府一意孤行的做法显然与中日关系发展的大局背道而驰:中日关系的未来需要的不是精心掩饰的圈套,而是实实在在的诚意。

  链接:

  钓鱼岛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中日安全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钓鱼岛问题的形成有复杂的历史背景。1895年,日本政府乘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败局已定之机,于《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1951年9月,日本同美国等签订《旧金山和约》,同意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西南群岛交由美国托管。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定”明确向日本归还冲绳的施政权,次年5月钓鱼岛被一并“归还”日本,至今仍在日本实际控制之下。

  90年代以来,双方有关该问题的“搁置争议”原则被日方打破,1996年,日本右翼团体屡次登上钓鱼岛建造灯塔和立碑,日本政府则采取了纵容态度。1997年5月,日本新近党一名国会议员竟伙同4人登上钓鱼岛寻衅滋事。

  近日,日本更是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首相野田佳彦还辩称,“国有化”钓鱼岛是为了维持稳定管理,并称希望中方对此表示理解。野田在希望扩大与亚洲邻国的经济合作的同时,却又在领土问题上强硬表态,丝毫没有拿出改善对外关系的诚意,这种“鱼与熊掌都想兼得”的伪善做法已经昭然于世。
    日本屡屡挑衅中国原因何在

  日本在对华问题上是矛盾的,既希望跟中国合作,又怕你发展过快;既希望参与地区的经济合作,又怕你出来当头;既希望台湾和大陆谈判,保持这个地区的稳定、合作,又怕你统一。他在政治方面必须采取两面的手段,既合作又对抗,他们提出过要保持中国与日本之间有15年的差距,不希望中国发展得能超过日本。

  盘点历来中日冲突事件不难发现,主要是日方在一次次挑起争端,导致中日关系发展困难。日本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嬴:日方挑衅的原因是近年来日本国内问题频出。此外,日本政界的结构不断调整也是一个原因。在国际因素方面,争端升级也是美国要继续将日本控制在其全球战略中的精心打算。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日本问题专家唐淳风:险恶挑动中国内乱。如果打一场有限的战争能够使中国出现混乱局面的话,那么即使日本会有所损失,也会是值得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错误的判断、险恶的用心,日本当局挑起军事冲突是有可能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苏联解体后,雅尔塔体系中的欧洲格局已经解体。但在远东地区,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格局依然存在。 日本千方百计,试图打破这一格局,并将此看作是成为大国的关键。

  资深评论员陈群:日本敢于失去理智地不断挑衅中国,源于三大战略误判:一是误判美国意图,以为美会为日火并中国,自己火中取栗;二是误判中国决心,以为中国为维护地区和国内稳定,会牺牲原则忍让日本;三是误判国内局势,以为迁就纵容右翼就能度过政治危机,维持脆弱的执政权。笔者以为,这三大误判都是雾里看花,都靠不住。

    日本应理性应对中日关系变局

  中日复交是两国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发展利益上互利合作 的产物。这种基于合作之上的互动,促进了两国相互依存程度的不断深化。中日相互依存深化到一定程度而触及到历史认识和领土等“敏感问题”和民族感情时,摩 擦和冲突就在所难免,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妨碍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正常发展。

  首先,中日综合国力变化引发新的矛盾和摩擦,并未改 变双方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客观存在。中日复交以来,两国双边互动的频度、深度和广度逐渐扩大,特别是经贸层面的相互依存的程度日渐加深。归根结底,中日关 系将取决于两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对外战略选择。日本需要放下“中国威胁论”的包袱,就可能多少舒缓对于中国“崛起”的过度敏感心理。

   其次,应充分认识中日关系“不确定性”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是由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所决定的。不同历史时期,中日相互合作和 依存的内涵不同,但中日相互依存的形式并没有变化。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今天,各国应该把相互关系建立在尊重彼此的经济制度、政治体制、历史传统、民族文 化、发展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

  再次,日本尤其需要摆脱“非对称性”心态的束缚。在20世纪80年代的“自信过剩”时 期,日本总是以一种“强势”心态看待中国,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日本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求于日本,并企图以这种不对称性来维持对华的 单向强制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家声望的日益提升,中日两国发展趋势出现相对均衡化的趋向,日本开始担心中国国力增强势必会削弱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影响 力,便在日中双边互动中造成摩擦和冲突,这就形成了影响中日两国双边良性互动的“单向度”因素。日本的“政治军事大国”政治诉求使其不愿看到中国的强盛。 随着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步伐的加快,加之其外交理念仍未摆脱冷战思维的束缚,日本对中国的发展心存戒备。于是企图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来制约中国的经 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结语

  随着钓鱼岛事件的逐渐升温,日本企图改变整个东亚 格局的一种焦虑情绪也不断上升,留给日本的时间越来越少。日本只有彻底承认并反省侵略历史,摆正态度,才能在东亚格局中赢得他国的尊重和理解,进而为国家 的发展赢得机遇和空间。钓鱼岛事件日本将会如何收场,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考研教育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11-20 22:03:00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6:1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