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4月19日文章,摘编如下:
印度总理与中国国家主席在海南岛金砖会议间隙举行了小峰会。这次峰会所传达出的信号基本上是积极的。
尽管中印之间在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地区--本网注)存在领土争议,两国领导人都有意刹住近来跌入低谷的双边关系的下滑势头。如今在海南,北京的态度出入意料地温和,中国同意向将于6月访华的印度军事代表团发放正常签证。两国领导人还原则同意建立一个新的论坛,来处理两国间沿着高大的喜马拉雅漫长而有争议的边界问题,这是中印关系积极变化的一个新调子。
印度官员称,中印的此次首脑会议 “卓有成效、热诚友好”。它反映了对解决双边问题的更有益政策。这种做法基于务实主义,比起以前那种缺少章法、摇摆不定的僵化政策,取得成功的戏更大。
尽管中印两国偶尔称兄道弟,但因重叠的利益问题,双方关系总是避免不了剑拔弩张。但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两国对维持和平与地区稳定也都小心翼翼。
不过,尽管海南岛上一派乐观景象,但眼下还无从知道中国目前的温和态度是代表了长久的政策转变,还是为改善北京形象而做出的暂时性公关行动。
不久前中国采取了一连串强硬立场,致使它在本地区和以外的形象打,折扣。其国内问题,如通胀、民众对腐败猖獗的不满,更是增加了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所以,寻求困际合作、修复对印关系并巩固金砖集团,或许预示着中国对全球政治将采取新战略。
最后,与印度加强关系可减损往来日密的印美关系的重要性,削弱美国利用印度围堵中国的企图。
因此,北京对印度的柔和态度必须要放在这种背景下观察。不管北京的动机是什么,印度最好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在各个领域的双边关系。印中关系不仅对两国发展至关重要,也关系到整个亚洲的发展和世界和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