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三)(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4 23:5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节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 一、生平与著作 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ollo Machiavelli, 1469-1527 )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历史学家,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等。 二、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和君主专制论  1、人性是观察社会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应当道德的约束,对事情的实际方面和想象方面应严加分辨。  马基雅维利认为,凡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本性,这种共同的本性具有以下特点:  第一,人很凶恶,又很怯懦。  第二,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因此人总是得不到满足。  第三,人们不知道感恩图报,总是临难苟免。  马基雅维利抛弃了政治权力的道德基础,彻底把政治学与论理学分开,把政治权力看作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和核心,依据实际经验并用现实的眼光来研究和思考国家政治问题,揭开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新篇章。马克思恩格斯语  2、必须依靠专制君主,统一四分五裂的意大利。蜕化了的人民无法建立共和国。  马基雅维利认为,当时的意大利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原因有三:  (1)教皇对意大利各国世俗政权的干预和挑拨;  (2)贵族的自私、腐败和糜烂;  (3)市民内部的宗派斗争。  结束意大利***混乱局面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由强而有力的专制君主来统一意大利。  3、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君主统治术。  第一,法律和军队是君主政权的基础,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君主应当注重实力,培植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  第二,君主在政治上只应考虑有效与有害,不必考虑正当与不正当,为了达到治世的目的,可以不择任何手段。  第三,君主应当使人民畏惧,但却不能使人民憎恨,应当重实际而不图虚名。  第四,君主应当效法前人,依靠个人的能力而不依赖侥幸,富于远见,防止谄媚,制服命运,驾驭命运。 二、马基雅维利对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贡献  1、马基雅维利作为西方近代新政治学的奠基者,其贡献首先在于他研究政治问题的方法。 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研究方法是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马基雅维利对政治问题的研究完全摈弃了经院哲学的方法。  将人作为研究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注重对人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生活的观察,并从中直接引申出政治的原则,是马基雅维利在研究方法上的突出特征。他的方法对近代政治学的建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使政治学摆脱了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并影响到政治学的内容和人们政治观念的变化。他的方法对近代政治学的影响,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 2、马基雅维利的奠基性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他为近代政治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 西方近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人性论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思想家的创造。马基雅维利的贡献在于呀第一次将抽象的人性作为观察、研究政治问题的出发点,从而将政治学奠定在一个新的理论基础上。  3、马基雅维利对近代政治学的奠基性贡献还表现在他的国家观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第一,马基雅维利是标志政治学完成从道德哲学向研究政治统治艺术转变的思想家。  第二,马基雅维利在现代国家概念形成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路德和加尔文 的政治思想 一、路德的新教政治观  1、教皇并未掌握进入天堂的钥匙。教会没有司法权力。教徒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和良知解释《圣经》,“因信称义,不靠功行”。  路德认为,信徒只能“因信称义”,即只能依靠对上帝和基督的信仰,才能使自己获得拯救和自由,仅靠教会规定的“事功”,是不能使人获得自由和拯救的。  2、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即便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修士、修女,世俗政府都有权来管理他们,对世俗政府人们只应服从,不能反抗。  路德的新教政治观,是十二世纪以来“异端”思想的继续,反映了新兴市民的思想要求,极大地启迪和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封建的斗争。 二、加尔文的新教政治观  1、谁是选民,谁是弃民,是上帝事先安排好的,教会对此无能为力。但人们不能把上帝的预定作为怠惰的借口,人们靠上帝的恩典和帮助,仍有为善的自由意志和能力。  2、政权对于人类犹如面包和水、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君主和官吏都是神所命的,他们都赋有神的权柄,都是神的代表,并以神的代理者的地位来施行一切。  3、贵族政体,或贵族政体与民主政体的配合,远优于君主政体。法律是国家政制的神经系统,神圣法高于一切法。  4、暴君不可违抗,对暴君,臣民只应当忍受和服从,废立君主是神的安排。  加尔文的主张,适应了当时欧洲发达国家市民的要求,主张建立专制王权,结束纷乱局面,又承认人有自由意志,应当争取事业上的成功。这既鼓舞了资产阶级开拓进取的精神,又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新教伦理观和政治观,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四节 布丹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 布丹(Bodin,1530-1596),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近代西方主权学说的创始人。  布丹一生著述极为丰富,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是1576年出版的《国家论六卷》。 二、布丹的主要政治思想  1、从家庭的父权中引伸出国家的主权  布丹认为,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家庭的汇合体。他给国家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是由许多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具有一种最高主权的一个合法政府。”  2、国家主权的特点及其内容  国家主权的特点:(1)永久性,即从时间上说,主权不是一种临时权力,而是一种永久的权力,主权者虽然生命有限,但主权却是永恒的。(2)绝对性,即从空间来说,主权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法律是由主权者创造出来的,主权者不受法律的约束,主权高于法律,法律只是主权者的命令,法律来源于主权。  (3)不可分性,即指主权的完整性。一国之内的主权只能完整地存在于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手中,决不能分散为几部分。布丹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混合国体,不主张把主权分给君主、贵族和平民。  国家主权的内容(教材P111-112)  布丹认为主权者虽然权力广泛,但决不是全能的,应受若干必要的限制。  首先,主权者受制于神法和自然法。  其次,主权者必须遵守与人民订立的契约。  再次,保障家庭的私有财产是自然法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 最后,布丹认为主权者也不能违背国家的根本法。布丹的根本法相当于现代的宪法。  3、“国家形式”与“政府形式”  国体与政体问题是近代政治学的一大主题。布丹是最早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政治学家。在他看来,国家由主权归宿之不同而决定,政体则取决于主权行使的方法。  布丹根据主权归宿者之不同,把国家形式分为三类:  (1)君主制。包括正统的君主国、领主的君主国、暴君的君主国。  (2)贵族制。  (3)民主制。  布丹确认君主国中的正统君主国是最佳的国家形式。  对于政体方式的区分,布丹认为应根据行使主权之组织为准。君主、贵族、民主这三种国家形式,同时又是政体的类别,但是,国家的国体和政体未必一致。  