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重庆12月2日电 (张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1日在渝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妇联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分享交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做法和经验。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称,要认真总结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经验,建立健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
刘利民一行在重庆实地考察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现场,调研了以寄宿制学校为依托的代理家长、寄宿之家、亲情联线,以社区为依托的托管家园、亲属代管等具体工作模式。刘利民说,全国不少地方像重庆一样,将照顾好、培养好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统筹城乡、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经验。
刘利民认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核心是把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总体规划,以政府为主导,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依托社会力量构建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立体关爱网络。
刘利民在会上提出具体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据此明确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任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其一,教育部门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统筹协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加强农村教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力量,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中的“特殊群体”。
其二,学校要关注每个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在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关心他们。要实行农村留守儿童的普查登记制度,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制度,营造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工作。
其三,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与妇联等团体和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体系。要建立家长、学校、社会联络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的特殊作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
自2005年开始中国各地启动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让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所有农村学生享受到了免费义务教育。从2004年起,各地先后启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中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工程以及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并通过国家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项目,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的条件不断提高,保障了关爱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分享到: 1 相关阅读:
2011.11.28
2011.11.21
2011.11.18
2011.11.17
推荐微博:换一换 腾讯新闻 微讯-24小时播报 今日话题 腾讯图片 新闻哥 衣加衣 杭州网义工分会 燕归来之家 春桃慈善基金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东莞时报 成都商报 华西都市报 云信公益周刊 深圳侨报 吴宇光 白林 张源 江俊 马国顺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