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2日讯(记者 李方) 2011年5月,中国经济网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呼叫中心合作开展了“2011食品安全信心指数快速调查”,调查显示,市民对未来食品安全状况改善颇有信心,在各类食品中,市民迫切希望肉及肉制品的安全状况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市民对未来食品安全状况改善信心指数得分51.1
总体来看,市民对未来食品安全状况改善的信心指数得分为51.1分,这表明对于未来食品安全状况的改善,市民有信心。此外,市民对未来食品安全状况改善的信心指数比对食品安全评价的现状指数(46.9分)得分高出4.2个百分点,说明市民对于未来食品安全状况的改善有所期待。
![]()
附图 食品安全现状指数和信心指数
资料来源:零点呼叫中心2011年5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个城市的1001名18周岁以上的常住市民进行的CATI电话访问调查
肉制品未来安全状况改善信心指数高出10.8个百分点
对比较典型的十类食品分别进行分析时,研究发现:对蛋及蛋制品、食用油、蔬菜和水果未来安全状况的改善,市民的信心度比较高,其信心指数得分分别为56.0分、54.8分、53.5分;对于乳制品、方便食品、冷冻食品、肉及肉制品未来安全状况的改善,市民的信心度不高,其信心指数得分分别为49.3分、49.0分、48.0分、45.8分。
比较市民对不同类别食品的安全现状和未来改善的信心评分之间的差距,调查数据显示,除了在对蛋及蛋制品的评分上,二者差距不大以外,对于其他食品,市民对未来其安全状况改善的信心度都要高于对目前该类食品安全现状的评分。特别是对肉及肉制品来说,市民对其未来安全状况改善的信心指数高于现状指数10.8个百分点,这说明市民迫切希望在未来,肉及肉制品的安全状况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
附图 各类食品安全现状指数和信心指数
资料来源:零点呼叫中心2011年5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个城市的1001名18周岁以上的常住市民进行的CATI电话访问调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