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3月15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14日不顾信徒们的挽留,正式向西藏流亡政府议会提交‘退休’申请”类似标题14日充斥印度及国际各大媒体的版面。当天开幕的“西藏流亡政府议会”声称将裁定是否接受**的“退休”申请,修改“流亡政府”议会章程,并选出“西藏流亡政府”的下届首席噶伦(总理)。法新社14日称,尽管“西藏流亡政府”曾拒绝**的类似“退休”申请,但此次料将批准。实际上,“不管他退与不退,只要**还活着,他对西藏流亡运动仍拥有绝对领导权”。
边巴次仁14日表示,流亡政府的议员们将在15日讨论**的申请,作出决定“需要一些时间”。法新社14日称,这不是**第一次提出“退休”申请,但此前流亡政府议会均以“无替代者”为由,拒绝了他的申请。但是此次情况不同,**“心意已决”,流亡政府很可能批准他“退休”,由20日新选出的首席噶伦接替他的“政治职务”。
**“退休”目的何在?《印度论坛报》13日称,**如果成功“退休”,将奠定西藏流亡政府改革的基调,并最终实现政教分离。**的目的是破坏中国的“后**计划”,中国一直在等待**死亡后,流亡藏人运动慢慢平息。但是,如果“西藏流亡政府”民主化,北京将“毫无选择地”不得不和未来选出的西藏流亡政府举行谈判。同时,这还将剥夺中国“选出”下一位****的战略优势。
《印度快报》14日也称,如果“西藏流亡议会”接受****的决定,将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印度产生严重影响。新德里可能要重新制定西藏政策,因为年轻一代藏人并不像****那样“灵活善变”,这会给印度和中国都带来困难。文章称,印度必须摆脱对未来把握不准而产生的恐惧。(《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郭西山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晓雄) 推荐微博 微讯 果壳网 她V5V 潇湘晨报 东方早报全部收听 相关阅读:
2011.03.07
2011.03.07
2011.03.03
2011.02.14
2010.12.10
2010.11.23
2010.10.22
2010.10.14 |
|