4、地理环境论  布丹认为地理环境与政治的关系极为密切,他详细分析了两者的关系,这构成了他对政治学的另一贡献。  由于布丹高度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后人推崇他为政治地理学的开山鼻祖。 三、布丹政治思想的影响  布丹与马基雅维利一样,都采用历史研究与比较观察的方法,建立其经验主义政治学。但马基雅维利所关注的是如何解决当时意大利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他建立的是有效的政策学。而布丹则超越了法国国家的问题,力图建立起科学的政治学。  概括地看,布丹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主权学说,它不仅对当时英法两国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当今的政治理论仍有直接影响。  布丹提出的两个政治哲学概念被后人进一步发扬光大。一是以权力衡量主权;二是试图把古代自然法学说加以现代化、世俗化。  当代西方著名学者斯金纳(Skinner)对在城市内部成长起来的新的生活方式作了如下描述:“这些城市‘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已使它们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各城市都按执政官们的意愿而不是由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来治理。这些执政官几乎每年都要轮换,以保证他们的‘权欲’得到控制,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  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第1卷)剑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页。返回 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从近代马基雅维利••••••,以及近代的其他许多思想家谈起,权力都是作为法的基础的,由此,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所剩下的是独立地研究政治主张,其他没有别的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68页。返回  阿奎那(1225-1274),神学硕士,神学政治论的主要完成者。获得了“圣徒”、“天使博士”、“圣师”等称号。  代表作:《神学大全》 二、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1、人有理性,人天生是社会政治动物,国家的建立是人类合群生活的需要。  2、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暴政是上帝对世人罪孽的惩罚。  3、国王是上帝的仆人,王权是上帝的赐予。国王必须行仁政,天堂的幸福是对有德人君的酬报。  4、人生而不能平等,奴役和统治是神的安排。社会存在着两种服从形式即奴役式的和非奴役式的。基督教徒对世俗政权负有服从的义务。  5、法是人类的行动准则,法的目的是公共幸福。永恒法高于一切法。 三、阿奎那的地位与影响  第一,阿奎那在宣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说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功不可没。  第二,阿奎那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也是有创新的。  第三,在促进政治思想的发展方面,他大胆地将国家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认为国家无论是在其起源上还是在其运行上都与教会的权威无关,它有着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 第四,他对法律的界定标志着法律概念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 第五章 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 第一节 17世纪欧洲大陆的 社会和思想状况 一、西北欧成为欧洲经济中心  17世纪的西北欧商业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逐步打破了封建等级观念,西北欧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开放性的社会。这种开放性社会事实上构成了开放性的政治思想所必需的土壤。 二、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发展 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领域的突破首先从天文学开始的。 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其《天体运行》一书中,提出了“太阳中心说”。这一学说被称之为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独立宣言”。  哥白尼之后,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 1584年,布鲁诺又发表了《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从哲学的高度进一步总结并论证了“太阳中心说”。  布鲁诺之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及力学定律、哈维的血液理论等发现,都给人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带来了革命性、开创性的启示。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其中英国的培根、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三位哲学家的思想,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培根是近代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经验归纳法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哲学家,并以此向经院哲学发起了挑战。  笛卡儿从人的理性方面向经院哲学发起了进攻。他强调理性演绎法。  培根和笛卡儿的方法论原则对于人们打破传统思想、理论的束缚,提出创立新的政治思想有着直接的方法论意义。  斯宾诺莎对民主、自由等政治哲学问题的看法给人们许多启发。 三、政治思想的世俗化 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的世俗化倾向表现在:  1、政治思想中理性主义的兴起  2、契约论的出现 第二节 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 格老秀斯,荷兰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是近代资产阶级自然法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近代国际法理论的奠基者。  在政治学、法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论海上自由》(1609)、《基督教的实质》(1622)、《战争与和平法》(1625)。 二、主要政治思想  (一)自然法学说  格老秀斯认为,自然法有三个来源:人的社会性;上帝的自由意志;人的守约本性。  自然法就是既与逻辑推理相符合,又是世人所公认的规则、说法、公理、真理,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二)社会契约论  格老秀斯在讨论国家主权问题时,运用了社会契约理论解释国家的起源。  格老秀斯对主权的理解比布丹更深刻、更全面。布丹只强调了主权对内的一面,只强调了主权的最高、永久、不可分割等特性,格老秀斯则在此基础上还强调了主权对外独立的特性。  格老秀斯还明确提出,虽然国际活动的主体是主权国家,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行为也应该遵循自然法的原则。所谓国际法也带有契约性质,它的权力来源也在于众人——这里只不过是众多的民族国家的共同承认或允许。  他还提出:国际法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和平,减少战争。  在国家主权理论上,格老秀斯同布丹一样,也是一个君主主权论者。 三、历史评价  首先,他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到政治学,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基础,从而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 其次,他进一步发展了布丹的国家和主权学说,使主权具有了对外独立的意义。  再次,他将几何学的演绎方法引入了政治学的研究中,从而开创了法学和政治学“论证体系”的时代。  最后,他最早在自然法学说中提出了人权原则,排斥了神学的权威地位,使自然法摆脱了神学,成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 时代局限性:反对人民主权 第三节 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 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也是整个欧洲有很大影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  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  《伦理学》:研究了实体的基本结构以及世俗存在与永恒秩序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作为他的政治思想基础的形而上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15:0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